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偉大的發明有什麼發明它們的人是誰
影響最大的發明.
1.透鏡——從時空兩方面拓展了人類的視覺
天賦,把世界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用最簡
單的辦法解決了困擾每個人的視力缺陷問題,同
時為近代科學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2.原子彈——可以在幾秒鍾之內使人類回到
石器時代.
3.電的利用——今天人類只有極少的事情可
以離開電.人們看不見電,然而可以體會到什麼
是偉大.
4.印刷機——把文字變成了第一個大眾媒
介,使知識和權力分離.從此公眾有了讀書的機
會.
5.輸水管道——在阻擋疾病和死神方面,任
何一種發明都無法與之平分秋色.
6.時鍾——使人類可以協同活動,同時賦予
人類一件量度過程的工具.
7.基因工程——人類從內部介入自然界的生
命活動.
8.古典音樂——唯有它能向廣泛的個體播灑
歡樂,並且極少產生負面影響.
9.阿拉伯數字系統——這種計數方法現在通
行全世界,成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經濟學的
基石.
10.計算機——實在想不出人類還有何良策
能把計算機排除在人類發展進程之外.
11.避孕葯——使人類的一半可以自己控制
生育從而主宰自己的生活,有效地避免人口爆炸.
1.算盤公元190年
據說,對「珠算」使用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90年的中國東漢。迄今為止,用算盤做加法的速度依然可以超過電子計算器。
2.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約公元前700年
這種把水從低往高運的機械據說是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3世紀為了將水從大船的船艙中排出而發明的,但最近的研究顯示,它早在公元前7世紀巴比倫「空中花園」時期就已經被應用了。
3.阿司匹林1899年
已應用百年的阿司匹林是醫葯史上的神奇葯物,它治癒的各種小病可能比其它任何葯物都多,至今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和抗炎葯。
4.雅達利2600游戲主機1977年
雅達利2600游戲機是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家用游戲主機系統,從1977年10月發布至今已經經歷了30個年頭,這套游戲機在其長達170個月的生命周期(1992年1月1日停止發售)中一共售出了3000萬台。
5.帶刺鐵絲網1873年
嚴格說來,這個發明的技術含量不高,但引起的爭議卻很大,有人甚至稱這是壓迫的象徵。不過,這個發明最初的出現並不是為了阻擋人的進出,而是為了防止牛走失。美國農夫約瑟夫·吉登發明了大規模製造這種十字刺鐵絲網的方法,並通過賣給美國農場而大發一筆。
6.條形碼1973年
發明者諾曼·伍德蘭德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為這種以顏色和線條將商品分類的系統申請專利,但由於零售商並不信任這種技術,因此未能獲得應用。這種情況直到伍德蘭德在70年代發明通用產品碼(UniversalProctCode)才得到改觀,從此條形碼時代才真正來臨,現在幾乎我們購買的任何產品都貼有這種黑線條碼。
7.電池1800年
電池的發明要感謝一隻青蛙。1791年的一天,義大利科學家伽伐尼發現,只要用銅絲和鐵絲將青蛙的腳與暴露的神經連起來,就能使死青蛙的腿抽動起來。伽伐尼的好友伏打對這個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1800年,伏打用鋅片與銅片夾以鹽水浸濕的紙片疊成電堆,這種裝置可以產生電流,後來被稱為「伏打電堆」,也就是最早的電池。
8.自行車1861年
1818年,德國人德萊斯發明了帶車把的木製兩輪自行車,木輪的轉動及停止完全靠雙腳踢地來控制。1861年,法國人皮埃爾?米喬克斯發明的二輪腳踏車實現了雙腳離地,這輛車也被認為是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自稱車。
9.圓珠筆1938年
如果匈牙利人比羅(1985年去世)當初沒有賣掉圓珠筆的專利權,那麼他的身家至少會有數十億美元。今天全世界每天有1400萬支圓珠筆售出,可以說是迄今最成功的小發明了。
10.黑莓移動郵件系統
1999年1999年加拿大RIM公司推出了基於雙向尋呼技術的「黑莓」移動郵件系統,如今,「黑莓」已經成為歐美工商界人士的重要配置,全球用戶數量已達500萬人,占據了無線電郵業務將近一半的市場。不過,自從以「黑莓」為代表的移動設備在企業中普及,就在無形中打破了傳統的8小時工作制,潛移默化地通過手機將工作帶入了生活。
② 中國的發明有哪些
1、指南針: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俗稱吸鐵石)。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先民已用天然磁石製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國魏時,馬鈞利用磁鐵和差速齒輪製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了製作指向用的磁針的方法。
