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多少歲發明

多少歲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06 02:31:40

㈠ 居里夫人幾歲發明

你好,你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發明」和「發現」兩詞有本質的差別,鐳是存在的東西,何為發明?!!(以下有關居里夫人的相關資料,希望有所幫助)

居里夫人即瑪麗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為波蘭的法國科學家。她與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Po)和鐳(Ra),並因此與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爾(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居里夫人繼續研究了鐳在在化學和醫學上的應用,並且因分離出純的金屬鐳而又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

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為曼婭。斯卡洛多斯卡(波蘭文為Manya Sklodowska),於1867年11月7日出生於波蘭華沙市,當時波蘭正在俄國統治之下。曼婭的父母都是教師,在她出生(她是他們的的第五個孩子)後不久他們就失去了教師職位。為了糊口,他們包下了一些學生的伙食。為此,年輕的曼婭也要協助做飯,每天要工作很長時間。然而她仍獲得了中學生的優秀獎章。中學畢業後,她當了家庭教師。1891年她到巴黎進了巴黎大學,攻讀物理學和數學,畢業時成績名列全班第一。1894年她與法為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相識,第二年他們結了婚。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比埃爾·居里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從1896年開始,居里夫婦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國物理學家倫琴(Wilhelm Roentgen 1845-1923)發現了X-射線(他因此獲得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貝克勒爾發現了鈾鹽發射出類似的射線。居里夫人發現釷(Th)亦具有放射性,並且瀝青鈾礦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鈾和釷能夠解釋的要強。居里夫婦於是努力尋找,終於在1898年宣布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他們最終從8噸廢瀝青鈾礦中製得1克純凈的氯化鐳,還提出了-射線(現在已知它是由電子組成的)是帶負電荷的微粒的觀點。
1906年皮埃爾。居里不幸被馬車撞死,但居里夫人前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 繼續研究,於1910年與德比恩(Andre Debierne,1874-1949年,於1899年從瀝青鈾礦中發現放射性元素錒Ac)一起分離出純凈的金屬鐳。

