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自由泳和蛙泳哪個最先被發明

自由泳和蛙泳哪個最先被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05 06:08:05

1. 蛙泳是誰發明

蛙泳、蝶泳、自由泳的發明者具體來講不能確定是某個人。以下是我簡單的介紹下三種游泳的方式。
蛙泳(breaststroke)是一種模仿青蛙游泳動作的游泳姿勢,也是一種最古老的泳姿。蛙泳時,游泳者可以方便觀察前方是否有障礙物,避免撞上障礙物。
蛙泳是競技游泳姿勢之一。人體俯卧水面,兩臂在胸前對稱直臂側下屈劃水,兩腿對稱屈伸蹬夾水,似青蛙游水。蛙泳較省力,易持久,實用價值大,常用於漁獵、泅渡、救護、水上搬運等,同時,也是游泳初學者的學習項目。比賽項目有男女100米、200米等。
由於蛙泳的速度比較慢,在20世紀初期的自由泳比賽中(不規定姿勢的自由游泳),蛙泳不如其它姿勢快,使得蛙泳技術受到排擠。隨後國際泳聯規定了泳姿,蛙泳技術才得以發展。

蝶泳是游泳項目之一,蝶泳技術是在蛙泳技術動作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當蛙泳技術發展到第二階段時,也就是1937-1952年這一時期,在游泳比賽中,有些運動員採用兩臂劃水到大腿後提出水面,再從空中遷移的技術,從外形看,好像蝴蝶展翅飛舞,所以人們稱它為「蝶泳」。蝶泳在4種競技游泳姿勢中是最後發展起來的泳姿。由於它的腿部動作酷似海豚,所以又稱為「海豚泳」。

自由泳(freestyle)是競技游泳比賽項目之一。嚴格的來說不是一種游泳姿勢,它的競賽規則幾乎沒有任何的限制,大多數游泳運動員在自由泳比賽時選擇使用這種泳姿,這種姿勢結構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勻、快速,是最省力的一種游泳姿勢。對技術沒有規則限制,比賽時,運動員多採用最快的爬泳技術,致使人們把爬泳亦稱為自由泳。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自由泳被列為正式的比賽項目。20世紀50年代以前,游泳運動員都非常重視兩腿打水的作用,一般都是兩臂輪流劃水1次就打腿6次。後來科研材料證明打腿的能量消耗比劃臂大得多,而推動身體前進的動力主要來自臂部的劃水動作。因此以臂為主的現代自由泳技術重視臂的劃水動作和兩臂的配合,打腿動作在長距離游泳中已減少為2次或4次。但在短距離游泳中多數運動員仍然是打腿6次。

2. 游泳是誰發明的

沒有誰發明一說,是人類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始於五千年前的古代游泳回,根據現有史答料的考證,國內外較一致的看法是產生於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帶的古代人。他們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鳥和魚類作食物,通過觀察和模仿魚類、青蛙等動物在水中游動的動作,逐漸學會了游泳。

游泳,是在水上靠自身漂浮,借自身肢體和軀體的動作在水中運動前進的技能。游泳運動可分為競技游泳和實用游泳,競技游泳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第二大項目,它包括蝶泳、仰泳(也稱背泳)、蛙泳和捷泳(也稱爬泳/自由泳)四種泳姿的競速項目,以及花樣游泳等。

3. 蛙泳和自由泳哪個比較難

各國的習慣不同,歐美人喜歡先學自由泳,而中國人喜歡先學蛙泳。如果是初學游泳的,建議先學蛙泳,比較符合中國人的習慣,可以比較快地學會游泳。

有兩點原因適合先學蛙泳。1、在擠滿人的泳池裡,游蛙泳比較安全。方便觀察,不易嗆水。2、找教練或向別人請教的時候很容易,大部分都是游蛙泳的。

4. 蛙泳和仰泳以及自由泳的由來

  1. 蛙泳一詞在英文里是胸泳或 俯泳的意思。早在2000-4000年前,在中國、羅馬、埃及就有類似這種姿勢的游泳。日本稱之為平泳。這種游泳姿勢因俯卧在水面,劃水與蹬腿動作酷似青蛙在水中游進,所以在中國一直稱之為蛙泳。

