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化工廠技術員用倒班嗎(主要是發酵技術員)
我在工廠倒班六七年,身體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以前在老家爬個千米高的大山,是跑上去的,還不會覺得累,現在不行了,隨便市郊的小山爬到半山就要休息下,才能繼續。化工廠夜班對身體只是部分傷害,是體能上的。而化工廠接觸到的化學品對身體是機能方面,生理方面的損傷,這個如果不注意防護損害更大,化工廠接觸化學品如,固體粉塵,有機溶劑,有害氣體,這些有些致癌,有些損害肺部,有些損害呼吸系統,主要看什麼物料,然後再看MSDS才能知道具體傷害什麼。我在化工廠,制葯廠,發酵車間都做過,個人感覺,制葯廠傷害最大,化工廠次之,發酵廠一般,有問題可以繼續交流。
Ⅱ 我現在在國企上班,待遇什麼還不錯,可是要經常倒班,有時候是夜班,感覺長期這樣對身體不好!現在單位有
異地的人能當你去了以後也待你好,然後能養得動你,就選擇後者吧。多問一句:能說是什麼國企嗎
Ⅲ 關於倒班和工作的問題
1、三班倒閑暇時間是比較多的,要想學點什麼非常有利,至於累不累,關鍵看這8小時內乾的什麼工作,不管什麼我認為習慣就好了。
2、現在的經濟形勢和就業形勢不適合外出找工作,當年畢業的大學生還有近90%的沒有找到工作,加上歷年畢業的應該說工作非常難找,不如在家先干著,就像你說得學點什麼,多充充電,待將來形勢好轉再說。
3、有胃病可不能馬虎,這病對飲食要特別注意,外出工作單身一人一日三餐得不到很好的照料會加重病情的,在家有一個好的環境,再抓緊治療會好得更快。
4、在外工作本身對胃病的治療就不利,如果在做助理之類的工作影響更大,一般的助理除了要協助領導做一些協調工作,經常的應酬也是少不了的,有應酬就要喝酒,喝酒是胃病者的大忌,所以不適合干這樣的工作。
Ⅳ 謝為傑的工藝發明
聯鹼新工藝的發明人之一
為建設永利川廠,侯德榜率隊赴歐洽購察安法制鹼技術未獲成功。1938年12月,抽調謝為傑、郭錫彤等4位技術骨幹赴香港,在永利公司總經理范旭東寓所進行新法制鹼試驗。第一步,要他們主要考察察安法專利說明書的重復效果,要求每星期至少向侯德榜(在紐約工作)報告一次試驗情況。試驗中,他們發現該專利說明書內容十分含混,無法重復。經商定,改為從頭進行系統的探索試驗,即參考察安法基本原理,從不同原料配比、投料順序、溫度、濃度等工藝條件的變化組合,探索最優化數據。經過近500次試驗,分析了2000多個樣品,他們基本掌握了察安法技術。這年夏天,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開發制鹼新工藝,侯德榜特抽調謝為傑赴紐約,由他直接領導,借用哥倫比亞大學化工系試驗室研究循環制鹼法。主要用碳酸氫銨水溶液代替察安法的固體碳酸氫銨,直接與食鹽進行復分解反應,製取碳酸氫鈉和氯化銨,為下一步採用氨和二氧化碳為原料生成碳酸氫銨水溶液,以及循環利用復分解母液的全新制鹼方法創造條件。經過謝為傑反復試驗,確認這種新方法可行,並獲得了大量數據和預期的結果。在試驗中,謝為傑還發現察安法專利報告中關於「該法的關鍵在中間鹽加入」這一論斷是虛妄的。實際上,只要操作控制恰當,多加、少加或不加中間鹽,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結果。在此基礎上,侯德榜將香港的郭錫彤等3人調往上海法租界進行擴大試驗,驗證小試結果,並為工業化求取數據;同時,他在紐約抓緊組織設計永利川廠的合成氨廠與鹼廠,積極訂購兩廠的關鍵設備。
