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2015時間機器可能創造嗎

2015時間機器可能創造嗎

發布時間:2021-07-03 21:31:40

『壹』 如果有時間機器的話為什麼未來的人沒來我們現在的世界 是不是沒 那蟲洞怎麼會有

這個很難說``````
假如是我創造了時間機器
那麼我會定製很多條例來操作
必須有的一條 :不破壞歷史 不被原始時間的人類察覺

『貳』 世界上真的會有時間機器這個東西嗎就是能讓時間回到過去或者未來

目前還沒有這種東西,但是馬上就要有了!
發明人是出自一名15歲中國高中生之手,李蔚林(Li Wei lin),高中剛開始時,李蔚林就對「時間與生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在課余時間努力研究自己提出的「時間機器」的學說,並以此話題展開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他曾使用過核反應堆以及化學稀有金屬等材料想要完成自己的夢想,這對於他的同學來說簡直是一個「無稽之談」,他不在意別人怎麼想,在遭受質疑與無視的環境里,他一直刻苦進行各種實驗,甚至有時候由於實驗的失敗而對自己的雙手造成損傷,但他並沒有放棄,。直到有一天,他根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的「超過光速奔跑則可能達到穿越時空的效果」的說法,再加上自己實驗成就,成功研製出了「時間機器」,並對該機器進行嘗試,果然,他能夠在過去五年與未來五年裡自由穿梭,並憑藉此機器一舉拿下各種創造性大獎。

『叄』 時間機器可能嗎

所有你在電影電視上看到的,甚至是在科幻小說里看到的時間機器,都是百分百的偽命題!因為這些所有的坑爹設定,都沒考慮到地球其實一刻不停地在宇宙中變換位置!想分分鍾回到某時刻某個地面?小心小數點後百萬位的計算差錯,讓你出現在太空中,或者地心岩漿里!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你認為的時間機器很難存在,倒是通過黑洞等方式,加速時間流逝,或者通過光速,去到未來,這些比較現實一點。到現在為止也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就是針對穿越的,尤其是在百慕大失蹤的飛機,沉船,殘骸都找不到,很多科學家推測可能穿越到不同的時間空間,也有人在過去穿越到未來,也有從未來穿越到過去的假設,當然這是自然的力量人類是無法把控的,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可能會出現時間機器,但是又不希望出現,這種東西的存在可能是一件壞事,一但出現可能人類的文明離毀滅也就不遠了!科學家說時間機器是可能的,並且已經創造了它的數學模型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數學和物理教師以及馬里蘭大學的同事認為時間旅行是可能發生的 –他們一起創建了一台時間機器。當然僅僅只是在紙上以數學模型的形式創建而已。但形成其基礎的公式似乎證明:這台機器效率很高。也就是說,應該可以在過去和將來之間移動,未來需要一個敢於攀登的人。

時空中的可穿越的非侵入性逆行域科學家稱他們的「發明」-時間機器已經「浮出水面」 - 由於某種原因,它在互聯網上再次受到歡迎,盡管科學家們在一年內沒有添加任何新內容。但人們並沒有反駁他們的結論。

科學家們保證並確保他們的「數學」完全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主要是看似他們的觀點是瘋狂的,即時空可以在引力場的影響下彎曲。科學家認為,這些領域只是由於某些曲率而出現。他們說彎曲的時空只是使行星在圓形或橢圓形軌道上運動。否則他們會直線飛行。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最近,一個龐大的國際物理學家團隊捕獲了震動和腐蝕時空的引力波,例如,當黑洞碰撞或合並時產生巨大的重量物體。因此,有可能證實愛因斯坦關於曲率的說法是正確的。

為了證明時間旅行的可能性,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解釋說:時間不是一個單獨的,而是第四個維度。它好像交織在我們三維世界的三個空間維度中。因此,他的時間 - 也可能隨著空間彎曲而被扭曲。這種說法是「發明」的全部精髓。

