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推薦外國的歷史類的書
《明朝的那些事》我最近在看,還不錯。語言很詼諧
《圖說文藝復興》,這書有點貴,但是很好。把歷史,建築,文學,美術都結合在一起
《夢溪筆談》很難說,你上網搜一下它的內容
不妨試試看歷史性的電視劇,如:都鐸王朝
② 【發明故事】圖書作者是
作者:[美]房龍
圖書簡介
《發明故事》是房龍的代表作之一,一經出版便成為鳳靡世界的暢銷書,歷經近一個世紀仍不失魅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發明故事》和房龍的其他作品一樣,是一本智慧之書。內容具有深刻的反思性,他把人類進程的一個個階段和那個階段影響了人類生活的發明創造整理、記述下來,從人體機能的延展這一獨特視角講發明,文筆機智幽默,揮灑自如,融說理於智慧的趣談中,力圖從知識領域打開人類的眼界。讓我們既認知人類的偉大,同時也看到人類的愚昧——這正是房龍的可貴之處。
為了擴大青少年讀者的視野,我們在書後附錄了一些重大的世界趣味發明故事,對少年讀者進一步理解房龍和他的這本《發明故事》,將起到有益的作用。
收起
作者簡介
房龍出生於荷蘭的鹿特丹,早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大學學習,獲得博士學位。他一生出版了30餘種書,以人文主義的立場,通俗易懂、俏皮睿智的文風,將人類各方面的歷史幾乎全部復述了一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房龍的著作,其選題基本上圍繞人類生存發展中最本質的問題,其目的是向人類的無知與偏執挑戰,普及知識和真理,使之成為人所共知的常識。因此,他的文章有著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
房龍的文筆風趣幽默,若行雲流水,其中不乏真知灼見,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隨著他的引導,進入他用文字為我們精心構架的世界。著名作家郁達夫曾這樣形容自己看到房龍作品時的那種強烈的感受——「房龍的方法實在巧妙不過,乾燥無味的科學常識,經他那麼一寫,無論大人小孩,讀他的故事書的人,都覺得娓娓忘倦了。」說到房龍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恐怕著名歷史學家、文學家曹聚仁的一句話最有說服力,他說:「我還立志要寫一部《東方的人類故事》。歲月迫人,看來是寫不成了;但房龍對我的影響,真的比王船山、章實齋還深遠呢!」
③ 房龍的全部作品和生平
房龍1882年出生於荷蘭鹿特丹一個富裕家庭。自幼對歷史、地理、船舶、繪畫和音樂等發生興趣。1902年隻身赴美國,入康奈爾大學,1905年獲學士學位,1911年在慕尼黑大學獲博士學位。
房龍早年的生活並不順利,他的第一部著作《荷蘭共和國的覆亡》雖然得到了一定認可,但銷路並不理想。1920年他應書商要約寫作《古人類》,才取得一定銷量,然而卻並不足以扭轉他的經濟狀況。此後房龍寫出多部暢銷全美市場的作品,其中《聖經的故事》、《人類的故事》和《寬容》最為著名。至1920年代末期他積累到一定財富,在美國和歐洲購置了房產,不再受限於經濟問題,可以自由地從事創作和社會活動了。房龍曾在康奈爾大學(1915-1917)和俄亥俄州安條克學院(1921-1922)取得過教職,校方認為他的課非常吸引學生,但是缺乏科學性,且無助於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
房龍曾以記者身份報道1905年俄國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房龍常以自己手繪的漫畫作為自己作品的插圖。
房龍結過三次婚:1906年,他與來自馬薩諸塞州上流家庭的Eliza Ingersoll Bowditch (數學家Nathaniel Bowditch的後代)結婚,育有兩子。1920年娶第二任妻子Eliza Helen Criswell(昵稱「吉米」)。在第三段婚姻結束後房龍一直與吉米同居直到去世。《房龍傳》的作者,房龍次子傑勒德·威廉·房龍認為房龍並不愛吉米,而只是把她看作工作和生活秘書。
房龍身高達2.08米,亦相當肥胖,有「大象」的綽號。他的身體狀況一直不甚理想,最後死於心臟病發。此外因長期從事寫作,房龍長期患有神經衰弱。
④ 房龍的美國簡史里的一句話,求翻譯。。。
句子給全啊親~上下文呢?
建議意譯就好。逐字翻譯不適合。
在孤獨終身的人生中···或許會懂得如何成為銀行家或是工廠廠主。
財產就是上千年來艱苦勞作卻並無所出的這片土地 。(貌似這里沒有主語?解剖本句:坐擁財產,什麼財產呢?就是 一片上千年來艱苦勞作,也沒能使之屈服的土地,表明the soil很頑固,不是說你對它努力了它就順從就回報)
soil是否是個比喻··沒有上下文不好判斷啊 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