1940年夏,謝為傑奉派回到川西五通橋任永利川廠鹼廠技師長,參加驗收和審核從國外陸續發回的設計圖紙、設備器材及其說明書,組織鹼廠土建施工。1941年3月,上海的擴大試驗重復了紐約試驗的結果。消息傳來,永利川廠廠務會議特將新方法命名為「侯氏鹼法」,並馳函紐約侯德榜祝賀「新法制鹼,為世界制鹼技術辟一新紀元……」1941年12月,日本侵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永利川廠在國外采購的大量設備器材尚在香港及滇緬公路一帶運輸途中,行將陷入敵手。為搶運這些設備器材,謝為傑於1942年12月鹼廠廠房基本完工後,奉調赴緬甸臘戍組織器材轉運。1943年春,仰光、臘戍相繼陷落。謝為傑被迫撤離,於6月回到四川五通橋。這時,還有許多器材滯留在國外及滇緬路上,無法運川,鹼廠和氨廠的建設被迫中止。為了解決大西南交通運輸用油及維持永利員工生計,按照范旭東布置,謝為傑轉向開發桐油裂化制汽油技術,利用鹼廠廠房,主持建設煉油廠,生產汽油和柴油。1949年10月,謝為傑隨南京市組織的東北參觀團到大連化學廠時,恰逢侯德榜應重工業部約請定於12月到大連研究該廠修復事宜,電囑他留廠預作準備,屆時參加研究。謝為傑在這一個多月里,在建新公司經理張珍、大連化學廠秦仲達關懷下,細致考察有關各廠,多次共同深入探討大連化學廠修復方案。期間謝為傑向他們提了不少好建議,尤其著重介紹了「侯氏鹼法」,反復稱贊大連化學廠與大連鹼廠毗鄰,是採用「侯氏鹼法」生產純鹼和氯化銨化肥的極好條件,能獲得巨大經濟效益,積極建議將兩廠合並,改造為兼產化肥和純鹼的聯合工廠。侯德榜到達大連,聽取謝為傑匯報後,在正式討論會上,再次提出這一建議,這對後來兩廠合並,開發成功聯合制鹼新技術,使之實現工業化並在中國推廣,起了積極作用。
碳酸氫銨化肥新工藝的開發者
1957年秋,化工部領導採納侯德榜建議,決定盡快籌建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化肥的示範性試驗裝置。侯德榜與幾位氮肥專家、純鹼專家及設計人員進行了深入研討。謝為傑和劉嘉樹等提了許多好意見。在取得基本共識的基礎上,大家建議利用上海化工研究院原有電解水制氫制合成氨的小生產裝置,採用永利寧廠以煤為原料的氣體凈化技術並借鑒制鹼的有關技術,進行改造,作為年產2000噸氨、配8000噸碳酸氫銨的縣級氮肥廠試驗裝置;並擬訂了有關工藝流程、主要設備的設計原則和關鍵數據。經部領導同意,1958年春節剛過,以侯德榜為組長、謝為傑為副組長的小氮肥工作組趕赴上海,進行現場設計,以及組織設備材料的試驗和製造,施工安裝,試驗。工作組工作十分緊張,日夜奮戰。年近古稀的侯德榜忙於抓重點,定原則。全面組織工作主要由謝為傑承擔。他在消化吸收侯德榜的意圖及有關專家建議的基礎上,應用自己熟悉的合成氨生產技術經驗以及從事純鹼與聯鹼試驗研究的心得,加以補充完善具體化,組織貫徹實施。諸如各生產崗位操作要領、工藝參數等具體技術問題,主要由他制定。有關設計問題,同設計組長及有關專業技術骨幹一起研究解決。有關施工、試驗等方面的重要問題,幾乎都通過他與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單位領導聯系。1958年4月底,這套裝置竣工。5月1日,按預定計劃開車試驗,當天傍晚,打通了工藝流程,制出了第一批碳酸氫銨化肥。距工作組到達上海開展工作僅兩個月。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繁重設計、製造、安裝任務,並使初試一舉成功,實屬奇跡。謝為傑功不可沒。
示範廠試驗初步成功,一些地方應聲而起陸續動工興建小氮肥廠。由於技術還不成熟,設備不配套,問題不少。化工部決定成立以謝為傑為首的小氮肥辦公室,負責繼續試驗,組織成套製造和供應小氮肥設備,有計劃地逐步推廣建廠。他們在侯德榜領導下,抓住上海化工研究院這套示範裝置,並選擇第一批建成、條件較好的13家小氮肥廠作為試驗點,重點組織試驗,暴露和解決工藝技術、設備材料,以及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下存在的問題,總結交流經驗,不斷改進,以利早日過關,有效推廣。工作中謝為傑還著重與江蘇省化工廳總工程師陳東密切合作,深入堅持新工藝的丹陽化肥廠,進行認真觀察試驗,在嚴格操作管理的基礎上,逐步調整不同碳化氣源供氣量,最後取消水洗,實現了全用變換氣碳化的辦法,解決了氨與二氧化碳平衡問題。1962年攻破技術關,1963年通過經濟關。小氮肥辦公室在此過程中,多次及時地組織各試驗點交流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改進提高,這些試驗點也相繼取得成功,對小氮肥廠推廣建設工作的領導也逐漸加強。