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漢字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漢字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03 20:27:24

A. 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大發明"不只四項,還有中醫學。中醫學不是一般的發明,而是"大發明",是比造紙術、火葯、指南針、活字印刷術更傑出的發明和創造,可稱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它由中國首創,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傑出成就。這里所稱之中醫學,是指從遠古到1840年所形成的經典中醫葯學術體系,它由中國獨創,產生於中國古代社會,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傑出代表。

第二,它傳播至全世界並被廣泛地接受和應用。中醫學早已開始走出國門,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進入國際化的新階段,現已傳至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科學價值和卓越療效已經為世界醫學界所公認,中醫學正在被地球村的居民們日益廣泛地接受。

第三,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產生了重大推動作用,作為"大發明"的價值和意義已得到世界公認。

中醫學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大推動作用

首先是在醫學方面,中醫學有別於西醫學的思維方式、理論內容、防治原理、治療方法,可補西醫學之不足,發揮其特有的優勢,推動醫學發展和變革,為人類健康做出特有的貢獻。

其次是在科學發展和文明進步方面,中醫學關於人的生命運動的復雜現象和深層規律的認識,有力地推動著生命科學的研究,將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重大貢獻。國外著名醫學家和科學家們一再指出,"經絡"問題可能包含著若干項諾貝爾獎級的課題,中國要拿諾貝爾獎,最有希望的是中醫葯。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院士一再指出,中醫現代化將推動人體科學的突破,形成一場科學革命,引起一次東方式的文藝復興。"中醫的理論和實踐,我們真正理解了、總結了以後,要改造現在的科學技術,要引起科學革命。""這不是簡單的問題,這是人類歷史上再一次出現的跟文藝復興一樣的大事。"

中醫學不僅是"大發明",而且其發明和創造的程度都大大地超出了其他四大發明,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質。

B. 《漢字——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閱讀文答案

友的哥.

C. 中國第五大發明——文字 閱讀答案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閱讀答案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
①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從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歷
史了。古埃及的聖體字、巴比倫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瑪雅文字等相繼成為歷史的陳跡,唯漢字獨存。中國人用數千年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來的奇跡,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至今仍舊具有旺盛 <!--[if !vml]--><!--[endif]-->的生命力。尤其是漢字計算機輸入的優越性,使 <!--[if !vml]--><!--[endif]-->漢字的奇跡更令世人驚嘆和信服。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
②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著名學者安子介先生說,「中國由黑龍江到雲南,漢字全通。」「中華文化連綿五千年,是用漢字記載的。【《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閱讀答案】《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閱讀答案。」「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據歷史說也是由象形而 <!--[if !vml]--><!--[endif]-->來,後來變成拼音,各國文字不同,相互聯結的紐帶斷了,結果歐洲分成大小十數個國家。如果中國早年也走這條路,早已出現江蘇國、廣東國了。我國方言這樣多,漢字的語音無法在『語音學』上統一,但在文字使用上自古及今都是一脈相承的。漢字對漢族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可見,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這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漢字可以引發想像和聯想。由於漢字以形表意,使用漢字時觀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像和聯想產生。並非僅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過來的字如此,如「日」「月」等。會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兩部分組成,就是「人」靠著「樹」歇息。【《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閱讀答案】文章《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我們從字形的拼組關系中便可想像出這字的意義。其實,有些形聲字的聲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聲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漢字引發想像和聯想的強大作用值得我們重視。
④漢字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從神經心理學和神經語言學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腦左半球的「單腦文字」,而漢字是大腦左、右兩半球並用的「復腦文字」;拼音文字認知中「語音編碼」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漢字認知中則是利用「多重編碼」方式,語音、字形和語義編碼兼用。學習漢字可以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潛力,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因此,從音、形、義三者結合上去學習漢字是科學的方法。
⑤與中華文明共存共榮的古老漢字,具有獨特的形式 <!--[if !vml]--><!--[endif]-->和經久不息的生命力。我們要重新認識漢字的價值,充分發掘漢字的奧秘,以迎接漢字「發揮威力」的新時代。
1.根據第①段文字,就內容方面提出一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2分)
2.選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話意在說明什麼?(2分)
3.根據選文第④段,你認為西方學者針對拼音文字提出的「開發右腦」的主張,是否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請說明理由。(2分)
4.依照下面示例,從「塵、吠、誹」中任選一個,說出這個字引發了你怎樣的想像和聯想。【《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閱讀答案】閱讀答案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經過思考而有所領會」。
1.(2分)
示例一:為什麼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 <!--[if !vml]--><!--[endif]-->發明」
示例二:世界上古文字相繼成為歷史陳跡,為什麼唯獨漢字獨存?
示例三:「漢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與「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
(所提出的問題有思考價值,即可得滿分)
2.(2分)說明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對即可得滿分)
3.(2分)不適合;西方學者的主張是針對「單腦文字」提出來的,而漢字是「復腦文字」,已經具有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
4.(2分)示例:「塵」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細小的土」。
「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
「誹」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實」。

