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從實際出發的發明

從實際出發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04 08:45:56

A. 怎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從實際出發,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它要求我們一定要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來決定我們的思想和行動。

第一, 要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所謂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統一,是指主觀思想要符合具體事物的狀況。 任何事物都是具體的,都有各自的實際特點。一般的認識是抽象的,只有認真分析面對的實際事物的特點,把一般的認識具體化,達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統一,那才算真正做到了主觀符合客觀。例如,我們了解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不等於了解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具體過程。只有把關於社會發展的一般理論同我國的實際相結合,具體分析我國的社會條件,才能得出我國社會進程的具體的科學的知識。

所謂堅持主觀與客觀歷史的統一,是指主觀思想要符合事物變化發展著的實際狀況。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所有的實際都處在變化發展之中。一般的認識是抽象的,只有認真分析不斷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把一般的認識同變化著的歷史相結合,同當前的實際相結合,使自己的思想適應不斷發展著的客觀情況,達到主觀與客觀歷史的統一,那才算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做到了主觀符合客觀。

第二, 要提高反對從主觀出發的自覺性。

從實際出發同反對從主觀出發,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如果能自覺的注意克服從主觀出發的毛病,就會有利於做到從實際出發。從主觀出發有許多表現,其共同點就是主觀同客觀的背離,就是主觀與客觀沒有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實際工作中,他表現為:一是教條主義,把書本上的個別詞句和結論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一是經驗主義,把狹隘的局部經驗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現為以個人願望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以個人的好惡來判斷是非,以主觀想像代替客觀事實,等等。這些做法都有損於從實際出發,是必須堅決反對的。

第三, 要堅持從聯系的、全面的、變化發展的實際出發,反對孤立的、片面的、靜止的實際出發。

客觀實際往往是許多事實的總和,包含多發面的因素。我們如果只是從個別的或少數的事實出發去想問題、辦事情,那就脫離了事物整體的實際,還不能算是從實際出發。從實際出發,要求我們從事實的總和、各發面的因素出發,堅持全面的觀察問題,反對各種形式的片面性。

B. 政治題 什麼叫一切從實際出發如何從實際出發

從實際出發,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它要求我們一定要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來決定我們的思想和行動.
第一,要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謂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統一,是指主觀思想要符合具體事物的狀況.任何事物都是具體的,都有各自的實際特點.一般的認識是抽象的,只有認真分析面對的實際
事物的特點,把一般的認識具體化,達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統一,那才算真正做到了主觀符合客觀.例如,我們了解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不等於了解了中國社會發展
的具體過程.只有把關於社會發展的一般理論同我國的實際相結合,具體分析我國的社會條件,才能得出我國社會進程的具體的科學的知識.
所謂堅持主觀
與客觀歷史的統一,是指主觀思想要符合事物變化發展著的實際狀況.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所有的實際都處在變化發展之中.一般的認識是抽象的,只有認真
分析不斷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把一般的認識同變化著的歷史相結合,同當前的實際相結合,使自己的思想適應不斷發展著的客觀情況,達到主觀與客觀歷史的統一,
那才算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做到了主觀符合客觀.
第二,要提高反對從主觀出發的自覺性.
從實際出發同反對從主觀出發,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
面.如果能自覺的注意克服從主觀出發的毛病,就會有利於做到從實際出發.從主觀出發有許多表現,其共同點就是主觀同客觀的背離,就是主觀與客觀沒有達到具
體的歷史的統一.在實際工作中,他表現為:一是教條主義,把書本上的個別詞句和結論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一是經驗主義,把狹隘的局部經驗作為想問
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現為以個人願望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以個人的好惡來判斷是非,以主觀想像代替客觀事實,等等.這些做法都
有損於從實際出發,是必須堅決反對的.
第三,要堅持從聯系的、全面的、變化發展的實際出發,反對孤立的、片面的、靜止的實際出發.
客觀實際往往是許多事實的總和,包含多發面的因素.我們如果只是從個別的或少數的事實出發去想問題、辦事情,那就脫離了事物整體的實際,還不能算是從實際出發.從實際出發,要求我們從事實的總和、各發面的因素出發,堅持全面的觀察問題,反對各種形式的片面性.