2、造紙術:蔡倫改進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喜歡讀書,每次外出遊學身後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3、活字印刷術: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4、火葯:火葯作為人類掌握的第一類爆炸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古代煉丹家們利用早在漢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葯物硝、硫,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至遲在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發明了火葯 ,並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縱火用的火葯兵器。
經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銃等各種火器已達到成熱的程度。火葯的發明對世界科技的發展曾起重大作用,現代黑火葯就是由中國古代火葯發展而來的。
5、孔明燈:相傳五代(公元907-960)時,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隨丈夫在福建打仗時,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用作軍事聯絡信號。這種松脂燈,在四川稱孔明燈。相傳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燈。
③ 畢昇發明了什麼它與什麼一起被稱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畢升是活字版印刷術發明者。
活字版印刷術與指南針、火葯、造紙術並稱為中國回古代四大發明。
活字印答刷術具有一字多用、重復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時省力、節約材料等優點,比整版雕刻經濟方便,是印刷技術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對後世印刷術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3)發明了它擴展閱讀: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
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
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④ 假如讓你發揮想像發明一樣東西你會發明什麼呢為什麼想發明它請寫一寫你的想法吧
我會發明一種可以改變人聲調的電話,智榮電話裝有變聲,調節鈕拔向左邊,可使聲音低沉,把向右邊則使聲音清脆
⑤ 我國四大發明西方人利用它發明了什麼
紙--東漢蔡倫,
活字印刷術--北宋畢升
指南針--黃帝(最早確定指南之用途和製法以及形勢的是司南 )
火 葯--中國古代煉丹人,代表人物葛洪
⑥ 世界上的第一把槍是誰發明的叫什麼哪個國家的什麼時候為什麼發明它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1547年出生的法國人馬漢,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6)發明了它擴展閱讀
槍械的分類
1、手槍:一種單手發射的短槍,是近戰自衛使用的小型武器,在50米內具有良好的殺傷效能,手槍是16世紀以後開始研製的,開始主要是轉輪手槍,就是通過轉動彈盤和槍管將槍彈發射出去,所以一支槍有多個槍管。
2、步槍:一種單兵便攜的長管槍械,有效射程式400米,有的可發射槍榴彈。步槍是最早的一種槍械,13世紀出現射擊火器之後就開始研製步槍,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基本趨於完善.早期的步槍是單發裝填,以後出後了自動退殼和送彈的單發半自動步槍,戰斗射速每分鍾15-20發。
3、沖鋒槍:是指雙手持握、發射手槍子彈的單兵連發槍械,曾被稱作 「手提機關槍」。它是介於手槍和機槍之間的武器,比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於近戰或沖鋒,因而得名 「沖鋒槍」。但,由於現代自動步槍已經具有和沖鋒槍相似的效能,所以沖鋒槍和步槍很難區分。
⑦ 半命題作文他發明了…
