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加法發明法

加法發明法

發布時間:2021-07-04 19:29:01

① 加法的發明技巧對你有什麼啟示

創造技法中,通過對事物的增添擴充補充,往往能使其性能更加完備,使其功用更具特色。

比如我們常見的鉛筆、橡皮,這兩件是我們生活中很普通的兩件東西,它們原本是分開的兩件東西,但是有一位美國人威廉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將這兩個東西圓滿地加在了一起,發明了橡皮頭鉛筆。

在我國的某個小城市,有一家鋁製品工廠。針對水壺倒開水的時候容易掉蓋子燙傷人的這個缺點,他們在水壺蓋子的後部增設了一個小擋片,這樣一來,就解決了壺蓋容易燙傷人的問題,人們以後再倒開水的時候就不用害怕翻蓋燙人了。

類似的故事還有許多,總之,一個看似簡單的舉動,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方便,進而帶動產品銷售量的猛增。所以這種加法創造法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那麼你是否也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找到這樣類似的「加法」創造出來的產品呢?你還能列出幾種這

② 加減法是誰發明的

1.計算
● 計算的含義
所謂計算就是按照一定的已確定的規則,由初始對象(也叫數據)經過一系列的運算(有限次)得到一定的新結果的一個過程。
這里已確定的規則,實際上就是演算法。也就是說計算就是按照已給出的演算法,由初始對象經過一系列的運算得到一定的新結果的一個過程。
值得指出的是,這里初始對象不一定是數,可以是字母、函數、矩陣等等。要注意的是計算是嚴格一義進行的,即對於每種初始數據只能得到相應的唯一確定的結果。換句話說,對於同一個計算問題,不同的人來計算或者使用機器來算,計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 計算工具的發展
什麼是計算工具呢?所謂計算工具就是從事計算所用的器具或輔助計算的實物。如我們現在使用的算盤、計算器和計算機等等都是計算工具。從未經過任何加工的原始計算工具玉米粒、石子等到現代高科技的電子計算機的出現,計算工具大致經歷了以下5個階段。
(1)古代的計算工具
人類最初是用手指、石子和木棍等隨處可得的東西作為記數和計算的工具的。中國古人在計算技術和計算工具的發展中做出突出的貢獻。中國人很早就使用了算籌,系統地利用工具來進行計算。 後來,在算籌的基礎上,中國人又發明了珠算盤,提高了計算效率。算盤的發明也是在計算技術上作出的一大貢獻,即使在電子計算機已相當普及的今天,算盤仍具有使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古代其他民族也發明過各種形式的計算工具,例如羅馬人的算盤,英國人的刻齒木片等。
古代的各種計算工具雖然形式各異,但其原理卻是一致的:利用某種具體的物來表示數,通過對物的機械操作來進行計算。
(2)機械式計算工具
伴隨著大工業生產的出現,誕生了機械式計算機。最早的設計者是德國人席卡德,他是蒂賓根大學東方語教授,曾和天文學家開普勒交往。1957年,博物館的哈默爾查閱開普勒的檔案時,發現席卡德給開普勒的兩封信。信中敘述了他發明的計算機,能自動計算加、減、乘、除,並畫有示意圖,建議開普勒用來進行天文計算。原物已失傳,也許並沒有實際製造出來。
第一台實際製造出來能算加、減法的計算機的發明者是法國數學家帕斯卡。他的機器完成於1642年。這台計算機能做8以內的加減法。現在北京故宮里藏有好幾台機械計算機,和帕斯卡機類似,是不是後者的仿製品,不得而知。
帕斯卡機只能算加、減,乘、除要化為重復的加、減來算。1671年,德國的數學家萊布尼茲(Leibnitz,1646-1716)設計製造了一台不僅能做加減,而且能做乘除的機械式計算機。據說,萊布尼茲對中國很是嚮往,為了和中國建立某種聯系,他復制了一台自己發明的計算機,送給康熙皇帝。不過在故宮始終沒有找到這台機器,中國文獻沒有記載,是否已經送來,還有待考察。在萊布尼茲機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的研製改進,出現了各種形式的手搖計算機風行於全世界。19世紀初法國開始成批生產計算機。與手搖計算機產生的同時,人們還發明了另一種計算工具—計算尺。1620年,英國數學家崗特(Gunter,1581-1626)首先利用對數尺進行乘除法運算。1632年,英國人奧特雷德(Oughtred,1575-1660)發明了有滑尺的計算尺,後來又製成一種圓形計算尺。

