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圖小明發明的盆景自動供水裝置,以下是關於該裝置的說法正確的是A。瓶內灌水必須灌滿,否則瓶子上端有空
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A.瓶內灌水時必須灌滿,否則瓶子上端有空氣,水會迅速流被大氣壓封在瓶內,如瓶內有空氣,會產生一個氣壓與水壓共同作用(對抗)
2. (2014海滄區模擬)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因而污水凈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圖所示為小明發明的太陽能凈水
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從液態變成氣態的水蒸氣,發生汽化現象.然後水蒸氣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結成液態的小水珠,發生液化現象,小水珠越積越多,最後落下來,被收集到潔凈水收集杯中.
故選B.
3. 如圖為小明發明的給雞喂水自動裝置
解:抄A、瓶子內的水壓力不超過襲10米水柱,也就是說沒有大氣壓大,被大氣壓封在瓶內,如瓶內有空氣,會產生一個氣壓與水壓共同作用(對抗)大氣壓力,當其合並的壓力大於大氣壓,則水會流出,小於大氣壓則水同樣不會流出;
B、因為大氣壓能支持10.336米高的水柱瓶子在長度在10米范圍內,正好可以被大氣壓支持,故本選項錯誤;
C、如果大氣壓降低,瓶內的水面將下降,大氣壓升高,才會將水壓回去,故本選項錯誤;
D、當瓶口露出水面時,空氣通過瓶口進入瓶內,使瓶內氣體壓強和液體壓強大於外界大氣壓,水從瓶內流出;當水面剛好封住瓶口時,瓶內氣體壓強好等於外界大氣壓時,水停止流出,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D.
4. 如圖為小明做「伏安法測電阻」實驗的電路圖,途中有電流表(0-0.6A,0-3A),電壓表(0-3V,0-15V),
電源電動勢為4.5V,則電壓表選擇0-3V,被測電阻,約6歐則電流表0-0.6A,變阻器至少分擔1.5V的電壓,則需接入3歐的電阻
5. 如圖為小明自製的風力板,a板為迎風板,其迎風面承受風力,b板為壓重板,它水平放置,m為壓重板上的鐵塊
![]() 把風力板看做一個杠桿如圖支點為O點,動力F,阻力G.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兩個力的力臂是不變的,阻力G越大時,要使杠桿平衡,動力F就要增大,故風力增大. 故答案為:鐵塊對壓重板的壓力、大. |
6. 如圖裝置為某同學在科技創新大賽時發明的可以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天平」.其製作過程和原理如下:選
A、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公式F1L1=F2L2得,150g×10cm=50g×L2,解得,L2=30cm,應將該「密度天平」的「零回刻線」標在支點「O」右答側30cm處,故A正確.
B、根據題意鉤碼移動至最右端,該「密度天平」達到最大量程,設OA為L1′,O點距最右端的距離為L2′,容器的質量為m1,鉤碼的質量為m2,容器中加滿液體的質量為m,由F1L1=F2L2得,(m1+m)gL1′=m2gL2,
已知:m1=150g,m2=50g,L1=10cm,L2=50cm,代入上式解得,m=100g,ρ=
m |
V |
100g |
80cm3 |
7. 如圖為小明製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為電子,內圈為原子核.說法正確的是()A.該模型表示一種碳
A、由模型可知該原子核外有四個電子,核內有四個質子,故該模型表示的是鈹原子,故A錯誤;
B、由模型可知該原子核外有四個電子,核內有四個質子,核電荷數為4,故B正確;
C、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錯誤;
D、由模型可知該原子核外有四個電子,核內有四個質子,故D錯誤;
故選B
8. 如圖為小明同學自製的生態瓶,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生態瓶模擬的是:______生態系統.(2)該生態瓶
(1)淡水生態系統是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和淡水生物組成,該生態瓶是模擬的淡水生態系統.
(2)該生態瓶內小魚能長期生存的原因,浮萍和金魚藻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為小魚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和氧氣.
(3)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太陽能,生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最終來自太陽,該生態瓶製作好後,應該放在陽光適宜地方.過了幾天,小明發現生態瓶內的植物長得更好更綠了,出現此現象的可能原因是:浮萍和金魚藻在有光照的條件下能進行光合作用,促進了其生長繁殖,浮萍和金魚藻都是綠色的,他們多了使得生態瓶看起來更綠了.設計一個簡單的對比實驗,來證明你的其中一個猜想:製作一個同樣的生態瓶放置在暗室,過幾天比較兩個生態瓶,會發現放在暗室的生態瓶不如在窗檯上的生態瓶看起來綠.
故答案為:(1)淡水(池塘)(2)浮萍和金魚藻的光合作用為小魚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和氧氣.(3)陽光適宜①浮萍和金魚藻在有光照的條件下能進行光合作用,促進了其生長繁殖,浮萍和金魚藻都是綠色的,他們多了使得生態瓶看起來更綠了.②製作一個同樣的生態瓶放置在暗室,過幾天比較兩個生態瓶,會發現放在暗室的生態瓶不如在窗檯上的生態瓶看起來綠.
(本題是開放題,可能的原因還有可能是分解者產生的無機物促進了植物的生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