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是什麼,佛教是誰創造,目的是什麼
佛是覺悟,古印度喬喬達摩·悉達多王子目睹人世間的一切苦,想要找到解脫的辦法並拯救眾生,於是出家修道,最終覺悟,被稱為佛陀,號釋迦摩尼。釋迦牟尼佛發現時間一切其實是虛幻假象,也就是說,他發現了宇宙和人生的真相、真理,於是向大眾宣說,就是佛法,按佛法的指引,我們也能覺悟、解脫、自在。
2. 佛法是誰發明的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29歲時因感於人生無常,要求擺脫生死苦惱而出家。
出家後先跟數論先驅阿羅邏和優陀羅學習禪定,又修行了六年苦行,但認為這樣做都達不到解脫,便到王舍城外尼連禪河畔伽耶的一棵畢缽羅樹下坐禪,經七天七夜,對人生和解脫問題進行思考,達到「覺悟」。
此後到波羅奈的鹿野苑地方找到了原先跟他一起修苦行的 陳如等五位侍者,把自己覺悟的內容向他們宣說,收他們為弟子,創立了最早的佛教僧團。
佛法一直存在,有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3. 佛經是誰發明的
佛經是指佛陀的開示。不適合用「發明」這個詞。
4. 佛教是不是中國發明的
不是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這使得相當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 拿中國語言來說,但凡是知道者、明白人的教導即是佛教。反之,即是邪教。 佛教於西漢末年傳入中國,佛教八大祖庭: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律宗,密宗,凈土宗。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從悉達多所悟到的道理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智度論二曰:"父母名字悉達多(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秦言成利;得道時知一切諸法,是名為佛。"佛姓新稱喬答摩(S. Gautama, P. Gotama),舊稱瞿曇;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此雲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盤。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佛教
外文名稱:Buddhism(英文),बौद्धधर्मः(梵文)
產生時間: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
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
發源地: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
主要宗派:大乘佛教、小乘佛教
主要經典:《佛經》
基本教義:四諦、緣起、五蘊、無常、無我、空、中道、實相、六度、無住涅槃、緣起性空和唯識說等
主要節日:佛誕節(亦稱浴佛節)、成道節(亦稱佛成道日、臘八節)、涅槃節、觀音節等
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
戒律:五戒、十戒、具足戒
主要成就:廣泛傳播於很多國家和地區,對許多國家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產生過重大影響。
宗教典籍:《大般若經》、《維摩經》、《妙法蓮華經》、《摩訶僧祇律》、《十誦律》、《四分律》、《楞嚴經》等
信仰:佛教
核心人物:釋迦牟尼、十大弟子、龍樹、提婆、清辨、佛護、月稱、無著、世親、難陀、安慧、陳那、護法、戒賢、親光等
主要分布區域:東亞、東南亞中南半島、新加坡
部分分布區域:南亞尼泊爾、北亞
5. 佛教是誰創造的
佛教是佛陀釋迦牟尼立教的。佛陀是覺悟的人。29歲出家修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麥。苦修6年後一的一天因為身體的羸弱所暈倒在尼禪連河邊。在蘇醒後便接受了牧羊女供養的乳糜恢復了體力。於菩提迦葉的菩提樹下靜坐悟道。於鹿野苑中與佛陀的五位隨從(喬陳如、摩訶男、跋提、婆濕婆、阿說示【馬勝】)講出他在菩提樹下所悟到的法——四聖諦。五位隨從對佛陀所講的法深刻的體悟,便跟隨佛陀修行。這樣才成就了佛教的三寶。佛是釋迦牟尼。法是四聖諦。僧是出家的五位隨從比丘。這樣才確立了佛教。
6. 誰創造了佛教
阿彌陀佛!
地球誕生46億年,我們這一次的人類文明從發現人類開始不到一萬年,在這次人類文明出現時期,屬於釋迦佛剎,不管賢劫以前有過多少次人類文明,可是就這一次,這一萬年的人類文明,就是釋迦佛時代。
我發現網上很多人,不從證佛之意,悟佛之境入手,總想來否認佛教是釋迦牟尼創立的,不知其欲何為?什麼古象雄,什麼前劫佛,和這時代有關系嗎?
麻姑曾言,她已見已經三次滄海桑田,可見她的壽命長久,漢朝滇池曾挖出前劫世界的余灰,這也更能證明佛教所說無情世界的成住壞空,循環往復!