㈡ 愛迪生幾歲發明電燈的

是32歲發明的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AlvaEdison )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於1847年 2月11日誕生於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蘭小市鎮。父親是荷蘭人的後裔,母親曾當過小學教師,是蘇格蘭人的後裔。愛迪生7歲時,父親經營屋瓦生意虧本,將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倫北郊的格拉蒂奧特堡定居下來。搬到這里不久,愛迪生就患了猩紅熱,病了很長時間,人們認為這種疾病是造成他耳聾的原因。愛迪生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低能兒」而攆出校門。從此以後,他的母親是他的「家庭教師」。由於母親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對讀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一目十行,過目成誦」。8 歲時,他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到9 歲時,他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的書,如帕克的《自然與實驗哲學》。10歲時酷愛化學。11歲那年,他實驗了他的第一份電報。為了賺錢購買化學葯品和設備,他開始了工作。12歲的時候,他獲得列車上售報的工作,輾轉於休倫港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間。他一邊賣報,一邊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圖書館看書。他買了一架舊印刷機,開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驅報》,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用所掙得的錢在行李車上建立了一個化學實驗室。不幸有一次化學葯品著火,他連同他的設備全被扔出車外。另外有一次,當愛迪生正力圖登上一列貨運列車時,一個列車員抓住他的兩只耳朵助他上車。這一行動導致了愛迪生成為終身聾子。
1862年8月,愛迪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魄救出了一個在火車軌道上即將遇難的男孩。孩子的父親對此感恩戴德,但由於無錢可以酬報,願意教他電報技術。從此,愛迪生便和這個神秘的電的新世界發生了關系,踏上了科學的征途。
1863年,愛迪生擔任大幹線鐵路斯特拉福特樞紐站電信報務員。從1864年至1867年,在中西部各地擔任報務員,過著類似流浪的生活。足跡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韋恩堡、印第安那波利斯、辛辛那提、那什維爾、田納西、孟斐斯、路易斯維爾、休倫等地。
1868年,愛迪生以報務員的身份來到了波士頓。同年,他獲得了第一項發明專利權。這是一台自動記錄投票數的裝置。愛迪生認為這台裝置會加快國會的工作,它會受到歡迎的。然而,一位國會議員告訴他說,他們無意加快議程,有的時候慢慢地投票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從此以後,愛迪生決定,再也不搞人們不需要的任何發明。
1869年6月初,他來到紐約尋找工作。當他在一家經紀人辦公室等候召見時,一台電報機壞了。愛迪生是那裡唯一的一個能修好電報機的人,於是他謀得了一個比他預期的更好的工作。10月他與波普一起成立一個「波普——愛迪生公司」,專門經營電氣工程的科學儀器。在這里,他發明了「愛迪生普用印刷機」。他把這台印刷機獻給華爾街一家大公司的經理,本想索價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氣說出口來。於是他讓經理給個價錢,而經理給了4萬美元。
愛迪生用這筆錢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廠,專門製造各種電氣機械。他通宵達旦地工作。他培養出許多能乾的助手,同時,也巧遇了勤快的瑪麗,他未來的第一個新娘。在紐瓦克,他做出了諸如蠟紙、油印機等的發明,從1872至1875年,愛迪生先後發明了二重、四重電報機,還協助別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機。
1876年春天,愛迪生又一次遷居,這次他遷到了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他在這里建造了第一所「發明工廠」,它「標志著集體研究的開端」。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他還發明了他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電話和電報「是擴展人類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聲機是改變人們生活的三大發明之一,「從發明的想像力來看,這是他極為重大的發明成就」。到這個時候,人們都稱他為「門羅公園的魔術師」。
愛迪生在發明留聲機的同時,經歷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對電燈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愛迪生點燃了第一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為了延長燈絲的壽命,他又重新試驗,大約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才找到了新的發光體——日本竹絲,可持續1000多小時,達到了耐用的目的。從某一方面來說,這一發明是愛迪生一生中達到的登峰造極的成就。接著,他又創造一種供電系統,使遠處的燈具能從中心發電站配電,這是一項重大的工藝成就。......

㈢ 愛因斯坦幾歲發明了電燈泡

是愛迪生發明的電燈泡且是32歲發明的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AlvaEdison )是位舉世聞名專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屬,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㈣ 愛迪生幾歲發明電燈

