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冷凍機

發明冷凍機

發布時間:2021-07-06 09:07:01

① 冷凍機是誰發明的名字

這沒得說,因為很早以前所謂的名字只是一個代號,那要追溯到很久以前,不知道哦

② 製冷機或者說空調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威利斯·開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1876年11月26日-1950年10月7日),美國工程師及發明家,是現代回空調系統的發明者,開答利空調公司的創始人,因其對空調行業的巨大貢獻,被後人譽為「空調之父」。
應用歷程:
1921年,開利發明了第一台離心式冷水機組適用於大型空間的製冷,並在同年獲得專利。
1922年,開利對其發明進一步改良,第一個摒棄有毒的氨而使用更安全的冷媒,並且大大地減小了機組體積,開創了舒適性空調的先河。
1924年,他成功地將空調從單一的工業使用而同時運用於民用上。公司最初的幾個客戶包含了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美國國會的會議廳和美國眾議院,還有白宮。
1928年,他開發了第一台家用空調('Weathermaker'),安裝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

③ 世上最早的冷庫是誰發明的

眾所周知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到了成熟的季節,要求每天都能吃到新鮮荔枝。唐玄宗為了討美人歡心,派快馬將荔枝從產地廣東、四川日夜不停運送到西安。
然而四川到西安有千里之遙,需三天才能送達。廣東到西安有三千多里,需七天才能送達。鮮荔枝難以保存,「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五日色香味盡去矣。」楊貴妃依然不樂。
唐玄宗召見大學士羊望,吩咐羊望解決這個難題。
羊望領命後,三日閉門不出,冥思苦想,終得一法:製作了一個雙層木箱,木箱夾層中填充滿棉花、羊毛。將藏在地窖的寒冰和新鮮荔枝一起放入木箱中運輸。荔枝到達西安後,色香味俱全,楊貴妃嘗著鮮美清涼的荔枝,嫣然而笑。
著名詩人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至今荔枝中仍有一個品種叫做妃子笑,是由此而得名的。據《世界製冷通史》記載,唐朝羊望的荔枝保鮮箱為當今冷庫雛形,是世界上最早的冷庫。

小羊人冷庫公司的董事長羊帝安就是冷庫鼻祖羊望第四十九代後人。

④ 世界上第一台冰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機是由哈里森於1851年發明的。

1873年,德國化學家、工程師卡爾.馮.林德發明了以氨為製冷劑的冷凍機。林德用一台小蒸汽機驅動壓縮系,使氨受到反復的壓縮和蒸發,產生製冷作用。後來,他將工業用冰箱加以改進。使之小型化,於1879年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製冷的家用冰箱。

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誕生在1923年,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Baltzar von Platen)和孟德斯( Carl Munters)發明的,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台電冰箱。誰會料到,給我們生活帶來巨大改變的冰箱,當初不過是兩個年輕學生的作業而已。

後來他們把專利賣給了美國的一家公司,並在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電冰箱。

以前的冰箱把手是一種門栓式設計,當門栓被鎖緊時,就能緊緊壓住橡膠條墊圈,讓冷空氣完全被封在冰箱中,而暖空氣也進不去,後來美國國會於1956年通過《冰箱安全法案》,冰箱因而全部在內部加裝了開關把手。但不久後,就有聰明人想到要把冰箱門栓換成磁鐵封條,於是現代版的冰箱就出現了。

(4)發明冷凍機擴展閱讀:

17世紀中期,「冰箱」這個詞才進入了美國語言,在那之前,冰箱只是影響到美國普通市民的飲食。隨著城市的發展,冰的買賣也逐漸發展起來。

它漸漸地被旅館、酒店、醫院以及一些有眼光的城市商人用於肉、魚和黃油的保鮮。內戰(1861-1865)之後,冰被用於冷藏貨車,同時也進入了民用。

到1880年以前, 已經有半數在紐約、費城和巴爾的摩銷售的冰箱, 三分之一在波士頓和芝加哥銷售的冰箱開始進入家庭使用,因為一種新的家庭設備——冰箱——即現代冰箱的前身,被發明了。同類產品還有冰櫃。

⑤ 製冷機的歷史

1834年,英國的雅可比.珀金斯試製成功人力轉動的用乙醚為工質的可以連續工作的制內冷機。容1844年,美國的J.戈里試制了用空氣為工質的製冷機,用在醫院中製冰和冷卻空氣。1872~1874年,D.貝爾和C.von林德分別在美國和德國發明了氨壓縮機,並製成了氨蒸氣壓縮式製冷機,這是現代壓縮式製冷機的發端。19世紀50年代,法國的卡雷兄弟先後研製成功以硫酸和水為工質的吸收式製冷機和氨水吸收式製冷機。1910年出現了蒸汽噴射式製冷機。1930年出現了氟利昂製冷劑,促進了壓縮式製冷機的迅速發展。1945年,美國研製成功溴化銀吸收式製冷機。

