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竹簡是誰發明

竹簡是誰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05 17:46:28

㈠ 竹簡是誰最先發掘的

最早的關於發掘竹簡的記錄應為西晉咸寧五年(279年)盜墓者不準(Fǒu Biāo盜掘魏安釐王(一說應為魏襄王)的墓時,發現的汲冢古書。也就是現在可以看到的《古本竹書紀年》。望採納。

㈡ 在竹簡上書寫起源於哪個時期

搜索
首頁 教育/科學 人文學科 歷史學
在紙發明以前,我國古代的人們曾用過哪些書寫材料?蔡倫紙與他們相比有哪些優勢?
在紙發明以前,我國古代的人們曾用過哪些書寫材料?蔡倫紙與他們相比有哪些優勢?其他國家曾用過什麼樣的書寫材料?2個例子
紙在你的生活和學習中有哪些用途?
在紙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我們應注意哪些問題?全部

幸福三比二舉報
全部回答
Saman
2019-03-0800
    有紙以前,主要用竹片和木片書寫。稱為簡或牘。
例子嘛,有個成語叫罄竹難書,就是說把竹子都砍光了也寫不完。
信口雌黃,雌黃就是用來修改寫在竹木片上的文字的東西,感覺不是橡皮就是改正液。
  
斧正,估計是用斧子颳了上面的字,然後再改正。
紙,當然是印書用了。還有草稿紙。  我最喜歡用紙折飛機啦,小狗啦,寶塔啦之類的東西。還可以包書皮。最重要的:印人民幣。
好像還有餐巾紙。
  
紙的生產嘛,不太清楚。我上學的時候沒有參觀過造紙廠。只知道紙要漂白,而且漂白劑一般對人體都有害,要小心。
使用,推薦使用再生紙書寫。使用紙袋代替塑料袋。

㈢ 竹簡是誰發明的

無法來考證具體是誰發明的自,沒有相關記載。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鍾鼎上,由於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 所以直至殷商時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層社會的百餘人,這極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到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古代竹簡也是可以用現代工藝來進行體現的。簡牘起源於西周,春秋戰國時使用更廣。公元4世紀左右,由於紙已廣泛 使用,簡牘才為紙抄本所代替。

㈣ 竹簡出現在哪個朝代

竹簡,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但無法看清楚任何字體。
到戰國時期出土的墓葬多發現竹簡,已能分辨。
簡牘起源於商代,《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到了戰國時期,竹簡的使用變得十分廣泛,目前考古所發現的竹簡最早只能到這個時代。公元4世紀左右,由於紙已廣泛
使用,簡牘才為紙抄本所代替。
竹簡,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稱木簡),牘比簡寬厚,竹製稱竹牘,木製稱木牘。均用毛筆墨書。冊的長度,如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cm),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cm),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cm),因此人們又稱信為「尺牘」。在湖南長沙、湖北荊州、山東臨沂和西北地區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過重要發現,其中居延出土過編綴成冊的東漢文書。

㈤ 竹簡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考證
古代竹簡來也是可以用現源代工藝來進行體現的。
簡牘起源於商代,《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到了戰國時期,竹簡的使用變得十分廣泛,目前考古所發現的竹簡最早只能到這個時代。公元4世紀左右,由於紙已廣泛 使用,簡牘才為紙抄本所代替。

㈥ 竹簡的來歷和資料

竹簡由來
竹簡產生的背景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鍾鼎上,由於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
竹簡
所以直至殷商時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層社會的百餘人,這極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到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
竹簡的涵義
竹簡多用竹片製成,每片寫字一行,將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編聯起來,稱為「簡牘」。這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用於書寫文字的木片稱 木牘,多用於書寫短文。
考證

古代竹簡也是可以用現代工藝來進行體現的。
簡牘起源於西周,春秋戰國時使用更廣。公元4世紀左右,由於紙已廣泛
竹簡
使用,簡牘才為紙抄本所代替。
竹簡最著名的考古有:
1. 279年,晉朝汲郡人從戰國時魏襄王的陵墓中,一次發掘到寫有文字的竹簡數十車。
2. 1953年7月,湖南長沙仰天湖古墓出土竹簡42支,最長的22厘米,寬1.2厘米,篆文,每簡2-10字,
為戰國之物。
3. 1957年,河南信陽楚墓出土竹簡800多片,簡上文字依然清晰。
4.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發現《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
竹簡
約五千枚。
5.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一千一百多枚。為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至秦始 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之物。
編輯本段
影響

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是造紙術發明之前以及紙普及之
竹簡
前主要的書寫工具,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反復的比較和艱難的選擇之後,確定的文化保存和傳播媒體,這在傳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第一次把文字從社會最上層的小圈子裡解放出來,以浩大的聲勢,向更寬廣的社會大步前進。所以,竹簡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現,才的以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同時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傳至今。
編輯本段
書法價值