是32歲發明的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AlvaEdison )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於1847年 2月11日誕生於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蘭小市鎮。父親是荷蘭人的後裔,母親曾當過小學教師,是蘇格蘭人的後裔。愛迪生7歲時,父親經營屋瓦生意虧本,將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倫北郊的格拉蒂奧特堡定居下來。搬到這里不久,愛迪生就患了猩紅熱,病了很長時間,人們認為這種疾病是造成他耳聾的原因。愛迪生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低能兒」而攆出校門。從此以後,他的母親是他的「家庭教師」。由於母親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對讀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一目十行,過目成誦」。8 歲時,他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到9 歲時,他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的書,如帕克的《自然與實驗哲學》。10歲時酷愛化學。11歲那年,他實驗了他的第一份電報。為了賺錢購買化學葯品和設備,他開始了工作。12歲的時候,他獲得列車上售報的工作,輾轉於休倫港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間。他一邊賣報,一邊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圖書館看書。他買了一架舊印刷機,開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驅報》,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用所掙得的錢在行李車上建立了一個化學實驗室。不幸有一次化學葯品著火,他連同他的設備全被扔出車外。另外有一次,當愛迪生正力圖登上一列貨運列車時,一個列車員抓住他的兩只耳朵助他上車。這一行動導致了愛迪生成為終身聾子。
1862年8月,愛迪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魄救出了一個在火車軌道上即將遇難的男孩。孩子的父親對此感恩戴德,但由於無錢可以酬報,願意教他電報技術。從此,愛迪生便和這個神秘的電的新世界發生了關系,踏上了科學的征途。
1863年,愛迪生擔任大幹線鐵路斯特拉福特樞紐站電信報務員。從1864年至1867年,在中西部各地擔任報務員,過著類似流浪的生活。足跡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韋恩堡、印第安那波利斯、辛辛那提、那什維爾、田納西、孟斐斯、路易斯維爾、休倫等地。
1868年,愛迪生以報務員的身份來到了波士頓。同年,他獲得了第一項發明專利權。這是一台自動記錄投票數的裝置。愛迪生認為這台裝置會加快國會的工作,它會受到歡迎的。然而,一位國會議員告訴他說,他們無意加快議程,有的時候慢慢地投票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從此以後,愛迪生決定,再也不搞人們不需要的任何發明。
1869年6月初,他來到紐約尋找工作。當他在一家經紀人辦公室等候召見時,一台電報機壞了。愛迪生是那裡唯一的一個能修好電報機的人,於是他謀得了一個比他預期的更好的工作。10月他與波普一起成立一個「波普——愛迪生公司」,專門經營電氣工程的科學儀器。在這里,他發明了「愛迪生普用印刷機」。他把這台印刷機獻給華爾街一家大公司的經理,本想索價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氣說出口來。於是他讓經理給個價錢,而經理給了4萬美元。
愛迪生用這筆錢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廠,專門製造各種電氣機械。他通宵達旦地工作。他培養出許多能乾的助手,同時,也巧遇了勤快的瑪麗,他未來的第一個新娘。在紐瓦克,他做出了諸如蠟紙、油印機等的發明,從1872至1875年,愛迪生先後發明了二重、四重電報機,還協助別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機。
1876年春天,愛迪生又一次遷居,這次他遷到了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他在這里建造了第一所「發明工廠」,它「標志著集體研究的開端」。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他還發明了他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電話和電報「是擴展人類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聲機是改變人們生活的三大發明之一,「從發明的想像力來看,這是他極為重大的發明成就」。到這個時候,人們都稱他為「門羅公園的魔術師」。
愛迪生在發明留聲機的同時,經歷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對電燈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愛迪生點燃了第一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為了延長燈絲的壽命,他又重新試驗,大約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才找到了新的發光體——日本竹絲,可持續1000多小時,達到了耐用的目的。從某一方面來說,這一發明是愛迪生一生中達到的登峰造極的成就。接著,他又創造一種供電系統,使遠處的燈具能從中心發電站配電,這是一項重大的工藝成就。......

㈤ 愛迪生幾歲發明電燈的。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內,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容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1878年9月,愛迪生開始研究電燈,但由於愛迪生經濟問題不得不尋找經濟資助,於是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以便為實驗提供經濟資助,不久洛雷找到了幾個股東,他們願意出錢資助愛迪生研究電燈。但愛迪生屢屢失敗,很快,五萬美元用完了,一部分股東的信念開始搖動,愛迪生苦苦勸誘,股東們決定再拿出五萬美元資助愛迪生。
1879年10月21日,電燈研製成功,他為此試用了接近1600種材料進行試驗,連續用了45個小時之後這盞電燈的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這種電燈有"高阻力白熾燈"、"碳化棉絲燈"多種名稱,用碳化棉絲製成。
愛迪生32歲發明電燈的

