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人工肺哪國發明

人工肺哪國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06 05:16:40

『壹』 人工肺如何在家裡使用

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氣體交換器,是一種代替人體肺臟排出二氧化碳、攝取氧氣,進行氣體交換的人工器官。以往僅應用於心臟手術的體外循環,需和血泵配合稱為人工心肺機。

人體呼吸系統從外界空氣中吸入氧,使氧氣進入肺部血液,再運輸到身體各部分使用。另一方面,肺部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則滲透到氣泡里,再排出體外。吸入的氣體,順著支氣管在肺葉里的各級分支,到達支氣管最細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是細支氣管末端的球狀小囊,每個肺約有三億個肺泡,其總面積約等於一個網球場的大小,它們在把氧氣供應給血液以及排出無用的二氧化碳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肺泡外麵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吸氣時,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過這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後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
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氣體交換器,是一種代替人體肺臟排出二氧化碳、攝取氧氣,進行氣體交換的人工器官。以往僅應用於心臟手術的體外循環,需和血泵配合稱為人工心肺機。70年代初,已將人工肺作為一個單獨的人工器官進行研究。因它可以不用血泵而進行部分呼吸支持,並且有植入性人工肺的實驗報告。因此,美國人工臟器學會(ASAIO)每年均有專門小組討論人工肺的進展。
目前用於心臟手術的人工肺大部採用一次使用的附有熱交換裝置的鼓泡式人工肺。該式人工肺己趨成熟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肺部疾患愈來愈多,人工肺在肺部疾病中的應用亦愈顯重要。人工肺的研製成功,特別是近十餘年來膜式人工肺的問世,為解決呼吸功能衰竭又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人工心肺機是利用特殊人工裝置將回心靜脈血引出體外,進行氣體交換、調節溫度和過濾後,輸回體內動脈的生命支持技術。由於這種特殊人工裝置取代了人體心肺功能,又稱為心肺轉流,這種人工裝置稱為人工心肺機,如圖4所示。
人工心肺機工作原理如圖5所示,基本裝置包括:
(1)血泵: 為驅使體外氧合血單向流動,回輸體內動脈,代替心臟排血功能的主要部件。
(2)氧合血單向流動裝置。
(3)氧合器: 氧合靜脈血,排出二氧化碳,代替肺進行氣體交換。
(4)變溫器:利用循環水溫與導熱薄金屬隔離板,降低或升高血液溫度的裝置。可作單獨部件存在,但多與氧合器組成一體。
(5)濾器:由20~40μm 微孔的高分子材料濾網組成的裝置,放置於動脈供血管路,用於有效濾除血液成分或氣體等形成的微栓。

『貳』 心肺復甦的創始人是哪國人

他叫來Peter Safar,是奧地利人。彼得•沙法教源授(Peter Safar)1924年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在維也納大學畢業後到美國耶魯大學學習外科醫學。1954年就任巴爾的摩市立醫院麻醉科主任。上世紀50年代,沙法等通過文獻的復習閱讀與研究實踐,肯定了口對口通氣的有效性。此後沙法創造了仰頭舉顏法開放氣道、口對口人工呼吸法。1960年,柯溫霍文等發現用力胸外擠壓可得到相當明顯的動脈搏動。不久,沙法把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即稱為基本心肺復甦方法。50年來,由於心肺復甦(CPR)在全球的普及,實施了在生活、工作及公共環境中有效救護那些諸如心臟猝死、意外傷害導致呼吸、循環驟停的個體、群體傷病人的工作,搶救了無數個不該終止的垂危瀕死傷病人,CPR也被譽為「世界第一救命技術」。

『叄』 CT是誰發明的人工心肺機是誰發明的人工肝是誰發明的透析機

美國。
美帝,掌握核心技術。
我們使用的葯物,全部都是仿製的 過了知識產權保護期的 國外葯物。
(Z字開頭的中國特色葯除外)