⑥ 第一台家用冰箱是誰發明的

哲學家笛卡兒曾說:「我思故我在。」而冰箱的發明過程恰恰證明了這句話的深專刻哲理:一個偶屬然的發現和一個簡單的創意,經過許多思考的大腦後,結出了人類智慧之花。在享受冰箱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推動它發展進程的科學家也讓我們永遠銘記。

哈里森是澳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闆,在一次用醚清洗鉛字時,他發現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醚是一種沸點很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揮發吸熱現象。哈里森經過研究,使用了醚和壓力泵,於1851年研製出了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機,並把它使用在一家肉類冷凍加工廠和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的一家釀酒廠。從此,這種製冷機具有了工業價值。

1873年,德國工程師、化學家卡爾·馮·林德發明了以氨為製冷劑的冷凍機。林德採用一個小蒸汽機為動力來源,它驅動壓縮泵,使氨受到反復的壓縮和蒸發,產生製冷作用。林德首先將他的發明用於威斯巴登市塞杜馬爾釀酒廠,設計製造了一台工業用冰箱。後來,他將工業用冰箱加以改造,使之小型化,於1877年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製冷的家用冰箱。到1891年時,林德已在德國和美國售出12000台冰箱。

⑦ 電冰箱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電冰箱的發明是由一起偶然事件引發的。

1822年,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法拉第發現一些氣體加壓後不用冷卻到液化點就會變成液體,這些液體在常溫就會汽化並吸收大量的熱,這就是「蒸發製冷」的原理。曾製造「冷風機」的高萊也知道這一原理,想用它製造人造冰,以解決病房降溫問題。當時正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由於天然冰塊嚴重不足,以致一些商船冒著偷越海上封鎖線的危險運來冰塊。起初,高萊用乙醚作冷卻劑生產人造冰塊,但多次試驗都失敗了。

一天,他又在用乙醚作人造冰的試驗。突然來了一個急診病員,他只好立即奔出房間去救治。忙中出亂,他偶然忘了關掉試驗的機器。當他救治病員回來時,才發現人造冰已經形成,這就是最早的人造冰的冰箱。

不過,最早的人工製冷專利卻是哈里士和約翰朗於1790年聯名登記申請的。幾年後,有人相繼發明了手搖壓縮機和冷水循環冷凍法,為製冷系統的問世奠定了基礎。

在前述法拉第發現蒸發製冷原理後不久,德國化學家林德就按照這一原理用氨氣製成冷凍機,而美國工程師雅可布·帕金斯也在1834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壓縮式製冷裝置,這是現代式製冷系統的雛形。同年帕金斯獲得美國頒發的第一個冷凍專利。1855年,法國生產出第一台吸收式製冷設備。1873年,英國波義耳發明了氨壓縮機。出生於英國蘭開夏郡的托馬斯·薩克利夫·莫特後來移居新南威爾士,他和工程師尤金·尼科爾的主要功績是1861年在悉尼的大靈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冷凍廠並著手設計冷藏船。1876年,他們製造的世界上第一般冷藏船「羅薩姆」號下水,船上安有一台氨壓縮機,不幸的是,船未起錨卻因其鹽水冷卻管泄漏而導致製冷系統失靈,羊肉變質,實驗失敗。兩年後莫特去世。不過,人們並未就此罷休。其後,一艘裝有氨壓縮機的法國冷藏船成功地將70噸羊肉從阿根廷運往法國。不久,一台貝爾-科尼曼空氣製冷機裝上了「斯特拉斯列文」號冷藏船。1879年,該船從英國普利茅斯抵達悉尼,裝上40噸牛羊肉於1880年2月2日到達倫敦,在歷時4個月的航行中,肉溫一直保持在零下70攝氏度,故未變質。這批凍肉頗受歡迎,售價平均高達11美元/公斤。

1913年,美國開始將一種牌號叫「杜美爾」的家用電冰箱在芝加哥售出,由於售價高達900美元,且效果並不理想,故問津者寥寥無幾。稍後又有幾種新型電冰箱問世,但總銷量直到1920年尚未達到10 000台。

1918年,美國凱爾維納脫(Kelvinator)公司的工程師科伯蘭特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機械製冷方式的家用電冰箱,這顯然在製冷原理上有所突破。不過,它十分笨重,外殼用木製,絕緣材料用海藻混木屑,壓縮機用水冷,雜訊很大。盡管價格昂貴,投放市場後仍很受歡迎。它的誕生宣告了家用電冰箱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從1920年起,家用電冰箱製造業首先在美國形成,並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工業部門。1921年,美國北極公司製造出將壓縮機藏於箱體內部的電冰箱。1926年,該公司又將電冰箱的外殼由木質換為鋼板,從而使其體積縮小,不致腐爛。192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經過12年的研製,造出「摩尼泰」牌電冰箱,它首先採用了全封閉式壓縮機,雜訊小,受到消費者歡迎。1929年,該公司又率先推出冷藏與冷凍室分開的組合式雙門雙溫電冰箱。現代家用電冰箱的外觀由此初步形成。

