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如何創造一流的學府

如何創造一流的學府

發布時間:2021-07-04 05:57:54

⑴ 怎樣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要建世界一流大學很難
「要真正建立世界一流大學實際上很難,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為這個目標努力創造條件。」牛津大學校長盧卡斯教授坦言。他認為,中國高校如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首先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並且這種投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長期的;二是要有優秀的教師,這是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質量教學的根本保證;三要嚴格選拔具有良好基礎的大學進行重點建設;第四,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尤其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中國大學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投入的問題,要進行明智的、有選擇的投入。

⑵ 如何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目前,我國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還不能適應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需要,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自主創新能力方面與高等教育強國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為加快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步伐,到2020年要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基礎,繼續實施「985工程」、「211工程」等建設項目。圍繞創新型國家建設,加大學科結構調整、人才隊伍建設和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力度,優化重點學科體系的結構和布局,使更多的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構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務平台,進一步縮小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使「985工程」、「211工程」學校成為培養創新人才和解決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基地,進而使部分高等學校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部分學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國際知名大學。啟動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支持具有地方或行業背景的高等學校建設優勢重點學科。

第二,改進管理模式,引入競爭機制,實行績效評估,進行動態管理。建設資金繼續由國家、部門、地方和高等學校共同籌集。其中,中央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重點學科建設、創新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全國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高等學校要憑借學科優勢獲得立項。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強化職能部門的管理力度確保專項資金的合理使用與安全監管。適應績效管理辦法,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科考核、評價和競爭淘汰機制,切實提高項目組織實施的科學性。

第三,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一是高等學校的優勢學科要面向世界,積極引進境外優秀教材。高等學校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多種方式利用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吸引境外知名學校、教育和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合作設立教育教學、實訓、研究機構或項目。二是高等學校要積極吸引更多的世界一流專家學者來校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計劃地引進海外高端人才和學術團隊,逐步提高高等學校聘任外籍教師的比例。三是高等學校要積極參與和設立國際學術合作組織、國際科學計劃,支持高等學校與海內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機構建立聯合研發基地,加強合作研究。
望採納~~~

⑶ 該怎樣爭創一流大學

主要看兩個方面,硬體方面:學校的規模和教學設施必須齊全;軟體方面:師資要雄厚,生源的質量要好,研究成果要突出、要多。當然還要學校方面在當地和國家領導的關系要好。

⑷ 世界一流大學是怎樣建成的

世界一流大學是怎樣建成的
對絕大多數文科類高校來說,以西方的標准去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幾乎是白日做夢。由於文化社會以及政治體制不同,在全球認同感方面,建設一流全球名校,社科類高校比理工科高校更加舉步維艱。期望在國際期刊多發幾篇文章來改變排名