1965年,中國已有的小氮肥廠中有87家實現了正常生產。與此同時,小氮肥辦公室在組織設備的試制和成套製造供應方面,重點依靠上海和江蘇,在中央和兩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於1965年前後相繼解決了批量生產供應小氮肥成套設備的問題,為各地興辦小氮肥廠創造了必要的技術條件。由於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新工藝的成功使合成氨的生產與氨加工合而為一,因而從1965年起,各地迅速推廣建廠。1979年,中國小氮肥廠總數達1500餘家,其產量此後長期占氮肥總產量一半以上。
1957年秋,化工部在決定籌建上海縣級氮肥廠示範裝置的同時,還決定在北京建設化工實驗廠作為專區級氮肥廠示範裝置,年產合成氨1萬噸,配碳酸氫銨4萬噸。該裝置1958年開始施工,1959年基本建成。在設計、安裝、試車過程中,謝為傑同樣十分關心,積極參與商議,給予支持。他同化工實驗廠總工程師范柏林、化工設計院副總工程師黃鴻寧等一起參與倒班,指揮試驗。這套示範裝置增加了水洗脫碳工序,操作比較方便,生產較快正常,比較適應中型氮肥廠需要,對後來發展省級氮肥廠及小型氮肥廠逐漸改造大型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1965年10月,國家科委批准了「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工藝」這項技術發明,向侯德榜、謝為傑、陳東3位發明人及北京化工實驗廠、化工部化工設計院、丹陽化肥廠、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4家發明單位頒發了發明證書和獎金。
Ⅳ 如何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素質
1、以安全為基本需求,提高安全意識
現實中,安全意識因人的知識水平、實際經驗、社會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從低向高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5個層次。其中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是通往高層次需求的基礎。因此提升自我安全意識就顯得格外重要。
2、學習安全規程和技術,增強安全意識
學習安全規程和技術是提高安全知識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學習各種現場規程,不斷地了解、熟悉安全生產和安全施工的管理規章、制度、技術要求。各部門以及班組要認真地定期開展規程學習和完善定期考核制度,才能實現安全意識由量到質的飛躍。
只有通過學習,積累、提升安全知識,人的安全積極能動性才會被釋放、激發。安全意識的形成不僅能使員工適應安全生產的需要,還能反映安全生產的本質特徵和規律,能超前反映安全生產的未來發展趨勢。
3、認真開展安全活動,強化安全意識
安全活動是一項在長期安全生產實踐中得出的預防事故的有效措施,是班組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它為班組成員提高安全意識提供了安全信息、安全技術和管理措施的交流場所。
安全活動中,通過語言、思想交流、推理和判斷把大家心裡的感性認識最終轉變為提高安全意識的推動力。
安全活動需要認真對待,不能流於形式,要定期開展,形成制度,使參加者的安全意識通過安全活動不斷得到鞏固、強化。安全活動要結合實際並有針對性。對特定事故進行剖析,開啟每個人對類似事故的預見性和反思性,讓安全意識的深度、廣度得到發展,充分調動起安全意識的積極能動性。
4、班前會必不可少,培養安全潛意識
班前會作為安全管理中的一項有效措施,對提高安全意識來講,作用不可取代。生產作業前開好班前會,對工作內容、注意事項、分工,做詳細、合理、科學嚴謹的安排,那麼工作就一定遠離安全風險。通過長期的班前會,慢慢培養起員工對安全的潛意識。這種安全潛意識所發出的能量是不容忽視的,最終能為員工的安全保駕護航。
