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北斗新創造

北斗新創造

發布時間:2021-07-06 06:15:43

『壹』 第二屆「北斗+」創新創業大賽在哪裡啟動

報道稱,由中關村空間信息產業技術聯盟主辦的第二屆「北斗+」創新創業大賽21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啟動。攝影測量與智慧城市專家劉先林院士、測繪專家劉經南院士、衛星導航專家譚述森院士、精準農業專家陳學庚院士等多位院士評委的加盟,讓這一賽事站在了更高起點上。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信息四部處長黃慶紅表示,隨著北斗全球組網工作的不斷推進,2020年國內導航產業產值將有望達到4000億元。作為為數不多的「北斗」專題大賽,「北斗+」創新創業大賽在2017年順利舉辦第一屆的基礎上迎來了本年度大賽的啟動。希望通過大賽,可以構築起產業創新發展生態。這將有利於推動資源整合、項目組合、產業融合,進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為鼓勵更多人參賽,大賽在京津冀、江蘇(南京浦口)、湖北(武漢)、山東(泰安)、浙江(海寧)多個賽區設置賽點,面向全國徵集項目,期待在導航與位置服務、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等領域產生好的成果

即日起,報名者可搜索「北斗+」創新創業大賽關鍵詞或登陸大賽官網進行報名。

『貳』 為何說北斗導航系統已步入新時代

11月5日,北斗三號雙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北斗三號衛星的首次發射,標志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步入全球組網新時代。央視專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聽他講述北斗幕後故事。

我國原計劃在2007年底發射首顆北斗導航衛星,但是如果按照這個時間,好不容易申請的軌道位置和頻率就過期了。北斗團隊夜以繼日,終於趕在2007年4月初的時候,進入到了最後的發射階段。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

『叄』 北斗導航衛星 2020 年前後可服務全球,會產生哪些影響

北斗系統將持續提升服務性能,擴展服務功能,增強連續穩定運行能力。2020年年底前,北斗二號系統還將發射1顆地球靜止軌道備份衛星。

北斗三號系統還將發射6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進一步提升全球基本導航和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並實現全球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國際搜救、精密單點定位等服務能力。

北斗系統將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空間信號精度將優於0.5米;全球定位精度將優於10米,測速精度優於0.2米/秒,授時精度優於20納秒;亞太地區定位精度將優於5米,測速精度優於0.1米/秒,授時精度優於10納秒,整體性能大幅提升。



(3)北斗新創造擴展閱讀:

系統運行的安全性

1、健全穩定運行責任體系。完善北斗系統空間段、地面段、用戶段多方聯動的常態化機制,完善衛星自主健康管理和故障處置能力,不斷提高大型星座系統的運行管理保障能力,推動系統穩定運行工作向智能化發展。

2、實現系統服務平穩接續。北斗三號系統向前兼容北斗二號系統,能夠向用戶提供連續、穩定、可靠服務。

3、創新風險防控管理措施。採用衛星在軌、地面備份策略,避免和降低衛星突發在軌故障對系統服務性能的影響;採用地面設施的冗餘設計,著力消除薄弱環節,增強系統可靠性。



『肆』 北京北斗致新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北斗致新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戰術自組網技術與產品的產業化及應用,是國內專業的戰術自組網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並榮獲多項軟體著作權
法定代表人:王征
成立時間:2018-01-16
注冊資本:1500萬人民幣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東冉北街9號A幢2層A區A2006

『伍』 北斗請問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與GPS等國外系統,新特點有哪些,有什麼創新,有什麼缺點 半小時內有答案追加

