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長之野望天下創世》里官職分官職和役職,有什麼不同嗎
日本封建時期是有兩個統治機構的
天皇——朝廷——象徵性的
征夷大將軍——幕府——掌握實權
官職是由朝廷任命的;
役職是有幕府指派的。
B. 軍人的特質,天職,職責分別是什麼
軍人的特質大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視國家、軍隊和集體榮譽至上。
二是以犧牲和奉獻為已任。
三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為常人所不能為。
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
其職責是保衛國家安全,保衛及守護國家邊境,政府政權穩定,社會安定,有時亦參與非戰斗性的包括救災等工作。
軍人,是對在國家軍隊中服役的軍職人員的稱呼,包括戰斗人員和非戰斗人員,類似古代的武士,騎士。
C. 信長之野望12革新 全部的官位和役職的獲得方法
官位和役職是
1名聲夠高,具體條件不一,至少300吧,征夷最高,好像要1200。名聲每個階段會得到不同品級的官位,譬如名聲能做四品官了,四品以下的就基本不會有人來推薦的了(等級越低越是如此),所以要分段收集,能拿到下個等級的官就不要加名聲,收集玩了再加。還有就是用棄盟,破壞停戰,流放我方武將的方法減名聲去拿低官,不過只是猜測而已,沒人驗證過。
役職則不分等級,高名聲也能拿低役職。
2役職要佔領此地方,一國太守的就要擁有該國。
3大名非外出時,換季時觸發
4官職空缺,在其他大名手上就只有滅了他。謙信除了第一個劇本,上來就是關東管領的bt役職啊,織田的後期,毛利,足利等都是肯定佔了樓主的目標(史實嘛,沒辦法)
5必要的町(這個廢話)
D. 至和二年的職役形式是怎樣的
至和二年(1055),朝廷改行衙前「五則法」:廢除里正衙前,只差鄉戶衙前,將上戶按財力和衙前役按重難各分為五等,根據戶等的高低輪差相應的衙前。但是,直到宋神宗趙頊朝前,鄉戶衙前依然是鄉村上戶的沉重負擔。
E. 信長14怎麼獲得官位和役職
這一代役職的獲取有兩種情況,一看人品,看足利將軍喜不喜歡你的菊花,無論結盟與否;二靠血緣關系,足利將軍喜歡任人唯親。一色家,斯波家,能登富山家和河內富山家都是足利一族,一般開局就能送個守護,之後會經常找你送役職。 另外作為足利幕。
F. 信長之野望14威力加強版有什麼不同
加了很多新元素,加入了大會戰,戰後可以得到可傳授特性。還有官位,役職。還加入了可以自己控制的大聯合,新政策,新戰法,新武將,新dlc,新特技,還增加了很多人性化選項。比如盟約結束提示結盟,戰爭過程遇到中立勢力前提示。還有新的戰國轉。總之很多。
G. 職役的概述
封建國家按照戶等高下﹐輪流徵調鄉村主戶擔任州縣公吏和鄉村基層組織某些職務﹐稱差役。這些職務如由封建國家出錢僱人擔任﹐則稱「雇役」。差役﹑雇役﹑保役及義役都是實行職役的方法。
H. 日語中「役職」和「資格」的區別
役職
1 役目とその仕事。 職務
2 管理職。 管理職位
而
資格
表示資格,也可以指某種能力證書
意思完全不同的~
I. 信長之野望12革新中,獲得役職問題
1.名望達到一定水平,600已經足夠了,一般300+就可以。
2.要佔領職役所在地區才可以。詳見情報——職役說明。
3.該職役沒不在其他大名手中。同樣可在職役情報中查詢。
4.換季時大名要在城裡,閑置、內政均可。如出征、外交、計謀等不在城中都不行。
如符合以上所有條件,必然會得到相應職役。
J. 役職和官位有何區別啊
簡單點就是役職掌權,官位榮身。在一定程度上古今一直如此,官位高不一定權重,但一般兩者是掛勾的。舉個不那麼恰當的例子。楊利偉是少將但某些情況下不一定有上校團長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