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生產聲屏障的廠家有多少
上海強潔交通防雜訊工程有限公司是集交通防雜訊工程的研究、開發、工程建設為一體的股份制企業。該公司是國內首家「交通防雜訊工程」專業工程公司。1992年成立了「交通防雜訊評定研究課題組」,研製出「FTP—防雜訊屏系列」成果。該項科研成果在1993年通過了國家環保局鑒定, 1995年應用在上海成都路高架道路上,被評為上海市市政工程優良工程之一。公司1997年成為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推廣單位,1998年被國家環保局批准為「1998年國家環境保護最佳實用技術推廣計劃」項目的技術依託單位。目前該公司生產的聲屏障有垂直轉軸可旋轉防雜訊透明屏,水平轉軸可旋轉防雜訊透明屏,分體移動式防雜訊透明屏,帶照明裝置的防雜訊屏,以及其他類型的吸音和隔音設備,前四種產品還獲得發明專利。
㈡ 給我幾個關於科技小製作小發明的資料!!謝謝!!!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v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40198300.html
㈢ 手影戲是誰發明的
「手影戲」是 雜技的新品種,中國雜技團演員石磊、 焦建東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苦心鑽研,再無任何資
料、無老師、無前人鋪路的情況下,創作了新的口技表演形勢「手影戲」,他們挖掘了失傳多年的「隔壁戲」進行改進,在屏障後邊用手的組合表演各種人物、動物的造型,用現代燈光的反打技術,把各種造型投射到屏幕上形成手影,同時配以口技模擬聲音,這樣就把一種獨特的視聽藝術展現在觀眾面前,觀眾不但可以聽到動物之間嬉笑親昵的聲音,還能通過手影看到可愛逗人的逼真形象。這也是對中國口技史無前例的一次重大改革。我國口技大師孫泰老先生稱贊說「前五十年口技是以我為模式,而你們的出現,是口技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他們先後模仿出「小鳥、鴨子、兔子、牛、馬、貓 」以及各種人物形象,並編排了「小鳥婚戀」、「鴨狗爭食」、「人物展現」、「白兔的命運」、「節日的鼓手」、「印地安人的歌聲」、「熱戀的年輕人」、「 東郭先生」、「列寧在1918」等節目。先後出訪了英國、法國、俄羅斯、挪威、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紐西蘭、蘇利南、巴拿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日本、巴基斯坦、瑞典、德國等幾十個國家,受到各國觀眾和演出商的歡迎, 並在中央電視台、 北京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山東電視台、青島電視台、江西電視台等十幾個電視台進行播出。
98年中央電視台「曲苑雜談」的節目在沒有任何審查的前提下,一口氣錄制了四期,文藝部副主任王曉、導演汪文華都說:「這個節目你們創作出多少新作品,我們全都要。」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列寧在1918」看過惟妙惟肖的表演後,央視一資深編導激動地說:「要不是親眼看到,我都不敢相信,人的兩只手能達到如此之神奇的功效」。在電視台播出後,觀眾反映非常熱烈,市委宣傳部等專家也給予了高度評價。2008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石磊、焦建東表演了 《逗趣》深受觀眾喜愛。
㈣ 聲波槍是根據什麼發明的
,意為音銳達遠距離定向聲波設備,警察或軍用客戶往往在危機時發射最大音量,把它當成聲波武器或者聲波驅散器。它是應2000年10月美國海軍科爾號軍艦遭到小船自殺式攻擊後研發的。盡管科爾號軍艦有防止攻擊的足夠火力,但科爾號上的水手們在遭到攻擊前有沒有辦法知道正在靠近的對方船隻上是平民還是恐怖分子。定向聲波幫助軍事和商業保安人員明確對方靠近的意圖,營造廣大的安全區域,從而預留充足的反應時間和反應距離,並作出生死抉擇。定向聲波的廣播距離最遠可達至3,500米,設備重量從最小的6.8千克到最大的150千克。在這個范圍內能發射高清晰的警告、指示和關鍵信息。通過發射多語言的語音命令和警告音,定向聲波系統能協助軍事、公安執法和安保人員營造更大的安全區域,確定靠近者意圖,在不明朗的情況下,有助於以和平方式解決兩方沖突,保護遠距離定向聲波設備兩側人員的生命安全。截止目前,LRAD已被全世界海軍、海監、漁政、公安、武警、空軍、陸軍、民兵、軍民用機場驅鳥、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民政部救災、邊境控制等領域廣泛採用。[1]
㈤ 安全褲是誰發明的
起源
19世紀美國女運動員穿著安全褲
安全褲的概念來自於燈籠褲,一種原本作為外衣的男性服裝。19世紀50年代,燈籠褲和女權主義被女權主義活動家相關聯。這時,燈籠褲被視為一種進步。當時的美國女性會將比裙子還要長的燈籠褲穿著在長裙內側,表達自己也能穿著類似男性的服裝上街。但當時這種服裝受到了很多來自於男性和女性的爭議,而許多女權主義者也不再將燈籠褲和女權主義聯系起來,不再將燈籠褲和女權主義聯系起來。
不過燈籠褲依舊流行到19世紀末,起先是作為美國內戰時美國陸軍護士的工作服。而在19世紀末的美國女權主義浪潮時,女性穿著燈籠褲騎車上街來宣揚女權主義。但之後燈籠褲便不再流行,僅偶爾作為一些女性運動員的運動服。而這一風潮也傳入了日本,1903年日本引入燈籠褲作為日本學校學生的體育服,也是現今日本體育服乃至安全褲的雛形。
知識拓展:
安全褲,就是比較長一點的四角內褲,防止在穿裙子時不小心走光。有些安全褲是不能貼身穿的。它們的材質與內褲是不一樣的。
安全褲是一種形似內衣的外衣,起源於燈籠褲和體育短褲。安全褲的材質多為氨綸或棉,可以貼身穿著。安全褲的出現使很多女性擺脫了一些因為走光的產生的尷尬,但其形似內衣的設計能否為女性能提供的足夠的保護也受到了很多人爭議和質疑。很多人認為安全褲比起物理上的保護,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劑效應。
中文名
安全褲
外文名