  2. 仰泳是人體仰卧在水中進行游泳的一種姿勢,仰泳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有較長的歷史,1794年就有了關於仰泳技術的記載,但是直到19世紀初,游仰泳時仍採用兩臂同時向後劃水,兩腿做蛙泳的蹬水動作,即現在的「反蛙泳」。自1902年出現爬泳技術後,由於爬泳技術合理和速度快,就開始有人採用類似爬泳的兩臂輪流向後劃水的游法。但是直到1921年才初步形成了現在的仰泳技術。

  3. 自由泳是競技游泳比賽項目之一。對技術沒有規則限制,比賽時,運動員多採用最快的爬泳技術,致使人們把爬泳亦稱為自由泳。1922年美國人韋斯摩洛改進用兩臂交替劃水和兩腿6次交替打水配合,形成現代爬泳模式。

5. 自由泳和蛙泳哪個實用

蛙泳,在實用方面是最強的。
在軍事上、生產上、生活服務上使用價值較大的游泳方式稱為實用游泳。
1.在游泳中,蛙泳是可以短暫休息的泳姿,可以較長時間游泳而不疲勞。大部分學習游泳也是從蛙泳開始,對於呼吸、動作規范性相對來說要求不太高,適合初學者熟悉水性和練習;2.蛙泳可以抬頭游,始終將頭露在水面,適合初學者呼吸不過關著,適合野外游泳觀察地形; 3.蛙泳爆發力強是可以負重的,可以身體加牽引繩,拖拽物體,是特種部隊的負重泅渡泳姿;4. 適合搶險救人,蛙泳方便觀察且力量大,控制力強,適合搶險救人;5.蛙泳作為基礎的變型泳姿很多,比如踩水是立式蛙泳,仰面游泳有反蛙,側泳及剪泳都是蛙泳的變型。這幾種泳姿都是非常常用,而且用途很廣的泳姿。

6. 自由泳和蛙泳哪一個好學點

蛙泳為大部份初學者第一個學習的泳姿,
所以有很多人認為它是4種泳姿中最簡單的,
事實上不是那回事,最簡單的泳姿應該是自由泳,

游泳這個運動項目在國外早形成一個有系統的學科,
在國外游泳教學中,把自由泳當成初學者第一項學習的泳姿越來越多,
自由泳的唯一難度在換氣,劃臂和打腿在協調配合上並不難,
而蛙泳雖然換氣減少了嗆水的風險,但在蹬腿及手腳協調配合上,
其技巧和難度要比自由泳要來的復雜許多,
在同樣的學習時數為前提,
自由泳想游得好,絕對比蛙泳要來得容易不少。

2者差別只在於初學者的「水感「,
自由泳要先有水感再學泳姿,
而蛙泳則是水感和泳姿一起做感悟,
當你對自由泳和蛙泳都達到嫻熟的程度再回頭思考時,
任何泳者都會同意一件事,
那就是蛙泳要比自由泳難!

7. 請問蛙泳的歷史發展如何

1875年8月24日著名游泳運動員M.韋布採用蛙泳姿勢橫渡英吉利海峽,歷時21小時45分。19世紀初蛙泳是第一種在游泳比賽中被採用的姿式。但由於蛙泳速度慢,在比賽中相繼又出現了側泳、爬泳、採用蛙泳的人越來越少。直到1904 年第3屆奧運會時才把蛙泳與其他姿式分開。1924~1936年期間,蛙泳最大的革新是劃水動作結束後兩臂不再從水中前移,改為由空中移臂但仍採用蛙泳蹬夾腿的動作,出現了蛙泳的變形——蝶泳。

蛙泳,是在古代民間蛙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早的一種姿勢,叫古典式蛙泳,兩腿蹬水時,向兩側分開、伸直,然後向內夾水。20世紀以前,蛙泳在競賽活動中曾被廣泛採用。但是後來一些速度較快的游泳姿勢相繼出現,人們則多用側泳、自由泳參加比賽。自1900年澳大利亞的爬泳出現後,在不分項目的比賽中游蛙泳的人就更少了。1904年第3屆奧運會為了使蛙泳與其他姿勢的競賽條件均等,把蛙泳作為一個獨立項目進行比賽(當時距離為440碼)。從1908年第4屆奧運會開始, 男子 200米蛙泳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據記載,1913年第1屆遠東運動會上,中國已派有蛙泳運動員參加比賽。1935年,國際業余游泳聯合會對游泳規則作了補充規定,允許蛙泳運動員從空中向前移臂,這就出現了蝶泳。蝶泳的速度快,有代替蛙泳的趨勢。