1921年,瑞典的蒙特斯和馮·普拉騰也發明了另一種電冰箱。

1930年,各種氟里昂製冷劑相繼出現,從而加快了製冷技術的向前發展。次年氟里昂—12獲得專利。

1933年,美國北極公司開發了一種密封於鋼板殼體內自動潤滑的壓縮機,耗電較省,這為電冰箱提供了可靠的動力。同年,美國克洛斯萊依公司獲得在電冰箱箱門上設置擱架的專利,至此,現代電冰箱基本定型。

電冰箱的大發展是在二戰以後。這被稱為「改變20世紀的十大發明」之一的家用電器,現已成為現代家庭和社會不可缺少之物。

70年代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環保的需要,又出現了多種新型冰箱。例如半導體冷熱兩用電冰箱、太陽能冰箱。根據1987年簽署的保護臭氧層的蒙特利爾協定書,商定發達國家1996年(中國是2010年)停止生產破壞臭氧層的氟利昂,從此,含氟冰箱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⑧ 製冷的發展史

人類最早是將冬季自然界的天然冰雪,保存到夏季使用。這在我國、埃及和希臘等文化發展較早的國家的歷史上都有記載。

1834年在倫敦工作的美國發明家彼爾金斯(,}}CO}I氏論1I1'd)正式呈遞了乙醚在封閉循·環中膨脹製冷的英國專利申請。這是蒸氣壓縮式製冷機的雛型。空氣製冷機的發明比蒸氣壓縮式製冷機稍晚。美國人戈里(JohnG orrie介紹了他發明的空氣製冷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製冷和空調用的空氣製冷機。

法國卡列設計製造了第一台氨吸收式製冷機。在各種型式的製冷機中,壓縮式製冷機發展較快。從1870年美國人波義耳發明了氨壓縮機,德國人林德(tirade)建造第一台氨製冷機後,氨壓縮式製冷機在工業上獲得了較普遍的使用。

隨著製冷機型式的不斷發展,製冷劑的種類也逐漸增多,從早期的空氣、二氧化碳、乙醚到抓甲烷、二氧化硫、氨等。1929年隨著氟利昂製冷劑的出現,使得壓縮式製冷機發展更快,並且在應用方而超過了氨製冷機。

隨後,於2世紀印年代開始使用了共沸混合製冷劑,加世紀60年代又開始應用非共沸混合製冷劑。直至2D世紀80年代關於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CR二問題正式被公認以前,以各種鹵代烴為主的製冷劑的發展幾乎已達到相當完善的地步。

(8)發明冷凍機擴展閱讀

降溫和空氣調節在工礦企業、住宅和公共場所的應用也愈來愈廣。空氣調節分為舒適空調和工藝空調。舒適空調是用來滿足人們舒適需要的空氣調節,而工藝空調是為滿足生產中工藝過程或設備的需要而進行的空氣調節。

空氣調節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和對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不僅意味著受控的空氣環境對各種工業生產過程的穩定運行和保證產品的質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護人體健康、創造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有重要意義。

工業生產中的精密機械和儀器製造業及精密計量室要求高精度的恆溫恆濕;電子工業要求高潔凈度的空調;紡織業則要求保證濕度的空調。同時,在民用及公共建築中,隨著改革開放,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裝有空調機的賓館、酒店、商店、圖書館、會堂、醫院、展覽館、游樂場所日益增多。

此外,在運輸工具如汽車、火車、飛機和輪船中,也不同程度地安裝有空氣調節設備。空氣調節技術包括製冷、供暖、通風和除塵,其中製冷降溫是空氣調節的一項關鍵技術。

⑨ 是誰發明了冷壓縮機

哈里森是澳抄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闆,在一次用醚清洗鉛字時,他發現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醚是一種沸點很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揮發吸熱現象。哈里森經過研究,使用了醚和壓力泵,於1851年研製出了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機,並把它使用在一家肉類冷凍加工廠和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的一家釀酒廠。從此,這種製冷機具有了工業價值。

⑩ 以氨為製冷劑的冷凍機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

1873年,德國工來程師、化學家卡爾源•馮•林德發明了以氨為製冷劑的冷凍機。林德採用一個小蒸汽機為動力來源,它驅動壓縮泵,使氨受到反復的壓縮和蒸發,產生製冷作用。林德首先將他的發明用於威斯巴登市塞杜馬爾釀酒廠,設計製造了一台工業用冰箱。後來,他將工業用冰箱加以改造,使之小型化,於1877年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製冷的家用冰箱。到1891年時,林德已在德國和美國售出12000台冰箱。

閱讀全文

與發明冷凍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