safety knickers, safety pants
類型
四角內褲
主要作用
防止走光
面料
蕾絲、棉質
消費人群
女性
搭配服飾
短裙、迷你裙等
㈥ 查曉雄的已獲國家專利
序號 專利名稱 發明人 申請人 來源資料庫 申請日 公開日 1 一種基於小波分析的夾芯板超聲波檢傷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葉福相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7-12 2010-12-15 2 鋁夾芯板抗彎承載力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宋新武;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2-8 3 一種超聲波鋼管混凝土柱質量檢測方法 查曉雄;葉福相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7-12 2010-12-8 4 高速鐵路中聲屏障脈動力大小的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金蕾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7-12 2010-12-8 5 多種受力情況下的鋼管混凝土承載力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黎玉婷;余敏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2-1 6 非圓形截面鋼管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標准值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黎玉婷;劉習超;余敏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2-1 7 不銹鋼夾芯板抗彎承載力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宋新武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2-1 8 長期荷載作用下的金屬面夾芯板抗彎承載力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葉福相;秦培成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2-1 9 FRP型鋼海砂混凝土構件 查曉雄;王曉璐;王海洋;倉友清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0 建築用FRP和OSB面絕熱夾芯組合板 查曉雄;王曉璐;王洪欣;尹靜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1 建築用秸稈面絕熱夾芯板 查曉雄;張旭琛;秦培成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2 具有秸稈板內芯的保溫隔熱板材 查曉雄;張旭琛;鄒傑;秦培成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3 FRP和OSB面夾芯板組合房屋 查曉雄;王曉璐;張旭琛;尹靜;王洪欣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4 FRP型材海砂混凝土梁板構件 查曉雄;王曉璐;王海洋;倉友清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5 非金屬面夾芯板抗彎承載力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張旭琛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1-17 16 基於安全評估的多層集裝箱房構建方法及多層集裝箱房 查曉雄;王璐璐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17 2010-11-10 17 鋼管混凝土建築物抗震性能評估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余敏;於磊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29 2010-11-10 18 具防火和節省管道的注水空心鋼管混凝土柱 查曉雄;倉友清;余敏;王海洋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10-13 19 鋼管混凝土柱與鋼筋混凝土梁的節點結構 查曉雄;於航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10-6 20 內填海砂混凝土的空心鋼管混凝土柱 查曉雄;黎玉婷;余敏;劉習超;倉友清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10-6 21 一種構建多層集裝箱房的方法及多層集裝箱房 查曉雄;王璐璐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4-23 2010-9-15 22 空心再生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8-18 23 空心海砂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於福濤;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8-18 24 空心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劉軼翔;於福濤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8-11 25 