㈥ 居里夫人多少歲發明了鐳

鐳不需要人發明

㈦ 名人在幾歲發明了什麼

李四光童年的時候,家庭生活是非常艱辛的。一家數口僅靠父親辦私塾收繳(jiǎo)學生的一點學費來勉強維持,如果遇上災荒年,私塾的學生少了,就有斷糧斷炊的危險,不得已時也只好從當地的地主家裡租借。所以,李四光的母親也經常紡線織布,換些零用錢。特別是李四光的父親為人耿(gěng)直,愛打抱不平,曾經因與黃岡的革命黨人有來往被迫逃離家鄉,去南京躲了一年多,家庭生活就更加艱難。這一切,對童年的李四光影響很大。
當他50多歲的時候,還不時想起幼年的苦難,深為自己的父母所忍受的種種苦楚而痛心。正是在這個家庭的影響下,李四光從小就養成了勤勞的習慣。他常常幫著媽媽打柴,舂(chōng)米、推磨、掃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幾乎樣樣事情都能幹。
5歲的時候,李四光開始跟一位姓陳的老先生啟蒙,6歲轉到父親的私塾里,隨父親念書。李四光學習的時候,刻苦認真,勤奮用功。每天從早到晚,朗讀、背誦、練字、作文忙個不停。他不貪玩,老師不在的時候,依然能獨自學習,而不像別的孩子一樣,爬桌子,踩凳子,鬧翻了天。李四光從小就喜歡動腦筋,問問題。有一次,他和小朋友一起捉迷藏的時候,看到村頭的一塊特別大的石頭,他就曾產生過這樣的疑問:這石頭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周圍沒有這種石頭呢?也許是個偶然的巧合。他後來果真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還曾科學地回答過他孩童時的疑問呢。
李四光小時候喜歡自己動手製作小玩具,什麼小船啦,小汽車啦,各種色彩的燈籠啦什麼的。他心靈手巧,同齡的孩子都喜歡他、佩服他。特別是,他富有同情心,對左右鄰里的窮苦人有很深的感情。
有一次,天氣很冷,一個小偷摸進私塾里把同學蓋在被子上的棉衣偷走了,被同學捉住後,你一拳我一腳地狠揍了一頓,最後還被吊了起來。但是只有李四光沒有動手,他只是悄聲不響地拿來一條板凳,墊在小偷腳下,勸誡說以後不要再做壞事了,不然挨這么多打,可怎麼受得了呢?
1902年5月,湖北省開始興建大、中、小各種學堂,少年有志者,都願意來武昌上學。消息傳到黃岡後,李四光也向父母提出了上學的要求。父親很支持他,從鄉親手裡借來路費;母親也支持他,特地將自己出嫁時的嫁衣給李四光改制了一件棉袍子。李四光告別父母,第一次遠離家鄉,前往省城武漢求學。
1902 年冬,李四光進入武昌第二高等小學堂讀書,由於該學校是寄宿制,全部食宿均由學堂供給。李四光全家都很高興。在這里,李四光學習非常用功,他如飢似渴地吸取各種知識,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由於沒有人幫助疏通關系,直到1904年7月,他才被破格選派去日本官費留學。李四光回黃岡向父親辭行,隨即乘船去日本。但官費有限,他只好買了統艙票,以便節約開支留作它用。第一次去這么遠的地方學習,李四光心情無比激動,特別是當船駛出上海吳淞口,眺望大海,波濤洶涌,茫茫無際;小小少年,心曠神怡,站在甲板上,久久不願回艙。他的思緒隨著海風海浪飄得很遠,很遠??
經過漫長的旅行,輪船終於抵達日本的橫濱港,後又乘汽車來到東京,但不巧的是,臨行前,親友餞(jiàn)行,李四光多吃了些甲魚之類的葷腥,在海上又著了點涼,所以一到東京便腹瀉不止,醫院診治為痢疾,並對他隔離治療,只得借錢治病。這次病對他影響很大。當大夫勸他平時多吃素少吃葷時,他永遠記住了這個勸告,幾乎一生飲食清淡,至多吃點魚呀蛋呀什麼的。所以,有的朋友和他開玩笑說,李四光只是吃一些不會叫的東西。
在日本,李四光首先進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主要學習日本國的語言和初等數理比。1907年7月畢業之後,李四光又考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據說,這個學校每年僅能吸收中國留學生10名左右,而報考者竟達千餘人,李四光能夠考中,是極其不容易的。
在學校,李四光學習刻苦,生活依舊清貧。每月收到的官費用於必須的開支後,已所剩無幾。為了省錢,他常常把生米放進暖水瓶中,加上開水,浸泡一夜,第二天,湊著鹹菜一起吃下去。除了學習、生活,李四光更關心祖國的命運。他常步入留學生會館,聽演講,聽報告,結識了許多民主革命家。他剪掉自己的辮子表示站在革命一邊,擁護革命。1905年7月,李四光終於在東京見到了他敬仰的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並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的成立大會和宣誓儀式。孫中山曾親切地摸著李四光的頭說,你小小年紀就參加革命,很好,一定要「努力向學,蔚(Wèi)為國用」。當時,李四光年僅16歲。