希望那個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C. 舉實例說明「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甚至用過頭發絲,有理論還要有實踐

D. 怎樣才能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從實際出發,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它要求我們一定要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來決定我們的思想和行動。
第一, 要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所謂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統一,是指主觀思想要符合具體事物的狀況。 任何事物都是具體的,都有各自的實際特點。一般的認識是抽象的,只有認真分析面對的實際事物的特點,把一般的認識具體化,達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統一,那才算真正做到了主觀符合客觀。例如,我們了解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不等於了解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具體過程。只有把關於社會發展的一般理論同我國的實際相結合,具體分析我國的社會條件,才能得出我國社會進程的具體的科學的知識。
所謂堅持主觀與客觀歷史的統一,是指主觀思想要符合事物變化發展著的實際狀況。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所有的實際都處在變化發展之中。一般的認識是抽象的,只有認真分析不斷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把一般的認識同變化著的歷史相結合,同當前的實際相結合,使自己的思想適應不斷發展著的客觀情況,達到主觀與客觀歷史的統一,那才算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做到了主觀符合客觀。
第二, 要提高反對從主觀出發的自覺性。
從實際出發同反對從主觀出發,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如果能自覺的注意克服從主觀出發的毛病,就會有利於做到從實際出發。從主觀出發有許多表現,其共同點就是主觀同客觀的背離,就是主觀與客觀沒有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實際工作中,他表現為:一是教條主義,把書本上的個別詞句和結論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一是經驗主義,把狹隘的局部經驗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現為以個人願望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以個人的好惡來判斷是非,以主觀想像代替客觀事實,等等。這些做法都有損於從實際出發,是必須堅決反對的。
第三, 要堅持全面性,反對片面性。
客觀實際往往是許多事實的總和,包含多發面的因素。我們如果只是從個別的或少數的事實出發去想問題、辦事情,那就脫離了事物整體的實際,還不能算是從實際出發。從實際出發,要求我們從事實的總和、各發面的因素出發,堅持全面的觀察問題,反對各種形式的片面性。

E. 怎樣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活動,一是認識活動,二是實踐活動。而我們認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踐,正如我們在想菜譜,是為了做一頓好飯。我們在認識的時候,是有目的的,有計劃的,如果我們的認識不正確的話,就不能把事情做對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要我們認清事物的本質,把握住他們的規律,其實任何事情之間都是有聯系的,按我的理解,如果我們能把每一部分都做好的話,就可以使整體以更加合理的結構去實現我們所需要的功能。如果不是事實求是,只是按照我們各自所想的話,肯定不會正確的。記得永動機嗎?有人想要發明這樣東西,但終其一生都不能成功,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抓住那個規律,能量守恆和能量轉換規律。這個世界其實是有規律的,你要學會認識它,前提是要實踐。當然前人也許已經實踐過了,從他們的經驗中進行認識也是間接實踐哦。因為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不管你在想什麼你在做什麼,你都是物質的一部分。我們改造世界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好。而不實踐的話,不永遠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或者說這樣做會不會更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但前提是認識是正確的,要用實事求是的心去認識,而不是人為地臆造。

F. 在人生發展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重要性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堅持從實際出發,就是堅持主觀要符合客觀,人們的思想意識要如實地正確地反映客觀存在的實際情況。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既要反對教條主義(本本主義),也要反對經驗主義。依據的世界觀原理是物質決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主觀符合客觀。

1:小孩當然能賣出核桃,一是因為大家覺得他很幽默很可愛,都去買他的核桃;二是因為很多人買核桃不是為了吃核桃,而是為了在手裡轉,買殼厚的核桃正好合適.
否認小孩能賣出核桃,就是否認矛盾的特殊性,以偏概全.人們購物的時候不光注重商品本身的價值,還注重購物時的心理享受,所以即使他們買了小仁的核桃,也是帶著愉悅的心情,吃的時候還可以和別人講小孩的故事,帶來快樂;核桃也不止有"吃"的用途,還有"玩"的用途,如果小孩賣的真的是殼很厚的核桃,他完全可以專供用於"玩"的核桃,價錢可以比用於"吃"的核桃貴的多.