注水空心鋼管混凝土構件的防火性能評估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余敏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3-12 2010-8-11 26 海砂混凝土構件及其製作方法 查曉雄;倉友清;余敏;王海洋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3-12 2010-8-4 27 外加劑的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8-4 28 外加劑的海砂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7-28 29 外加劑的再生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7-28 30 一體化太陽能建材板 查曉雄;夏印之;余敏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6-30 31 具防火和節省管道的注水空心鋼管混凝土柱及防火方法 查曉雄;倉友清;余敏;王海洋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6-30 32 鋼管混凝土柱與鋼筋混凝土梁的節點結構及其施工工藝 查曉雄;於航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6-23 33 內填海沙混凝土的空心鋼管混凝土柱及其製作方法 查曉雄;黎玉婷;余敏;劉習超;倉友清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6-23
㈦ 1983年哪個國家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錄音動畫
世界動畫發展史:
1826年,約瑟夫·高原發明了轉盤活動影像鏡,這是在邊沿有一道裂縫的畫上圖片的循環的卡。看的人拿著這種卡向一面鏡子走近在卡旋轉的同時通過裂縫向里觀看。觀眾就把在卡的圓周附近的一系列圖畫看成了一個運動圖象。
1828年,法國人保羅·羅蓋特首先發現了視覺暫留。他發明了留影盤。它是一個被繩子或木竿再兩面間穿過的圓盤。盤的一個面畫了一隻鳥,另外一面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被旋轉時,鳥在籠子出現了。這證明了當眼睛看到一系列圖像時,它一次保留一個圖象。
1831年,法國人Joseph Antoine Plateau把畫好的圖片按照順序放在一部機器的圓費納奇鏡盤上,圓盤可以在機器的帶動下轉動。這部機器還有一個觀察窗,用來觀看活動圖片效果。在機器的帶動下,圓盤低速旋轉。圓盤上的圖片也隨著圓盤旋轉。從觀察窗看過去,圖片似乎動了起來,形成動的畫面,這就是原始動畫的雛形。
1906年,美國人J.Steward製作出一部接近現代動畫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面孔的幽默形象》(Humorous Phaseofa Funny Face)。他經過反復地琢磨和推敲,不斷修改畫稿,終於完成這部接近動畫的短片。
1908年,法國人Emile Cohl首創用負片製作動畫影片,所謂負片,是影象與實際色彩恰好相反的膠片,如同今天的普通膠卷底片。採用負片製作動畫,從概念上解決了影片載體的問題,為今後動畫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09年,美國人Winsor Mccay用一萬張圖片表現一段動畫故事,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象樣的動畫短片。從此以後,動畫片的創作和製作水平日趨成熟,人們已經開始有意識的製作表現各種內容的動畫片。
1915年,美國人Eerl Hurd創造了新的動畫製作工藝,他先在塑料膠片上畫動畫片,然後再把畫在塑料膠片上的一幅幅圖片拍攝成動畫電影。多少年來,這種動畫製作工藝一直被沿用著。
1928年,世人皆知的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創作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威利汽船》;1937年,又創作出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他逐漸把動畫影片推向了顛峰,在完善了動畫體系和製作工藝的同時,還把動畫片的製作與商業價值聯系了起來,被人們譽為商業動畫之父。直到如今,他創辦的迪士尼公司還在為全世界的人們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動畫片,可以說是20世紀最偉大的動畫公司。
1995年,皮克斯公司製作出第一部三維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使動畫行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日本動畫發展史:
一、戰前草創期
戰前草創期--由1917年日本開始有動畫到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這段時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為題材,而後期則由於日本軍國主義猖獗,因此動畫題材不離宣傳、誇耀日本軍國主義的路線。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為此類。但是這也造成了戰斗、爆炸畫技的進步,這也是今日日本動畫最引以為傲的技術。
二、戰後探索期
戰後探索期--由日本戰敗到1947年為止。日本戰敗後,有些人鑒於戰爭的教訓,開始將反戰題材用在動畫上。這種題材影響深遠,直到現在還頗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嘗試不同的動畫題材。所以這個時期的動畫題材從很有意義到很低級的題材,應有盡有。像1968年《太陽王子大冒險》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而成為後來高水準動畫的基礎。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像 1970年《無敵鐵金剛》就是一部典型的爛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劇情很差,這帶給了日本動畫不良的影響。
