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通過設計心理學提高設計水平
這個要根據心理學的話,那麼首先應該想到對方或者是大眾心裡的想法,然後能提高自己的設置。
Ⅱ 從創造力和心理學來談, 藝術設計師如何提高創造力
創造力當然無從習得。我們自身都有創造力,一個人可能會被誤導:創造力是能夠通過學習獲得的東西。這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神話。「創造比學習更容易,創造才是生活的本質。」 創造力與出色的點子、大膽冒險同在。嘗試一些原始的想法,並准備面臨挑戰。史考特·亞當斯(Scott Adams),一個漫畫家說過:「創造力允許你犯錯,藝術會決定什麼保留下來。」 創造力從來無法模仿。在創造一個作品的時候,沒有「對」「錯」之分,更多的是隨性和無邏輯性。創造應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為你平時越是好奇,你越是能想出令人振奮的點子,生產更多的令人贊嘆的產品。成為你自己的批判者是一種很好的練習方式,但如果你過於評判自己的作品,就會適得其反。結果你會迷失方向,最終所有的東西都變成垃圾,因為任何安全的作品都是沒有意思的。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創造力,想要知道我們的創造力的等級,關鍵是要釋放個性中隱藏的天賦。一些人很快就發現了,但是一些人花幾年的時間也挖掘不到。這是這片文章的主旨。我費了很大的力氣來尋找並展現那些能夠幫你發現自我創造本性的事物。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積極思考。如果你已經有了這樣的苦惱:我設計不出好的作品,那你就註定失敗,因為你先否定了自己。創造力,我認為是一種利用周圍環境,自身感覺和創造本能的力量來驅使自己創造!作為一個網站設計師,當然是一個需要靈感的工作。環境非常重要,比如一把舒適的椅子,好的音樂,愜意的環境,許多富有靈感的事物如:雜志,明信片,圖書,紙箱,裝飾物等等,任何能在你工作中激發創造力,推進項目進展的事物。 受靈感激發是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堅持積極的狀態會帶來許多新的點子,指引這些點子到你的目標事物上。辨別你的思維是否是目標導向的,然後再眾多想法和創意中作出選擇。 創造力並不來自強烈慾望下的反復實踐,而是用不同的技術培養出日常生活中創造性思維,並使之成為習慣。為你創意的點子做一個儲存室吧。 你永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在什麼項目中會用到這些創意。堅持這個紀錄的習慣,再小的創意也要記錄下來,因為創意總會在你不經意間出現。打開打腦的細胞,讓心靈在想像的世界裡漫遊。此時,在創造新的想法的過程中別為自己設定任何限制。心靈是一個難以描述的思考機器,它會創造連你自己都難以想像的點子。接下來,如果某些點子適合一些項目,你絕不要有任何強迫自己去創造的想法。如果你把這個創意作為備選,之後你會發現它更加適合一個特定的頁面設計。
「當生活充滿挑戰的時候,人們才能發現自身更深層次的力量。」「一個人真正需要的是在有充足技術儲備的前提下的創意挑戰,這是他力所能及,也能為他帶來成功的喜悅感。」充足的技術能力有助於提升自信水平,激發新鮮創意的靈感。
Ⅲ 設計心理學有什麼作用
所謂「好的設計」很難有一個統一標准,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出身、修養、愛好等都不相同。但是設計師和消費者還應有一個大致的認同標准。經國內著名設計專家柳冠中教授介紹,德國造型咨詢委員會顧問萱旺特(Schoenwandt)教授來華講學,他認為「好的設計」有九條標准:創造性設計、適用性設計、美觀性設計、理解性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永恆性設計、精細化設計、簡潔化設計、生態性設計。
第一,創造性設計與消費者心理。
創造性設計師最重要的前提。因為人類文明史證明人類不斷進步。社會的發展都是創造結果,沒有創新,就不會有進步。一個產品沒有新意,那就沒有設計的依據,也就不會被前進著的人類社會所承認。
第二,適用性設計與消費者心理。
「適用性」是衡量產品設計的另一條重要標准,這是產品存在的依據。設計師與工程師的區別就在於設計師不光設計一個物,再設計之前看到的不僅是材料、技術,而且看到了人,考慮到人的使用要求和將來的發展。設計心理學提供的消費者滿意度CSI,將是適用性設計的依據。
第三,美觀性設計與消費者心理。
「美觀」是任何設計師都願意為自己的設計賦予的形色,然而「美」不是能用一把尺子去量度的,美的確是人們在生活中的感受,是存在的,卻又與人的主觀條件,如想像力、修養、愛好分不開,所以又是可變的。它離不開生活,離不開對象,卻又因人、因時代、因地域、因環境而異,是不斷發展變化著的。設計心理學提供消費者心理的微觀分析知識。
第四,理解性設計與消費者心理。