2:人生發展中一定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切忌人雲亦雲,要敢於和善於懷疑,善於多方位考慮問題,不要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不要迷信權威,否則將會使自己的頭腦僵化,思維被束縛,精神被桎梏,如果愛因斯坦迷信牛頓的力學3大定律,就不會有相對論的發表。比如:「魚」給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用來「吃」,如果絕大多數人都賣用於"吃"的魚,你就可以另闢蹊徑,賣用於"看"的魚:金魚、熱帶魚等,還可以開海洋館讓魚來表演,不必在成熟的市場里微利競爭,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同樣,小孩核桃的賣點也可以是「殼厚仁小」,個性賣點使小孩從賣食品變成了賣嗜好品,使他可以避免激烈競爭並贏得更豐厚的利潤。
------------------------------------------------------
謝謝採納哦~

G. 生活中有哪些發明

為讓你在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中有所遵循,開闊視野,活躍思維,我們向你介紹搞小發明常見的幾種選題思路和創造技法。但願你從中得到精神的鼓勵、方法的啟迪,產生研究與創作的靈感,會心地說一聲:「我能行!」。
一、什麼是科學小發明
一提到"發明"二字,有些同學就害怕了,那有多難啊!其實創造發明並不神秘,有好多中小學生的發明,都在全國甚至國際上獲了獎呢!
科學小發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學習、生活、勞動中,對那些感覺到用起來不稱心、不方便的東西或方法,運用自己學過的科學知識,設計、製造出目前還沒有的更稱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發明"比較起來,選擇的范圍比較窄,解決的問題比較單一,使用的材料比較好找,所花的經費也不多,所以稱為"小發明"。
小發明有沒有質量標准呢?有。一件優秀的小發明應具備"三性",即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1.新穎性。新穎性是指你在完成這個小發明之前,還沒有出現過同樣內容或技術的產品。也就是說,你既在街上的商店裡買不到同樣的產品,也沒有在書刊、廣播電視中看或聽到過介紹;同樣的發明,既沒有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於專利申請文件中,也沒有由他人申報參加各級發明創造比賽。但是,如果你在別的發明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新的方法、新的用途,或是將原有的幾件物品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新個體,增加了新的功能,那也算具有新穎性。
好客鞋
一天,魏強同學跟爸爸到一個朋友家做客,一進門就把他給難住了:主人家鋪著地毯,不換鞋顯得不禮貌。換鞋吧,腳又有臭味。回家後,魏強就想:如果有一種拖鞋,不用脫下腳上的鞋就能穿,那該多好!後來,他從旅遊鞋上的尼龍搭扣得到啟發:將拖鞋上的鞋袢裝上尼龍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開,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調節了嗎?於是他找來一雙舊拖鞋,剪開鞋袢,縫上尼龍搭扣,做成了"好客鞋"。這項小發明在第四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
其實,魏強的小發明只不過是將尼龍搭扣這項別人的發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龍搭扣也有了新用途,這項小發明也就具備了新穎性。
2.創造性。創造性是指小發明同原來的同類產品已有的技術相比,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方便肥皂盒
一般的肥皂盒裝點水,肥皂就會發粘,不容易取出來,肥皂的壽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學利用杠桿原理發明了方便肥皂盒。打開肥皂盒,肥皂就會立起來。它和同類產品相比,技術上要先進一些,獲得了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一等獎。
3、實用性。實用性是指該發明能夠製造或使用,並且產生積極的效果。小發明要能夠做成實實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設計圖紙,而且還要能夠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防蟲樹裙
山西臨縣盛產棗子,但棗曲蟲對棗子的危害很大。劉艷同學仔細觀察棗曲蟲的生長活動規律,發現雌蟲要爬上樹干與雄蟲交配再殘害樹葉、樹果。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在樹乾的半腰圍一圈硬塑料片,內層塗上除蟲葯膏,使雌蟲上不了樹。這種簡單巧妙的防蟲樹裙,實用性強,受到了棗農的歡迎,榮獲第六屆全國青少年發明比賽一等獎。
當然,完成一件小發明並不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這么簡單,它要經過選題、構思設計、製作、實踐檢驗與改進、成功等步驟。
搞小發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發明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麼問題,這就是選題。對青少年來說,應從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學校、家庭及周圍的生活圈中去尋找發明題材。如當你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時,你肯定會說:"要是有某某東西就好了。"這個你想的所要發明的東西就可作為發明對象。不過,同學們在選題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設計製作能力,不要空想辦不到的發明。
體裁選好後,接著是構思設計。也就是根據基本的科學原理和經驗,設計出選題對象的形態、結構、方法與實施方案。構思時盡可能想出多套設計方案,再根據可行性與實用性精選出最佳結構方案。方案以取材簡單、巧妙易行、缺點最少為好。
構思成熟後,就可以開始製作了。製作時應盡可能利用現有條件,在少花錢甚至不花錢的前提下製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術上的問題,可以向老師和家長請教,有時還可以找一些有關廠家幫助製作部分部件。
小發明樣品完成後,還要進行實踐檢驗與改進。即將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時間,在使用中發現問題,並向家長老師和同學廣泛徵求意見,看還有沒有改進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後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對小發明加以改進。幾乎每件優秀的小發明都是"改"出來的。