1936年國際業余游泳聯合會對蛙泳規則作了補充,允許在蛙泳比賽中採用蝶泳技術,於是蝶泳取代了蛙泳。在1948年第14屆奧運會上,200米蛙泳決賽只有一人採用蛙泳。而1952年第15屆奧運會的蛙泳比賽中,全部運動員都採用蝶泳技術。於是國際業余游泳聯合會決定將蝶泳從蛙泳項目中分出來。從1956年第16屆奧運會起將蝶泳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當時規則還允許蛙泳可以在水中潛游,由於在水下游進不受波浪阻力影響,水平姿式好,阻力小,速度比水面蛙泳快。於是在1956年第16屆奧運會上,幾乎所有蛙泳運動員都以長劃臂的潛水蛙泳參加比賽。日本運動員古川勝以2′34〃7的成績創造200米蛙泳世界紀錄。第16屆奧運會後,國際業余游泳聯合會重新修改了蛙泳規則,取消潛水蛙泳,只允許在出發和轉身後做一次長劃水的潛泳動作,然後每個動作頭部都要露出水面。於是水面蛙泳技術又得以恢復發展,並重新規定了蛙泳世界紀錄的標准。如男子100米蛙泳為1′13〃0。1957年中國運動員戚烈雲以1′11〃7的成績首先打破了該紀錄。從此以後又出現了寬劃臂和窄劃臂的蛙泳技術。

現代競技蛙泳,在歐洲開展較早,50年代,許多歐洲國家都有過很好的成績。60年代,美國、蘇聯多次打破世界紀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英國的實力也較強。現在男、女蛙泳 4個項目的世界紀錄,為蘇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英國所保持。

8. 到底是先學蛙泳好還是自由泳好

從容易掌握的角度出發,當然是學蛙泳比較好.
第一,蛙泳技術容易掌握,特別是呼吸,由於是抬頭吸氣,不容易嗆水,還能看清前進的方向,而游自由泳需要轉頭吸氣,技術不容易掌握,技術掌握不好還經常會導致耳朵、鼻子進水,也不容易看清前進的方向. 第二,游蛙泳比較省力,可以一次游較長的時間,較遠的距離,而游自由泳和蝶泳本來就比較費力,如果技術掌握不好會更耗費體力.所以初學游泳最好學最簡單又最有鍛煉價值的蛙泳,然後再練習其他較難的泳姿。
學蛙泳首先要動作協調,掌握好呼吸的方法,雙手往前伸出後雙腿蹬夾水至並攏伸直,這時應埋頭在水中吐氣,注意要吐盡,然後雙手從身體兩側向後劃水,同時抬頭張嘴快速吸氣,雙腿彎曲重新做好蹬夾水的准備,如此循環往復。

9. 游泳的發明者是誰

游泳運動是男女老幼都喜歡的體育項目之一。古代游泳,根據現有史料的考證,國內外較一致的看法是產生於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帶的古代人。他們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鳥和魚類作食物,通過觀察和模仿魚類、青蛙等動物在水中游動的動作,逐漸學會了游泳。

我國歷史悠久,水域遼闊。記載中游泳,始於五千年前。但游泳作為一個體育項目得以發展還是近幾十年的事。

現代游泳運動起源於英國。17世紀60年代,英國不少地區的游泳活動就開展得相當活躍。

1828年,英國在利物浦喬治碼頭修造了第一個室內游泳池,這種泳池到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各大市城相繼出現。

1837年,在英國倫敦成立了第一個游泳組織,同時舉辦了英國最早的游泳比賽。

1869年1月,在倫敦成立了大城市游泳俱樂部聯合會(現英國業余游泳協會前身)並把游泳作為一個專門的運動項目正式固定下來。 並隨之傳入各英殖民地,繼而傳遍全世界。 隨著游泳運動的發展,游泳被分為衫游泳和競技游泳兩大類。實用游泳又分為側泳、潛泳、反蛙泳、踩水、救護、武裝泅渡;競技游泳分為蛙泳、爬泳、仰泳、蝶泳。