1910年7月,李四光從日本大阪高等工業學校畢業,結束了7年留學日本的生活,和同學們一起返回祖國。不久,他被派到武昌縣花林湖北中等工業學堂任教。從學生到教師,李四光感受到一種新鮮和責任,他對學生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義爆發。當時,李四光正在北京參加留學畢業生的全國統一考試。他聽到消息後,異常興奮,立即收拾行裝南下。回到武昌不久,李四光便被委託為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議。後來,又改任湖北軍政府實業部部長等職。然而,革命的發展並不是像他想像的一樣。不久,袁世凱上台,打擊和排擠革命黨人。李四光發展實業、造福人民、建設新湖北的宏偉計劃已成幻想,他內心郁悶,陷入彷徨之中??於是,李四光產生了再去讀幾年書,走科學救國的道路的想法。1913年7 月,李四光由官派出國,赴英國伯明翰大學繼續深造,年輕的李四光如願以償。當時,和李四光一起留學的有4個人,政府發放的路費全是金條。李四光告訴同伴:「你們慢慢收拾行李,我去銀行兌換錢幣。」當李四光來到銀行的時候,一身破舊的衣服引起了銀行職員的懷疑,非但沒有換回錢幣,還被懷疑偷別人的金條而被抓了起來,任他如何解釋也沒有結果,連餓帶凍,第二天才被同伴救回。盡管如此,青年李四光還心繫父親兄長,將自己旅費的一部分省下來交給他們,以供弟妹們上學之用。這是何等令人感動的情懷呵!李四光試圖用所有的愛戀來報答14年鄉村生活中父老鄉親所給予他的關懷與厚愛,就像他後來將自己的一生獻給祖國一樣,鞠躬盡瘁而又無怨無悔!
長途跋涉,遠渡重洋,李四光第二次離開祖國,終於抵達倫敦。這里是資本主義文明的故鄉,是近代產業革命的發源地。如今早已車水馬龍,五光十色,大廈林立。但在李四光的眼裡,這一切無異於過眼雲煙,他心裡更渴求的是知識和科學。經過慎重的選擇,李四光決定進入在采礦方面較為著名的伯明翰大學。他匆忙離開了倫敦,來到了英國西部重鎮伯明翰城,在學校附近的一所公寓住了下來。李四光的確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學生,即使休息時間,也下放鬆學習。偶爾在假日走進公園,看看名勝古跡,身邊也總是少不了一疊報紙雜志,或是一卷厚厚的書籍。在林陰里,在流水旁,他一坐下來就抄抄寫寫,或是思考一連串的問題。但平靜的學習生活沒有持續多久,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以英、法、俄為一方的協約國和以德、意、奧為一方的同盟國,為重
新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展開了生死大戰。一時間,生活物資日益短缺,物價開始上漲,生活極度困難,許多留學生已無法忍受,紛紛離開英國。但李四光硬是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從小養成的堅忍精神,節衣縮食,克服了種種困難,把學習堅持了下來。他常常利用假期,跑到礦山做臨時工,賺錢維持生活,繼續完成學業。在這樣艱難的時候,他樂觀曠達,勞逸結合,利用業余時間學會了拉小提琴,並成了終生的愛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1918年5月,李四光用英文寫成了一篇長達387頁的論文——《中國之地質》,並提交伯明翰大學地質系。6 月,他通過了論文答辯。由於這篇論文的提出,李四光被伯明翰大學授予自然科學碩士學位。不久,李四光接到了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發來的聘書,請他回國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6 年多的英國留學生活就要結束了,盡管國內依然是軍閥混戰,你爭我奪,李四光還是接受了邀請,帶著為真理奮斗的治學精神,帶著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1920年5月,李四光結束了漫長的求學之路,回到北京。此時,他已經31歲,在這年輕的生命成長中,除了幼兒時期和暫短的工作以外,他幾乎都在不停的學習中忙碌著,東奔西走,上下求索。如今,對李四光來說,該是他向祖國貢獻知識和學問的時候了!新的生活就要開始了!6 P0 j1 Y, k5
李四光到地質系後,主要講授岩石學和高等岩石學兩門課程。他備課認真,一絲不苟。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特別注意基礎知識和基本功的訓練。從岩石的肉眼識別,到顯微鏡下的鑒定以及進行全面的化學分析,他都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他考試的方法不同於其他老師的方法,除了要進行筆頭的問答以外,還發給學生幾塊岩石的標本,要求他們寫出標本的名稱、礦物成份、生成條件、與礦產的關系等等。他還極其重視書本以外的知識,經常帶學生赴野外考察,邊看邊講,邊講邊看,要求同學們大量採集標本,回來後,歸類整理,陳列在實驗室供教學研究之用。
