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環境評估報告怎麼寫
當然是用電腦寫,20年前才手寫
⑵ 怎樣寫環境評估,環境的描述
環境影響評價大綱
1.總則
其中包括評價任務的由來、編制依據、控制污染與保護環境的目標、採用的評價標准、評價項目及其工作等級和重點等
2.建設項目概況(如為擴建項目應同時介紹現有工程概況)
3.擬建地區的環境簡況(附位置圖)
4.建設項目工程分析的內容與方法
根據當地環境特點、評價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與重點等因素,說明工程分析的內容、方法和重點
5.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環境現狀調查
(1)一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現狀調查
(2)環境中與評價項目關系較密切部分的現狀調查
6.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
根據各評價項目的工作等級,環境特點,盡量詳細地說明預測方法,預測內容,預測范圍,預測時段以及有關參數的估值方法等.如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的綜合評價,應說明擬採用的評價方法.
7.評價工作成果清單,擬提出的結論和建議的內容
8.評價工作的組織,計劃安排
9.評價工作經費概算
⑶ 環境影響評價的評估流程是什麼
在完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之後,通常的評估流程:
(1)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單位主管部門預審(有行業主管部門的),沒有行業主管部門的,直接進行下一步。
(2)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通常審批意見有同意通過、修改後重新報批、不予通過。
⑷ 什麼是環境評估
什麼叫環境評估?
工商登記中關於環境評估的法律依據是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一般只有生產、加工型企業需要環評。環境影響評估由公司所在地環保局進行。環保局辦理環評的基本內容大致包括: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現狀;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四)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五)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六)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七)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企業根據環保局意見,委託當地的專業環境評估中介機構出具環評報告,根據企業生產具體情況,有可能會有個十五天的公示,環保局最後審定後出具環評批復;
一般不是高污染的生產、加工型企業,且沒有生產經營所在地居民反對和阻礙,通常會得到一個可以進行生產的環評報告.
全國各地也配合上述法律頒布了本地的實施辦法,但是內容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內容基本保持一致。
⑸ 環境評估多久做一次
ISO14001的環境評估基本上是依程序文件上的規范做環境評估一般是訂半年做一次,但是有不符合項或是監測時發現不符合或是違反法律法規,種大環境事件時就要做環境評估
⑹ 論述如何創造創新環境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一要形成多渠道投資體系,在逐步激活民間投資的基礎上,大力促進以政府投入為主體的模式向以政府投入引導、民間投入為主、多元投入並存的模式轉變,充分發揮不同投資主體的作用,積極推動企業與商業銀行、民間資本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二要完善風險投資機制,擴大風險投資的規模,鼓勵大中型工商企業、保險公司以及個人提供風險資本,建立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基金;同時,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風險投資基金,風險投資機構在杭州設立辦事處或聯合創辦風險投資基金、股份公司,以及國際先進的風險資本管理經驗和模式帶動杭州風險投資業的健康發展;三要推動科技型企業股份制改造,轉變經營機制,創造上市條件,促使更多的科技型企業進入主板市場或二板市場,幫助原有上市公司創新產品、創新技術,以更有利的創新資產取得增發、配股等再融資能力;四要完善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促進商業銀行對有條件的高科技企業直接投資或授信投資,解決中小科技企業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五要充分利用信託投資、租賃投資、擔保投資的作用,擴大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
培育創新型文化
文化環境是一座城市發展選擇的土壤和基石。我們必須按照「學習型城市」的要求,全面培育城市的創新文化,鼓勵創新、激勵進取、認同求異、寬容失敗。
⑺ 環境評估報告的流程是什麼一般提出由誰來做環評報告
環評報告的流程很簡單!
看你是新建企業還是舊廠房組建企業或是貿易型公司,這個都是有很大區別的
你首先去環保局窗口遞交項目申請(主要是你們是什麼公司,法人是誰,在哪裡,生產加工的要提供生產工藝,能源消耗,主要原材料,以及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水,噪音,浮塵等等對環境有影響的因素單位是怎麼解決的,這個一定要好好的寫,)寫完申請遞交上去的話,他們環保局會現場來你們工廠或是公司核查,然後大約3天就能批下來意見書(這個是環保局同意你們建設或是組建該公司的審批表)
拿到審批表後,環保局會提供有資質的環評單位,叫你選擇,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找環評公司做,建議你找他們提供的環評公司,最主要是環評公司的資質要符合該項目。
找到環評公司後可以和他們砍價,確定好環評公司夠把那個意見書交給環評公司,環評公司會過來人現場核查,(就是看看地形,)然後了解一些具體情況,(需要提供土地產權、房屋產權證、項目地址、項目概況,大約消耗能源,有可能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的等)然後就可以等環評公司出監測方案了
這個我我感覺是最麻煩的!就是監測:
環保局大部分都有環保監測分析站之類的下屬單位,在環評公司做報告的時候,看一下他們在你們周邊做沒做過別的環評,這樣的話和環保監測的人疏通一下,可以直接用附近的數據,
拿環評公司給的監測方案交到環保監測站,他們會安排時間派人過來給你監測,
有時候監測站的人會說你出的監測方案不行,不全,這個最好叫環評公司和他們溝通,他們大部分都認識,能節約不少費用,
根據給的監測方案和監測點,環保監測站得人會派員公過來監測,
怎麼說呢!如果正經八本的監測很麻煩,也很費錢。大部分都是雜訊2個點,監測1到2天,還是分晝夜的,大氣和浮塵監測更長,好像是7到4天呢,所以給監測站得主管領導疏通一下,給來監測的人在疏通一下,他們也就來做做樣子,
做完監測後,等監測站出報告,這個監測費用很貴的,我去年做的一個雜訊是4000,一個大氣是15000,一個浮塵是6000,但是主要看你怎麼疏通關系了,呵呵
出來了監測方案後,把掃描件或是復印件發給環評公司,環評工才開始編制報告,
三天大部分就能出來報告,應嘎是一試5-7份,(這個是後才付給環評公司錢,但是環評報告不通過他們是負責免費修改的)
出來環評報告後把環評報告交給環保局業務窗口一份,然後在等幾個工作日,他們會給你發下來審批意見,有環保局主管領導簽字,和環保局紅章,這個時候環評報告算是完成了,
(不管何時,都必須要自己留一份原版的環評和環保局的審批意見,有的是分開的,有的是在一起的,其餘基本會在以後的證件辦理中陸續用光,呵呵)
在生產後,還要通知環保局過來驗收,來看何不合格,是不是按著報告所編寫的如實做了環保措施,驗收合格後還要辦理排污許可證,(污水,噪音等都要辦理,挺麻煩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