『肆』 人工器官的發展歷史

暫時或永久性地代替身體某些器官主要功能的人工裝置。使用較廣泛的有:①人工肺(氧合器)模擬肺進行O2與CO2交換的裝置,通過氧合器使體內含氧低的靜脈血氧合為含氧高的動脈血;②人工心臟(血泵)。代替心臟排血功能的裝置,結構與泵相似,能驅動血流克服阻力沿單向流動。人工心臟與人工肺合稱人工心肺機,於1953年首次用於人體,主要適用於復雜的心臟手術;③人工腎(血液透析器)。模擬腎臟排泄功能的體外裝置,1945年開始用於臨床。人工腎由透析器及透析液組成,透析器的核心是一層半透膜,可允許低分子物質如電解質、葡萄糖、水及其他代謝廢物(如尿素)等通過,血細胞、血漿蛋白、細菌、病毒等則不能通過,從而調節機體電解質、體液和酸鹼平衡,維持內環境的相對恆定。主要應用於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和急性葯物、毒物中毒等。

『伍』 什麼叫做人工肺ecmo人工肺ecmo是什麼東西是不是把人的肺切除了,放一個機器進入胸腔

人工肺其實就是一種氣體交換器,可以代替肺臟發揮出作用,能夠用於於治療自身肺功能出現衰竭而不能維持人體吸氧需要的患者。主要是適用於頑固性低氧血症,以及患有重症肺炎等多種疾病的人群。



對於肺膿腫以及肺癌患者而言,可能就會被醫生要求去做人工肺手術進行治療。但如果對該方面的醫學知識不是很了解,就可能會不知道人工肺到底是什麼東西,這就可能會影響到後續的正常治療以及身體護理。那麼具體來說什麼是人工肺呢?
一、什麼是人工肺
簡單來說,人工肺其實就是氧合器,或者可以稱作是氣體交換器。是可以代替人體肺臟排出二氧化碳,同時又能攝取必需氧氣的一種進行氣體交換的人工器官。而臨床醫學方面應用當中,往往需要和心臟移植手術一同實施,需和血泵配合使用,所以又被稱之為人工心肺機。
二、人工肺的用途
人工肺屬於生命支持技術的范疇,主要是用於治療自身肺功能出現衰竭而不能維持人體吸氧需要的患者來說。而從長遠發展來看,經過植入人工肺,可以永久性地,甚至是完全替代人體原有的肺功能,可解決多種患者的生存問題。而且由於手術的成功率較高,所以患者常常可以有非常好的預後。
三、人工肺的類型
目前在臨床方面已經應用的人工肺種類主要有膜式、氣泡型以及平面接觸型等三種。這三種各自具有自己的優勢,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具體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合適的類型進行治療。

『陸』 人工肺儀器原理

(1)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律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過程,呼吸運動主要與肋間肌和膈肌的運動有關.人在平靜狀態下,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下運動,使胸廓的前後景和左右鏡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都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就增大,肺也隨著擴張,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的過程.相反呼氣與之過程大致相反.圖乙Ⅱ階段代表的相對氣壓逐漸減少,因此代表吸氣過程中肺內氣壓變化.
(2)運用人工肺代替動物肺的研究實驗膜式人工肺使用數萬根中空纖維集束組成,每根中空纖維表面上布滿了微孔,這些孔極小,製造人工肺的膜材料要求較高,使血液滲不出去,但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吸進氧氣,進行氣體交換,所以人工肺的研究與使用進展緩慢.
(3)若血泵為心臟,據分析可見:血管B是主動脈.(4)當血液通過肺動脈流經人工肺時,肺泡內的氧氣擴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里,這樣,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成分減少,氧氣的成分增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向澄清的石灰水內吹氣,石灰水會變得渾濁,這說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1)舒張;呼氣;I
(2)氣體
(3)主動脈(4)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內吹氣,石灰水會變得渾濁