威爾斯堅定的追隨者相信時間的運動可以被關閉。這將允許我們回到過去或者是沖向未來,旅行者同時會處於一種將其與周圍時空隔開的泡沫中。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這絕不是荒謬的。至少對於專攻數學物理的理論家來說。他們長期以來獲得了指定如此令人驚嘆的荒謬的術語:「封閉的時間線」,「封閉的時間曲線」......早在很多年以前,奧地利數學哲學家接受了愛因斯坦方程的精確解,他說這些曲線確實是存在的。

科學家承認他們的「發明」是理論上的。他們說,雖然夢想一台真正的機器是一種天真,但是為了創造這樣不可能的設備科學家們仍在努力之中,事實證明,一些奇特的物質是具有所謂的負密度的能量。這種科學家們所期望的物質似乎不僅僅是假設存在的。例如,以所謂的暗能量的形式,在我們的宇宙迅速擴張的影響下。但如果只有引力在時空中發揮作用,那就不應該發生。

『肆』 時間機器是否能被製造及其後果

你有時間多看點科幻故事就知道了。
現階段想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因為那需要相當巨大的能量,是核反應所無法提供的能量級別。
方法也有很多種
使物體運動速度超過光速,但是運動速度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所以所謂超過光速到底是個什麼概念也沒有定論。最近還聽說可以通過巨大的能量使四維空間(包括時間維度)變形,使得兩個本來相離的兩個時間點距離拉近就可以回到過去了。
關於後果的預測也有很多種
不會改變未來的說法有的很有趣,有的說回到的過去是與現在的時間線處於同一四維空間的兩條平行的時間線,互相之間的時間發展並不互相影響,回到那條時間線上的過去沒有關系。還有一種有點命運似的說法,如果你回到過去的事件發生了,必然是未來的你也回到過過去,你在過去作過什麼事,也必然是未來的你也作過的,所以歷史不會改變。
建議你去找一些關於時間悖論的小說,對於理解這些有趣的理論很有幫助。

『伍』 現在的科學家能不能發明穿越時空的機器

呆蛙工作為您回答:
目前在理論上穿越時空的唯一可能是實現每秒36千米的速度。人類現有的技術還達不到它的十分之一

『陸』 時間機器可能嗎

可能 對一些人來說,時間旅行的想法就是白日做夢;然而對另一些人來說,時間旅行屬於科學范疇。但是對美國物理學家羅納德·馬利特(Ronald Mallett)來說,它象徵著兒子對父親的愛。為了重新見到父親,他不惜用一生時間製造時間機器。

馬利特的父親在他10歲時去世,馬利特說:「我想試一試,看一看我是否能製成時間機器拯救父親,重新見到他。我是4個孩子中的老大,我們在美國紐約市的布朗克斯長大成人。父親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父親生前是一名電視維修工。他非常敬業,工作相當出色。他花了很多時間跟我在一起,他送給我陀螺儀和晶體管收音機等與科學有關的玩具。我非常非常崇拜他。」

馬利特表示,他秘密實施著製造時間機器的計劃。他說:「我覺得人們已經很擔心我了,如果我告訴他們我想製造一台時間機器,可能會出現我不希望看到的結果。」即使他在康涅狄格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其他人可能仍會認為他是個瘋子。但是這不再是一個秘密,因為這件事實在是太瘋狂了,已經引起他人的注意。馬利特表示,他認為自己想出了製造時間機器的方法。

據一些已經研究過馬利特的想法的科學家說,這個想法非常復雜,但是並非不切實際。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理論是,空間和時間是連在一起的,引力可以像扭曲空間一樣扭曲時間。馬利特表示,他認為如果他可以創造一個引力漩渦,事實上他就能扭曲時空。馬利特說:「如果我能把空間扭曲到一定程度,時間線將被彎曲成環形。」這個環就像一個時間隧道,我們通過它可以回到過去或者前往未來。他表示,他將利用十字激光製造時間隧道。

然而,即使馬利特製成了時間機器,證明他的理論是個重大突破,但是時間機器仍有局限性。他說:「只有當開機的時候,機器才會起作用。」這意味著機器不啟動,你便無法走到時間前面,馬利特也就永遠無法回到1955年,再次見到他父親。但是他表示,如果他父親在天有知,一定會為他感到自豪。

