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創造的基本特徵是什麼,而且這個有更多層面
創造,是指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聯系起來,主觀地製造客觀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 簡而言之,創造就是把以前沒有的事物給產生出或者造出來,這明顯的是一種典型的人類自主行為。因此,創造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有意識地對世界進行探索性勞動。
⑵ 創造性思維方法的本質和特點是什麼
創造性思維是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結合,發散思維是構成創造性思維的主導成分。因此訓練創造性思維,應著重訓練發散思維 。
發散思維是在思維過程中通過重組所給的和記憶中的信息,得到眾多可能的答案、設想或解決方案。它的特點為是以一個問題為中心,充分發揮人的聯想力和想像力,突破原有的知識圈,從一點向四面八方想開去,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或側面進行思考,讓思維多向流動,以便獲得解決問題的全部可能。這種思考無一定方向、無一定范圍、不墨守成規、不拘於傳統方法,可以標新立異、異想天開,從已知的領域去探求未知的境界。所以,發散思維是一種創新思維方法,集中體現了創造性思維的本質牲特徵。
訓練、培養發散思維能力,關鍵要打破思維定勢,改變慣性的單一思維方式,充分發揮聯想、想像、猜測、推想等的發散作用,盡量採用順向、逆向、縱向、橫向、推想等的發散思路,從問題的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靈活敏捷地思考,從而佔有無限思維空間,獲得眾多的新方案和假設。
1、強烈的求異性創造性思維,顧名思義,它不是簡單的重復以往人們的思維過程,而是以「新、獨、特」的差性來標新立異的。故此,人們往往也把創造性思維稱為求異性思維。異是對創造性思維的基本要求,它貫穿於整個思維過程中,成為人們進行思維創新的目標導向。
2、奇妙的想像力想像力是創造性思維騰飛的翅膀,是新觀念的設計師,是通向創造性綜合的階梯,是思想實驗室內構造的專家,是對未來前景的猜測者。
想像是人們在一定的知識的基礎上對記憶中的信息經過加工和組合而創造出新的形象或觀念的思維活動。它既可創造出現實存在的東西,也可以創造出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形象。這就會大大推進人們熟悉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聯想是人們最為熟悉的一種想像。所謂聯想,既有甲事想乙事。甲事是乙事的原因,乙事是甲事的結果。這種因果聯系由於僅僅發生在觀念之中,而非現實之中,所以才表現為聯想。另外,在構成聯想關系的甲事和乙事之間並沒有任何邏輯性可言,完全是由在大腦深處的某種渠道相連,自然的進行溝通。想像是打開企業形象資源寶庫的鑰匙。企業形象的策劃與設計,無論在MI、BI還是VI各層面上,都需要藉助於想像力的發揮和運用,才能實現企業理念的創新,企業行為的更新,企業面貌的煥然一新。
3、勇敢的開拓性在創造性思維的諸特點中,居於首位的當屬開拓性特點。與求異性特點相比,開拓性不僅體現了異,更重要的是,這種異具有一種首創性。因此,我們所理解的開拓性,應是帶有探索性和創新性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是在前人未曾達到的水平上進行創新的結果。這就不是一般性的差異了,而是一種從未有過的差異。
4、全方位的開放性創造性思維的突出特點是具有良好的思維開放性。在創造性思維方式的三維結構中,知識結構、觀念結構、方法結構都呈立體開放狀態,全方位的汲取人類社會一切有價值的知識、觀念和方法,使其結構處於不斷的整合和優化的過程中。從知識結構來看,思維要創新,就必須適應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要求,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隨時淘汰已經過時的知識。從觀念結果來看,思維創新也是觀念更新的結果。從方法結構來看,思維創新的本質在於方法的創新,沒有新的方法,就不會有創造性思維火花的產生。
在企業形象的策劃與設計中,更需要思維的開放性,以便進行全方位的形象創新。無論我們把形象設計公司的整體思維作為考察對象,還是把形象設計公司的個體思維作為考察對象,我們都會發現,開放性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特徵,同時也是創造性思維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一個成功的設計作品,離不開對企業內外環境信息的廣泛搜集,離不開對企業相關知識和文化背景材料的整合,離不開對企業原有舊觀念體系的升華,離不開新知識、新觀念、新方法的最大限度的應用。
5、動態多變性動態多變性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徵。傳統思維方式的靜態超穩定結構是阻礙思維方式變革和創造性思維發揮的嚴重障礙。革除傳統思維方式的弊端,就必須變靜態為動態,變穩定為多變,徹底扭轉思維方式的僵化與呆板狀態。