⑸ 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作為大學生,這個要靠自己獨立思考,自己獨立完成。

根據一些同學的提問,我歸納了一下。新生入學報到時主要要准備如下東西、要注意如下事項:
1.相關證件。包括:身份證、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戶口遷移證、黨團組織關系證明(介紹信)、一寸登記照若干張(可以多帶幾張,以備它用),等等。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記。另外,把父母、爺爺奶奶即各個近親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業和職務搞清楚,填下來,到學校要填各種表格,有的表格需要這些信息。
2.錢和卡。上學要交學費和住宿費(分別為每年4500-500元與1000元左右),合計要6000左右(個別專業可能要高些,如藝術類專業)。因為新生出門較少,沒有什麼旅途安全經驗,建議少帶現金(但千把塊錢還是要帶的,以備一些不時之需)。可以在家中先辦一張信用卡或儲值卡用於交學雜費等。有的學校會給你寄一張卡,讓學生把錢存在其中,你可以用這張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辦一張信用卡,把它關聯到父母親的儲值卡(如工資卡),每月刷卡後直接從父母親的卡中扣款,這樣的好處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讓父母親知道你的消費情況,可以自己在老家辦一張儲值卡(讓父母親往裡沖錢),然後辦一張信用卡與之關聯。也可以到學校再辦儲值卡與信用卡,但這樣你父母親異地往你的儲值卡打錢時要付手續費。
3.一般情況下,各個學校都要配發一些學習和日常生活用品,這些東西不是無償給你的,都要你花錢購買。學校發的物品質量都很次而且貴,建議學校發的東西如果可以不要就盡量不要,能自己買的就別買學校發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則可以在離開家時先配好,免得到學校後由於人生地不熟不好買。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帶,除非學校距你家鄉很近或者父母親有機會出差來學校給你帶東西。內衣和襪子至少要兩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兩套。如果你現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學的城市的地理氣象與生活環境是否相似,那麼准備的東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帶些那個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學的城市在南方,那麼太厚的保暖內衣褲就可以不帶了)。被褥也是這樣,夏天去學校,可以帶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後再買。席子可以到學校根據床寬購買合適的,床單和枕頭(枕套)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再買。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帶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發水、梳子、手機(看家庭條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後就能使用。男生要帶剃須刀、女生要帶各種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於洗臉盆、曬衣架、拖鞋、雨傘、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燈之類的東西就不一定要帶了,有的學校會發,就算不發自己買也不貴(這些生活用品到了學校買也很方便,而且到時候和舍友一起去買還能快速縮短距離)。條件可以時,可以帶個照相機,為自己和同學照照相,也是人際交流的一種很好方式。
6.學慣用品。可以帶幾支水筆、本子、字典、詞典(英漢漢英詞典等,包括功能強大的電子詞典)、書包(背包)。如果學校沒有不允許,你家庭條件許可的話,可以帶筆記本。但最好不要帶,尤其是當你迷戀上網或者玩游戲的時候,帶筆記本會影響你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和同學的正常交往。另外,還可以預備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葯或創可貼之類,雖然不一定會用到它們,不過等需要的時候隨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得錢花不了,不需要買太貴的,畢業後可以買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裝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即可。但不要過分大,免得不好攜帶,到學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長、50-60公分寬為佳。
8. 如果可以的話,帶點家鄉的特產,不是一定要去給老師,而是給舍友或班上同學吃,畢竟你有四年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車的話,可以憑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享受學生票優惠。
11.一點小建議:大學學習勇攀高峰,加入社團量力而行,大學社會實踐多多益善,尊敬老師有難必問,同學相處寬容大度,大學戀愛不鼓勵也不反對。
12.入學測試和體檢。有的大學在新生報到後一段時間內,要組織幾門文化課的新生入學測試,對考試成績和高考成績有較大出入者要進行重點核查。如果你考試沒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擔心。考試范圍和難度不會超過高考,考得好壞無所謂。體檢也很容易過,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學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體檢時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緊的。只要你高考時正常體檢、正常考試,這兩項都沒有問題,現在可以放心玩!
當然還有另一種入學考試,那是為各種分班做做准備的,比如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分到英語快班。
13.新生軍訓。大學新生要進行軍訓,軍訓一般只有兩個星期。按照《國防教育法》的規定,組織學生進行軍訓,這是貫徹國防教育法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素質教育、為國家和軍隊培養造就高素質國防後備力量的重大舉措。參加軍訓可以增進同學友情,應該積極參加。如果身體條件不許可,應該盡早跟輔導員或班主任講清楚,以免發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這個不用擔心。住宿條件有好有壞,不要太拘泥於這個,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學友好相處。不要以為住宿條件差就不能適應,人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條件對你以後的成長和工作、生活很有好處,不管你的家庭是多麼富有!
15.專業不理想,調換專業。一般學校進校一年後都可以調換專業。調換專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在原專業很難學下去,學校會幫助你換一個好學一點的專業(但一般不是很好的專業,也不是熱門專業);另一種是你想換一個你心儀的其它專業,這種時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轉入的專業所在院系進行資格考試,考試合格才能轉入,有的學校還要交一筆費用。

⑹ 靠什麼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所有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隊伍,二是有一套支持教授隊伍培養人才、進行尖端科學研究的體制及政策(即所謂軟環境)。因此,這些大學都能夠持續、穩定地產生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源源不斷地培養出世界一流的學生和年輕人才,而不是曇花一現。我們認為,上述兩點是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必須追求的目標。
無論清華,還是北大,雖然有出色的本科生並在某些學科取得了突破並達到世界領先,但都不是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我國沒有一支強大的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隊伍,而且支持世界一流教授隊伍的體制及政策尚待完善。國外大學日新月異的發展也給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帶來強大的壓力和挑戰。
在嚴峻的現實面前,我們不應該轉而用國內標准來減輕我國大學的壓力,而應該直面現實,制訂有效的政策和方針,確立必要的策略,奮起直追。綜合性大學,應該在多個學科擁有世界級的領袖和領軍人物,培養世界一流人才、做出有影響力的工作,要能和世界一流大學競爭教授、競爭學生,而不能用國內授予的種種榮譽來代替國際標准。特色型大學,則應該在某些領域或者方向上領先,而不是求全、求大。

⑺ 如何才能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如何才能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沒有現成的答案。
但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是關鍵。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運。