三、題材確定期
題材確定其(第一次動畫熱爆發)--自1974年《宇宙戰艦》上演至1982年為止。這個時期日本動畫界經過探索期,確定了動畫和卡通的分野。卡通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內,所以我們不予置評。《宇宙戰艦》是日本動畫史上第一部超級劇情片,由松本零士負責腳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該片在電視上播出後,造成"松本零士旋風"。後來並有《冱屺宇宙戰艦》,《永遠的大和號》及《宇宙戰艦完結篇》等三部電影,壽命長達十年。在該片後,松本零士另有《銀河鐵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歡迎的作品。繼松本零士後,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說改編成《機動戰士》在1979年開始上演,由於劇情結構復雜而嚴密,受到動畫迷熱烈的支持。該片後來的三部電影非常賣座。但自些以後,動畫熱逐漸消退,動畫界進入間歇期。
四、畫技突破期
畫技突破期(第二次動畫熱爆發)--自1982年《超時空要塞》(MACROSS)上演至1987年為止,該時期由於人們追求視覺享受成為風潮,因此動畫畫技力求突破。此時期之畫技突破有《超時空要塞》創新的視點快速移動效果,造成極佳的動感;《風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細寫實的背景:《機動戰士Z》和《機動戰士ZZ》的強調反光,明暗對比等,皆對後來的動畫貢獻很大。由於題材已確定,加上畫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現。如 1982到1984年的《超時空要塞》;1984年《風之谷》;1985、1986年《機動戰士Z GUNDAM》及《GUNDAM ZZ》;1986年《天空之城》及《亞利安》等多部好片。日本動畫發展至本時期結束時(1987年),劇情、內容、畫技皆已達到極高的水準。於是動畫進入了成熟期。
五、路線分化期
路線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到90年代初。動畫進入成熟期後,便出現數部佳片。如《古靈精怪》;電影《機動戰士GUNDAM-逆襲》及《王立宇宙軍》;和日本電視史上第一部以高中生以上為主要對象的文藝動畫連續劇《相聚一刻》等。其中《相聚一刻》曾獲得1988年日本動畫優秀作品排行榜第二名(該年排行第一是《聖鬥士星矢》);另外還有《天空戰記》,《機動警察》等多部佳作(《天空戰記》曾獲得1989年動畫排行第一名)。當日本動畫發展到此後,有人認為幼年觀眾群已被忽略了四、五年,也該考慮製作年齡路線。於是自 1987年後半年以來,電視上的高年齡層動畫逐漸減少,而轉向動畫電影。以致於造成目前日本電視上找不到幾部好片,而電影幾科部部精彩的情況。
六、風格創新期
風格創新期--自1993年到現在。在畫技、製作手法、構思設計方面都日趨成熟的日本動畫,開始追求風格上的創新,試圖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時空的構思,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官沖擊。電影《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完全摒棄以往動畫明快輕松的風格,陰郁百壓抑,冷酷帶有對命運的困惑,與人類雖然身處高科技社會,但卻無法擺脫不安的未來的彷徨與孤獨相呼應。
由庵野秀明監制的電視《新世紀EVANGELION》則選擇與以往的熱血主角們完全不同的個性自閉少年真嗣為主人公,在看似普通的怪[嘩-]戰,保衛地球的情節中,通過真嗣感受到一份渴望被需要,夢想被愛又害怕背叛而在自己與他人之間築起屏障這種種矛盾與孤寂的心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現代人心理的折射。世紀末今天,人類對自身的思考也逐漸深刻,而同時日本的動畫也開始越來越關注貼近現實與心理方面的剖析,由原本普遍愛與友情的主題轉為更加人性的刻畫。各方面都日臻完美的日本動畫並沒有停止發展的腳步,仍然在不斷自我完善和突破,到底能有多大的成就,是我們無法預計的,還是讓時間來決定吧!
你問題中說的應該是1928年華爾特·迪士尼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同步錄音的動畫片(1928年的《蒸汽船威利號》)
或者說是1983年日本動畫市場上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簡稱OVA)-《DALLOS》,為動畫在電影,電視市場外,開辟了一個新市場--錄影帶市場。
㈧ 中國第六大發明是什麼!
河南滑縣的李官奇以他發明的提取大豆纖維技術,改寫了世界人造纖維史上中國原創技術為零的紀錄,這也是迄今為止,我國獲得的唯一一項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纖維發明,李官奇也因此贏得了「大豆纖維之父」的稱號。
㈨ 曾國藩發明什麼戰術,輕松剿滅太平軍,歐洲學會後,做了什麼事情
曾國藩發明了「結硬寨,打呆仗」的戰術,後來被歐洲人學會了以後,他們把這個戰術加以改進,加入了火炮,殺傷力更加厲害了,曾經一天之內就可以殺敵六萬多人。
後來曾國荃是用的這種辦法困死天京城。後來曾國藩的這個戰術被歐洲人學會了,因為當初有一個英國人參加過太平天國的戰爭,所以他知道這個戰術的優勢,歐洲人利用這個戰術和蘇丹游牧騎兵打仗的時候,加入了機關槍,把戰爭變成了一場大屠殺。再後來,這種戰術越來越受歡迎,用鐵絲網還有戰壕,再加上火炮,就是一個非常堅實的屏障,在英國進攻德國的時候,一天就消滅了6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