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依據電鰻的發明

依據電鰻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05 10:17:11

1. 科學家根據電鰻發明了什麼

電鰻的放電特性啟發人們發明和創造了能貯存電的電池。

2. 科學家為何不發明專業收取電鰻身上電流的設備,電鰻即然身上能產生電為何不發明出設備收取電鰻身上的電流

人和動物、甚至植物也能產生電流,這種生物體內的電流被科學家稱為「生物電」。不過這種電流大部分都很微弱,只有一部分生物體內能發出較強的電。在熱帶海邊,就有幾乎上百種的水生動物能放電,它們被稱為"有生命的發電機"。電鰻就是其中之一。電鰻兩側的肌肉是由多達8千枚肌肉薄片重疊排列組成的。每片之間都由膠質的白色條狀物隔開,中間連接著許多神經,一直遇到脊髓。它那一枚一枚的肌肉薄片都像一個個小「電池」,能夠發出300-500伏特的電壓,最高能達886伏特,足以把魚電死。電鰻還能在游泳時發射出電脈沖,同時還有接收器能接收電磁波。這使它在黑暗的水底,仍然能辨識方向、捕捉獵物

3. 海底的電鰻,是通過什麼原理發電的

在整個人類文明城關於電的話,你那麼最先想到的就是愛迪生,我們都知道愛迪生發明的戀人。我們的整個世界再也圈的時候也會充滿了光明。你們除此之外的話,關於電的發明的話,那麼有更多研究的,就是尼古拉特斯拉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主要是對交流電進行了驗證。除此之外的話,那麼在我們人類的發明當中,發明了這一類關於電的物質,而在許多的動植物身上那麼他們的一些生理性的構造,那麼也有可能讓他們等一個身體會發電,有可能的話,他們發電的這一個電壓,有可能還會是非常高的。

對於一些生物學家以及科學家來講的話,那麼就會在想是否可以把電鰻這種生理功能演變,成為我們日常所用的一個供電的機制,把它作為我們的日常生活用電通過研究表明就是電慢發電,並不能變成日常的用電,是由於電鰻他的發電量的主要機制是通過自身的一個生理構造,那麼如果要把這一個發電作為日常不能用電的話,那麼是否會讓電鰻這種物種滅絕以及是否需要中間的一個轉換器來把這種直流電變成交流電,從而保證電壓的穩定來供我們日常所使用。

4. 由放電能力最強的是電鰩、電鯰和電鰻發明了什麼

按摩棒

5. 科學家根據動物發明了什麼

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現與發明的事例
蒼蠅與小型氣體分析儀
蒼蠅的嗅覺特別靈敏,遠在幾千米外的氣味也能嗅到。但是蒼蠅並沒有「鼻子」,它靠什麼來充當嗅覺的呢? 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 每個「鼻子」只有一個「鼻孔」與外界相通,內含上百個嗅覺神經細胞。若有氣味進入「鼻孔」,這些神經立即把氣味刺激轉變成神經電脈沖,送往大腦。大腦根據不同氣味物質所產生的神經電脈沖的不同,就可區別出不同氣味的物質。因此,蒼蠅的觸角像是一台靈敏的氣體分析儀。
仿生學家由此得到啟發,根據蒼蠅嗅覺器的結構和功能,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的「探頭」不是金屬,而是活的蒼蠅。就是把非常纖細的微電極插到蒼蠅的嗅覺神經上,將引導出來的神經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後,送給分析器;分析器一經發現氣味物質的信號,便能發出警報。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這種小型氣體分析儀,也可測量潛水艇和礦井裡的有害氣體。利用這種原理,還可用來改進計算機的輸入裝置和有關氣體色層分析儀的結構原理中。
螢火蟲與人工冷光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生活變得方便、豐富多了。但電燈只能將電能的很少一部分轉變成可見光,余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浪費掉了,而且電燈的熱射線有害於人眼。那麼,有沒有隻發光不發熱的光源呢? 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發光,如細菌、真菌、蠕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和魚類等,而且這些動物發出的光都不產生熱,所以又被稱為「冷光」。
在眾多的發光動物中,螢火蟲是其中的一類。螢火蟲約有1 500種,它們發出的冷光的顏色有黃綠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螢火蟲發出冷光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種人類理想的光。
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熒光。螢火蟲的發光,實質上是把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過程。
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了日光燈,使人類的照明光源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後來又分離出了熒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現在,人們已能用摻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方法得到類似生物光的冷光,作為安全照明用。
電魚與伏特電池
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產生電,僅僅是魚類就有500餘種 。人們將這些能放電的魚,統稱為「電魚」。
各種電魚放電的本領各不相同。放電能力最強的是電鰩、電鯰和電鰻。中等大小的電鰩能產生70伏左右的電壓,而非洲電鰩能產生的電壓高達220伏;非洲電鯰能產生350伏的電壓;電鰻能產生500伏的電壓,有一種南美洲電鰻竟能產生高達880伏的電壓,稱得上電擊冠軍,據說它能擊斃像馬那樣的大動物。
電魚放電的奧秘究竟在哪裡?經過對電魚的解剖研究, 終於發現在電魚體內有一種奇特的發電器官。這些發電器是由許多叫電板或電盤的半透明的盤形細胞構成的。由於電魚的種類不同,所以發電器的形狀、位置、電板數都不一樣。電鰻的發電器呈棱形,位於尾部脊椎兩側的肌肉中;電鰩的發電器形似扁平的腎臟,排列在身體中線兩側,共有200萬塊電板;電鯰的發電器起源於某種腺體,位於皮膚與肌肉之間,約有500萬塊電板。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但由於電板很多,產生的電壓就很大了。
電魚這種非凡的本領,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19世紀初,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電池。因為這種電池是根據電魚的天然發電器設計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電器官」。對電魚的研究,還給人們這樣的啟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電魚的發電器官,那麼,船舶和潛水艇等的動力問題便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水母與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種古老的腔腸動物,早在5億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這種低等動物有預測風暴的本能,每當風暴來臨前,它就游向大海避難去了。
原來,在藍色的海洋上,由空氣和波浪摩擦而產生的次聲波 (頻率為每秒8—13次),總是風暴來臨的前奏曲。這種次聲波人耳無法聽到,小小的水母卻很敏感。仿生學家發現,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里長著一個細柄,柄上有個小球,球內有塊小小的聽石,當風暴前的次聲波沖擊水母耳中的聽石時,聽石就剌激球壁上的神經感受器,於是水母就聽到了正在來臨的風暴的隆隆聲。
仿生學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受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6. 為什麼電鰻會放出那麼多的點 人類對電鰻的研究完完全全透徹了嗎