⑻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怎麼建

國家公布有《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在雙一流申請中,各高校也都申報有具體建設方案,並結果專家組檢查驗收,並提出修改意見,然後教育部審核,國務院批准後,按方案實施即可。
整體上,全國建設目標也是分三步走的: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建設任務主要是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傳承創新優秀文化、著力推進成果轉化。
PS:現在,除了建設任務,問題是世界雙一流如何界定。依託國際的大學即學科排名並不可取,首先國際教師、國際學生比例方面,對於我們非英語國家先天不具備優勢;其次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不能以「西化」為標准;其三,國內學科設置與國外有很多不同,比如國外的商業與管理國內是沒有的;其四,部分學科沒有可比口徑,就現實而言,國內的中國語言文學、中醫學、中葯學、中西醫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史、民族學等學科,都毫無疑問是全球無它可比的。

⑼ 如何造就一流大學

中外百名校長縱論——
■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
教會學生獨立思考最重要
他認為,一流的學生不能僅憑考試成績來評估,而是要看他的綜合素質。哈佛需要知道,一個學到了很多知識的學生是否也具有創造性;他是否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動力去探求新的領域;除了學生本專業的領域,學生是否關心其他領域的東西,是否有廣泛的興趣。因此,哈佛在錄取學生時,十分看重來自學生的教師和熟悉該學生的人的推薦信。此外,哈佛還要對學生進行面試,從而更全面、直觀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學生在申請哈佛時,還必須提供一篇與其專業有關的論文,讓學校了解他在該專業的研究興趣究竟在什麼地方。
哈佛也很重視學生的多元化,因此在錄取時也會考慮到學生背景的多元性,比如他是來自美國、非洲國家或中國等,哈佛希望學生能夠從他的同學身上學習不同的文化。正是這種地域的多元化,為哈佛的學生培養提供了不同的經驗。而且這些學生吃、住均在學校,相互間有一個較深的接觸機會,實際上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正是這種措施,吸引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來到哈佛學習。
■牛津大學校長盧卡斯:
要建世界一流大學很難
「要真正建立世界一流大學實際上很難,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為這個目標努力創造條件。」牛津大學校長盧卡斯教授坦言。他認為,中國高校如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首先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並且這種投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長期的;二是要有優秀的教師,這是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質量教學的根本保證;三要嚴格選拔具有良好基礎的大學進行重點建設;第四,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尤其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中國大學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投入的問題,要進行明智的、有選擇的投入。
■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
觀念與體制改變最緊迫
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教授認為,21世紀的中國大學特別是研究型大學,至少應該肩負起培養人才、學術研究、社會服務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等四個方面的歷史使命,應該成為科教興國的強大生力軍,成為中國知識創新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許智宏認為,北京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在學科建設方面還有不少差距。這種差距主要表現在: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學科、學科群和學術成果還比較少,教師中有世界影響的一流學者人數很少,培養、吸引和匯聚優秀拔尖人才的機制尚未形成。「如何建立和發展新學科,改造傳統老學科,發揮師生積極性、創造性就成為北大創建一流大學的重要課題。」
他認為,對於中國大學來說,經費投入並不是最主要的難題。沒有目標的投入經費實際上很難做出成績,即便是在發達國家也是如此。國外一些先進的大學,有較高的管理水平和很好的組織系統,因此對於他們來講經費投入便成為建設一所一流大學的最重要因素。他指出,中國的大學目前普遍存在著管理體制不順,目標不明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資金投入再多,也不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經費問題應該不是目前中國大學面臨的首要問題,盡快改革管理體制、轉變辦學觀念,要有自己的目標,才是最重要的環節。
■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
先要造就一流學科
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教授說,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發展中具有戰略性的基礎建設。大學的學科和專業設置及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的辦學特色和水平,加強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發展的一個基礎性的又是根本性的環節。「要建世界一流大學一定要有一流的學科,沒有一流的學科就不可能培養出一流的人才,不可能出一流的成果。」因此,清華大學一直為之努力,力爭用15年時間使一部分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流的大學要培養一流的創新人才。」
■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
要敢於培養「不倫不類」的學生
潘校長最有趣的觀點是:大學要敢於培養「不倫不類」的「四不像」學生。其實他的意思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多方面的素質和創新能力。他說:「我們不能一邊要求創新,一邊又用條條框框去束縛學生的發展。不要讓學生永遠在一個游泳池裡游泳,要讓學中文的學點經濟,讓學數學的同時學點音樂美術,這樣思考問題的方式就會有些不一樣,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閱讀全文

與如何創造一流的學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