至此,你將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接下來,就可申報參加各級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申請專利或向報刊投稿了。參賽的申報文件主要包括組委會提供的申報表、項目說明和證明材料,其中,項目說明內容為:發明的選題是怎樣發現的、發明方案是怎樣設計的、發明作品是怎樣製作的?這項發明如何體現出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你的創造性貢獻是什麼?進一步完善該發明的建議和設想。附上外觀圖(最好還有黑白照片)、結構圖、原理圖和其它必要的圖表資料。凡涉及醫療保健用品、動植物新品種和國家保護的動植物的小發明項目,還必須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
科學小發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項趣味無窮的實踐活動。只要大家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探索,動手實踐,勇於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就會有所創新,有所發明。
二小發明選題思路
1、列舉缺點找選題
學搞小發明首先就要學會選擇發明課題。
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從學習、生活中不順當、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著手,列舉缺點,多問"有什麼缺點需要克服的?"再去尋找克服缺點的方法,這種根據現有物品的缺點而提出改革設想的方法稱缺點列舉法,也是選擇小發明題目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四用防觸電插座
電源插座幾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觸電,對於小孩子來說特別危險,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煩。上海的徐琛同學解剖了幾種傳統的電源插座,設計了一種"四用防觸電插座",這種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裝了兩道絕緣的活門,只有插頭同時插入兩個插孔時,才能接通電源。這樣,當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鐵釘等插入任一插孔時,由於有兩道門擋著,也就不會觸電了。這項小發明榮獲了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比賽一等獎。
氣壓水瓶的改進
氣壓水瓶有缺點嗎?有!由於它的出水管直插瓶內水底,所以每次壓水時,底部的沉澱物往往使壓出的水變渾濁。北京的張雪克同學針對這個缺點,對氣壓水瓶作了改進,他把吸水管口接了一截橡膠管,管口加一個塑料浮球,由於球始終浮在水面上,所以氣壓水瓶底部的沉澱物不會從吸管吸出。該發明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青少年創造發明比賽三等獎。
列舉物品的缺點實際上就是發現問題,而創造發明正是為了解決存在的問題。所以,我們每發現一個缺點,提出一個問題,往往就找到了一個發明的題目。
那麼,怎樣研究和發現缺點呢?
首先,要隨時留意自己日常使用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之處,並善於抓住一件物品深究細挖。傘,是大家常用的遮陽避雨的工具,似乎沒有什麼文章可做,可一些大小發明家卻抓住它不放,花樣日異翻新,如太陽傘、雙人傘、折疊傘、母子傘、快乾傘、天文傘……層出不窮。可見,一件事物有很多的發明題材可搞,而同一題材又可用各種不同的設計方案構成不同的發明。再拿鋼筆來說吧,它的缺點還很多,如筆帽容易脫落或丟失,筆尖容易堵塞,圓形筆桿容易從桌上滑落損壞筆尖,晚上停電或野外作業寫字看不見……當你盡可能多地列舉出某一物品的諸多缺點後,再根據你的能力,選擇某一缺點或部分缺點作為研究對象,確定小發明課題。
充氣太陽灶太陽
能對人們極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陽灶造價高,工藝復雜,又笨重(50千克左右),調節也麻煩,野外工作和旅遊時攜帶就不方便了。上海的連鑫等同學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明確了主攻方向:簡化太陽灶的製作工藝,減輕重量,減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獲取最大的功率。他們首先把兩片圓形塑料薄膜邊緣粘結,充氣後就膨脹成一個拋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貼上真空鍍鋁滌綸不幹膠片。用打氣筒向內打氣,改變裡面氣體壓強,隨著打氣的多少,上面一層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達到自動會聚反射光線的目的。這種"無基板充氣太陽灶"只有4千克重,拆裝方便,便於攜帶,獲第三屆全國青少年科學發明創造比賽一等獎。
該發明實際上是多種移植的結果:他們把充氣玩具的技術,日常商品商標的不幹膠貼片,凸透鏡似的拋物面結構,移植到新的太陽灶上來,他們把課本上的光學、流體力學的原理等知識,移植到太陽灶的設計上,從而成功地完成了小發明。
蠟燭燈
蠟燭是人們常用的一種照明工具,但燭焰怕風,燭體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樣改進這些缺點呢?湖北監利中學的柳國弘同學先考慮固定燭體與防風,他將蠟燭插在一個鐵筒中,罩上一個玻璃罩。他聯想到卡口式燈泡的固定方式,並借用到蠟燭燈上,安了個彈簧以使燭焰保持在燈罩的最佳中心位置。
怎樣使蠟燭不流淚呢?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不斷降低蠟燭頂部溫度,使熱量向四周傳導散發。汽車的發動機前面均有金屬散熱片,是否也可以借鑒到蠟燭燈上來呢?他在潤膚香脂金屬盒上鑽一個大孔,將剪好的散熱片剪成電扇片的形狀,在中心打一個同樣的大孔,將剪好的散熱片焊接在盒上(兩者的大孔要對齊)。
怎樣控制燭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氣爐的空氣閥的啟發,用內外兩個帶氣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內圈用散熱片下面的鐵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過轉動氣門來控制空氣流量,實現了調節燭焰亮度的願望。這個發明可說是一項2"移花接木"的綜合體,燈罩是從煤油燈來的,固定方式是從卡口燈泡來的,散熱片是從汽車來的。
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種很有意義的發明思路,同學們掌握得好,能搞出相當好的小發明。
運用移植法大關鍵是要擴大知識面,了解一些新技術、經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結構的原理、功能。這樣,大腦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發明時就可信手拈來,為你所用。

