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專家多如牛毛,外國的發明家多如牛毛,
專家,是對某一事物精通,或者說有獨到的見解的人,可以是普通的業務員也可以是教授,涉及的類別可以是語文也可以是數學,而發明家是會創新的人,能夠發現事物存在的缺陷然後加以解決,只有創新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發明家所研究的領域一定是專家,而專家卻大多不會創新不能稱之為發明家!區別點在於兩者是否會創新,會創新的專家可以稱之為發明家,不會創新的專家不能稱之為發明家!
❷ 發明家的故事有哪些
愛迪生
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一生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回答不了,老師就當著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後來他媽媽就從學校把他拉回來自己教, 愛迪生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艱苦奮斗,還有他的自信、自強、自立和非凡的才智獲得巨大的成功。後來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舉世聞名的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他發明了電燈、電話等。為人類做了巨大的貢獻,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他因此而被人們榮譽為「發明大王」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有一天,牛頓在花園里散步。突然,一個熟透了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正好打在他頭上。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頓深深的思考。他想:蘋果離開樹枝,為什麼一定要向地下掉呢?為什麼不飛向天空和別的方向呢?因此,他推想地心有一種吸引力,又推想這種吸引力對任何物質都存在。他通過研究,提出了計算引力大小的公式。就這樣,牛頓由掉蘋果而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對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說:當物體初速度不夠大時,物體總要落向地面,當物體初速度足夠大時,物體總也落不到地面,現代人就創造了地球的衛星、火箭了,它們可以一直繞著地球轉,可以不落回地面了。 說明了凡事要多動腦,多思考,做一個細心發現問題的人。
❸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的名字
1.瑪麗·居里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2.斯蒂芬·威廉·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3.艾薩克·牛頓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4.朱光亞
朱光亞(1924.12.25~2011.2.26),漢族,湖北武漢人,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吉林大學物理學創始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入選「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被譽為「中國工程科學界支柱性的科學家」、「中國科技眾帥之帥」。
5.埃爾溫·薛定諤
埃爾溫·薛定諤(Erwin Schrödinger,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發展了分子生物學。維也納大學哲學博士。蘇黎世大學、柏林大學和格拉茨大學教授。在都柏林高級研究所理論物理學研究組中工作17年。因發展了原子理論,和狄拉克(Paul Dirac)共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又於1937年榮獲馬克斯·普朗克獎章。
6.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網路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7.王選
王選(1937.2.5-2006.2.13),江蘇無錫人,出生於上海, 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當代中國印刷業革命的先行者,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被稱為「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被譽為「有市場眼光的科學家」。
8.孫家棟
孫家棟,1929年4月生於遼寧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9.丁肇中
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世界著名實驗物理學家,復旦大學榮譽教授。
10.錢學森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❹ 瀝青混凝土的發明者 以及專家
你好!來
這個問題太源難回答了,具體的發明者應該無從知道了,專家太多,恐怕一天都列不完。
給你個網址,這是介紹瀝青路面的發展歷史的,參考一下:
http://www.doc88.com/p-60823102317.html
如果想找專家,可以到中國再生瀝青網上,有個專家庫:
http://www.asphaltrecycling.cn/expert/index.asp?page=1
請參考!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❺ 中國的發明家!
蔡倫 紙 畢升 印刷術 張衡 地震儀 黃道婆 紡織 魯班 雲梯 鋸子 華佗 麻醉計
❻ LOL大發明家皮膚創意工坊和拆彈專家那個有特效
創意工坊有特效
拆彈專家沒有特效 而且是知名的粗糙、丑!