『柒』 時光機器有可能實現嗎

個人觀點:
理論上應該可以~~因為我們的世界是四維世界(普通的三維軸加時間軸)因為前三維是雙向可逆的~現在雖然不能證實時間可逆~但是理論上應該是可逆的!關於光速前進: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越接近光速~你的時間軸走的就越慢~~~通俗點講就是有一人以光速前進~~他的兩個小時要比靜止的人兩小時長!沒有說明超過光速的時間軸是如何的(因為愛因斯坦認為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以超過光速的運動都會自行分解轉化為能量)
但是~實際上沒有任何蛛絲馬跡能看出創造出時光機器的可能性~~我認為最通俗的解釋:未來的人如果發明了時間機器~~必然會使用它飛到未來或者回到過去~~如果來到我們這個時代的話你想想~我們有可能發現不了嗎?(也許UFO不是外星人~呵呵~~就是我們後代發明的時間機器)

『捌』 科學大神快來,關於時間機器的問題

您說的時間機器只是想像中的事情,具體實踐起來,呵呵,恐怕就像實現共產主義一樣遙不可及吧。
問題1 :時間機器本身就是個悖論,如果真有時間機器能「穿越」回過去,那麼理論上現在的自己就能殺死過去的自己,那麼現在的自己也就根本不存在,這不是悖論嗎?一個人回到過去,很可能不經意間做的一件小事就有可能改變歷史,他也完全有可能不存在了。須知一個人出生是一個多麼小的偶然事件啊!小的幾乎到無限小了。
問題2:如果未來的人製造出了時間機器,那麼我們周圍應該有很多「未來人」了,這個問題目前我們還無法理解,難道我們的久遠的後代就在我們身邊注視著我們嗎?如果我們中的某一個人自殺,他的久遠的後代是不是要阻止他呢?可為什麼真正想自殺的人幾乎都阻止不了呢?
這些問題都是悖論的問題,當然,也可能是我們人類永遠無法理解和掌握的東西。畢竟整個人類是有限的。而宇宙是無限的。有限對無限就是無限的渺小。仔細想來,人類是不是應該感到極度的空虛呢?

『玖』 時間機器能製造出來嗎

者:Paola Catapano 編譯/曹金剛

【導讀】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利用現在為人所知的技術設計了這樣一台機器:它能在宇宙中開辟通向遙遠時光的道路。本文中,他向讀者解釋了如何在過去與將來的時間旅行中使用這台機器。
那麼,我們真的能夠穿越時光,回到過去或邁向未來嗎?

「時間旅行是可行的,而且我們知道如何去完成它。」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這位或許是繼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之後最知名的物理學家一邊這樣說,一邊把我們請進他位於悉尼的辦公室,他目前在澳洲工作和生活。為了與他會面,本刊記者一直飛到了澳大利亞,因為這位英國科學家已經構想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時間機器,並在他最新出版的書中描述了製造這台機器的方法。

時間機器當然還沒有被造出來,因為還有一些尚待解決的技術和政治問題。不過這部機器所需的大部分零件已經散布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研究實驗室里了。

保羅•戴維斯身著方格襯衫,頭發和鬍子梳理得整齊講究,表情堅定自信,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個典型的英國人。他在談起時間旅行就像在談論一個人們僅僅因為懶惰而沒有去充分利用的機會,好像這台機器已經准備就緒,只等首批「時間旅行家」去駕馭它。

相關理論源自這樣一個觀念:像三維空間一樣,時間是一個可變的維數。這也是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的核心思想,在戴維斯看來,正因為這樣,我們已經掌握了時間旅行的公式將近一個世紀。

人們如何才能進行時間旅行呢?

「相對論為我們提供了在未來時光中旅行的兩種方法。一個是以高速進行運動,由於這種運動而造成的時間扭曲,狹義相對論對此做出了解釋。如果我們有一艘速度達到光速99.99999%的飛船,就可以在6個月內進入公元3000年。」這種旅行是相對論的結果,它與著名的「雙生子佯謬」有關,也是愛因斯坦理論的一個直接結果。孿生兄弟中的哥哥以接近光速開始其太空旅行,而弟弟留在家裡。哥哥到達10光年以外的目的地之後立即以同樣的速度返航。

對於留在地球上的弟弟來說,時光流逝了20年,也就是哥哥以近光速旅行所花去的時間。但對於旅行中的哥哥來說,時光流逝的速度卻要慢得多。事實上,相對論告訴我們,時間會隨著速度的增加而放慢步伐。對於哥哥來說時間僅僅過去了3年,當他回到地球上時,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跨進了17年後的未來時光中。

按照這些理論,人們能夠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旅行,但實際上可以達到這么高的速度嗎?

