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澳發明新基因測序技術捕獲測序

澳發明新基因測序技術捕獲測序

發布時間:2021-07-05 16:24:12

❶ 基因測序與新基因發掘之間的關系

基因測序是對目標DNA進行鹼基的序列測定,並進行各種相關分析。是現代生物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時也是生物學迅猛發展的重要動力。它推動了生物學的發展,它促使生物學從DNA水平上進行各種研究。
基因(Gene,Mendelian factor)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也稱為遺傳因子,是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基因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基因有控制遺傳性狀和活性調節的功能。基因通過復制把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並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從而控制生物的個體性狀表現。基因還可以通過控制結構蛋白的成分,直接控制生物性狀。因此對生物從分子生物學水平上進行研究,在醫學上對某種遺傳疾病的研究等都離不開對DNA或RNA的序列進行測定。基因測序也成為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手段。
在基礎生物學研究中,和在眾多的應用領域,如診斷,生物技術,法醫生物學,生物系統學中,DNA序列知識已成為不可缺少的知識。具有現代的DNA測序技術的快速測序速度已經有助於達到測序完整的DNA序列,或多種類型的基因組測序和生命物種,包括人類基因組和其他許多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種的完整DNA序列。RNA測序則通常將RNA提取後,反轉錄為DNA後使用DNA測序的方法進行測序。應用最廣泛的是由弗雷德里克·桑格發明的Sanger雙脫氧鏈終止法(Chain Termination Method)。新的測序方法,例如454生物科學的方法和焦磷酸測序法。

❷ 外顯子捕獲測序和轉錄組測序分析有什麼不同

答:外顯子捕獲測序和轉錄組測序都是針對基因組上轉錄區域進行測序,但是外顯子捕獲測序針對已有基因組信息的物種,而轉錄組分析既能針對已有基因組信息的物種,也能針對沒有基因組信息的新物種,因此,兩者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差異:
(1)分析的目標區域有所不同。外顯子捕獲測序只針對基因組上已知的編碼區,而轉錄組測序不僅針對基因組上已知的編碼區,還能夠檢測非編碼RNA等轉錄組的信息。
(2) 分析的手段所有不同。外顯子捕獲測序只需要把測序結果比對基因組,分析序列差異。轉錄組測序既可以把測序結果比對基因組,也可以進行從頭(de Novo)拼接。
(3) 得到的結果有所不同。外顯子捕獲測序可以得到序列變異的信息,而轉錄組測序不僅可以獲得已知序列的變異信息和新的轉錄本信息(針對從頭拼接),還可以得到表達譜信息。除此以外,轉錄組測序還能夠分析mRNA的可變剪接,而外顯子捕獲測序的樣品來源是基因組,不能夠進行mRNA的可變剪接分析,只能夠得到外顯子上的序列變化。

❸ 有沒有直接對剛提取的dna進行序列捕獲的技術

目標序列捕獲測序,是將感興趣的基因組區域定製成特異性探針與基因組DNA進行雜交(固相或液相),將目標基因組區域的DNA片段進行富集後再利用第二代測序技術進行測序。這種新的方法與PCR方法相比,通量高,同時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及成本。
目前的序列捕獲系統有:NimbleGen Sequence Capture Array、Agilent SureSelect DNA Capture Array及Agilent SureSelect Target Enrichment System。 利用捕獲系統得到目標序列後,可以應用Roche GS FLX Titanium 、Illumina Solexa GA IIx和AB SOLID 4對目標序列進行大規模測序分析。
目標區域捕獲技術與目前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能應用於外顯子區域以及候選基因組區域等的重測序上,可用來發現和分析SNP位點以幫助尋找許多復雜疾病相關基因及位點。

❹ 第二代DNA測序法的原理能解釋一下么

第二代DNA測序法的原理能解釋一下
DNA測序(DNA sequencing)作為一種重要的實驗技術,在生物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早在DNA雙螺旋結構(Watson and Crick,1953)被發現後不久就有人報道過DNA測序技術,但是當時的操作流程復雜,沒能形成規模。隨後在1977年Sanger發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末端終止測序法,同年A.M.Maxam和W.Gilbert發明了化學降解法。Sanger法因為既簡便又快速,並經過後續的不斷改良,成為了迄今為止DNA測序的主流。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傳統的Sanger測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研究的需要,對模式生物進行基因組重測序以及對一些非模式生物的基因組測序,都需要費用更低、通量更高、速度更快的測序技術,第二代測序技術(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應運而生。這三個技術平台各有優點,454 FLX的測序片段比較長,高質量的讀長(read)能達到400bp;Solexa測序性價比最高,不僅機器的售價比其他兩種低,而且運行成本也低,在數據量相同的情況下,成本只有454測序的1/10;SOLID測序的准確度高,原始鹼基數據的准確度大於99.94%,而在15X覆蓋率時的准確度可以達到99.999%,是目前第二代測序技術中准確度最高的。雖然第二代測序技術的工作一般都由專業的商業公司來完成,但是了解測序原理、操作流程等會對後續的數據分析有很重要的作用,下文將以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 測序為例,簡述第二代測序技術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等方面。