❼ 物理學家、發明家肖克萊棄「科」從「商」,最終結果如何
肖克萊出生在英國,但長住美國。在1936年獲得馬薩諸塞州理工學院的博士之後,這位理論上造詣較深的固體物理專家,當年就來到貝爾電話實驗室工作,一直到1942年,才轉到美國海軍反潛作戰研究小組,並工作到1945年。1945-1954年,他擔任貝爾電話實驗室固體物理研究所主任,晶體管就是在此期間發明的。
1949年,肖克萊提出了PN結理論,使結型晶體管得以誕生,這「更上一層樓」的發明,使晶體管走向更實用的階段,逐漸得到廣泛應用。肖克萊自然預料到晶體三極體會被社會廣泛需求,因而商業前景不可限量。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這種背景下,肖克萊於1954年辭去了貝爾研究所的工作,來到了他的故鄉——加利福尼亞州的矽谷,尋求發展。他在矽谷瞭望山創辦了肖克萊半導體研究所——一家商業性企業。1956年開始,肖克萊錄用了他的8位追隨者擔任助手——這些30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都是從美國東部陸續來這里放飛夢想的。其中著名的有:1959年發明集成電路的羅伯特·諾依斯(1927-),1964年提出「摩爾定律」——「集成電路上被集成的晶體管數目將以每18個月翻一番,價格減半」的摩爾(1929-)。
肖克萊煞費苦心經營著自己的企業。然而,在貝爾電話實驗室搞科研和在自己的研究所里從事商業活動,畢竟是兩碼事——甚至有天壤之別。肖克萊不會做生意,對如何開發他的發明,又如何使企業賺錢;如何與對手競爭,又如何與同事們和諧相處共商大計,他基本上都是外行。對此,特曼評論說:「肖克萊在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眼裡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他們又很難跟他共事。」
電腦史中的一個趣聞是,1957年,在羅伯特·諾伊斯的帶領下,8位青年——後來被稱為「8個天才『叛逆』」一起離開肖克萊「叛逃」,決心自己創辦公司。
肖克萊的企業成了純學術和純科研機構,而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商業實體。沒過幾年,助手們逐漸意見紛紛,一個個離他而去。企業不但沒有新的發明,反而老本虧損,一天天入不敷出,最終難以支撐,結果被另一家公司收購。
8個天才「叛逆」
❽ 作家,畫家,科學家,專家。這個家字到底指什麼
這些各種各樣的家指的是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工作、擔任某種職務的人 。像作家,畫家屬於藝術家的范疇,就是在寫作、繪畫方面有比較高的成就的人,如魯迅、郭沫若、浩然等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再如關山月、李苦禪、徐悲鴻是繪畫方面的大家。科學家就是在科學技術領域有成就的那些發明家,在古代有蔡倫,他發明了造紙術,還有畢升,他發明了活版印刷;在現代錢學森、陳景潤、袁隆平、吳有訓等都是對國家和民族有特殊貢獻的科學大家。而在工業、農業、教育、科技等領域掌握一定技能並且有成績的人則稱之為專家,這些人是相當多了,與科學家不是一個檔次。科學家都是有學問的人,還有一定地位。而專家不一定有學問,有手藝和一定技能就可成為專家,這些人成千上萬,他們當中既有幹部又有工人、農民、教師、科技工作者,像發明群鑽的仉志福、創造郝建秀工作法的紡織女工郝建秀和有"中國米丘林"稱號的大連瓦房店市果農張金厚以及發明斯霞教學法的教師斯霞等。不過在寫作和繪畫方面可沒有專家,沒有成為作家和畫家的人只能稱作這方面的愛好者。
❾ 國內科學家和外國科學家的名字和成就(各十位)
中國
1、商高 中國數學家,提出勾股定理
2、扁鵲 中國醫學家,創立中醫
3、李冰 中國技師,主持修築都江堰
4、張衡 中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發明地動儀
5、蔡倫 中國發明家,發明紙
6、張仲景 中國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
7、劉徽 中國數學家,發明割圓術
8、袁隆平 中國水稻專家
9、錢學森 中國 物理專家
10、何澤慧 中國 物理專家
外國
1、愛因斯坦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的提出者
2、達爾文 英國 提出生物進化論
3、施望和施萊恩 德國 提出細胞學說
4、道爾頓 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提出近代原子理論
5、奧斯特 丹麥物理學家,發現電能生磁
6、居維葉 法國生物學家,提出生物分界理論
7、德里維西克 英國發明家,發明火車
8、羅伯特·布朗 英國生物學家、物理學家,發現布朗運動
9、托馬斯·揚 英國物理學家,通過雙縫干涉實驗證明了光的波動性
10、安培 法國物理學家,發現安培定律
❿ 五個發明的發明者和時間