特點:技術上比gps先進。
新點:可以給終端接收器發簡訊。
優點:純國產,不受外國控制
缺點:尚未覆蓋全球。

『陸』 北斗——新的契機

隨著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開展,地質調查工作不斷向青藏高原腹地等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無人區推進。環境艱苦,危險性高和通信不暢是這些地區地質調查工作的主要特點。近年來,野外工作中不斷有重大安全事故發生:2011年4月1日,在新疆和靜縣作業時一架航空物探小型飛機失蹤,飛機以及機上3名人員至今仍未找到;2012年2月17日,陝西省地礦總公司物化探分公司可可西里赤布張措湖基礎地質調查項目組的楊能昌、高崇民、榮浩在進行野外作業時失蹤,至今下落不明;2012年11月16日,承擔1∶5萬區域地質調查任務的三名地質隊員在海拔4800m的青海省沱沱河附近失蹤,現已確認3人全部遇難……在這些事故中.我們失去了優秀的地質技術人員,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搜救,對地質調查事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除了對人員生命財產的威脅,落後的通信條件對野外地質人員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諸多不便。比如無人區的區調工作,地質隊員每天都要前往距駐地幾千米至幾十千米的地區進行路線工作,在這期間駐地與路線之間無法聯絡,一旦出現車輛損壞或遇險等緊急情況,往往不能及時通知駐地,野外人員只能開展自救或原地等待救援,很多危險情況都是這樣發生的。再如,一些無人區的工作往往持續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地質隊員進駐之後就處於了與世隔絕的狀態,很難與外界溝通,長時間無法與家人親友或單位保持聯絡。

上述諸多問題,實際上都歸結為缺乏有效的日常通信手段。盡管某些項目配備了衛星電話或對講機等,但這些通信手段都有比較大的局限性,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如衛星電話撥打不方便且費用不菲,對講機距離有限且易受地形限制等。在2012年2月17日可可西里發生的3名地質隊員失蹤事件中,該小隊就配有衛星電話,但未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那麼,有沒有一種通信技術或工具,可成為野外人員的「手機」,使他們即便在無人區也能實現相互通信,並提供日常的信息與安全保障服務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導航衛星技術——北斗。北斗是目前世界上三大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之一,與美國的GPS和俄羅斯的Glonass並駕齊驅。截至2012年底,北斗系統已成功發射16顆衛星,並完成衛星組網,可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除了導航衛星應有的定位功能外,北斗還擁有其他兩個衛星系統不具備的功能——「簡訊」和「指揮」功能。「簡訊」指北斗終端之間可以通過短報文的形式通信,類似於我們的手機簡訊功能:而「指揮」功能是指使用專用設備「北斗指揮機」可以實現對北斗終端行為(包括定位與通信)的監控,並可通過簡訊或廣播功能與個別或全部下轄北斗終端交流,實現指揮調度。正是因為這兩個功能,使實現野外地質工作常態化實時通信和信息服務成為可能。

自2010年,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開始著力於北斗衛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地質調查工作的融合。項目組依託「基於3S 技術的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野外地質礦產調查服務與管理系統研建與應用」和「基於我國衛星的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等項目,開展了以北斗衛星技術為主的新技術在野外地質工作中管理和服務的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應用工作。以野外人員實際需求和地質工作管理需求為導向,重點開展了北鬥技術與GPS、GIS以及數字地質調查系統的整合應用研究,研製了野外工作適用的北斗終端產品,建立了基於北斗的以中國地質調查局為中心的多級動態管理組網體系,編制了指導系統部署和工作流程的技術指南,並在我國西南、西北和東北的27個地處無人區的野外項目組進行示範,收到了良好的應用效果,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衛星技術在地質調查領域的行業應用。

本章將重點介紹以北斗為代表的導航與通信技術在地質調查工作中的集成研發、應用與示範情況。

『柒』 北斗三號的新科技採用了哪些新技術

北斗三號的首批組網衛星(2顆)以「一箭雙星」的發射方式順利升空,它標志著我國開始正式建造「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其中採用了原子鍾、星間鏈路最新的技術。

原子鍾——導航系統的心臟

星間鏈路的概念並不新鮮,GPS也採用了這一技術,叫做Crosslink。該技術的大概原理是通過衛星間的相互通信,對衛星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和調整。這就縮減了對地面基站的依賴度,並加強其完好性。通過該技術,GPS星座可以在失去地面支持情況下仍舊維持一段時間的正常運轉。