2014年12月26日,在無錫市第五屆小學生「少年科普杯」科學探究比賽大會上,主持老師宣布:「榮獲一等獎的是揚名中心小學廉晶瑩發明的催紅助果器。」啊!第一個就是我,這不是在做夢吧?直到拿到電子百拼獎品時,我才回過神來,嘿!還真的玩出個夢想成真了。 萌起:玩中立志 記得那是一年前的情景。在參加市汽車模型決賽前夕,我的賽車被同學撞得七零八落。我欲哭無淚,拿什麼去比賽呢?教練邵老師安慰我:「別急,今晚開個夜車,給你發明一輛牢固的拼裝車,包你滿意。」可能嗎?沒想到第二天早上,邵老師還真給我發明了一輛拼裝車。妙呀!就是這輛車,讓我玩出了汽車模型大賽二等獎。我看著邵老師布滿血絲的雙眼,又感動又敬佩。六年級的同學跟我說:「邵老師還是小發明家的指導老師,他指導的學生,在青少年科技小發明競賽中多次獲獎,有的還獲得國家專利呢!」「打住,獲得發明獎和專利是要特殊腦袋的人才行,對於我們這些愛玩的腦袋瓜子只是夢想吧。」我不由得懷疑起來。「怎麼是夢想?愛玩的同學就是小發明家的料。」邵老師不知什麼時候站在我們的背後。「其實小發明並不難,只要大家從身邊的事,從生活中多留心想一想,動動腦、動動手,多加一點東西,就能夠玩出個小發明來。比如說,加了個搖控器,普通黑板擦就變成自動的了;在香皂中加了個孔就有了防滑香皂;有了海綿,掃帚就能吸水了……」邵老師講得繪聲繪色,我們聽得兩眼發亮。哈,關於發明的神秘感一下子消失了,「好玩」,我頓時對小發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年的小發明比賽馬上要開始了,你們都可以想想,有好的建議我們一起實驗。」從此,我的生活中又增加一項玩小發明的趣事。 我呢!天生是個「玩曲星」,但在父母成績第一的「緊箍咒」下,怎麼去玩?嗨!好在學校一直要求家長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在玩耍中學習,讓玩變得更有意義……」我可找到了玩的秘笈,就是參加國家、省、市、區、校各種各樣的競賽活動。書畫、小達人、小主持、小記者、朗誦、跳舞、跆拳道、輪滑、啦啦操、游泳、田徑、模型飛機、汽車……真是寓「賽」於趣,玩得不亦樂乎。特別是去比賽時,學校老師全程保駕護航,同學們熱烈鼓勁「加油」,我們盡情地展示風采,獎狀、獎品滿載而歸,收獲頗豐。 智慧而趣味,手腦並用的玩,讓我有了志向——做個發明家!( ) 第一次發明:小試牛刀 靈活采果器:我家種了許多無花果樹,棵棵高達三四米,摘不著果子,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將內外二圈裝在有升降節的不銹鋼管子上,內圈頭上裝有鋒利的刀刃,將線一拉,張開內圈對准果子的柄一切,果子完好無損落在下面的網袋裡。 防雨靈活褲套:我們大多數同學都是乘坐父母的電動車上學。每逢大風大雨,我們雖穿雨披,但在膝蓋之下全部被雨淋濕了,很容易生病。我利用舊席套,在膝蓋上方30cm處剪下,穿時連鞋子一起套入,箍上橡皮筋,再也不擔心被雨淋濕的問題了。 邵老師拿著我的設計圖稿,開心地說:「不錯嘛,只要以前沒人發明過,肯定能行。」但結果下來,之前已有人發明了,我晚了一步。「這次時間緊了點,明年先幫你查一下,你很有發明的靈感。」嘿!我只不過隨意玩玩而已,居然有人發明過,我的腦袋瓜子還行呢! 學會動腦動手的玩,發明的靈感如影隨到。邵老師鼓勵我參加省電子百拼比賽,我發現電子百拼猶如一百個小發明,可以玩出各種各樣的花樣。飛蝶電路拼裝、閃爍彩燈模擬、高音防盜器、溫控警車聲、機槍聲模擬……熱鬧極了,我越玩越開心,玩出了省級電子百拼三等獎。 我的玩心越來越重:給家裡老式龍頭裝上半個飲料瓶,水不散也不會濺到水池四周。門關不上,在門框上貼上個卡通大頭娃。連衣裙小了,將上身剪下,腰上加條寬腰帶,成了條時尚的短裙。生活中其實隱藏著許多科學道理,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身邊的小事情,親自實踐,就會獲得意外的驚喜,我何樂而不為呢! 嘿,小試牛刀,就有成果,我當發明家的志向更堅定了! 第二次發明:遭遇挫折 安全梯腳套:我發現爬梯時,總要叫人在下面扶好,怕梯腳移動,人要跌下來,所以我想了用特種防滑材料製成的梯腳套。 靈活修剪器:無花果樹到了冬天要修剪,我就把上次靈活采果器的頭卸下裝上長柄鐮刀,成了修剪樹叉的好工具。 全功能自動筆:這是我絞盡腦汁,玩掉了我許多時間的發明。它有十幾種功能:自動鉛筆、水筆、圓珠筆等8種筆,有鋼筆擦、彩筆擦、鉛筆擦,有刻度尺、波紋尺、花樣圖形,有修正帶、姓名章等。輕輕一按鍵,要什麼有什麼,一筆在手,文具齊全,與文具盒拜拜。我彷彿看到這支筆已獲獎得了專利,被廠家推廣、大規模地生產,同學們都開心地拿著這支筆,遠離了文具盒…… 當我興沖沖將三樣發明的圖紙拿給邵老師看,邵老師馬上在電腦上給我搜索。二天後,邵老師告訴我:「梯腳套和靈活修剪器已有人發明過。但是全功能自動筆說明你很有創造性,我仔細研究過,的確功能齊全很實用,可是要在此筆的內層安裝這么多的筆芯、彈簧、內鈕、筆擦,外筆又有各種尺樣、按鈕等,太復雜,很難做出來,據我的經驗,不會通過審查的。」啊!這次又全部泡湯了,不玩了。 邵老師看我鬧情緒了,和藹地說:「還有一段時間,我和你一起再試驗其它發明。」「好」,我的玩勁又上來了。 雖遭遇挫折,但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第三次發明:摘取碩果 快速簡單電路:在科學課上,看到老師給我們講簡單電路時,把兩根導線繞在一起,需要很長時間。我想起參加電子百拼比賽,裡面的1號導片的接頭處是撳鈕,如果把這種撳鈕的安裝方法放在簡單電路的接頭處,這個方法既快速又簡單。邵老師和我把導片放在四個角上,讓導線直接與它接觸,燈泡亮了。