動態多變性表明了創造性思維的發揮要具備動態多變性能,要隨著主題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思維結構,以適應客觀條件變化的需要。一切隨條件而變化,這是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的前提條件。傳統思維方式那種以不變應萬變的宗旨顯然是逆歷史潮流而動,拒絕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就只能因循守舊,談不上思維的創造性了。
在企業形象的策劃與設計中,動態多變性特徵主要體現在,當企業本身和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形象的策劃與設計的思維方式也應隨之改變,重新調整自己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視角,做到既有創新,又有和實際情況比較貼切的一面;既不落入俗套,又不脫離環境條件,把創新和貼近現實有機結合起來。一個好的CI作品,總是布滿時代變化的節奏感,同時又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連。
⑶ 創造性思維的特徵是什麼
1、思維的求實性
創造源於發展的需求,社會發展的需求是創造的第一動力。思維的求實性就體現在善於發現社會的需求,發現人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從滿足社會的需求出發,拓展思維的空間。
而社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顯性的和隱性的。顯性的需求已被世人關注,若再去研究,易步人後塵而難以創新。而隱性的需求則需要創造性地發現。
2、思維的批判性
我們原有的知識是有限的,其真理性是相對的,而世界上的事物是無限的,其發展又是無止境的。無論認識原有的事物還是未來的事物,原有的知識都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思維的批判性首先體現在敢於用科學的懷疑精神,對待自己和他人的原有知識,包括權威的論斷。敢於獨立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思維的連貫性
一個日常勤於思維的人,就易於進入創造思維的狀態,就易激活潛意識,從而產生靈感。創新者在平時就要善於從小事做起,進行思維訓練,不斷提出新的構想,使思維具有連貫性,保持活躍的態勢。
4、思維的靈活性
創造性思維思路開闊,善於從全方位思考,思路若遇難題受阻,不拘泥於一種模式,能靈活變換某種因素,從新角度去思考,調整思路,從一個思路到另一個思路,從一個意境到另一個意境,善於巧妙地轉變思維方向,隨機應變,產生適合時宜的辦法。創造性思維善於尋優,選擇最佳方案,機動靈活,富有成效地解決問題。
5、思維的跨越性
創造性思維的思維進程帶有很大的省略性,其思維步驟、思維跨度較大,具有明顯的跳躍性。
6、思維的綜合性
任何事物都是作為系統而存在的,都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多層次、多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結構組成的有機整體。這就要求創新者在思維時,將事物放在系統中進行思考,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多方面的分析與綜合,找出與事物相關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內在聯系。
主要形式
1、抽象思維:亦稱邏輯思維。是認識過程中用反映事物共同屬性和本質屬性的概念作為基本思維形式,在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判斷、推理,反映現實的一種思維方式。
2、形象思維:形象思維是用直觀形象和表象解決問題的思維。其特點是具體形象性。
3、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是指對一個問題未經逐步分析,僅依據內因的感知迅速地對問題答案作出判斷,猜想、設想,或者在對疑難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對問題有「靈感」和「頓悟」,甚至對未來事物的結果有「預感」「預言」等都是直覺思維。
4、靈感思維:是指憑借直覺而進行的快速、頓悟性的思維。它不是一種簡單邏輯或非邏輯的單向思維運動,而是邏輯性與非邏輯性相統一的理性思維整體過程。
5、發散思維:是指從一個目標出發,沿著各種不同的途徑去思考,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與聚合思維相對。
6、收斂思維:是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盡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把眾多的信息和解題的可能性逐步引導到條理化的邏輯序列中去,最終得出一個合乎邏輯規范的結論。
7、分合思維:是一種把思考對象在思想中加以分解或合並,然後獲得一種新的思維產物的思維方式。