在長期的國外留學生活中,他親身感受到中國人受盡歧視的恥辱,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他曾說:「我們不能不承認人家的文化程度比我們高,藝術比我們精。人家的地方已經開辟到十分田地,我們的一塊沃土,還在那裡荒著。請他們來做好了,再拱手奉還給我們,世界上恐怕沒有那麼一回事。所以,我們一線的生機,還是在我們的民族,大家打起精神,舉起鋤頭向前挖去。」所以,李四光上課的時候,除了科學上的一些專有名詞以外,他始終堅持用中文講解。有一次,上課的時候,一個學生叫他「Mr.李」,叫了幾聲,他就問那個學生叫誰?那個學生說:「叫你。」李四光說:「你可以稱我老李、小李或阿貓、阿狗什麼的,但是我不準你叫我『Mr.李』。」有一次,李四光帶了七八個學生到宜昌做野外考察,在街上看見一個美國人坐人力車不給車錢,還要拿起手杖打拉車人。李四光看到後,氣憤極了,就跑到美國人面前一定要他付車錢,並且不準打人。那個美國人開始愣了一下,後來一看是一個穿破西服的中國人,竟蠻不講理地冷笑一下,准備一走了之。李四光和七八個學生操起地質錘把他攔住了。那個美國人一看事情不妙,只得乖乖地給了車錢,灰溜溜地走了。路上的行人都為此感到揚眉吐氣。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於德國萊茵省巴門市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 他的父親是一個開有大紡織廠的資本家,與其他許許多多資本家一樣,以剝削工人為生,而且他的父親性格暴躁、強橫,稍不如意即大發雷霆。因為恩格斯是長子,所以被父親嚴厲管教著,一切均要按父親的旨意行事。甚至父親篤信宗教,就要讓恩格斯「按上帝意志」辦事。
& a7 x# e" {0 x8 k, t4 ^ J2 a! N 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恩格斯並不是唯命是從,相反,他常常為軟弱的母親受到父親欺負而大鳴不平。他自己也經常希望能沖出父親嚴厲甚至蠻不講理的約束,去尋找自己的生活,走自己應該走的道路。* P7 X! P9 N7 A4 Z! \6 ~
他在19歲時寫的一首詩,反映了他這種積極開拓、勇於進取的精神:一股洶涌的洪流,呼嘯著獨自奔出山谷,松樹在他面前轟然倒下,它就這樣給自己沖開了一條大道;我也將和這股山洪一樣,給自己開辟一條道路。
- [3 ~" r& h, o4 ^* W# v, s 恩格斯中學未畢業,父親就強迫他停學,讓他去學習經商做生意,他希望恩格斯將來能繼承他的事業,成為大資本家。恩格斯雖然不滿父親的安排,但無奈之下,只好聽從父親安排,去到一個小營業所去工作。
' ^) P, j }+ }8 e6 w K2 h# n ~ 18歲時,恩格斯又被父親送到德國北部的一個重要港口城市布萊梅,到那裡的一家大貿易公司工作。這一次,恩格斯非常高興地接受了。; F- J, h, ?4 p2 b# X: D" z
布萊梅雖屬德國,但不是普魯士的領土8 F: n8 ]' i% c5 y6 H8 L
,這里的思想比較自由,普魯士專制政治對這里影響不大,人們可以自由地看書、議論。喜歡自由的人和對專制制度不滿者,都希望能夠來到這里,恩格斯也是這樣。0 g6 o1 h5 N% Q9 z
到了布萊梅,恩格斯除了應付一下父親派給的工作之外,把大部分時間用在了學習上。恩格斯酷愛學習,但威嚴霸道的父親不讓他讀書,他心裡總是窩著一股怨氣,暗暗地對父親表示不滿。現在終於有機會了,他如飢似渴地學習,對各方面的書都感興趣,哲學、歷史、物理、化學等他一本本、一卷卷地深入學習。讀書使他掌握了豐富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 R5 D" J1 c* }6 e- k
更為重要的是,在這里,恩格斯接受了不少新的思想,閱讀了許多國家的進步書刊,這使他更為同情工人無產者的遭遇。# Z8 N: v3 v: [ t1 P
早在家鄉讀中學時,恩格斯就對為自己家裡幹活的工人充滿了同情之心。他常常一個人偷偷跑到工廠里去觀察工人勞動,又來到工人所住的地方,觀察工人生活。他看到了這么一種現實,工人們在潮濕,窄小的低矮工棚里生活,一家老小擠在一起,裡面幾乎沒有任何亮光,亂糟糟簡直無法立足。工人們缺吃少穿,過著極端貧困的生活,而正是他們在為自己家裡創造著一筆又一筆的財富。他們拖著疲憊、纖弱的身子在沒日沒夜的勞動,有時有了病也沒有時間去看病。有不少工人因積勞成疾還不得不帶病幹活。更使恩格斯吃驚的是,工廠里有不少童工!他們本該和自己一樣讀書、學習,無憂無慮地度過他們的童年,但他們卻在這里,在這里辛辛苦苦地為資本家創造財富!