竹簡是研究戰國楚文字和西漢初年書法的重要資料。先秦時代,文字從應
竹簡
用性走向藝術性。這時的書法與文字的 變革緊密聯系著,它從稚拙階段漸趨完美,從而奠定了在中國書法史上的特殊地位。1975年12月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竹簡千餘枚,上為墨書秦隸。從考古發掘出來的材料來看,戰國和秦代一些木牌和竹簡上的文字,已有簡化篆體,減少筆劃,字形轉為方扁,用筆有波勢的傾向。這是隸書的萌芽。西漢時,書法中隸體的成分進一步增加。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畫《老子甲本》已有了明顯的隸意。
竹簡的字體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常見於楚國簡帛,字形結構是楚國文字的本色,書法體勢則帶有「蝌蚪文」的特徵,可以說是楚國簡帛的標准字體;第二類出自齊、魯儒家經典抄本,但已經被楚國所「馴化」,帶有「鳥蟲書」筆勢所形成的「豐中首尾銳」的特徵,為兩漢以下《魏三體石經》、《漢簡》、 《古文四聲韻》所載「古文」之所本;第三類用筆類似小篆,與「古文篆書
竹簡
」比較接近,應當就是戰國時代齊、魯儒家經典文字的原始面貌;第四類與齊國文字的特徵最為吻合,保留較多齊國文字的形體結構與書法風格。竹簡書法俊朗,疏密得宜,對研究中國書法史有很重要價值。
簡冊,「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西周和春秋時期有竹木簡上記事的方式,戰國時期的竹簡發現很多。戰國中晚期的竹簡,內容為遣冊、古書和卜筮記錄。秦木牘和秦簡上的隸書字形正方、長方、扁方不拘,筆畫肥、瘦、剛、柔,極盡變化。點面有明顯的起伏和波勢,用筆有輕、重、疾、徐的區別,是考證隸書發展 的極為珍貴的資料。
戰國的竹簡是手寫。這些字的筆畫具有彈性,起止處較尖銳,中間或偏前的
竹簡
部分略粗,充分表現了毛筆書寫的特
色。這與金文隨形輕重和因接搭凝結的筆畫形態不同,已由遲重變為流美,筆畫和體式也較篆文更為簡略。可見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已有初期的隸書在流行。「簡書」是近年在中國書法界興起了一支流派(又稱「竹簡書法」)。這是一種仿效秦漢竹簡和帛書的「古隸」體式,即效仿先秦、兩漢時代在竹片、木片和絲織物上的古文字的書法,即以獨特的國畫顏料配製古樸赭黃色,以板刷在生宣紙上刷出類似竹簡書豎條,字體就寫在這赭色「竹簡」條上,別有一番古雅特色,適應了現代審美裝飾情趣。 對色彩變化瞬息之間的精確把握,使書法獲得了「隨類賦彩」之妙。這種書法呈現出活潑,具有生機的形象。「簡書」這一書法藝術於圖與文的抽象共性中彼此和諧。使我們在欣賞書法藝術的同時,又馳騁在色彩和圖案帶給我們無限想像的空間里。
編輯本段
歷史文物

1. 1953年7月,湖南長沙仰天湖古墓出土竹簡42支,最長的22厘米,寬
竹簡
1.2厘米,篆文,每簡2-10字,為戰國之物。
2.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發現《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約五千枚。
3.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一千一百多枚。為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之物。
竹簡不僅在古代文化史、書籍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對印刷術也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簡牘的形式,即為卷軸
裝的前身,為早期的雕版印刷所廣泛使用。現代竹簡更多的是收藏和家居
4.2001年 湖北楚天綠採用激光雕刻在優質楠竹材料上雕刻,字體雋永清晰,筆峰剛勁而富神韻 其竹簡筆筒,竹簡名片座更是將竹簡工藝向家居裝飾做得很好。
5.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一千一百多枚。為秦昭王元年(
竹簡
公元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之物。

㈦ 竹簡的來源是什麼

簡的起源 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的狹長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統稱為簡,現在一般說竹簡。均用毛筆墨書。 冊的長度,如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約67.5cm),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cm),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約23cm)。在湖南長沙、湖北荊州、 山東臨沂和西北地區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過重要發現,其中居延出土過編綴成冊的東漢文書。 竹簡的由來 竹簡產生的背景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鍾鼎上,由於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所以直至殷商時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層社會的百餘人,這極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到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 竹簡的涵義 竹簡多用竹片製成,每片寫字一行,將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編聯起來,稱為「簡牘」。這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用於書寫文字的木片稱 木牘,多用於書寫短文。 竹簡的考證 古代竹簡也是可以用現代工藝來進行體現的。 簡牘起源於西周,春秋戰國時使用更廣。公元4世紀左右,由於紙已廣泛使用,簡牘才為紙抄本所代替。 竹簡最著名的考古有: 1. 279年,晉朝汲郡人從戰國時魏襄王的陵墓中,一次發掘到寫有文字的竹簡數十車。 2. 1953年7月,湖南長沙仰天湖古墓出土竹簡42支,最長的22厘米,寬1.2厘米,篆文,每簡2-10字,為戰國之物。 3. 1957年,河南信陽楚墓出土竹簡800多片,簡上文字依然清晰。 4. 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發現《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 5.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一千一百多枚。為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至秦始 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之物。 竹簡的影響 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是造紙術發明之前以及紙普及之前主要的書寫工具,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反復的比較和艱難的選擇之後,確定的文化保存和傳播媒體,這在傳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第一次把文字從社會最上層的小圈子裡解放出來,以浩大的聲勢,向更寬廣的社會大步前進。所以,竹簡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現,才的以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同時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傳至今。