『柒』 ecmo哪個國家生產的

截止到2020年3月,國內市場主流的ECMO品牌主要是歐美的美敦力、米道斯、邁柯唯和索林等。根據中國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國內共有ECMO設備400餘台,其中邁柯唯和索林兩家公司的產品占國內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

ECMO中國市場全球排名前三的供應商:德國邁柯唯屬於瑞典潔定(Getinge Group)集團,占據中國市場70%以上的份額;

其次是美敦力(Medtronic)佔10%;另外,索林(Sorin)屬於英國理諾琺(LivaNova),佔10%。其他的廠家還有泰爾茂Terumo,米道斯Medos(屬於費森尤斯Fresenius)等。

中國公司蓄勢待發,在一片被普遍看好的市場中開始暗流涌動,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的國產ECMO成品問世。

(7)人工肺哪國發明擴展閱讀:

1953年Gibbon醫生發明人工心肺機開始,他將體外循環技術首次用於臨床心臟手術獲得成功,這使人工心肺機系統作長時間心肺輔助有了可能。體外膜肺氧合(ECMO)實際上是心肺轉流技術的擴展和延長應用,ECMO用以治療威脅生命的呼吸衰竭已有20多年。

1960~1970年,膜式氧合器出現,1965~1975年,抗凝控制技術完善,這使心肺轉流技術的延長使用成為可能,膜式氧合器以半透膜將血一氣相分開,保護了紅細胞、血小板,使ECMO可能較長時間安全進行。

1971年Hill醫生首次用ECMO救治1例24歲的男性患者,因多發性創傷導致呼吸衰竭進行性加重,經過75小時的ECMO救治,患者脫離危險,搶救成功。於是一些醫院相繼開展ECMO,但很快因低成功率而告一段落。

1975年Bartlett醫生首次成功地用ECMO救治1例患持續性胎兒循環的新生兒。以後ECMO技術在新生兒應用的經驗快速增加,現在人們已認為ECMO是治療新生兒、嬰兒嚴重呼吸衰竭的標准方法。

1993年Zwushenberrger等對5000例ECMO治療的呼吸衰竭患兒調查表明,其生存率為82%,而常規治療死亡率為80%。這又激發了人們的研究熱情,並於1994年做出階段性的總結:ECMO對新生兒的療效優於成人,對呼吸功能衰竭療效優於心臟功能衰竭。

隨著醫療技術、材料技術、機械技術的不斷發展,ECMO的支持時間不斷延長,成人的療效不斷提高,從而被更廣泛地用於臨床危重急救。甚至一些醫療中心將ECMO裝置定為救護車基本配置,使ECMO走向院前而更好地發揮急救功能。

『捌』 人工呼吸方法起源於中國古代那一本書

人工呼吸方法在《金匱要略》便有記載。

《金匱要略》一書中第二十三卷「雜療方」中記載道:自縊死,旦至暮雖已冷,必可療。暮至旦,小難也。恐此當言陰氣盛,故也。然夏時夜短於晝,又熱,猶應可療。又雲心下若微溫者,一日以上猶可活。皆徐徐抱解,不得截繩上下,安被卧之。

一人以腳踏其兩肩,手小挽其發,常弦弦勿縱之。一人以手按據胸上動之,一人摩捋臂脛屈伸之,若已僵,但漸漸強屈之,並按其腹,如此一炊頃,氣從口出,呼吸眼開。

而猶引、按莫置,亦勿苦勞之,須令可少桂心湯及粥清含與之,令濡喉,漸漸能咽,乃稍止,兼令兩人各以管吹其兩耳,彌好此最善,無不活者。並皆療之。這段關於對自縊者的施救過程記述十分詳細,在急救過程中已經有了採用吹氣急救的明確記載:如「兼令兩人各以管吹其兩耳。」