1、從東漢時期徐岳的著作《數術記遺》中我們最早看到「珠算」這個字眼。不過,注釋中說它只能做加減法。今天看來,這頂多說是算盤的一個雛形吧。從現有可靠資料分析,珠算發明於宋元時期。明代程大位的著作《直指演算法統宗》(1592年)是當時一部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專門講述珠算的著作。
人們查閱過大量的歷史文獻,從宋元時期查到程大位(1553~1606)所處的時代,都查找不到算盤發明人的名字。其實,前面提到的算籌的情況也是這樣,這固然表明封建統治者對科技發明不夠重視,另一方面也說明它們的發明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逐步改進、完善的,很難說是哪一個人的功勞。
2、 一般認為,法國的達蓋爾1839年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
事實上,關於光線的傳播方式已經早有研究。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經》已有針孔成像的記載;13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映像暗箱,人走進暗箱觀賞映像或描畫景物。
3、在中國,傘是公元前1000年由魯班的妻子發明的,傘被稱作「能移動的房屋」。在英國,在18世紀才開始使用雨傘。傘一度是女性的專用品,表示女人對愛情的態度。把傘豎起 雨傘圖片[3]來,表示對愛情堅貞不渝;左手拿著撐開的傘,表示「我現在沒有空閑時間」。把傘慢慢晃動,表示沒有信心或不信任;把傘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見到你。 到了19世紀男人開始使用傘。 由於英國多雨,傘是英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為傳統的英國生活方式的象徵,成為倫敦商人和官員必備之物,英國人的象徵——約翰牛就手中拿著雨傘。在文學作品、電影中也是不可缺少之物。英國於1969年建立傘博物館。傘還有多種用途。傘有時被當做武器。1978年,一群被流放的保加利亞人在滑鐵盧大橋上被刺客用傘尖刺傷,中毒身亡。有的傘柄可以噴灑胡椒粉,用來制止惡狗追咬。有的傘柄里有燈光可照明探路。
4、17世紀初的一天,荷蘭密特爾堡鎮一家眼鏡店的主人科比斯赫,他為檢查磨製出來的透鏡質量,把一塊凸透鏡和一塊凹鏡排成一條線,通過透鏡看過去, 發現遠處的教堂的塔好象變大而且拉近了,於是在無意中發現瞭望遠鏡原理。1608年他為自己製作的望遠鏡申請專利,並遵從當局的要求,造了一個雙筒望遠鏡。據說密特爾堡鎮好幾十個眼鏡匠都聲稱發明瞭望遠鏡,不過一般都認為利比赫是望遠鏡的發明者。
望遠鏡發明的消息很快在歐洲各國流傳開了,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就自製了一個。第一架望遠鏡只能把物體放大3倍。一個月之後,他製作的第二架望遠鏡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遠鏡可以放大到20倍。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遠鏡。
伽里略用自製的望遠鏡觀察夜空,第一次發現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蓋著山脈並有火山口的裂痕。此後又發現了木星的4個衛星、太陽的黑子運動,並作出了太陽在轉動的結論。
幾乎同時,德國的天文學家開普勒也開始研究望遠鏡,他在《屈光學》里提出了另一種天文望遠鏡,這種望遠鏡由兩個凸透鏡組成,與伽利略的望遠鏡不同,比伽利略望遠鏡視野寬闊。但開普勒沒有製造他所介紹的望遠鏡。沙伊納於1613年—1617年間首次製作出了這種望遠鏡,他還遵照開普勒的建議製造了有第三個凸透鏡的望遠鏡,把二個凸透鏡做的望遠鏡的倒像變成了正像。沙伊納做了8台望遠鏡,一台一台地雲觀察太陽,無論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狀的太陽黑子。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認為 黑子可能是透鏡上的塵埃引起的錯覺,證明了黑子確實是觀察到的真實存在。在觀察太陽時沙伊納裝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則沒有加此保護裝置,結果傷了眼睛,最後幾乎失明。
5、第一輛踏板踩動的自行車是1801年由俄國人阿爾塔馬諾夫設計的,1817年德國人德雷斯在自行車上裝了方向舵,使其能改變行使方向。
1817年德國人德萊斯開始製作木輪車,樣子跟西夫拉克的差不多。不過,在前輪上加了一個控制方向的車把子,可以改變前進的方向.但是騎車依然要用兩只腳,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動車子向前滾動,他自稱為:小馬崽。因此德國男爵卡爾德萊斯成為一般公認的自行車發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