在這方面沒有任何禁區,只是一個成本問題。為了把一個10噸重的負載加速到光速的99.9%,需要使用100億億焦耳,這相當於全人類幾個月的能源生產總量。」

進一步接近每秒30萬公里速度的成本當然會更高。

因此,只要我們擁有必要的資本就可以向未來出發?

「我不排除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在太空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只要我們去開發它們。這實際上成了一個政治問題:做出對太空進行必要的技術研究和開發的決定,以便使人類能夠利用宇宙中大量的能源。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問題:以高速系統進行的時間旅行或許只能進入未來卻沒有辦法回來。事實上,假如我們的超級宇宙飛船到達了公元3000年後再返航,有可能只會在地球的未來時光中又跨出了一大步。」

這是因為時間旅行並不取決於運動的方向,而只取決於它的速度。

相對論提供的另一個時間旅行的方法是什麼?

「這個方法是愛因斯坦1908年以廣義相對論提出來的,這個理論將狹義相對論進行擴展,其中包含了重力對時光產生的多種效應。新理論令人驚訝的結論在於重力會使時間放慢,而我們也可以驗證這一點,比如地球的重力每300年可以讓鍾錶慢1微秒。1976年,物理學家羅伯特•維索特(Robert Vissot)和馬丁•列文(Martin Levine)向太空中發射了一枚載有時鍾的火箭,他們觀察到這個時鍾與放置在地球上同樣的時鍾相比,多獲得了1/10微秒。為了在未來的時光中旅行,只要利用那些強度遠高於地球重力的引力場,比如中子星的引力場。中子星是那些在耗盡自身的燃料之後,由於受自身質量的影響而收縮到只相當於原來體積很小一部分的天體,但它們的總體質量仍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其中一些中子星僅比地球上的一座城市大一點兒,但其質量卻超過了太陽。它們自身強大的重力使其原子變成了一堆中子,這種重力作用會產生比地球重力影響要明顯得多的時間扭曲:中子星上的7年相當於地球上的10年,因此,只要讓我們的飛船到達這樣一顆中子星上(比如位於巨蟹星雲中的那一顆)就會在未來的時光中邁出一大步。但問題是我們如何能造出一艘能抵抗中子星附近極其惡劣條件的飛船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同樣也無法從未來時光中返航。」

假如我們想進入過去的時光中呢?

「相對論也允許在過去的時光中旅行。對於廣義相對論來說,時空可以被彎曲到與其自身聯接的地步,因此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中創造『封閉曲線』。

第一個勾劃出封閉時間曲線的人是愛因斯坦的一個朋友、奧地利數學家庫爾特•戈德爾(Kurt Goedel)。他在解算相對論中關於引力場的方程式時,發現在空間中可以找到一條通向旋轉著的宇宙的螺旋體軌道。不過他解出的方程式答案需要假定宇宙處於旋轉狀態,而今天人們卻認為宇宙並不旋轉。但他的功勞在於證明了相對論並不排除物質的一個粒子,從理論上也包括人類,可以到達過去的時光以及從將來的時光中返回。」

事實上,戈德爾寫道:「乘座一艘飛船沿著一條足夠寬廣的航線往返旅行,我們可以到達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時光中的任一個地區並返回。」在看完朋友解方程式的結果後,愛因斯坦也承認,在構思廣義相對論的過程中,這種時空中存在可讓人回到過去的封閉曲線的可能性曾折磨了他很久。

但是戈德爾的想法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前提上,即宇宙是旋轉的。這樣的話,我們又該如何進入到過去的時光中呢?

