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假如全世界的國家都擁有了核武器
如此大規模的太空移民計劃是空前絕後的壯舉。
為什麼全世界的國家都擁有了核武器 ?那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地球要完蛋了,必須立即移民太空。而地球為什麼會完蛋,要麼彗星撞地球,要麼地球自身能源終竭。所以才需要將核武器布滿全球。因為即使是爆發核戰爭的世界大戰也不需要全世界所有國家包括:梵蒂岡這類超級小國或非洲這類超級原始的國家也擁有核武器。所以唯一能解釋得通的只有地球快完蛋了。那麼,一個個分析。假如是彗星撞地球。這好辦。無論彗星從哪個方向來。人類都先發制人,用所有的核武器打碎彗星,就可以拯救地球了。假如是能源枯竭。那就是人類空前大移民。而唯有核能可以做到將整個地球帶離軌道並進行長時間的太空旅行找到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新星球,然後再用核武器引爆地球。
這就是結論。
『貳』 核彈因為什麼而發明
核彈因戰爭而發明,現在主要用於威懾。
核彈是指利用爆炸性核反應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對目標造成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爆炸性核反應是利用能自持快速進行的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瞬間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的核反應爆炸而形成毀滅性的殺傷破壞效應。核彈具有極大的破壞性,現作為國力強大的表現和底蘊威懾。
戰術核彈和戰略核彈的主要區別是用途不同;
戰術核彈主要是戰術用途,主要用在局部戰場上;
戰略核彈主要是戰略用途,主要用在全局戰場上。
根據用途不同,還衍生出其他的不同,如:射程不同,一般戰術的都小於戰略的;威力不同,一般戰略的都大於戰術的;飛行空間不同,戰術的主要在大氣層里,主要由遠程戰略轟炸機投放,但因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致命缺陷,現基本已被各核大國拋棄,只能起到威懾作用;戰略的有在大氣層外的,多為彈道導彈攜帶發射;彈頭數量不同,戰術的一般是單彈頭,戰略的一般是多彈頭的;造價不同,因為當量和射程等原因,戰略的一般更貴;在國家的地位不同,戰術的只能改變局部戰場的命運,戰略的可以改變國家的命運;還有戰略的要比戰術的先發明出來。
戰略核武器是指用於襲擊對方戰略目標,核當量在2萬噸以上。通常射程在1000公里以上,如洲際彈道導彈。它的使命是削弱或摧毀對方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使對方在戰爭中處於被動地位。
戰術核武器是指用於攻擊戰術目標,核當量從1噸到2萬噸,如核地雷、核炮彈、核魚雷等。通常指射程在1000公里以內,攜帶小型核戰斗部的各種導彈,多為巡航導彈。某些大型反導系統也可以攜帶小當量核彈頭,這也屬於戰術核武器的范疇。
『叄』 核武器,現在世界上擁有的國家多了,但是,真正當武器使用過的國家有哪些
真用使用過的只有美國在二戰時期投在日本長崎
和廣島上的兩個原子彈
『肆』 愛因斯坦發明了核武器,為什麼還有人那麼推崇他呢
這是誤解,一些人以為一個質能方程就能發明原子彈?質能方程只是闡述了質量和能量的關系,表明的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能夠用來解釋為什麼核反應會釋放出這么多的能量,但是不能解釋為什麼會發生核反應。
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質能方程的時候,湯姆遜已經發現了原子中存在電子,雖然原子內部結構模型滿天飛,但是物理學家盧瑟福在1912年才發現了原子核的存在,愛因斯坦當時根本不可能知道自然界中存在核反應。因此,原子彈的原理和設計都與愛因斯坦無關。愛因斯坦只是一名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並不是工程師。
(如圖所示,太陽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就來源於核聚變反應)
核反應過程中能量主要以光及其它亞原子粒子的形式輻射出去了。需要注意的是,能量不能單獨存在,物質就是能量的載體。所謂的質量變能量,實際上是物質轉變成了另一種形式。
理論上,重核聚變的質能轉化率為0.7% ,輕核裂變的質能轉化率為0.135%。即使這樣,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也是驚人的,相同質量情況下核反應是化學反應所釋放能量的成百上千萬倍,僅1千克鈾235裂變後釋放的能量就相當於2500噸優質燃煤完全燃燒時所釋放的能量。
結語原子彈的發明雖然和愛因斯坦沒有太大關系,但愛因斯坦那種熱愛和平的思想是崇高的,值得繼續傳承。
『伍』 二戰不就是因為美國發明了核武器才勝利的,會不會以後有人發明了一種武器使中國打敗了世界!
直線思維最簡單,但直線思維缺陷最大!任何社會問題都是多種因素促成,多種因素共同影響,最後導致一個結果。看似是一個原因導致的,單拿出來分析,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
回到你的問題,因為你的前提是錯誤的,所以你的推論自然也是錯誤的。二戰並不是美國發明核武器,才勝利的。從古到今,沒有那場戰爭是單純因為武器能夠取勝的,武器很重要,武器可以推動戰爭進行,但武器並不佔主導地位。影響戰爭因素很多:兵力兵員如何、後勤保障、武器投入、國力支撐、民意取向等等任何一個因素都在影響戰爭的進程。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法德日中美蘇,這么多國家捲入戰爭。說二戰是美國核武器取勝的,蘇聯紅軍不會答應、英法聯軍諾曼登老將不會答應、中國國共兩黨不會答應、就連美國太平洋戰爭奪島將士也不會答應!