但是GPS的Crosslink採用的是波束角較寬的UHF(Ultra High Frequency)頻段。理論上來說,當兩個衛星進行通信時,波束角越寬,意味著發送信息的范圍就越寬,衛星在發出信息時有更大幾率將信息發送給非目標衛星,這樣就容易造成信息泄露。而北斗採用Ka星間鏈路(Ka波段是電磁頻譜的微波波段的一部分,Ka波段的頻率范圍為26.5-40GHz。Ka代表著K的正上方(K-above),Ka波段大致上的頻率范圍是30/20GHz。Ka頻段具有可用帶寬,干擾少,設備體積小的特點。常用於衛星通信),Ka頻率高,波束角相對比較小,也就是說能夠保證本衛星發出的信號只被想讓接收信號的衛星接收,不會發到別的衛星那兒,保密性得到加強。同時,更高的頻率也意味著衛星間通信的效率可以更高。所以,北斗三號的性能在未來的發展非常值得世界期待。

『捌』 為什麼我國一定要造出北斗

因為要造出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是我國發展的迫切需要,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遠遠不只是導航定位那麼簡單。

如果我們足夠關注科技發展的話,現在各種電子產品的廣告,諸如各種發布的新手機支持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的電腦也支持了北斗導航,還有與導航功能最密切相關的汽車行業,也有很多的新車型支持北斗導航系統。

可是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美國政府又不是活雷鋒,他做每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關於GPS這件事也一樣是有利也有弊,對於民用方面來說,確實方便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但是在軍事方面就危機四伏了,本身用的就是人美國人的東西,人家說不給你用你就睜眼瞎了,再來一個欺騙數據,讓你自己打自己。更別說人家美國自己軍用的GPS可是比民用版本精確了十倍,直接不用動手就贏得了戰爭勝利。

所以說我國要自主研發自己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提升綜合國力的必要准備,也是為國家發展打下基礎。

『玖』 北斗導航是誰發明

謝軍是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系統首席總設計師,謝軍1982年畢業於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系雷達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獲碩士學位。歷任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4所副所長、所長,北斗二號導航衛星總設計師。

現任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2018年12月,入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候選人。2019年度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9)北斗新創造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雷達專業,同年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504所工作。

1987年獲五院通信電子專業碩士學位。先後擔任504所測試中心副主任、規劃投資處處長、副所長、所長等職務。

2004年1月——2013年2月,擔任五院北斗二號導航衛星系統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

2013年3月——,擔任五院總體部北斗二號導航衛星全球系統首席總設計師。

『拾』 我國建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重大意義有哪些

第一,國家安全
建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避免在將來的戰爭中受制於人,同時我們還有了同樣的手段可以反制敵人。(導彈要導航,行軍要定位,還得知道哪可以躲,哪可以藏,敵人躲在哪,這都要靠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如果我們用別人的,不自己開發,那將來打起仗來,敵人不給我們用他的系統我們該怎麼辦,或者敵人給我用,但是給我們提供錯誤虛假信息怎麼辦,我們信息泄露了怎麼辦?最關鍵的,就是我們有了自己的系統之後,我們就可以打敵人了,這樣敵人在開戰之前也要想一想後果了。所以說,為了國家安全,我們要建立這個)
第二,經濟效益
他每年能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一方面,我們省去原來用來引進國外系統的巨額資金。另一方面,我們自己的系統以低價服務國內用戶,可以讓更多行業部門應用上這種高科技設備,從而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和物質財富。還有一方面,我們可以將我們的系統,投放到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賺取外匯。
第三,技術儲備
科學技術的發展永不止步,我們發展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我們就有了相應的技術儲備,也就意味著我們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有了這些技術儲備,我們就可以在將來的新的一輪科技大潮中搶占制高點,引領世界,而不是總像這三百年以來一樣被西方人牽著鼻子走。總有一天,我們要回復漢唐,重新成為全世界的領頭羊。

閱讀全文

與北斗新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