理解性設計標準是設計必須被人理解。設計一個產品必須讓人理解產品所荷載的信息,使用者一目瞭然這是什麼產品,作用如何等等。設計師運用材料、構造、色彩等來表達產品存在的依據。設計心理學提供的消費者認知活動規律,將使設計師掌握造型識別、圖形識別、廣告識別等心理學基礎,力求滿足消費者一目瞭然的求便心理。
第五,以人為本的設計與消費者心理。
突出人而不是突出物是好的設計第五個標准。如有的燈具設計十分花哨,使人眼花繚亂,在室內空間奪去了人作為室內中的主體地位。好的設計作品應該是含蓄的,突出的應是人,以滿足人的要求。設計心理學將討論對象和背景的關系,人是第一位的,其餘全是背景,這不僅是觀念上的准則,也是現代設計管理的核心,CS策劃將是設計心理學研究的主題之一。
第六,永恆性設計與消費者心理。
「永恆性」是第六個標准。不應片面追求流行款式,不應片面渲染、誇張其商業性或噱頭。好的設計師經得住時間考驗的。設計心理學將討論支持消費者永恆性偏愛,是價值觀問題。比如,宗教型價值觀的消費者,對含有麥加指針的地毯、麥加報時的手錶這些設計,具有永恆性的偏愛,取得全球8.5億穆斯林的永恆性的滿意度。
第七,「精細化」設計與消費者心理
「精細化」標準是必須精心處理每一個細部。從構思到設計的完成,要是人感到耐人尋味而又不繁瑣,從整體到細節都充滿哲理與和諧。設計師不應被材料與加工工藝束縛,以致控制不了設計的結果,而應既把材料與工藝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順乎自然,合乎邏輯,又要高於這些物的因素,體現出人的力量,給「物」賦予靈魂,成為人的對象。設計心理學提供的CSI市場調查研究,為精細化設計提供「人性化」參數。
第八,「簡潔化」設計與消費者心理
「簡潔「是好的設計的第八個標准。繁瑣是設計所忌諱的,它反映了設計師的思維混亂,絲毫不是價值的體現。設計心理學在討論廣告設計和商品包裝設計時,將以案例分析的方法,說明簡潔化設計必須依據繳費者的認知規律,才能達到簡潔化的效果。
第九,」生態性」設計與消費者心理
這個標准要注意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塑料製品是終究要被淘汰的,除非它被新技術改頭換面,否則,這種材料會造成永久的環境污染。在德國,以開始重新開發天然材料,目前雖然要大量投資,但從長遠看是符合人類利益的。設計心理學認為,生態設計不僅是設計師觀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如何使消費者建立生態平衡與環保意識的觀念,廣告宣傳和教育培訓是全民族環保態度指數提升的關鍵。只有「產銷一體化」,生態設計產品才有生存空間,否則,再好的生態設計,也無市場支持。
Ⅳ 從心理學理論和創造力理論來談談藝術設計師如何提高創造力
通過抄心理學的學習和修煉,從而從自我的認知突破,從而達到自我的漸悟到頓悟和覺悟的自我超越的人生蛻變過程。更加知道創新與創造的原動力和它的因果關系。從而提升自己的層次和境界。這不丹丹是一個設計藝術師從迷茫到成為一代大師的心路歷程,也是所有想成為大師和提高自己層次和境界的修行人的不二之選。
Ⅳ 運用心理學知識,論述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創造力要從日常生活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做一道數學題時可以一題多解,自己出題,再比如,吃飯時嘗試用左手吃飯…………
Ⅵ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育心理學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育心理學就是要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就能夠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才能夠創造性的能力的培養得到進步提高。
Ⅶ 培養創造力可從哪些方面入手(教育心理學)
從自然開始,從放鬆開始,從實事求是開始,從尊重自己真心想法開始,創造力不是學習,創造力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時候的靈感和接受到的感覺創造的東西。創造力首先是開心,要不不能心開,心不開就接受不到感覺。首先是選擇的自由,然後是想法的尊重,然後自然的時間,然後是自由的心才行,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特定的時間都能有創造力,隨緣。
Ⅷ 如何培養創造力 心理學
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創造力與一般能力的區別在於它的新穎性和獨創性。它的主要成分是發散思維,即無定向、無約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維方式。
那麼,該如何培養創造力呢?