㈧ 愛迪生多少歲

84
愛迪生(1847~1931)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一生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准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晚間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說,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他活到84歲,一生中的發明有1100項之多,其中最大貢獻是發明留聲機和自動電報機,實驗並改進了白熾燈和電話。愛迪生20歲出頭開始研究電燈,歷時10餘年,他先後選用了竹棉、石墨、鉭……等等上千種不同物質作燈絲材料進行試驗,時常通霄達旦,有一次他和助手們竟連續工作5晝夜。1879年愛迪生用碳絲作為白熾燈絲,並點燃40小時。由於碳絲表面多孔,性脆,強度很低。不久被鎢絲代替。

㈨ 有哪些發明家發明了什麼東西幾歲的時候發明的

1847年
2月11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
1853年
6歲
隨家人搬到密歇根州休倫市北部的格拉蒂奧特堡。
1855年
8歲
上了3個月學後被退學。
1859年
12歲
開始做火車上的報童。
1862年
15歲
在火車上辦報紙《先鋒周刊》。
1862年
15歲
因火車上的實驗室引起火災,一隻耳朵被列車長打聾。
1863年
16歲
開始做報務員。
1869年
22歲
在波士頓任報務員;發明自動表決機。
1871年
24歲
和瑪麗結婚。
1876年
29歲
將研究所遷移到門羅園;開始改進貝爾發明的電話。
1877年
30歲
發明留聲機。
1878年
31歲
開始研究電燈;開始製造電氣機車。
1879年
32歲
白熾燈研製成功。
1881年
33歲
發明「大象」發電機。
1882年
35歲
在紐約珍珠街設立第一個發電站。
1884年
37歲
瑪麗夫人去世。
1886年
39歲
與米娜結婚。
1887年
40歲
搬到新澤西州的西奧蘭治。
1891年
44歲
發明電影。
1909年
62歲
發明鹼性蓄電池。
1912年
65歲
研製有聲電影。

閱讀全文

與多少歲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