基本原理

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測序的基本原理是邊合成邊測序。在Sanger等測序方法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用不同顏色的熒游標記四種不同的dNTP,當DNA聚合酶合成互補鏈時,每添加一種dNTP就會釋放出不同的熒光,根據捕捉的熒光信號並經過特定的計算機軟體處理,從而獲得待測DNA的序列信息。

❺ 所謂的基因測序到底是什麼,人類已經用它發明了哪些科學工具

基因測序:是種新型的用於基因檢測的全新的技術,從血液中分析基因序列,預測疾病的可能性,個體的行為特徵。鎖定病變基因,提前預防並加以治療;人類已經用基因測序發明出全新的基因測序儀等相關的科學工具。

華大基因在2013年完成對Complete Genomics公司的收購,2015年CG推出集成式的“超級測序儀,名為”Revolocity™,Mater和Revolocity成為首批用戶。

華大基因擁有Complete Genomics,及Ion Proton等新一代的測序平台。Complete Genomics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❻ 探針捕獲測序和擴增子測序的區別

探針捕獲測序和擴增子測序的區別
轉錄組即某個物種或特定細胞在某一功能狀態下產生的所有RNA(包括mRNA,smallRNA及non-coding RNA等)的總和。轉錄組測序是指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進行cDNA測序,全面快速地獲取某一物種特定器官或組織在某一狀態下的幾乎所有轉錄本。相對於傳統晶元而言,轉錄組測序無需預先設計探針,即可對任意物種的任意細胞類型的轉錄組進行檢測,能夠提供更精確的數字化信號,更高的檢測通量以及更廣泛的檢測范圍,是目前深入研究轉錄組復雜性的強大工具。

基因表達譜指通過構建處於某一特定狀態下的細胞或組織的非偏性cDNA文庫,大規模cDNA測序,收集cDNA序列片段、定性、定量分析其mRNA群體組成,從而描繪該特定細胞或組織在特定狀態下的基因表達種類和豐度信息,這樣編製成的數據表就稱為基因表達譜。

❼ 第二代DNA測序技術的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如下:

1、測序文庫的構建

首先准備基因組,然後將DNA隨機片段化成幾百鹼基或更短的小片段,並在兩頭加上特定的接頭。如果是轉錄組測序,則文庫的構建要相對麻煩些,RNA片段化之後需反轉成cDNA,然後加上接頭,或者先將RNA反轉成cDNA,然後再片段化並加上接頭。

2、錨定橋接

Solexa測序的反應在叫做flow cell的玻璃管中進行,flow cell又被細分成8個Lane,每個Lane的內表面有無數的被固定的單鏈接頭。上述步驟得到的帶接頭的DNA 片段變性成單鏈後與測序通道上的接頭引物結合形成橋狀結構,以供後續的預擴增使用。

3、預擴增

添加未標記的dNTP 和普通Taq 酶進行固相橋式PCR 擴增,單鏈橋型待測片段被擴增成為雙鏈橋型片段。通過變性,釋放出互補的單鏈,錨定到附近的固相表面。通過不斷循環,將會在Flow cell 的固相表面上獲得上百萬條成簇分布的雙鏈待測片段。

4、單鹼基延伸測序

在測序的flow cell中加入四種熒游標記的dNTP 、DNA聚合酶以及接頭引物進行擴增,在每一個測序簇延伸互補鏈時,每加入一個被熒游標記的dNTP就能釋放出相對應的熒光,測序儀通過捕獲熒光信號,並通過計算機軟體將光信號轉化為測序峰,從而獲得待測片段的序列信息。

5、數據分析

這一步嚴格來講不能算作測序操作流程的一部分,但是只有通過這一步前面的工作才顯得有意義。測序得到的原始數據是長度只有幾十個鹼基的序列,要通過生物信息學工具將這些短的序列組裝成長的Contigs甚至是整個基因組的框架,或者把這些序列比對到已有的基因組或者相近物種基因組序列上,並進一步分析得到有生物學意義的結果。

(7)澳發明新基因測序技術捕獲測序擴展閱讀

第二代測序技術的核心思想是邊合成邊測序,即通過捕捉新合成的末端的標記來確定DNA的序列,現有的技術平台主要包括Roche/454 FLX、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和Applied Biosystems SOLID system。

Illumina/Solexa Genome Analyzer測序的基本原理是邊合成邊測序。在Sanger等測序方法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用不同顏色的熒游標記四種不同的dNTP,當DNA聚合酶合成互補鏈時,每添加一種dNTP就會釋放出不同的熒光,根據捕捉的熒光信號並經過特定的計算機軟體處理,從而獲得待測DNA的序列信息。

❽ 請問新一代的DNA測序技術—合成法測序的原理及其步驟是什麼

合成法測序原理:將基因組DNA的隨機片段附著到光學透明的玻璃表面(即Flow cell),這些DNA片段經過延伸和橋式擴增後,在Flow cell上形成了數以億計Cluster,每個Cluster是具有數千份相同模板的單分子簇。然後利用帶熒光基團的四種特殊脫氧核糖核苷酸,通過可逆性終止的SBS(邊合成邊測序)技術對待測的模板DNA進行測序。

閱讀全文

與澳發明新基因測序技術捕獲測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