㈧ 竹簡的由來

竹簡產生的背景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鍾鼎上,由於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 所以直至殷商時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層社會的百餘人,這極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到竹簡的出現才得改變。
竹簡的製作過程
現代: 裁、煮、烘,切竹,刮青、書寫、鑽孔、編。
古代:裁、切、烘(殺青)、書寫、鑽孔、編。
竹簡的涵義
竹簡多用竹片製成,每片寫字一行,將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編聯起來,稱為「簡牘」。這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書籍形式,用於書寫文字的木片稱木牘,多用於書寫短文。
簡牘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紙張發明之前書寫典籍、文書等文字載體的主要材料,是我國最古老的圖書之一。簡牘與甲骨文、敦煌遺書、明清檔案一同被列為二十世紀東方文明的四大發現,目前簡牘學也以驚人的速度形成了世界性學科,它從史學、考古、古文字學、文獻學、書法等,多角度多領域,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術的研究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領域。簡牘幾乎與甲骨文、金文同時出現,春秋到東漢末年是簡牘最盛行的時期,紙張發明後,竹木簡牘又與紙張並行數百年,直至東晉末年恆玄下令,簡牘制度方告結束。
竹簡的影響
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是造紙術發明之前以及紙普及之前主要的書寫工具,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反復的比較和艱難的選擇之後,確定的文化保存和傳播媒體,這在傳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第一次把文字從社會最上層的小圈子裡解放出來,以浩大的聲勢,向更寬廣的社會大步前進。所以,竹簡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現,才得以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況,同時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傳至今。

㈨ 竹簡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竹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

《竹書紀年》
中國戰國時魏國史書。原無名題,後世以所記史事屬於編年體,稱為《紀年》,又以原書為竹簡,也稱為《竹書》,一般稱為《竹書紀年》。晉太康二年(281) ,一說咸寧五年(279)或太康元年,汲縣 (今河南衛輝市西南)人發現了一批寫在竹簡上的古書。盜墓者不以為意,往往散亂。後來官府前往,又收書不謹,多毀落殘缺。《竹書紀年》是其中較完整的一種。竹簡長度為古尺二尺四寸,以墨書寫(或作漆書,亦即墨書),每簡40字。《竹書紀年》凡13篇,敘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的歷史,按年編次。周平王東遷後用晉國紀年,三家分晉後用魏國紀年,至今王二十年為止。晉中書監荀勖認為今王是 魏 襄王 ,古墓即魏 襄王之墓。由於竹簡散亂,以及戰國文字於時即已不能盡識,《竹書紀年》的整理仍存在爭論和問題。晉惠帝時秘書丞衛恆又從事考正。因此,《竹書紀年》當時有初釋本和考正本兩種,也可稱為荀和本和衛束本。一般通行荀和本。《竹書紀年》有不少地方與傳統記載大異,比較接近史實,有的還與甲骨文、金文符合。《紀年》對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在中國史學史上也是一部重要著作。

㈩ 造紙術發明之前,古人用的是竹簡,竹簡卷冊是怎麼製成的

從目前考古發掘的竹簡來看,竹簡的製作並不困難,我們現在製作竹器的一些手工作坊都可以製得出來,現在淘寶上仍然有賣一些用來製作仿古竹簡的材料,雖然與古代的竹簡形制上有各種差異,但要達到古人那個程度,其實也並不是很困難。

這種說法對於了解簡牘的形制確實有很大的幫助,但這里的疑問非常多。比如說,先畫線之後再製作,然後再書寫,但在製作過程中簡牘是散亂的,不可能始終保持排序完整的狀態,而且書寫者必須按照這個排序來選取簡,才能保證書寫內容不混亂,這對初學者來說是個麻煩。

這樣子書寫一部書耗費的時間要非常大。如果簡牘是一種散亂的狀態,隨便取用,書寫者比較輕松,空白簡堆放也比較容易。但是這樣的話,後面的背劃線就已經沒有意義了。所以這個背劃線的出現,不僅沒有給我們徹底解決問題,而且反倒給我們添加了很多疑問。

閱讀全文

與竹簡是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