D.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 閱讀題

小題1:示例一:為什麼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示例二:世界上古文字相繼成為歷史陳跡,為什麼唯獨漢字獨存?示例三:「漢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歷史」與「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文明」是否矛盾?小題2:說明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小題3:不適合;西方學者的主張是針對「單腦文字」提出來的,而漢字是「復腦文字」,已經具有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小題4:示例:「塵」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細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誹」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實」。 小題1:試題分析:就內容提問題,需明白說明對象(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作為說明文,探討原因提問題是捷徑。小題2:試題分析:找出第②段的說明內容——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首句為中心句,本段所有說明都是為它而設,結束句是對中心句的意義闡述,抓住這兩句即可得到答案。小題3:試題分析:第④段的中心句為漢字有利於發展大腦智力,即為觀點,以此為依據,從本段中找出理由,「從神經心理學和神經語言學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腦左半球的「單腦文字」,而漢字是大腦左、右兩半球並用的「復腦文字」」加以概括即可。小題4:試題分析:答此題首先了解字意,然後將偏旁部首拆分,分析其義。點評:閱讀說明文要明確說明對象,抓住中心句,段落所有說明都是為中心句而設。根據題干要求,找到相關的語段、語句,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從中概括出信息回答。

E.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為什麼以中國第五大發明為題

因為世界復上公認為中國古代有四大發制明,即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對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漢字作為一項偉大的發明,只能算第五大發明。
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從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年以土的歷史了。古埃及的聖體字、巴比倫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瑪雅文字等相繼成為歷史的陳跡,唯漢字獨存。中國人用數千年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來的奇跡,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它承載了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至今仍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漢字計算機輸入的優越性,使漢字的奇跡更令世人驚嘆和信服。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發明」。

F. 中國第五大發明 漢字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漢字的作用

漢字的基本單位是字,而每個漢字對應的語言單位,大體上是一個語素,所以,從文字單位同語言單位的對應關系看,漢字是語素文字。語素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例如漢語的「祖國」是由「祖」和「國」兩個語素構成的。每個語素都有音和義:「祖」的音是zǔ,意思是先代;「國」的音是ɡuó,意思是跟「國家」相對。漢字的一個個的單字記錄的是漢語里的一個個語素,因此漢字是語素文字。漢語語素有同音的,也有不同音的。不同音的語素一般用不同的漢字來表示。例如漢語里的「人」和「民」是兩個不同音的語素,書寫時就用「人」和「民」這兩個不同的漢字。而同音語素也常常用不同的漢字來表示。例如"一、依、衣、醫、伊、銥、漪"這七個語素都讀yī,而書寫時用七個不同的漢字,從而在形體上把不同的語素區別開來。形態各異的漢字可以有效地區別同音字。

每個漢字除了有形體和讀音外,還有意義。這和英文字母、日文假名很不相同。語素是最小的音義結合體,是有意義內容的,因此,漢字記錄語素,它的音和義來自它所記錄的語素的音和義。例如我們用「書」這個字表示漢語里「書」這個語素,因為語素「書」讀shū,意思是「成本的著作」,於是漢字「書」就讀shū,意思就是「成本的著作」。漢字的形和它所表示的語素的音和義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音義的統一體。漢語語素大多數是單音的,但也有一些是多音的。多音語素有的是連綿詞和疊音詞,例如「蜘蛛、琵琶、鞦韆、茫茫、漸漸」等;有的是是譯音詞,例如「吉它、巧克力」。記錄多音語素的每個漢字,只有形體和讀音,而沒有意義,必須幾個字合起來才有意義,因而不是形音義的統一體。這樣的漢字數量不多,不反映漢字的本質特點,不影響漢字是語素文字的論斷。