「戈德爾提出的旋轉說法並不是我們拜訪祖先的惟一手段。最新的理論當中就有『蟲洞』說(wormhole),這是給黑洞起名的美國天文物理學家約翰•維勒(John Wheeler)提出來的。蟲洞是空間結構中的一條捷徑,它可以在光到達之前將兩個非常遙遠的點聯接起來,因此這也是通過一條捷徑進入過去時光的一個方法。」

光速實際上是一個無法逾越的極限,任何物體,甚至包括信息也無法以更快的速度運動。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搶先在出發地的信息到來之前到達某個地方,那我們就可以說完成了一個進入過去時光的旅行,這是因為我們剛到目的地不久,我們的過去就會追上我們,或者更精確地說,是我們出發時那個時刻的信息追上了我們。可是如果信息是以光速旅行,我們又能如何在它之前到達某個地點呢?我們走一條光不認識的捷徑,走更短的路。這就是蟲洞的含義所在:它是聯結宇宙中兩點的、光無法通行的捷徑。但是人們能隨心所欲地製造蟲洞嗎?

從科學幻想到科學

在由美國天文物理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於上世紀80年代創作的小說《接觸未來》(Contact)中,一組科學們收到了一個來自外星人更先進文明的無線電信息,這個信息包含的內容指導人類製造一台機器,它可在地球與相距26光年的天琴座α///星之間建立一個蟲洞。這部小說後來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由朱迪•福斯特(Judy Foster)擔任主角。

在電影中,女主人公登上了一艘飛船,它被一個類似巨型離心機的渦輪吞沒,然後飛船飛速穿過一條隧道,在幾分鍾內就來到了天琴座α星所處的銀河系中心。在小說中,薩根並沒有進一步描述製造那樣一條時光隧道的細節,為此他請教自己的朋友、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自己在小說中關於利用蟲洞作為穿越時空捷徑的幻想是否有理論依據。在薩根科學幻想的激勵之下,索恩及其合作者們開始研究這種可聯接兩個遙遠時空區域的蟲洞的功能細節。最後他們成功地創建了蟲洞的理論模型,這些蟲洞保持開放的時間,足以讓「時光飛船」穿越它們而又不會讓其內部巨大的重力將飛船摧毀。

需要某種能抵抗重力、保持蟲洞暢通的東西。

索恩的解決辦法就是反重力,反重力物質(廣義相對論實際上對此也有過論述)可以讓蟲洞保持暢通。索恩及其同事們創建的模型與眾所周知的物理學理論沒有任何對立之處,這項探索還引發了大量延續至今的研究。

在這些研究中就包括保羅•戴維斯的構思,他想製造一台能在實驗室里創造蟲洞的機器,它們是進行時間旅行所必需的通道。

時間旅行的悖論

可在過去的時光中旅行的可能性引發了一些真正的、令人著迷的、從表面上看又無法解決的矛盾。最簡單的就是:一名時間旅行者回到了過去,殺死了當時還是個女孩的親生母親,可這樣一來,他卻無法出生也就無法完成這個謀殺了。這些矛盾讓因果關系概念陷入困境,建立在因果邏輯關繫上的科學也同樣難以立足。斯蒂芬•霍金以他的「時序保護臆測」給這個問題劃上了一個句號:自然界總會找到一個阻止人們到過去的時光中去旅行的辦法。

保羅•戴維斯則相信隨後的事件可以影響先前的事件,但前提是只有那些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之間才能形成一些閉合的時間線。比如,一位富豪的財富來自於1個世紀前幫助過他曾祖母的施恩者,他乘時光飛船到過去的時光中去尋找這位好心人,在見到曾祖母之後他向對方說明自己是個時間旅行者,為使對方相信,他給曾祖母看了一張他從未來時光帶來的報紙,曾祖母看到了報紙上面的股票價格後開始投資股市並因此而給後代帶來巨大財富,富商終於明白自己就是那位施恩者。這個例子對於戴維斯來說並不是一個問題,但弒母的那位時間旅行者帶來的難題就無法解決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殺死自己的先輩。時間旅行問題專家大衛•多伊奇(David Deutsch)則用量子物量學的一些定律來解答這些矛盾。在亞原子世界裡,量子的不確定性佔主導地位:一個電子撞擊一個質子既可能轉向左邊也可能轉向右邊,其間並無規律可循。在一些物理學家看來,這種不確定性造成了宇宙的多重性,每次一個電子轉向右邊的時候就和一個轉向左邊的電子形成一個新的宇宙。在多伊奇看來,前述的矛盾可以同樣的方式來解決:如果時間旅行者干預了歷史,宇宙就會分成兩個或更多的分支,那個被殺死的母親就會到另一個平行的宇宙里,而不會進入到弒母者歸屬的那個宇宙中。