8、逆向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
9、聯想思維:是指人腦記憶表象系統中,由於某種誘因導致不同表象之間發生聯系的一種沒有固定思維方向的自由思維活動。
⑷ 創造性人格有哪些特徵
1、感覺、知覺、感情都極其敏銳,心扉開放,總想開拓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對外部世界的經驗,不拘泥細枝末節和既存事物,而憑直覺抓住意義,對不存在的事物感興趣。
2、對非合理的事物、無秩序的東西是寬容的;所感興趣的不是單純的、明快的事物,而是復雜的和標准不明的事物。
3、不屈於壓力,不因循守舊,思考行動有獨立性。具有自信,討厭妥協,不介意他人的想法。
4、內向、缺乏社交、好孤獨。在集體活動的場合起妨礙作用。
5、好奇心強,好冒險。好找現狀的缺陷,不滿於現狀。保持首創精神和創造力,立足於真實的生活。人人都需要學習和思考。
創造性人格的優點
在創造活動中表現和發展起來,對促進人的成才和促進創造成果的產生起導向和決定作用的優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緒、道德等非智力素質的總和。創造性人格對個人的成才,對創造活動的成功和創造成果的產生能起導向作用、內在動力作用、長期堅持最終成功的作用。
創造性人格,如高尚的理想和信念、堅強的意志,能夠在一個人的成才過程中起導向作用。某些創造人格的素質能對創造者的創造歷程起到內在動力作用。
在科學和藝術史上,有一類重大成果,需要創造者數十年的奮斗才能夠獲得。在這一類長時間的創造過程中,持之以恆、堅持到底的創造性人格.對於創造活動起到了促使它最終成功的作用。
⑸ 科技創新意識的特點是什麼
科技創新意識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求新:
就是「荀日新、日日新、再日新」。求新是創新意識的首要特點,科技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的新穎特點,更能激發創新意識的涌現,求新也是對創新意識的評價標准。
2.求異(求逆):
就是有意識地去標新立異,要有逆向思維,想別人之不想,往逆向——相反方向求索。這樣往往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科技活動中鼓勵求異求逆思想,這是一種新的開拓思路的方法,也是成功的一條捷徑。日常生活許多現象都是因為「異」而成為時尚。
3.求變:
創新就要變,變質、變數、變數、變位、變場所、變方向、變方法、變生死、變溫度、變形態、變速度、變功能、變軟硬、變厚薄、變工藝,無窮無盡,更廣寬地開展想像。「變」是創新意識活動中最容易體現出來的思維,「變」可以豐富自己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這也是科技活動中常用的手段。「變」要遵循合理原則。
4.求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奇不有,永不停止地探求世界的奧妙」,創造的火花就會不斷出現。吸引人們創新意識的開展,興趣性是首要動力,科技活動在此方面有專長。
5.求巧:
在解題方法上有意識地求巧,巧妙是創造發明永恆的主題。「巧」是創新意識水平的反映,同時往往又是個性素質的反應,科技活動有培養和提升自身的個性科學素養。
⑹ 創造意識指的是什麼
創造意識
自覺地進行創造性思維,發揮創造潛能,力求產生創造性成果的思內想觀念。
一個人創造意容識的強弱,與他的人生觀世界觀、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思維水平密切相關,與他所處的社會環境、學習和工作環境也有直接的關系。
創造意識是人們在創造活動體驗、經驗和創造認識基礎上形成的對創造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覺、自發進行創造活動的一種心理准備狀態。
人的創造意識是在創造活動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是在對創造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創造的需要和創造需求的存在是創造的前提,創造活動首先基於創造需求的存在和人們對創造需求的認識,創造需求的存在和對創造需求的認識是創造意識和創造意向活動發生的前提。創造意識涉及到對創造的需要、創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認識,涉及到創造活動體驗、經驗的獲得和積累,涉及到人們在創造活動體驗、經驗和創造認識基礎上形成的對創造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覺、自發進行創造活動的一種心理准備狀態。
創造意識是一種心理准備狀態,它不是創造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是創造的前提,也是創造意識形成的必要條件。
⑺ 創業意識的特徵有哪些
為你解答,我是張敏:今天與大家聊的話題是,警惕你的優勢!
有一天,美國專門研究鱷魚的專家格林特姆奇怪地發現,有一條鱷魚竟被樹藤活活地勒死了,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鱷魚的死亡呢?