在這個人類文明裡,是釋迦牟尼開創了佛教,佛教也不完全是宗教,而是教育,是佛陀對九法界至善圓滿的教育,這十法界眾生是平等的,沒有種族,膚色,語言,習俗,國界的分別心,包括了三界,六道。
這里不應該以有色眼鏡,分別心來看待,什麼是外國傳來的,印度人。如果你是這種人,根本就不會有信仰,沒有精神追求!
別說道家是本土的,商湯是不是應該說周朝是叛亂分子?
看問題關鍵是你站在那個立場角度!這種人都應該是紂王的追隨者,不配談道家是本土!
問這種問題的,是連常識都沒有的小孩子屬於正常。
另外就是兩種情況,一種不信佛的,另一種是信佛的佛門弟子。
不信佛的,別來指手畫腳,反正你也不信,誰創立的都和你沒關系,別來自討造業。
信佛的佛門弟子,敢說這話,起心動念處,已經犯了欺師滅祖的無間罪!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7. 佛教的創始人是誰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
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他存在於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此時商品貿易的繁榮促使了剎帝利階層的崛起,構成阻礙的傳統婆羅門教權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躍著包括佛教在內的沙門思潮。
釋迦牟尼(Śākyamuni)不是其本名,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意義是「釋迦族聖者」。「釋迦」是他所屬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稱謂,譯作「文」、「寂靜」等,是聖者之德,「釋迦牟尼」漢譯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稱為「釋尊」或「佛陀」。
(7)佛教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釋迦牟尼的生平,沒有引起早期三藏編者的重視,他們只是盡量詳細記錄導師的言詞;更詳盡的敘述和更傳奇的故事在後來才被精心編造出來。
關於佛陀的形象,相對可靠的是一個基本輪廓。他成長於富裕的環境,娶妻生子後,大概29歲時出家;所學的禪定和苦行都無法解決問題;約35歲時得到佛陀的自覺。餘生的歲月,他的足跡遍布恆河流域,向各階層說法教化。他對外道思想所做的揚棄,糾正了時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維護了剎帝利的階級利益,使他被尊稱為釋迦族的聖人。
佛滅後,聖典先是口口傳誦,較晚才陸續出現文字經典;原始經典後來又經各部派的重新編纂。這一系列的過程,佛陀的原說一直被加工。
所以在全部藏經中,某些法義以略不相同的面目出現。最多隻能在一定程度體現佛陀教說的,是巴利五部尼柯耶和漢譯四部阿含所代言的「原始佛教」 ,其內容結構多為三法印、四諦、八正道、十二緣起、三十七道品等。佛陀的根本原理,是成立於無常、無我的緣起,例如舍利弗皈依佛陀前,只需告訴他:「世尊所說,諸法是因緣的生滅」。
8. 在佛教中,是誰創造了人
南無阿彌陀佛,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慈慈光師兄答的也很好
人從哪裡來,妄想中來,執著中分,顛倒分別中來,因中來
佛陀是創世主嗎?
不。正信的佛教,沒有創世主的觀念,佛陀是人間的覺悟者,佛陀雖能覺悟世間的一切原理,但卻無能改變世間已有的狀態;佛陀雖能化度眾生,眾生的能否得度,尚須由眾生的能否自我努力而決定。佛陀是最好的良醫,能為眾生的痛苦診斷處方,服他的葯,必定得度,如果不肯服葯,佛陀也是愛莫能助;佛陀是最好的向導,能給眾生引導出離世間的苦海,聽從佛的引導,必定得度,如果不從引導,也是愛莫能助。因此,佛陀不以創世主自居,能夠實踐佛的言教,就等於見佛敬佛。所以,佛陀既不是創世主,也不是主宰神,佛陀只能教導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佛陀自己雖已離苦得樂,但卻不能代替眾生離苦得樂。佛陀是大教育家、人天導師。
佛教稱為無神論的意思是什麼?