③ 誰發明了加減法

運算符號並不是隨著運算的產生而立即出現的.如中國至少在商代(約三千年前專),已經有加法、減法運算屬,但同其他幾個文明古國如埃及、希臘和印度一樣,都沒有加法符號,把兩個數字寫在一起就表示相加.在今天的帶分數寫法中仍可以看到這種遺跡.到公元三世紀,希臘出現了減號「↑」,但仍沒有加法符號.公元六世紀,印度出現了用單詞的縮寫作運算符號.其中減法是在減數上畫一點表示.
後來歐洲人承襲印度的做法.例如用拉丁字母的P(Plus的第一個字母,意思是相加)表示加,用M(Minus的第一個字母,意思是相減)表示減.
「+」、「-」出現於中世紀.據說,當時酒商在售出酒後,曾用橫線標出酒桶里的存酒,而當桶里的酒又增加時,便用豎線條把原來畫的橫線劃掉.於是就出現用以表示減少的「-」和用來表示增加的「+」.
1489年,德國數學家魏德曼(Widman,1460—?)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表示剩餘和不足,1514年荷蘭數學家赫克(Hoecke)把它用作代數運算符號.後來又經過法國數學家韋達(Vieta,1540—1603)的宣傳和提倡,才開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認.

④ 加法發明!

美國有個叫李小曼的畫家,他平時做事總是丟三落四,繪畫時也不例外,常常是剛剛找到鉛筆,又望了橡皮放在哪兒了。後來為了方便,他就把橡皮用鐵皮固定在鉛筆上,於是帶橡皮的鉛筆誕生了。在辦了專利手續後,這項發明被一家鉛筆公司用55萬美元買走。
急中生智的發明——筷子
建築物的保護神——避雷針
可隨身攜帶的火種——火柴
自由武俠的拉鏈
大科學家的小發明——體溫表
塗改方便的橡皮
探聽人體秘密的聽診器
一次失敗簽約的產物——鋼筆
油脂的功用——肥皂
千次實驗的結晶——白熾燈
隨身攜帶的電燈——手電筒
黃蜂的啟示——現代紙
保守了300年的秘密——鏡子
烏龜殼的啟示——小提琴
飛翔的希望——風箏
魯班的偶然發現——鋸
由眼鏡片得來的發明——望遠鏡
天然的建築材料——磚
仙丹變火葯
能夠減震的輪胎
古老的飛行器——熱氣球
萊特兄弟和飛機
富爾頓與輪船
能在水中潛行的船——潛水艇
垃圾堆里淘出來的寶貝——不銹鋼
鋼筋混凝土
世界上最大的一張網——互聯網
魅力無窮的電影

⑤ 加法的發明技巧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廚房裡有許多發明都是巧妙地運用了加法.比方說,多功能鍋.它是把烙餅鍋、涮羊肉鍋、煮餃子鍋三種鍋的功能組合到一起構成的.又如:油炸鏟,它是把普通鏟和漏勺的用途加起來構成的. 春節放鞭炮時,也許你也會發現「加法」構成的發明.放炮可以聽到「砰」「叭」聲響,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景象.二者相加,就發明出一種新型花炮——響聲和色彩一起呈現出來.

⑥ 學會加法中提到哪些東西的發明運用了加法

是市場上出售的旅行箱。
廚房裡有許多發明都是巧妙地運用了加法。比方說回,多答功能鍋。它是把烙餅鍋、涮羊肉鍋、煮餃子鍋三種鍋的功能組合到一起構成的。又如:油炸鏟,它是把普通鏟和漏勺的用途加起來構成的。
春節放鞭炮時,也許你也會發現「加法」構成的發明。放炮可以聽到「砰」「叭」聲響,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景象。二者相加,就發明出一種新型花炮——響聲和色彩一起呈現出來。
喝汽水前要用起子打開瓶蓋。能不能把瓶蓋和起子加起來呢?在這方面,易拉罐就做到了。它在蓋子上做了個小環,稍一使勁就可以拉開了。

⑦ 科學里有哪些東西發明運用了加法

是市場上出售的旅行箱。
廚房裡有許多發明都是巧妙地運用了加法。比內方說,多功能鍋容。它是把烙餅鍋、涮羊肉鍋、煮餃子鍋三種鍋的功能組合到一起構成的。又如:油炸鏟,它是把普通鏟和漏勺的用途加起來構成的。
春節放鞭炮時,也許你也會發現「加法」構成的發明。放炮可以聽到「砰」「叭」聲響,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景象。二者相加,就發明出一種新型花炮——響聲和色彩一起呈現出來。
喝汽水前要用起子打開瓶蓋。能不能把瓶蓋和起子加起來呢?在這方面,易拉罐就做到了。它在蓋子上做了個小環,稍一使勁就可以拉開了。

⑧ 如何運用加法進行發明創造

確切地說是如何使用組合的方法進行發明創造,而組合牽涉到事物之間的聯系,這里的事物可以是具體的物體,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比如鐵和水組合有什麼效果呢?冷媒加註機與氮氣組合又怎樣呢?

⑨ 加法 發明創造

什麼意思??
無聊

⑩ 加法發明法都有什麼例子

把兩個以上具有獨立功能的部件組合到一起,並具有良好效果,就可以,如:待溫度計的勺子,帶U盤的筆,帶掃描儀的筆,帶MP3的筆,帶手電筒的筆等等,你可以照此原則想出很多。

閱讀全文

與加法發明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