發明完全成功!以後科學課上,老師在上面演示方便多了,同學在下面做實驗也迅速多了,大大提高了學習進度。 催紅助果器:小區旁邊是一片菜地,經常看到菜農左手端一隻碗,右手握一支毛筆,碗里有半碗葯水,然後用毛筆蘸著葯水給西紅柿的花和快成熟的西紅柿的果子進行助果與催紅。看到他們一不小心翻了葯水,每完成一次要蘸一次葯水,感覺很麻煩的。我就和邵老師設計了一個塑料瓶加上用吸管連接毛筆頭的裝置。解決了要帶多種物品之煩,菜農只要在家裡把葯水倒在塑料瓶里,然後蓋上蓋子就好了,到了農田打開蓋子,然後手握在塑料瓶上,傾斜使用,葯水很自然流出。它的優點是葯水不會浪費,帶著方便、使用更方便,節省時間,保質保量,提高了效力。 經過審查,邵老師決定讓我帶著作品——催紅助果器參加無錫市第五屆小學生「少年科普杯」科學探究比賽。 在比賽大會上,我精神抖擻,第一個上台向專家、評委老師們詳細地解析了催紅助果器創作的來源和思路,及多次實驗的誕生經過。現場表演了操作順序和其中的功能,得到了專家、評委老師們的高度評價,「催紅助果器」奪得了一等獎。 回家後我乘著玩勁,又做了幾個催紅助果器送給農民伯伯,他們開心地操作著:「方便、又快、又好、又靈」,並跟我學怎樣做的方法。「毛丫頭,你是怎樣想出來的?」「老師教的嘛」,「小孩一定要有好的老師引導才會有出息,等到西紅柿熟了,挑最好的送給你們嘗嘗。」 我心中感到無限的快樂,快樂來自小發明給了我那一點點成就感;快樂來自能給農民伯伯幫上那一點點的忙;快樂來自學校新穎教育所折射出的絢麗風姿,讓我在玩趣之中釋放了創造性的活力,盡情享受探究發現的樂趣,我將在發明路上,永遠向前進,爭取採摘「專利」的果實。
⑧ 它是在金屬物體發明之前發明的。它叫什麼
電是一種客觀存在,不能說是發明,只能說是發現。早在2500多年前,古希臘人就發現用毛皮磨擦過的琥珀能吸引一些像絨毛、麥桿等一些輕小的東西,他們把這種現象稱作"電"。
一、電的歷史
公元1600年,英國醫生吉爾伯特(1544~1603)做了多年的實驗,發現了"電力","電吸引"等許多現象,並最先使用了"電力","電吸引"等專用術語,因此許多人稱他是電學研究之父.1734年法國人杜伐發現了同號電相互排斥,異號電相互吸引的現象.1745,普魯士(德國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萊斯特在實驗中發現了放電現象
18世紀中葉,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大電學家富蘭克林又做了多次實驗,進一步揭示了電的性質,並提出了電流這一術語.他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的物體之中.如果一個物體得到了比它正常的份量更多的電,它就被稱之為帶正電(或"陽電");如果一個物體少於它正常份量的電,它就被稱之為帶負電(或"陰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
1800年春季,有關電流起因的爭論有了進一步的突破.伏打發明了著名的"伏打電池".這種電池是由一系列圓形鋅片和銀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裝置,在每一對銀片和鋅片之間,用一種在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中浸過的紙板隔開.銀片和鋅片是兩種不同的金屬,鹽水或其他導電溶液作為電解液,它們構成了電流迴路.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電池,是由很多銀鋅電池連接而成的電池組.但在當時,伏打能發明這種電池確是很不容易的. 伏打電池的發明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可以人為控制的持續電流,為今後電流現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質基礎,也為電流效應的應用打開了前景,並很快成為進行電磁學和化學研究的有力工具. 二、電的意義
電和電流被發現以後,電的影響便無處不在,它的產生還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加速了世界工業的現代化進程,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⑨ 人類的″老師″舉例,用它發明了什麼
從鳥長有翅膀得到啟發,發明了飛機;從魚有魚鰾,能下沉上浮,得到啟版發,發明潛水艇權。 老師一詞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後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 「老師」。《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概念:在各級各類學校中,以教育培養學生為職責的專業工作者!老師責任職責首先是育人。先成人,後成才。教知識,只記得一時,而育人,卻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為人師表,答疑解惑,則為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