鱷魚可以在水中潛伏一個多小時,當它遇到體形龐大的獵物時,它就會與之進行殊死搏鬥,而被鱷魚咬住的動物,都會拚命地掙扎,這時鱷魚就會使出它的看家本領———緊咬住對方死不鬆口,然後身體在水底不停地翻滾。一般的動物都經不起鱷魚這樣的翻滾,只要鱷魚翻上幾圈,即便獵物再兇猛無比,也會精疲力竭。正因為擁有如此本領,鱷魚才得了一個「天生獵手」的稱號。面對樹藤這個「獵物」時,鱷魚也是這樣做的。它咬yǎo住樹藤並在水裡不停地翻滾,長長的樹藤隨著鱷魚的翻滾將其越纏越緊,可想而知,最後鱷魚「作繭自縛fù」,直至死亡。
由此格林特姆想出了一個捕捉鱷魚的好辦法,就是用一根穿著魚鉤的絲線作為鱷魚想像里的獵物,鱷魚一旦咬yǎo住,就要盲目地使用其看家本領。而鱷魚皮是由幾層纖維組成的,十分結實,魚鉤如果掛在了皮上,它就很難脫身了。鱷è魚翻滾得越猛烈,絲線纏繞的就越緊密,正是鱷魚自己的強勢,把自己送上了死亡之路。
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常常給人以提醒,而優勢卻常常使我們忘乎所以。
最近萬科的王石焦頭爛額,因為他自己有情懷,放棄了萬科的大部分股票,結果就被寶能系的姚正華收購了很多股票,要入主萬科。王石就是典型的被自己情懷折磨的人。情懷塑造了王石,也給王石製造了很大的麻煩。
所以,我們要警惕自己的優勢,看清陷阱,在該按規則的地方,必須按照規則來,創業者,需要通過各種制度以便任何時候都對自己公司具有絕對的控制權,馬雲這一點就做得特別好。
謝謝大家,
⑻ 創造力表現有幾種特徵
一是變通性,意思是說具有較強創造能力的人,其思維活躍,靈活多變,專舉一反三,聞一知屬十,觸類旁通,不易受定勢的影響;
二是獨特性,對問題有獨特、新穎的見解,遇事常有思想、新觀念、樹立新形象和拿出新點子、新辦法;
三是流暢性,知識經驗豐富,思路開闊而流暢,方法靈活,智力活動阻滯少,反應迅速。創造力的本質特徵是創新,然而它並不神秘莫測。創造力與創造思維一樣,人皆有之,並非少數天才人物所特有,它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的能力。
⑼ 創造性思維方法的特點是什麼
創造性思維是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結合,發散思維是構成創造性思維的主導成分。因此訓練創造性思維,應著重訓練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在思維過程中通過重組所給的和記憶中的信息,得到眾多可能的答案、設想或解決方案。它的特點為是以一個問題為中心,充分發揮人的聯想力和想像力,突破原有的知識圈,從一點向四面八方想開去,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或側面進行思考,讓思維多向流動,以便獲得解決問題的全部可能。這種思考無一定方向、無一定范圍、不墨守成規、不拘於傳統方法,可以標新立異、異想天開,從已知的領域去探求未知的境界。所以,發散思維是一種創新思維方法,集中體現了創造性思維的本質牲特徵。訓練、培養發散思維能力,關鍵要打破思維定勢,改變慣性的單一思維方式,充分發揮聯想、想像、猜測、推想等的發散作用,盡量採用順向、逆向、縱向、橫向、推想等的發散思路,從問題的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靈活敏捷地思考,從而佔有無限思維空間,獲得眾多的新方案和假設。
1、強烈的求異性創造性思維,顧名思義,它不是簡單的重復以往人們的思維過程,而是以「新、獨、特」的差性來標新立異的。故此,人們往往也把創造性思維稱為求異性思維。異是對創造性思維的基本要求,它貫穿於整個思維過程中,成為人們進行思維創新的目標導向。
2、奇妙的想像力想像力是創造性思維騰飛的翅膀,是新觀念的設計師,是通向創造性綜合的階梯,是思想實驗室內構造的專家,是對未來前景的猜測者想像是人們在一定的知識的基礎上對記憶中的信息經過加工和組合而創造出新的形象或觀念的思維活動。它既可創造出現實存在的東西,也可以創造出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形象。這就會大大推進人們熟悉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聯想是人們最為熟悉的一種想像。所謂聯想,既有甲事想乙事。甲事是乙事的原因,乙事是甲事的結果。這種因果聯系由於僅僅發生在觀念之中,而非現實之中,所以才表現為聯想。另外,在構成聯想關系的甲事和乙事之間並沒有任何邏輯性可言,完全是由在大腦深處的某種渠道相連,自然的進行溝通。想像是打開企業形象資源寶庫的鑰匙。企業形象的策劃與設計,無論在MI、BI還是VI各層面上,都需要藉助於想像力的發揮和運用,才能實現企業理念的創新,企業行為的更新,企業面貌的煥然一新。
3、勇敢的開拓性在創造性思維的諸特點中,居於首位的當屬開拓性特點。與求異性特點相比,開拓性不僅體現了異,更重要的是,這種異具有一種首創性。因此,我們所理解的開拓性,應是帶有探索性和創新性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是在前人未曾達到的水平上進行創新的結果。這就不是一般性的差異了,而是一種從未有過的差異。
4、全方位的開放性創造性思維的突出特點是具有良好的思維開放性。在創造性思維方式的三維結構中,知識結構、觀念結構、方法結構都呈立體開放狀態,全方位的汲取人類社會一切有價值的知識、觀念和方法,使其結構處於不斷的整合和優化的過程中。從知識結構來看,思維要創新,就必須適應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要求,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隨時淘汰已經過時的知識。從觀念結果來看,思維創新也是觀念更新的結果。從方法結構來看,思維創新的本質在於方法的創新,沒有新的方法,就不會有創造性思 維火花的產生。在企業形象的策劃與設計中,更需要思維的開放性,以便進行全方位的形象創新。無論我們把形象設計公司的整體思維作為考察對象,還是把形象設計公司的個體思維作為考察對象,我們都會發現,開放性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特徵,同時也是創造性思維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一個成功的設計作品,離不開對企業內外環境信息的廣泛搜集,離不開對企業相關知識和文化背景材料的整合,離不開對企業原有舊觀念體系的升華,離不開新知識、新觀念、新方法的最大限度的應用。
