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圖是小宇同學「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的實驗操作過程,鐵塊和木塊的大小、形狀完全相同,木塊
(1)甲圖中鐵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於平衡狀態,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相同,彈簧測力計分度值為0.2N,指針指在1N下面第3個小格上,示數為1N+0.2N×3=1.6N,因此受到的摩擦力為1.6N;
(2)甲、乙兩圖,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也不同,可得到的結論是: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乙、丙兩圖中鐵塊和木塊疊放在一起,控制了壓力大小相同,與長木板的接觸面不同,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大小不同,因此探究的是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故答案為:(1)1.6;(2)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
㈡ 如圖甲所示是小宇同學發明的捶背椅,當坐在椅子上的人向下踩腳踏板時,捶背器便敲打背部進行按摩.請你在
由題意知,過B點作垂直於OB的有向線段,方向向左,即為阻力F2,連接OB,OB即為阻力F2的力臂,如圖所示:
㈢ 如圖甲所示是小宇同學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1)①已知入射光線AO和反射光線OB,多次改變光的入射角度,測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並比較得出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因此該實驗探究了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②白色硬紙板在實驗中的作用顯示光的傳播路徑;
(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因此若將紙板傾斜,如圖丙所示,讓光線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仍在同一平面內,但不能在紙板上看到反射光線,若此時通過平面鏡觀察紙板,
因為物像關於鏡面對稱,則看到的圖象應為丙圖中的③.
故答案為:(1)①B;②顯示光的傳播路徑;(2)在;③.
㈣ 如圖所示,是小宇同學畫出的幾種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分布情況,其中正確的是()A.B.C.D
A、電流從螺旋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結合螺線管的繞向,根據安培定則,可以確定螺線管的左端為N極,右端為S極,在磁體的外部,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發,回到S極,故A符合題意.
B、在磁體的外部,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發,回到S極,B圖中為兩個N極,磁感線都是流出的,故B符合題意.
C、在磁體的外部,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發,回到S極,C圖中為一個N極,一個S極,磁感線是N極出發,回到S極,故C符合題意.
D、在磁體的外部,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發,回到S極,而D圖中U形磁體的磁感線從S極出發,回到N極,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BC.
㈤ 如圖所示,是小宇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其中還需要調整的是:______.
(1)實驗時,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在同一條直線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①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燭焰放在e點.
②把燭焰放在a點上,物距最大,則所成的像最小.
③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於照相機,所以燭焰放在a和b點.
燭焰放在c和d點上,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於幻燈機和投影儀.
④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於幻燈機和投影儀,所以燭焰放在c和d點.
故答案為:光屏的高度;①e;②a;③ab;④cd.
㈥ 如圖所示為小宇同學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電路圖.(1)為了達到探究的目的,實驗過程必須保持______不變
(1)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時,應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改變電阻的大小,觀察電流的變化.
(2)當開關S閉合後,電壓表的讀數是2V,電流表的讀數是0.4A.說明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2V不變.改變定值電阻時,通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保持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2V不變.現將阻值為10Ω的電阻R換成阻值為20Ω,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使電壓表的讀數為2V.
故答案為:(1)R兩端電壓(或電壓表的示數);(2)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使電壓表的示數是2V.
㈦ 如圖是小宇同學所做的「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其中,電源電壓為6V,滑動變阻器的上標有為「30Ω 1
(1)將電壓表與電阻並聯,如圖所示:
㈧ 如圖所示是小宇同學發明的捶背椅,當坐在椅子上的人向下踩腳踏板時,捶背器便敲打背部進行按摩.請你在圖
![]() |
㈨ 如圖為小明發明的給雞喂水自動裝置
解:抄A、瓶子內的水壓力不超過襲10米水柱,也就是說沒有大氣壓大,被大氣壓封在瓶內,如瓶內有空氣,會產生一個氣壓與水壓共同作用(對抗)大氣壓力,當其合並的壓力大於大氣壓,則水會流出,小於大氣壓則水同樣不會流出;
B、因為大氣壓能支持10.336米高的水柱瓶子在長度在10米范圍內,正好可以被大氣壓支持,故本選項錯誤;
C、如果大氣壓降低,瓶內的水面將下降,大氣壓升高,才會將水壓回去,故本選項錯誤;
D、當瓶口露出水面時,空氣通過瓶口進入瓶內,使瓶內氣體壓強和液體壓強大於外界大氣壓,水從瓶內流出;當水面剛好封住瓶口時,瓶內氣體壓強好等於外界大氣壓時,水停止流出,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