二戰核武器什麼時候發明的,核武器什麼時候投放的?二戰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時候進入轉折期,什麼時候太平洋戰爭開始的?你都分析過么????說核武器推動了日本的投降這是正確的,說二戰是因為美國發明核武器才結束,那隻能說明你認識多淺薄!
核武器投放是在蘇德戰爭結束,德國義大利已經投降、日本佔領的南洋諸島都被麥克阿瑟將軍率領的將士一個一個攻破,蘇聯紅軍擊潰關東軍、日本大量部隊陷中國的戰爭泥潭,天皇陷入絕境,最後核武器成了最後一根稻草,導致最終戰爭結束。
核武器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你說一根草就能把駱駝壓死,豈不笑話???
『陸』 中國發明了核彈之後世界有什麼反應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位國民黨將領,從大陸敗退到台灣後,因為是敗軍之將,不被重用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他辭職去了南非,做點小生意過日子。那時南非與台灣關系密切,都自稱是反共的堅強堡壘。與美國一樣,那時候的南非還奉行種族隔離政策,比美國還嚴格。黃種人是有色人種,在公共汽車上必須坐後排座,前排的座位屬於白種人。四十年前, 1964年10月17日,這位先生乘公共汽車,上車後他習慣地往車後面走。司機對他說,你可以坐前排了,不用去後面了。老先生非常詫異,說: 我是中國人。司機說,我知道,我看出來了。老先生說,那,我不就應該坐在後面?司機說,難道你沒看今天的報紙?昨天中國爆炸了原子彈。能造出原子彈的民族當然是優等民族。從今天起,中國人都可以坐前排座。 老先生一下子就愣住了。過了一會兒,他淚流滿面地說,這車我不坐了,我下車走路。紅色中國為他掙來了前排座,掙來了一個民族整體的尊嚴,卻永遠斷絕了他跟著蔣介石反攻回到大陸的希望,也就永遠斷絕了他回歸故鄉的希望!!!至少在那個時候他是這樣理解的。
『柒』 人類軍事上最偉大的發明是核彈嗎
大家不要吵,可以針對內容辯論,炒起來就沒意思了。對不。
先來說說,樓主認為核彈是最偉大的發明,這個『最偉大』就很模糊,什麼才是最偉大呢?
按照樓主說的,那麼應該理解為,核彈拯救了地球人,於是他就是最偉大的。可是,這個命題有兩個問題,第一,暫時還沒有外星人出現,沒有人用核彈去打。第二,如果說以後會有外星人出現,那麼以後還也有可能出現比核彈更nb的武器。所以基於這兩個問題,這個命題就不能成立。
然而,我們可以假設,假設未來真的出現了外星人侵略地球,並且用核彈消滅。那麼核彈可以說是偉大的軍事發明。但是,至少我認為不能說成是最偉大,因為每一項軍事科技的發明與革新都帶來了全新的時代,都改變了原來的戰法。當年刀劍時代,出現了弩,這夠偉大的,改變了一個時代。但那是在當時時代來說的。在騎兵橫行的時候,誰的騎兵有馬鐙,誰就能跑的更遠,打下更多江山。在冷兵器時代,誰有火葯就能起到決定性勝利。在飛機大炮時代,一個小小的核彈,就能起到讓人害怕的戰略作用。但這些都是在當時起作用,在當時偉大的。假如以後,未來,出現了比核彈更nb的東西,或者出現了能消除核彈威脅的東西,那麼核彈還能說是最偉大嗎?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謝謝。
『捌』 世界上哪個國家先發明了核武器
美國 過來 俄國 中國
『玖』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有能力製造核武器
1,擁有核武器的國家8個(括弧內為第一次核爆時間):
美(45.7)、俄(49.8)、英(52.10)、法(60.2)、中(64.10)、以色列(60年代末)、巴基斯坦(72)、印度(74);
2,絕對有能力生產核彈頭的國家有2個:
日本:一方面堅持無核三原則(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另一方面秘密進行准備。世人普遍認為,日本是准有核國家,一年內就可生產出核武器,並一躍成為世界第三核大國。
德國:德國是最早擁有核技術的國家,戰敗後被美國人搶先研製出核彈。現在有25座核電站,德國要想擁有核武器是易如反掌的事。
3,美國在西歐7個國家境內部署了核武器,如在法國、英國、德國、土耳其、義大利、荷蘭、比利時。
4,有核計劃,有核技術,有生產核武器潛力的「核門檻」國家(地區)有44個之多:
巴西、南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阿根廷、加拿大、伊朗、朝鮮、韓國、中國台灣、利比亞等等。
5,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是前蘇聯分出來的,蘇聯分裂前這3個地方就已經庫存了一些核彈頭和核技術人員,有重新製造核彈頭的條件。但這3國都已經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公開承諾退還俄羅斯核武器,宣布為無核國家(他們認為這樣更安全)。
『拾』 世界上誰是第一個發明核武器的
英國曾制訂計劃進行這一領域的研究,但由於戰爭影響,人力物力短缺,專後來也只能采屬取與美國合作的辦法,派出以物理學家J.查德威克為首的科學家小組,赴美國參加由理論物理學家J.R.奧本海默領導的原子彈研製工作。
在美國,從歐洲遷來的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萊奧首先考慮到,一旦法西斯德國掌握原子彈技術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經他和另幾位從歐洲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奔走推動,於1939年8月由物理學家A.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第32屆總統F.D.羅斯福,建議研製原子彈,才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但開始只撥給經費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珍珠港後,才擴大規模,到1942年8月發展成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龐大計劃,直接動用的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製成 3顆原子彈,使美國成為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