H. 我們黨的歷史上,有哪些集中反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具體事件

黨的歷史上反映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具體事件:從中國國情出發,找到了一條中國革命的道路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後,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方針政策;中共八大對國情的正確分析;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等。

I. 一切從實際出發與創新意識

所有的創新都是從實際出發,不是憑空創新出來。否則那些就是幻想,不是理想或者夢想。
創新的意識就是突破傳統,突破舊的思維。
例如除了電飯煲、鍋子、煲子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特殊的材料或者器皿可以做飯?
或者除了天然氣,電等燃料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燃料可以用?
實事求是,就是一種要求從實際出發,補充現實中哪些地方不足,例如電風筒,可以再怎麼改良下,用得更加舒服,還有銀行電子賬戶,為什麼屢次被盜,到底哪裡有漏洞。或者你可以創新發明一種代替工具,或者在原有的基礎上再進行改良。這就是創新與實際。

J. 說明在人生發展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重要性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

堅持從實際出發,就是堅持主觀要符合客觀,人們的思想意識要如實地正確地反映客觀存在的實際情況。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既要反對教條主義(本本主義),也要反對經驗主義。依據的世界觀原理是物質決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主觀符合客觀。

(10)從實際出發的發明擴展閱讀:

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因: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根本要求。它要求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做到使主觀符合客觀,要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來決定我們的主觀思想和行動,要從客觀存在的情況出發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地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

閱讀全文

與從實際出發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