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了電磁感應現象

誰發明了電磁感應現象

發布時間:2021-07-05 14:25:42

1. 電磁感應現象誰發現的

1831年8月,法拉第把兩個線圈繞在一個鐵環上(如圖所示),線圈A接直流電源,線圈B接電流表,他發現,當線圈A的電路接通或斷開的瞬間,線圈B中產生瞬時電流。法拉第發現,鐵環並不是必須的。拿走鐵環,再做這個實驗,上述現象仍然發生。只是線圈B中的電流弱些。 為了透徹研究,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做了許多實驗。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學會提交的一個報告中,把這種現象定名為「電磁感應現象」,並概括了可以產生感應電流的五種類型:變化著的電流、變化著的磁場、運動的穩恆電流、運動的磁鐵、在磁場中運動的導體。法拉第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一卓越成就,是同他關於各種自然力的統一和轉化的思想密切相關的。正是這種對於自然界各種現象普遍聯系的堅強信念,支持著法拉第始終不渝地為從實驗上證實磁向電的轉化而探索不已

2. 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科學家是誰

法拉第....1831年8月,法拉第把兩個線圈繞在一個鐵環上,線圈A接直流電源,線圈B接電流表,他發現,當線圈A的電路接通或斷開的瞬間,線圈B中產生瞬時電流。法拉第發現,鐵環並不是必須的。拿走鐵環,再做這個實驗,上述現象仍然發生。只是線圈B中的電流弱些。 為了透徹研究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做了許多實驗。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學會提交的一個報告中,把這種現象定名為「電磁感應現象」,並概括了可以產生感應電流的五種類型:變化的電流、變化的磁場、運動的恆定電流、運動的磁鐵、在磁場中運動的導體。法拉第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一卓越成就,是同他關於各種自然力的統一和轉化的思想密切相關的。正是這種對於自然界各種現象普遍聯系的堅強信念,支持著法拉第始終不渝地為從實驗上證實磁向電的轉化而探索不已

3. 英國科學家誰發明了電磁感應現象

在奧來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後源,很多科學家致力於尋找磁場與電流的關系,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經十年的不懈努力,終於發現了閉合電路中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會產生感應電流,即電磁感應現象.後人根據這一現象製造了發電機.
故答案為:法拉第,發電機.

4. 電磁感應現象是誰發明的

電磁感應是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邁克爾·法拉第於1831年10月17日首次發現。
電磁感應屬於物理自然現象,只能是被發現,而不能說是被發明。
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磁效應後,許多物理學家便試圖尋找它的逆效應,提出了磁能否產生電,磁能否對電作用的問題。後來又有科學家發現金屬對附近磁針的振盪有阻尼作用,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是最早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但都由於沒有直接表現為感應電流,當時未能予以說明。
1831年8月,法拉第做了幾十個實驗,把產生感應電流的情形概括為 五 類 :變化的電流 , 變化的磁場,運動的恆定電流,運動的磁鐵,在磁場中運動的導體,並把這些現象正式定名為電磁感應。進而,法拉第發現,在相同條件下不同金屬導體迴路中產生的感應電流與導體的導電能力成正比。由此電磁感應存在的現象被發現。

5. 第一個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科學家是誰

法拉第....1831年8月,法拉第把兩個線圈繞在一個鐵環上,線圈A接直流電源,線圈B接電流表,他發現,當線圈A的電路接通或斷開的瞬間,線圈B中產生瞬時電流。法拉第發現,鐵環並不是必須的。拿走鐵環,再做這個實驗,上述現象仍然發生。只是線圈B中的電流弱些。
為了透徹研究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做了許多實驗。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學會提交的一個報告中,把這種現象定名為「電磁感應現象」,並概括了可以產生感應電流的五種類型:變化的電流、變化的磁場、運動的恆定電流、運動的磁鐵、在磁場中運動的導體。法拉第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一卓越成就,是同他關於各種自然力的統一和轉化的思想密切相關的。正是這種對於自然界各種現象普遍聯系的堅強信念,支持著法拉第始終不渝地為從實驗上證實磁向電的轉化而探索不已

6. 電磁感應原理是誰發現的

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從1821年到1831年,法拉第整整耗費了10年時間,從設想到實驗,漫長的歲月,失敗的痛苦,生活的艱辛,法拉第飽嘗了各種辛酸,經過無數次反復的研究實驗,終於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發現發電機基本原理
利用這一原理,法拉第
創造了電磁學史上第一台感應發電機
但是法國人皮克希應用電磁感應原理製成了最初的發電機。
皮克希的發電機是在靠近可以旋轉的u
形磁鐵(通過手輪和齒輪使其旋轉)的地方,用兩根鐵芯繞上導線線圈,使其分別對准磁鐵的n
極和s
極,並將線圈導線引出。這樣,搖動手輪使磁鐵旋轉時,由於磁力線發生了變化,結果在線圈導線中就產生了電流。
由這種發電機的裝置可以知道,每當磁鐵旋轉半圈時,線圈所對應的磁鐵的磁極就改變一次,從而使電流的方向也跟著改變一次。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使電流方向保持不變,皮克希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在磁鐵的旋轉軸上加裝兩片相互隔開成圓筒狀的金屬片,由線圈引出的兩條線頭,經彈簧片分別與兩個金屬片相接觸。另外,再用兩根導線與兩個金屬片接觸,以引出電流。這個裝置,就叫做整流子,在後來的發電機上仍得到應用。
整流子為什麼能保持電流方向不變呢?這是因為電流從線圈流入整流子,而整流子是和磁鐵一起旋轉的。當磁鐵轉過半圈,線圈中電流方向倒逆過來,整流子也正好轉過半周來而掉轉了方向,因而輸出的電流方向始終是不變的。
皮克希發明的這種發電機在世界上是首創,當然也有其不足之處。需要對它進行改進的地方,一是轉動磁鐵不如轉動線圈更為方便靈活;二是通過整流子可以得到定向的電流,但是電流強弱還是不斷變化的。為改變這種情況,人們採用增加一些磁鐵和線圈數量,並稍微錯開地將變化的電流一起引出的辦法,使輸出電流的強度變化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從皮克希發明發電機後的30
多年間,雖然有所改進,並出現了一些新發明,但成果不大,始終未能研製出能輸出像電池那樣大的電流,而且可供實用的發電機。

7. 誰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導至了什麼的發明

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的是法拉第 ,導致了電能的大規律生產成為可能,發明了發電機.

8. 電磁感應現象是誰發現的,什麼時候

1820年,丹麥著名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揭開了研究電磁本質聯系的序幕,他的這個重大發現很快便傳遍了歐洲,並被許多物理學家所證實。因此,人們確信電流能夠產生磁場。但反過來,磁能產生電嗎?許多物理學家很自然地提出了這個相反的問題,並開始對這個問題進行艱苦的探索。其中,最有成效的是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

從1821年到1831年,法拉第整整耗費了10年時間,從設想到實驗,漫長的歲月,失敗的痛苦,生活的艱辛,法拉第飽嘗了各種辛酸,經過無數次反復的研究實驗,終於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於1831年秋季的一天確定了電磁感應的基本定律,取得了磁感應生電的重大突破。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了電磁感應現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