競技游泳,從第一屆奧運會(1896年)就列入了奧運會正式項目。發展到現在,各種錦標賽,國際大型比賽不斷推動著競技游泳的發展,使它的技術動作更完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優異的成績。

當今世界,歐美體育強國的游泳仍是領先水平。我國泳壇健兒吳傳玉早在1953年布加勒斯特第一屆國際青年友誼運動會上,就取得過100m仰泳的冠軍。而中國女將在90年代初創造的一系列優異成績,才真正使中國游泳引起國際泳壇的注意。

10. 游泳的一些具體項目的起源

游泳的起源很早。遠古時代,人類在布滿江、河、湖、海的環境中生活,不可避免的要和水發生關系。在生產勞動和同大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就產生了游泳,並不斷創造和發展了游泳的多種技能和方法。
蛙泳的起源

蛙泳是一種古老的泳姿,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兩千到四千年前的中國、羅馬、古埃及,就有類似這種泳姿。例如埃及人曾在草紙上描繪過游泳的人像。 從人像的動作結構來看,這是蛙泳的技術動作。1875年8月24日著名游泳運動員馬修.韋布採用蛙泳姿勢橫渡英吉利海峽,歷時21小時45分。十九世紀初蛙渡泳是第一種在游泳比賽中被採用的泳式。隨著比賽的頻繁進行,相繼出現了側泳、爬泳等。由於蛙泳速度慢,所以在比賽中游蛙泳的人越來越少了。直到1904年第三屆奧運會才把蛙泳和其他泳姿分開,增設了男子400米蛙泳項目。第四屆奧運會改為200米蛙泳。1924年又增設了女子200米蛙泳。到1968年第十九屆奧運會又增設了男女100米蛙泳項目,並沿襲至今。 1924年-1933年期間,蛙泳最大的革新是劃水結束後兩臂由水中前移改為由空中前移,但仍採用蛙泳的蹬夾動作,出現了蛙泳的變形——蝶泳。1936年國際游聯對蛙泳規則作了補充,允許在蛙泳比賽中採用蝶泳技術,於是蝶泳取代了蛙泳。在1948年第十四屆奧運會200米蛙泳比賽中,只有一人採用蛙泳技術。1952年第十五屆奧運會200米比賽中,運動員全部採用蝶泳技術。蝶泳正式列為一個新的項目是在1952年。當時規則還允許蛙泳可以採用水中潛水游進。由於潛泳阻力小,能充分發揮臂力,速度快,於是到1956年十六屆奧運會上幾乎所有的男子蛙泳運動員都採用了長劃水的潛水蛙泳。當時日本運動員古川以2分34秒7的成績創造200米世界新紀錄,我國優秀運動員穆祥雄也採用潛水蛙泳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第十六屆奧運會後,國際泳聯重新修定了規則,宣布取消「潛水蛙泳」,只允許在出發和轉身後做一次劃水和一次蹬水的潛水動作,而整個遊程中禁止在正常水面下潛泳。於是水面蛙泳又得到了恢復和新的發展。

蝶泳的起源

蝶泳在四種競技游泳姿勢中是最年青的項目。蝶泳出現在1933年,美國人亨利.米爾斯在布魯克林青年總會比賽中,首先採用兩臂從空中移向前方,腳做蛙泳蹬水動作。當時並沒有單獨的蝶泳比賽項目,而是在蛙泳比賽中出現的。直到1952年第十五屆奧運會後,才將蛙泳和蝶泳分開,於是產生了正式蝶泳項目。 蝶泳與蛙泳分開後,蝶泳技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1953年5月31日匈牙利運動員喬治.董貝克首先創造了蝶泳世界紀錄,他的技術動作是一個周期內打三次腿。到了六十年代蝶泳形成了三種技術類型:一是兩臂寬劃水,打一次腿,拖一次腿;二是窄劃臂,第一次打腿重,第二次打腿輕;三是高肘劃水,臂劃水路線成鑰匙洞形,二次打腿均較重,有效劃水路線長,目前許多優秀運動員都採用這種技術。