一、富有創造力的靈感只賦予那些勤於鑽研的人
靈感的出現是在解決問題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時,由於受到某種因素的啟發,出現「頓悟」,使問題忽然迎刃而解。有人把靈感看成「天賜」,其實,「天才出於勤奮」。靈感是創造力的一個要素,而靈感的出現需要有深厚的知識功底。人們運用這些知識時,其中潛伏著的智力因素便又表現出來,可以解決更為廣泛的問題。譬如,一塊大石頭擋住去路,有的人馬上想到用撬棍把大石頭搬走。在另一種場合,如汽車陷入泥土裡,同樣想到了撬棍,甚至由此發明了新式起重機。
二、創造力來自不懈地追求創新的慾望
沒有很強的創造慾望,創造活動便不能進行。美國的電話發明家貝爾,少年時代智力表現平平,而且貪玩,但後來受到祖父的影響,喚起了強烈的求知慾,並對發明創造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在少年時代便設計了一種比較輕快的水磨。這說明,創新的慾望與對創造的不懈追求是創造成功的重要條件。
三、頑強的意志是發揮創造力最寶貴的品格
在任何領域里,要想獲得成功,沒有良好的意志品質與拼搏精神是不可能的。歌德說過:「沒有勇氣一切都完了。」良好的意志品質不僅表現為堅持到底的頑強毅力,還表現在辨明方向、看清利弊之後的當機立斷,能排除各種干擾,在挫折面前不回頭,成績面前不忘乎所以。」
四、虛心好學使創造力更豐盈
虛心好學,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超越自我的淺薄。你可根據自己設定的目標,准確地學習內容,能從所學的內容中推演出新觀念,並在與別人交談或日常生活中獲得靈感和啟發。
五、不拘泥於傳統的觀念,敢於標新立異
創造力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對原來框架的突破與發展,否則便不成其為創造。對大多數人來說,由於傳統文化觀念的束縛,很容易產生一種思想惰性,對他人超乎常規的想法和作法又往往多加指責。要想做出成績,重要的是要有打破定勢、標新立異的思想品格。
Ⅸ 設計師應該如何提高創造力
毫無創造性的工作隨處可找,只有那些擁有真正創造力的人才不會懼怕被社會淘汰或與時代脫節。
眾所周知,創造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但我們也可以簡單地通過實踐和使用一些方法,來使自己變得有創新性一些。
以下是一些方法,其中包括一些可以激發你潛能的工具。請大家看看是否對於你的創新思維有所幫助。
研究和獨立:創造力的開端
研究:創造力的中流砥柱
另一方面,創造經常被定義為完成新穎的,與眾不同事物的工作。這樣說的話,如果要做到新穎和與眾不同,那麼充分了解當今形勢的發展也是十分必需的。所以,研究當今行業發展相當的必要。
獨立性:同樣是創造力的中流砥柱
雖然研究是提高創造力的重要一環,但有時候,故意將自己獨立起來也是十分重要。因為在很多時候,過於熟悉當今發展現狀和設計趨勢會不自覺地影響你的創造工作。
在設計和創造的過程中將自己孤立有時候會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結果,因為你可能會創造出與現存完全不同的事物。當然,孤立不能直接導致創新,我們要清晰,研究和熟悉當今發展才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盡管「創造」這個名詞看起來模糊和神秘,但在很多情況下,創造也表現得十分具有邏輯性。以下是幾種使自己變得更加創新性的方法:1.
綜合法:綜合法是篩選出現存的幾種有代表性的不同想法,綜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不同的想法。很多人對於這樣的做法不屑一顧,但是實際上,幾乎每一個創新性的工作都是受著現存成果的影響,又或者與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綜合法可能是最常用用於創新的方法。(備註:如果你要使用這種方法的話,請做好你的研究工作)2.
刻意非主流那些想標新立異的人往往會刻意地反傳統和潮流。這些人在研究完現存市場和設計領域現狀後,就會可以創造出完全不同的作品。這種方法有可能會創造出偉大的產品,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3.
留意外界事物
為了激發靈感,我們要多多注意留意那些表面看起來與你所做的事情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例如,如果你想設計一個博客,那請嘗試一下在雜志中尋找靈感吧,更有甚的,把電視模式融入到博客宣傳。
增強你創造力的有用工具
初步了解和選擇創新方法是增強創造力的必經之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尋找靈感來源思想寶庫,
smashingmagzine和Creattica這些網站都是靈感的源泉,每天都有大量的內容更新,對於激發你的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2.
思維地圖思維地圖介紹了30多個有關於思維地圖的網站,這對於你能有邏輯地想出新點子,記錄並與已有想法聯系起來,將有非常大的好處。3.
隨身攜帶筆記本以隨時記錄突如其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