『拾』 可以穿梭時間的時間機器有可能問世嗎

可以通過「蟲洞」

什麼是「蟲洞」:
在廣義相對論發表後不久,1935年愛因斯坦就在理論上發現了「蟲洞」--也就是由兩個相連的「黑洞」所構成的時空結構中的「豁口」的存在--一條貫穿空間和時間的隧道。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建造一個穩定的蟲洞,就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數學家把這種情形稱作「多連通空間」(multiply connected space)。但理論家一直未搞清,蟲洞僅允許光線通過?抑或飛船也能穿行?到了1988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桑恩和摩立斯終於得出了結論:蟲洞的兩端皆可出入,並非像黑洞那樣是一種單向通道,只進不出;再者,旅行者在蟲洞內僅受到一般的拉力,不像在黑洞中。並且,該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吉普·索恩(Kip Thorne)教授還提出:光找到這樣一個「蟲洞」還不夠,還必須使它的開口時間足夠長,這樣才能讓人有足夠的時間鑽入它。因為根據量子理論,這個蟲洞在強力的作用之下,將於瞬間關閉。有一種假設是利用開斯米效應(Casimir effect)等量子方式向「蟲洞」里灌輸反物質(Otone),這樣就可以延長蟲洞開啟的時間。並且,同樣利用反物質將其「扯大」,鑽出一條長度約為一光年的「時間隧道」。這樣一條「時間隧道」,便是由「現在」通往「過去」的「快捷方式」。這需要融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理論,創造出一個全新的量子引力論。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的科學家已在如何利用蟲洞方面進行開拓。他們對反物質有了更深的研究:一直以來,這種奇怪的反物質只存在於理論之中,而今他們已成功地證明,反物質也存在於我們的現實世界之中。並且得出結論:蟲洞的超強(引)力場,也一樣可以通過反物質來中和。(「正物質」和「反物質」有一很有意思的差別,前者擁有「正質量」,能產生能量,後者具有「負質量」,卻可以吸去周圍的能量。)而實際建造一個蟲洞要分3步:第一步,尋找或建立一個蟲洞,開辟一個隧道用來連接太空中兩個不同的區域。第二步,使蟲洞穩定下來。由量子產生的負能量,蟲洞便允許信號和物體安全地穿越它。負能量會抵制蟲洞變為密度無窮大或接近無窮大。換句話說,它阻止了蟲洞演變成黑洞。第三步是牽引蟲洞。一艘具有高度先進技術的宇宙飛船將蟲洞的入口互相分離開。如果兩個埠都放置在空間中合適的地方,那麼時間差將保持恆定狀態。假設這一差值是10年,一名宇航員從一個方向穿越蟲洞,他將跳到10年後的未來,反之,宇航員若是從另一方向穿越蟲洞,他將跳到10年前的過去。這聽起來像科幻,但已是一個美國宇航局擬資助的真實的研究項目。

甚至還有物理學界權威認為,在我們這個世界裡蟲洞就可能以普朗克長度(約10-33公分)這種極微的尺度下自然存在。雖然這只有原子核的1/1020那麼小,但在理論上,這么小的蟲洞,只需要一束能量脈沖便可將之穩住,接著便可將它膨脹到可資使用的大小。因此,如果已經有某個超文明可以駕馭它的話,那麼甚至完全可以在地球表面某一特定區域建造。1979年, 美國和法國科學家利用儀器,在百慕大魔鬼三角附近海底發現了金字塔。其由特殊材質所造,塔底邊長約300米,高約200米,塔尖離海面僅100米,比埃及金字塔大得多。塔下部有二個巨大的洞穴,海水以驚人的速度從洞底流過這里。也就是說,迄今為止人類在地球上所發現的最大的金字塔位於同處於北緯30度的百慕大三角,這就足以證明百慕大魔鬼三角與埃及金字塔之間存在著讓人意想不到的密切聯系。從另一方面來考慮,如果未來文明出現了由人工製造的時間隧道,那麼必然從遠古至未來在外層空間甚至地球表面某一特定區域存在著時間通道的入口。由百慕大三角區域所發生的大量飛機與輪船神秘失蹤事件,並且恰好又有UFO以及USO頻繁出沒,因此完全有理由將此作為(時間通道入口的)最大嫌疑對象。