5、規范習慣性違章,消除安全經驗意識
日常生產中,為什麼習慣性違章屢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人的經驗意識左右。這種經驗意識,來自於人的生活經驗、日常常識和樸素的感性知識。要消除安全管理中經驗意識的影響,就必須對習慣性違章嚴格進行考核。通過嚴格考核逐漸在公司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圍。
6、嚴肅獎勵和懲罰,讓安全成為習慣
員工真正從內心深處接受安全管理,是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的:服從、同化、內化。一項新的安全管理制度,剛開始能被員工遵守,只是因為員工單純地想獲得獎勵或害怕被懲罰,所以才會表面服從。隨著班組會議的持續推進,員工就會在和其他人交流中,逐漸認同了其他人的安全思想和做法,最後這種安全制度就會內化為自身的安全意識。最後安全成為一種習慣。
Ⅵ 我原來是長白斑十幾年了現在公司要倒班我不願意打扮怎麼辦
原來是長白班,十幾年了,現在公司要倒班,我不願意打扮,怎麼辦?那是因為倒班太累了,所以沒有精力打扮自己,這要隨心所欲,不要太強求自己,開心就好
Ⅶ 怎麼才能脫離倒班的生活讓自己有學習的動力
環境造就人,學習也是要拉幫結派的。
我大學里三年,寢室都在打游戲鬧騰瞎玩,我大一本來是班裡的尖子,也被帶跑了。
畢了業感覺什麼都不會。
最近一年,我自己突然定下心來了。因為我想到我未來,我想要跑車,想要去娶我喜歡的女孩,想要豐富的生活。想到這些我就有了動力去學。我現在在家也是,我剛剛算量算到現在。
在單位,盡可能的去發現和尋找想要上進的人,然後多跟他們在一起行動。
在家裡學習三心二意,我單純口頭上直白的勸說,肯定是不實用的。其實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自己,你得想明白,你自己為什麼要注冊安全師。無疑是為了更好的收入,那更好的收入是為了什麼,無目的奮斗確實是痛苦的,好像在替別人幹活一樣,對吧?你把這一連串想明白,才能真正給自己動力。
Ⅷ 因工作原因每半個月倒班,導致身體排泄系統紊亂,老是想上廁所大便,我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可能是腸炎,建議您可以服用固腸止瀉丸調理,本品具有調和肝脾、澀腸止痛的功能。用於肝脾不和,瀉痢腹痛,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見上述癥候者。平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或睡前進食。 多食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煙酒、生冷等對胃的損害。
Ⅸ 在化工廠生產線倒班會對身體有毒害嗎制葯廠呢還有用微生物發酵的發酵工程的葯廠呢
我在工廠倒班六七年,身體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以前在老家爬個千米高的大山,是跑上去的,還不會覺得累,現在不行了,隨便市郊的小山爬到半山就要休息下,才能繼續。化工廠夜班對身體只是部分傷害,是體能上的。而化工廠接觸到的化學品對身體是機能方面,生理方面的損傷,這個如果不注意防護損害更大,化工廠接觸化學品如,固體粉塵,有機溶劑,有害氣體,這些有些致癌,有些損害肺部,有些損害呼吸系統,主要看什麼物料,然後再看MSDS才能知道具體傷害什麼。我在化工廠,制葯廠,發酵車間都做過,個人感覺,制葯廠傷害最大,化工廠次之,發酵廠一般,有問題可以繼續交流。
Ⅹ 鐵路工作怎麼樣
好是好,但不知道你准備進哪個部門上班了。一般工務是最苦最累的了,車務分為客運,貨運和行車。客運和貨運干起來輕鬆些,但不如干行車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