5、動態多變性動態多變性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徵。傳統思維方式的靜態超穩定結構是阻礙思維方式變革和創造性思維發揮的嚴重障礙。革除傳統思維方式的弊端,就必須變靜態為動態,變穩定為多變,徹底扭轉思維方式的僵化與呆板狀態。動態多變性表明了創造性思維的發揮要具備動態多變性能,要隨著主題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思維結構,以適應客觀條件變化的需要。一切隨條件而變化,這是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的前提條件。傳統思維方式那種以不變應萬變的宗旨顯然是逆歷史潮流而動,拒絕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就只能因循守舊,談不上思維的創造性了。在企業形象的策劃與設計中,動態多變性特徵主要體現在,當企業本身和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形象的策劃與設計的思維方式也應隨之改變,重新調整自己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視角,做到既有創新,又有和實際情況比較貼切的一面;既不落入俗套,又不脫離環境條件,把創新和貼近現實有機結合起來。一個好的CI作品,總是布滿時代變化的節奏感,同時又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連。
⑽ 創新思維具有什麼基本特徵
一、創新思維具有的三個重要特徵:
1、流暢性。指發散思維的量,單位時間內發散的量越多,流暢性越好。
2、變通性,指思維在發散方向上所表現出的變化和靈活。
3、獨創性,指思維發散的新穎、新奇、獨特的程度。
二、創新思維的過程
(一)准備階段這是創造性思維活動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收集和整理資料,儲存必要的知識和經驗,准備必要的技術、設備及其它有關條件等。
對於任何領域的創造,都必須首先對前人在這個領域內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有比較完全的了解,必須對必要的塞礎和專業知識進行深入學習(例如,愛迪生為發明電燈,所收集的有關資料據說竟寫了200本筆記,總計達4萬頁之多),因此,就創造性思維的整個過程而言,准備階段是它起點的第一步。
(二)醞釀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對前一階段所獲得的各種資料、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從而明確問題的關鍵所在,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各種假設與方案。在這個階段中,有些問題雖然經過反復思考。醞釀,但仍未獲得完滿解決,思維常常出現「中斷」、想不下去的現象。
這些問題仍會不時地出現在人們頭腦中,甚至轉化為潛意識,這樣,就為第三步(頓悟階段)打下基礎。不少創造者在這一階段往往表現為狂熱或如痴如醉狀態。我們所非常熟悉的牛頓煮手錶、安培不認識自己的家門以及黑格爾一次思考問題竟在同一地方站了一天一夜等故事,都充分說明了處於這一思維階段中的人,常常被認為是「某種程度上的狂人」。
(三)頓悟階段有人曾把這一階段稱為狹義的創造階段或「真正的創近階段」。由於經過前一階段的充分醞釀,在長時間的思考後,思維常常會進入「豁然開朗」的境地,從而使問題得到突然解決。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為「頓悟」或「靈感」。
靈感的出現無疑對問題的解決十分有利,然而,靈感是在上一階段的長期思考或過量思考的基礎上才會產生的,沒有苦苦的「過量思考」,靈感是決不會到來的。
(四)驗證階段這一階段又叫做表現階段,也就是把前面所提出的假設、方案;通過理論推導或者實際操狀來格驗它們的正確性、合理性和可靠、可行件,從而付諸十實踐,通過檢驗,很可能會把原來的假設方案全部否定,也有可能做部分地修改或補充。因此,創造性思維常常不可能一舉就獲得完滿的成功。
(10)創造意識的特徵擴展閱讀:
創新是在當今世界,在我們國家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同時,創新又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詞。在英文中,這個創新Innovation,它這個詞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一個,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那創新作為一種理論,它的形成是在20世紀的事情。由一個學經濟學、學管理學,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創新引入了經濟領域。
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