關於漢字的性質,歷來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比較典型的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詞素-音節文字(或語詞-音節文字)幾種說法。

漢字是表意文字,這個說法的出發點是漢字不限於同一種讀音掛鉤,從讀音看漢字缺乏體系性,而從意義角度看漢字顯得非常有規律性,而且字形結構反映了字義特點,例如「樺、桉、柳、桂、椅」等字以「木」表示字義類屬,體現出表意特點。不過,由於漢字經過隸變和簡化後,字形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字形結構與字義的直接聯系遠不如古代漢字那樣明顯,而且表意與否本身也是比較模糊的,所以近年來採用這種說法的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說漢字絕大多數都有意義,因此從這樣的角度說漢字是表意文字也是可以的。

意音文字的說法著重於漢字80%以上都是形聲字這一客觀事實。但如我們教材分析的那樣,現代漢字中真正稱得上是形聲字的已經很少了,大部分形聲字或者意符不表意,或者音符不表音,從現代漢字的角度看,這樣的字不應該再當作是形聲字,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形聲字不多,到底有多少,筆者尚沒有看到這方面的確切資料,但比較肯定的數據是,現代形聲字,音符和字音完全相同的只有全部形聲字的20%,如果這20%的形聲字再用意符和字義的聯系情況加以考察,估計又得排除一些形聲字,這樣所剩就無幾了。由此可見,把漢字稱為意音文字並不合適。

也有人將構成漢字的符號分為意符、音符和記號三類,而根據符號所能表示的語言結構層次來看,漢字有些字元只跟語素這個層次聯系,有些字元則起音節符號的作用,因此把漢字看作是語素-音節文字,而且認為這個名稱適用於古代漢字和現代漢字。不過,音節文字現在一般專指拼音文字的一種,用來指稱漢字容易引起混淆。盡管漢字是代表音節的,但是其結構中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專職的表音成分,因此用音節文字這種名稱是否合適值得斟酌。

以上種種說法,大家可以了解,也可以深入研究。但從我們課程的教學實際出發,弄清楚漢字是語素文字的立腳點,能作必要的解釋說明就可以了。

G. 漢字是中國的 第五大發明,這個發明有什麼特點

漢字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漢字元號繁多,以語素定型,孤立性強;
(2)漢字是音義二維的文字,與語義的聯系具有特定性,與語音的聯系不具有特定性;
(3)漢字構形有理據,可以進行結構分析。

H.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是什麼

中國有五大發明

人人皆知中國古代有偉大的四大發明——造紙、印刷、火葯和指南針,但很少有人知道對人類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鍾表,也是由中國人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明的。近日,筆者在上海遇見世界著名的鍾表大師、香港鍾表歷史學家矯大羽時,他激動地對記者說,經過數年的努力和求證,他提出的「中國人開創了鍾表史」這一觀點,已被世界鍾表界認可。
矯大羽說,中國古代有日晷、水鍾、火鍾、銅壺滴漏等,這只能算是古人的計時器。沒有嘀嗒嘀嗒的鍾表聲,都不能稱作鍾表。到了1090年,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了一台水運儀象台,每天僅有一秒的誤差。而且,它有擒縱器,正是擒縱器工作時能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這就是鍾表與計時器的區別。國際鍾表界都把擒縱器視為鍾表的心臟。在瑞士,他找到了一本世界鍾表界的權威書刊上寫到:「現代機械鍾表中使用的擒縱器源自中國古代蘇頌的發明。」之後,他又在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的一本書中,找到了他的一段話:「蘇頌把鍾表機械和天文觀察儀器結合以來,在原理上已經完全成功,他比羅伯特·胡克先行了六個世紀,比方和斐與胡克同被西方認為是天文鍾表的發明人先行七個半世紀。」由於矯大羽知道擒縱器在鍾表發明中所佔的決定性作用,他在實地考察和查找了大量有關水運儀象台的資料後,翻閱了蘇頌所著的《新儀象法要》一書,並找到了西方權威人士的話作為旁證,大膽斷言是中國人開創了人類鍾表史,並影響了後來西方鍾表的進展。摘自《新民晚報》

I. 漢字——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閱讀,,找排比句。。,

看不到

J. 漢字— 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閱讀

暢想的,沒有對明天的美好嚮往,我們就難以邁開今天的腳步,我們今天的幸福與快樂,就是昨天憧憬的種子孕育出

閱讀全文

與漢字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