雖然根據現代的醫學證明,僅靠吹耳急救顯然無法達到救治窒息病人的目的,但至少表明到東漢時,我國古代的急救醫學中已經意識到可以採用人工吹氣治療窒息患者,並付諸實施。

(8)人工肺哪國發明擴展閱讀

古代中醫的人工呼吸術和現代醫學的人工呼吸術相比,還是有著很多區別,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古代中醫的人工呼吸中有很多是通過耳朵進行吹氣的,而且一般採用蘆管或蔥管等工具。

而不採取直接的口對口或口對鼻吹氣治療,我們認為,並非古人不懂得吹口鼻急救,比如明朝朱櫹所著《普濟方》就明確記載「塞兩鼻孔,以蘆管納其口中至咽,令人噓之」,這和現在的人工呼吸可說完全一致。

普遍採用「吹耳」急救,這表明古人已經認識到了耳朵與呼吸道是相通的這一事實。現代醫學解剖學表明,人的呼吸道通過咽鼓管和中耳相連,但是,古人的人體解剖學知識畢竟有限,並不知道因為有鼓膜隔開,外耳和中耳實際上並不相通。

也就是說,如果試圖通過耳朵吹氣,以達到肺部充氣鼓起進而恢復自主呼吸,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似乎不太可能,因為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可能是首先導致鼓膜受到傷害。

通過「吹耳」急救成功,可能並非真正的是通過吹耳使患者恢復了自主呼吸能力,更可能是耳中的異響刺激了患者的末梢神經,從而喚醒了患者,也就是說,「吹耳」所起的功效其實和「牽發」、「炙臍」等外部刺激方法所起的功效是一樣的。

除了這些外,還有最大的原因那就是「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等這些封建理法的重大影響了!在封建社會里,又一直尊崇男尊女卑,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自縊或溺水等顯然是女性居多,對女性自縊或溺水者急救時,受男女有別古訓的限制。

口對口或口對鼻的急救方法顯然難以推行,這才不得已而求其次,退而採取了吹耳急救,很少採取吹口鼻治療,而且,不論是吹耳還是口鼻,都是棄簡就繁,通過蘆管、蔥管等操作。

可見我國從東漢時就已出現了應用人工呼吸進行急救的醫學實踐,並形成了較為科學、系統的醫學理論。而國外最早的有關應用人工呼吸於人體急救的記載大約要到十九世紀末才出現,比中國要遲上1 600年左右。

『玖』 ecmo(人工肺)是人工智慧技術嗎

當然不是了 說白了就是 一個機器把血液引流到體外 給予身體氧合後的血液供給 主要功能是代替心臟和肺

『拾』 人工肺的簡介

人體呼吸系統從外界空氣中吸入氧,使氧氣進入肺部血液,再運輸到身體各部分使用。另一方面,肺部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則滲透到氣泡里,再排出體外。吸入的氣體,順著支氣管在肺葉里的各級分支,到達支氣管最細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是細支氣管末端的球狀小囊,每個肺約有三億個肺泡,其總面積約等於一個網球場的大小,它們在把氧氣供應給血液以及排出無用的二氧化碳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肺泡外麵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吸氣時,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過這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後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
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氣體交換器,是一種代替人體肺臟排出二氧化碳、攝取氧氣,進行氣體交換的人工器官。以往僅應用於心臟手術的體外循環,需和血泵配合稱為人工心肺機。70年代初,已將人工肺作為一個單獨的人工器官進行研究。因它可以不用血泵而進行部分呼吸支持,並且有植入性人工肺的實驗報告。因此,美國人工臟器學會(ASAIO)每年均有專門小組討論人工肺的進展。
目前用於心臟手術的人工肺大部採用一次使用的附有熱交換裝置的鼓泡式人工肺。該式人工肺己趨成熟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肺部疾患愈來愈多,人工肺在肺部疾病中的應用亦愈顯重要。人工肺的研製成功,特別是近十餘年來膜式人工肺的問世,為解決呼吸功能衰竭又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圖1. 人工肺及操作系統

閱讀全文

與人工肺哪國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