1. 為什麼要發明電腦
為了你可以來提問啊,呵呵~
2. 是誰發明的電腦他為什麼會想到要發明電腦
電腦是誰發明的,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3. 為什麼人要發明電腦,什麼成為最重要的原因,發明之後對人們有哪些的影響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下面有兩條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的 1.1940年,美國的華德·愛肯製造出第一部新型的電腦,命名為「馬克1號」。這電腦非常龐大,操作時還會發出巨大的聲音,而且每秒鍾僅能處理兩個附加問題,但它畢竟是最早的電腦。 2.一般來說,世界上第一部電腦,是1945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教授-莫奇利和埃克特設計和研製出來的,其英文名字ENIAC(埃尼阿克),其實就是電子識字計算機。不過,在這之前,人們研究電腦已經很廠一段時間了.
4. 發明電腦的故事
愛迪生(1847~1931)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一生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准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晚間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說,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他活到84歲,一生中的發明有1100項之多,其中最大貢獻是發明留聲機和自動電報機,實驗並改進了白熾燈和電話.愛迪生20歲出頭開始研究電燈,歷時10餘年,他先後選用了竹棉、石墨、鉭……等等上千種不同物質作燈絲材料進行試驗,時常通霄達旦,有一次他和助手們竟連續工作5晝夜.1879年愛迪生用碳絲作為白熾燈絲,並點燃40小時.由於碳絲表面多孔,性脆,強度很低.不久被鎢絲代替.
1883年愛迪生發現了熱電子發射現象,也叫「愛迪生效應」,即金屬表面附近的部分電子或離子因高溫而使其無規則運動得到足夠的動能,克服表面的束縛,逸出金撣穿側費乇渡岔殺唱輯屬之外.愛迪生效應對於一切真空管的操作至為重要,作為發射表面的陰極常塗上一層鹼土金屬氧化物,以利電子發射,並用電流加熱以維持高溫.
1900年愛迪生發明了鐵鎳蓄電池,是一種鹼性蓄電池,電動勢約為1.3~1.4伏,壽命長,但效率不高.愛迪生一生有許多發明,可是當別人問愛迪生成功原因時,他說:有些人以為我有什麼天才,這是不正確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出汗.
5. 發明電腦的意義是什麼
就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員投入,要知道第一台電腦設計出來就是為了計算導彈的彈道使用的
6. 人們最初發明電腦是為了什麼呢
計算機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7. 發明電腦的故事是怎樣的
電腦的學名為電子計算機,是由早期的電動計算器發展而來的。
通常說到「世界公認的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大多數人都認為是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於計算彈道。是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但它的體積龐大,佔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40千瓦的電力。顯然,這樣的計算機成本很高,使用不便。這個說法被計算機基礎教科書上普遍採用,事實上在1973年根據美國最高法院的裁定,最早的電子數字計算機,應該是美國愛何華大學的物理系副教授約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貝瑞Clifford E. Berry ,1818-1963)於1939年10月製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會,是因為「ENIAC」的研究小組中的一個叫莫克利的人於1941年剽竊了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並在1946年時,申請了專利。由於種種原因直到1973年這個錯誤才被扭轉過來。(具體情況參閱網路----「約翰·阿坦那索夫」詞條,希望大家記住ABC和約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後的教科書能夠修改這個錯誤)。後來為了表彰和紀念約翰·阿坦那索夫在計算機領域內作出的偉大貢獻,1990年美國前總統布希授予約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獎項----「國家科技獎」。
1956年,晶體管電子計算機誕生了,這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只要幾個大一點的櫃子就可將它容下,運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現的是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
最初的計算機由約翰·馮·諾依曼發明(那時電腦的計算能力相當於現在的計算器),有三間庫房那麼大,後逐步發展而成。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是電腦發展的最新階段。到1976年,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成的「克雷一號」,使電腦進入了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計算機不斷向著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統化的方向更新換代。
20世紀90年代,電腦向「智能」方向發展,製造出與人腦相似的電腦,可以進行思維、學習、記憶、網路通信等工作。
進入21世紀,電腦更是筆記本化、微型化和專業化,每秒運算速度超過100萬次,不但操作簡易、價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們的部分腦力勞動,甚至在某些方面擴展了人的智能。於是,今天的微型電子計算機就被形象地稱做電腦了。
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由IBM於1980年推出。IBM推出以英特爾的x86的硬體架構及微軟公司的MS-DOS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並制定以PC/AT為PC的規格。之後由英特爾所推出的微處理器以及微軟所推出的操作系統發展幾乎等同於個人電腦的發展歷史。Wintel架構全面取代了IBM在個人電腦主導的地位。
8. 為什麼說電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發明
有史以來人類有過千千萬萬的發明,其中最重要的發明非計算機莫屬。過去各種發明不過是加強。擴大了人的四肢和五官的功能。例如,飛機、火車可以達到靠雙腿無法實現的旅行;起重機、鏟車可以舉起用雙手搬不動的東西;顯微鏡、望遠鏡可以觀察到用肉眼無法看到的物體;電話、電視可以使千里之遙近若咫尺等等。但人作為萬物之靈,最重要的是有大腦,能思考、有智慧。而人類以往所有的發明,都不能直接對人的思維有什麼幫助。計算機則不同,它不僅能做各種計算,而且還能進行推理、作出判斷。由於計算機具有人腦的部分功能,所以被譽為「電腦」。
計算機同其他發明相比,還有一個重大特點。這就是所有其他發明,落實到一個產品上後,這個產品的功用便是「死」的。例如,一架客機製造好以後,只能用來運輸旅客。而計算機產品的功用則是「活」的,一台計算機製成後,只要人們給以不同的程序,它便可按人的要求做不同工作,起不同作用。正是因為計算機有這一特點,所以它可以用於人類社會的所有領域,達到遍地開花、無孔不入的程度。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發明,擁有計算機這樣廣泛的用途。
計算機還能給各種機器、設備插上智慧翅膀,使它們也「活」起來。現在,我們經常聽到的「智能化儀表」、「機電一體化」等等,就是給傳統的儀器、機器裝上「電腦」,使它們脫胎換骨、面目一新。
正像成千上萬人的力氣加在一起,也許頂得上一枚火箭的推力,但決不可能靠眾多的人同心協力就把衛星送上天一樣,雖然計算機完成的工作,可以相當於多少人多少年的工作量,但決不可能靠人多來取代計算機的作用。這說明,盡管計算機是人的智慧的產物,但在它所能完成的工作領域,其能力是人的腦力勞動所望塵莫及的。
由於計算機有智慧,由於計算機的作用是「活」的,因此計算機對促進人類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無論就廣度還是深度來說,都是其他各種發明所無法比擬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計算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發明。
9. 為什麼要發明電腦呢
早的腦只是為了完成計算工作,算彈道數據電腦是人的懶惰心理產生的想法的產物電腦的產生使某些工作大大提高效率成為科技迅速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電腦產生後,經過更新換代,性能提高對人們生活,生產,以及各個領域帶來越來越大的方便現在已處處可見電腦所用到的地方從電腦產生人們就對電腦有存在著信任與依賴這個應該是黑客產生的前提 【電腦精英】共1人編輯答案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