兄弟,你好。
事實上,人類已經從通過仿生學「學會」了電鰻的發電方法,並以此發明和創造了能貯存電的電池。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干電池,在正負極間的糊狀填充物,就是受電鰻發電器里的膠狀物啟發而改進的。
但是,你文章中說的「電池不但要儲電如果電池自己能發電就更好」,從本質上來看就是不可能的。電池,顧名思義就是儲存、釋放點的地方,並不是發電的場所。從另一個角度,世界上有一條基本的准則叫做「能量守恆定律」,目前來說人類所察覺的任何一種現象,均是以此為基礎的。這么說來,電鰻放電的前提有兩點:一,電鰻必須是活的;二,電鰻必須有足夠的能量。說到底,能量並不能憑空產生。電鰻發電,是通過體內復雜的生物化學體系,將其獲取的食物中的化學能部分轉化為電能,供其使用。如果說人們對電鰻的發電原理還有那一部分不那麼清楚的話,就是在這里——如何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所以,電鰻的這種發電能力應該被稱為「生物質能」,和生物柴油、生物乙醇屬於同樣一類東西。
再說,你問題中說的「那樣就算美國控制了全部的石油資源 他的力量最後會被一場電池科技革命而徹底碾的粉碎」也是不現實的,因為電池本身並不能代替發電系統(前面說過),就像把你家的電斷了,你再怎麼牛的電池也沒辦法充電吧?

其實是一個道理。
說到底,對電鰻產電、儲電和放電的研究仍然正在進行。也許我們能夠期待的是,一種藉由生物方法創新的電池能大大提高電池的轉化效率(比如控制熱量,電鰻這點做的很好,否則他們自己就被燙死了),降低損耗,這才是我們能從電鰻那裡獲得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7. 電鰻是通過什麼原理發電的能變壓成常用電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小型野生動物大多數有毒,沒有毒的也有自己的辦法保障自己的安全,甚至有的動物會發電,而且電壓不低,這種動物叫電慢,電鰻其實並不是鰻的一種,屬於其他魚類,那麼電慢是通過什麼原理發電的?能變壓成常用電嗎?電鰻身體上有一對發電器,分別位於身體兩側,需要放電池就會自動打開,但對我們來說這點電量太過稀少,變成常電壓也沒有任何作用。

對於我們來說電鰻是一種味道不錯的食物的食物,它口感細膩,因為經常運動所以肉質緊實,在餐桌上是一道很好的食物,相對於它的發電量它的肉更受人們喜歡。

閱讀全文

與依據電鰻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