(事實上,此處也的確發生過多起時空扭曲事件:1966年1月6日從阿魯巴島出發的「尤里西斯」號雙桅帆船在百慕大三角神秘失蹤,卻於1990年突然出現在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市郊的海灘上,船上的三個水手的年齡和生理狀況跟24年前並無差異;1955年一架飛越百慕大三角海區時失蹤的飛機於1990年完整無損地飛回原定目的地機場,其中一名飛行員的出生證表明他現在已有77歲,但他看起來只有40出頭;1954年由洛根和諾頓所乘坐的熱氣球在魔鬼三角地帶神秘失蹤,經多方查找,仍無下落。1990年春在古巴的春季熱氣球比賽中,那隻失蹤36年的熱氣球在消失處又突然出現……)

假如技術上的諸多難題都被克服了,時間機器的生產將會打開充滿悖論的潘多拉盒子。關於跨時間旅行最後還有一個悖論至今沒有人可以解決。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人真的「返回過去」,並且在其母親懷他之前就殺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麼這個跨時間旅行者本人還會不會存在呢?對於「外祖母謬論」,現今最受物理學界所推崇的解決方案是「多重宇宙」理論——世界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許多平行的世界。1957 年物理學家 Hugh Everett 根據量子力學提出「多重世界理論」,認為宇宙從「大爆炸」開始的演化過程上,如分叉路般不斷地分裂為二,歧異點是某件關鍵事件引起的量子轉移,而分出的世界便產生差異,成為多重「平行世界」或「等次元宇宙」。(迄今為止,在理論上又可分為三類:量子力學多宇宙體系、廣義相對論多宇宙體系、渦流增壓多宇宙體系。)並且,近年來物理學家Stephen Hawking 又指出:無數個宇宙通過「蟲洞」相互連結。你回到過去,但那不是你自己的世界,而是和你的歷史相似的等次元宇宙。這樣,即便你打死了自己的外祖母,她在那個世界也的確死了,但當你回到未來時,她依然活得好好的。但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大量的有關時間倒流的事實證據也就無從解釋了。要解決此矛盾,需要創造一個全新的假設——「鏡子理論」。打個比方:我們單憑自己的肉眼就能直接看到自己身體表面的大部分部位,但是不通過鏡子是永遠也無法看到作為產生(自己)視覺感觀的物質基礎的(自身的)頭部,之所以無法看到自身頭部是由於視線受到了空間上的限制。同樣道理,所謂的「鏡子」代表了與歷史相似的「等次元空間」;而「頭部」即代表了歷史中自己的祖先以及過去的自己(作為構建了「現在的自己」存在因素的物質基礎)。也就是說,通過「時間倒流」,時間旅行者的確能夠回到真的歷史中,但由於受到了時空上的限制,時間旅行者是永遠也無法與歷史中自己的祖先以及過去的自己發生直接的接觸與聯系的。謀殺自己的外祖母只能在「等次元空間」中存在。因此:由於過去的物質,現在的物質,將來的物質在某些性狀的本質上是有所區別的。時間旅行者一旦即將與歷史中自己的祖先以及過去的自己發生接觸,那麼作為時間旅行者本人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歷史中所存在的因素就將消失,就像百慕大魔鬼三角突然神秘失蹤的輪船和飛機那樣,而只能存在於「平行宇宙」中。

這樣,既解決了「外祖母謬論」,同時又為遠古地球的確受到過未來文明影響提供了理論基礎。

閱讀全文

與2015時間機器可能創造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