這是宗教學上的一個專有名詞。世間有兩種無神論,一種是唯物的無神論;一種是佛教所說的無神論。
唯物無神論否定一切精神的獨立存在,也不信有鬼神的世界。而佛教所講無神論,是說諸法由因緣所生,宇宙萬物由眾生的共業所成,承認有精神、有鬼神,只是不以為有一位如一神教所說的全知、全能,主宰創造宇宙的,既是最初也是最後而唯一的神。
神的分類,從宗教學上,可分作多神、二神、一神、泛神以及無神的信仰。多神是一般的民間信仰,沒有組織、沒有體系,是原始民族的宗教型態,也是地域性的宗教型態。例如∶中國民間的神,分作地方的、國家的。地方的又分作祖先神和自然神,它的名稱和形象,可以因地、因時而異;國家的神是全國和全民族的元祖或山川日月。
至於二神信仰,是把善惡分為兩種勢力。最初是兩個敵對民族各自將己方的保護神視為善神,而對方的則為惡神,後來經由各民族的統一之後而形成了二神的信仰,那便是惡神為魔鬼,善神為上帝;不過,既崇拜魔鬼,也崇拜上帝的宗教,在世界上只有波斯的襖教。基督教雖然也相信魔鬼和上帝永遠的存在,但是只拜上帝,不拜魔鬼,有二神教的內容,只取一神教的形式。
所謂一神教是說,萬物由一神所創造、控制、毀滅,神有大能、權威來主宰萬物,正如中國人所稱為的造物者,基督教所說的耶和華。基督教雖然也相信有天使神,那是唯一上帝的扈從,也是唯一上帝的創造物,不可能成為上帝的繼承人和與上帝相等地位的另一位大神。
至於泛神,是哲學家所相信的理念之神,它是宇宙的本體,自然的法則,並沒有人格的形象,卻是萬物所出生和所回歸之處;神不能有意志地愛人,人有責任和義務服從和敬愛神。
至於無神,本文剛才已說有二類。一是唯物論的無神,認為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都是由物質運行所產生,除物質的活動之外,沒有離物質而存在的靈體。人在出生以前,沒有過去,死亡之後,沒有未來;如果說有,是肉體遺傳的源頭和延續。對個人而言,人死如燈滅,縱然也承認人在世間時所發揮的精神力量,不論是學術的、政治的、藝術的,都能夠影響於後世;但那是物質,而不是精神。人能夠懷念古人,古人卻不知道我們懷念他,因為他們根本已不存在;懷念古人不為慰靈,乃為見賢思齊的自勵勵人。
佛教的無神論主要是基於諸法從因緣所生的現象,說明眾生是由業力感得的果報。每一眾生,各自造業,個別受報,而許多眾生,於往昔生中,曾造無量業;同類的業因,感同類的果報,出生於相同的環境,這就是佛說眾生無盡、世界無窮,是眾生的自作自受。
我們的世界屬於太陽系的范圍之內,是由地球人類及生於此界的其它眾生,往昔的共業所感,並不如一神論者所說是神創造而來。而對於神的認識及神的需求,實際上是因人的需要而有。全知的一神不是真的,但不能說他即等於無神,從信仰者說,他是有的;從被信仰的神而言,他可能是大力的鬼神,大福德的主神,或來自於他方世界的天神。他們不只有一個,因此,一神教的信仰者們,本身就有分裂,對於一神的形象、理解和感受都不一樣,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因此一神信仰,其實是多神信仰的升格。
佛教的無神,並不否定多神、二神,乃至於一神的信仰和作用,只是把它們當作眾生的類別,所以《華嚴經》、《地藏經》,乃至於《阿含經》等,都講到鬼神。佛教不是「無鬼神論」者,而是不以為有獨一無二主宰宇宙的創造神。
9. 佛教是誰發明的
佛教不是誰「發明」的,是釋迦牟尼創立的。 在釋迦牟尼之前,已經有無量無數的佛。只是從他開始才在人間普及這種修練的學說。
10. 佛教具體是誰發明的別告訴我是人!
以佛教理論,佛教在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在我們這個世界所謂回的佛教是佛陀教答化我們這個世界眾生使用的特殊方法.我們這個世界多數的生命接觸到的佛教是由一個叫釋迦牟尼的佛建立和傳授的,以語言文字聲音作為傳播方式.其他無量世界各有不同的佛陀在用不同的方法傳播不同的佛教教義,這些修行方法具體是什麼,我們這個世界的生命很少知道.
廣義的佛教是由哪一位佛建立的已不得而知,但有時候我們也向那位"最初成就等覺者"禮拜和祈禱.
至於為什麼那麼多人信,我想是因為貼近生活,解決大家的疾苦,再有就是理論的完備無懈可擊,這一點其他宗教是無法比擬的,佛教教理沒有回答不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