仰泳的起源

仰泳是在蛙泳之後產生的。在長距離游泳中有人發現只要把身體仰卧在水中,手臂和腿稍加動作就可以自然的漂浮在水面和向前前進,並可以藉此在水中休息。 1794年就出現了原始的仰泳技術。以後在很長的時間里仰泳均採用兩臂同時在體側向後劃水,兩腿做蛙泳的蹬水動作,所以當時也叫做反蛙式仰泳。1902年爬泳的技術被引用到仰泳中去,1912年第五屆奧運會上,美國運動員赫布涅爾採用兩臂輪流劃水,兩腿止下打水,並以1分21秒的成績獲100米冠軍,證實了爬式仰泳技術的優越性。1936年第十一屆奧運會上,美國選手克菲爾以1分5秒9的成績獲得100米冠軍,他的技術動作比較完善合理,奠定了現代仰泳的基礎。目前仰泳技術是兩次屈臂劃水,腿打水六次或四次,一次呼吸的配合技術。

自由泳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1000年月一個亞述浮雕上,以及公元前750年的一個希臘花瓶上,就發現了兩臂輪流劃水的游法。據現有的記載,較早採用兩臂輪流劃水的是一個英國人丁.杜魯穗金。以後又相繼出現了配合兩腿的上下打水動作,兩次打腿和拖腿的自由泳技術。1900年舉行的第二屆奧運會上,匈牙利人哈爾曼就是採用兩臂輪流劃水、拖腿的方法獲得了200米的銅牌,400米比賽的金牌。接著他在第三屆奧運會上又取得了50碼和100碼自由泳比賽的金牌。後來一個英國人查.卡維爾創造了兩腿輪流打水的方法,為自由泳技術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1922年美國人韋斯摩勒用兩臂輪流劃水各一次、兩腿打水六次的方法,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成為第一個突破100米自由泳1分大關的運動員。他的技術被認為是奠定了現代自由泳技術的基礎。三十年代,兩臂前交叉的技術在泳壇上盛行,並一直流傳到五十年代。 隨著運動成績不斷的提高出現了四次打腿的技術。1949年日本運動員古橋首先採用四次打腿技術,創造了1500米自由泳的新的世界紀錄。泳壇人士一方面承認採用這種技術能使動作頻率加快,另一方面以怕改變腿打水六次的技術而影響成績,因此古橋的技術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到了1956年,澳大利亞運動員羅斯採用該技術,第一次突破1500米自由泳18分大關;同年,在墨爾本舉行的十六屆奧運會上,美國運動員沙利也採用四次打腿的自由泳技術,將自由泳的世界紀錄提高到17分52秒9;在六十年代初,我國運動員符大進採用四次打腿兩臂中交叉的配合技術,多次我國中短距離自由泳的全國紀錄,於是四次打腿的技術開始引起國內外體壇人士的注意。 然而,隨著游泳運動的迅速發展,人們又不滿足於四次打水技術。1964年在東京舉行的第十八屆奧運會上,澳大利亞運動員溫德爾採用兩次打腿的自由泳技術,獲得了1500米冠軍,並把這個項目的世界紀錄提高到17分01秒7;1968年在墨西哥舉行的第十九屆奧運會上,有七名是採用兩次打腿技術。
進入七十年代,不少優秀運動員採用兩次打腿兩臂中後交叉的配合技術,在長短距離自由泳項目中均取得了出色的成績。於是這項技術開始發展起來。目前世界上短距離運動員多數採用六次打腿技術,長距離運動員多數採用兩次打腿技術。游泳: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1500米自由泳(女子:8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200米仰泳、100米蛙泳、200米蛙泳、100米蝶泳、200米蝶泳、200米混合泳、400米混合泳、4×100米自由泳接力、4×200米自由泳接力、4×100米混合泳接力
跳水:3米跳板、10米跳台、雙人3米跳板、雙人10米跳台
水球
這些項目的起源是什麼,何時開始設立這些比賽??

閱讀全文

與自由泳和蛙泳哪個最先被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