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磁鐵真的可以做出一個永動發電機嗎
不能。永動機是違反客觀科學規律的概念,是不能夠被製造出來的。
永動機是一類所謂不需外界輸入能源、能量或在僅有一個熱源的條件下便能夠不斷運動並且對外做功的機械。
不消耗能量而能永遠對外做功的機器,它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故稱為「第一類永動機」。在沒有溫度差的情況下,從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氣中不斷吸取熱量而使之連續地轉變為機械能的機器,它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故稱為「第二類永動機」。
這兩類永動機是違反當前客觀科學規律的概念,是不能夠被製造出來的。
(1)一塊磁鐵發電小發明擴展閱讀:
永動機的起源
永動機的想法起源於印度,公元1200年前後,這種思想從印度傳到了伊斯蘭教世界,並從這里傳到了西方。
在歐洲,早期最著名的一個永動機設計方案是十三世紀時一個叫亨內考的法國人提出來的。輪子中央有一個轉動軸,輪子邊緣安裝著12個可活動的短桿,每個短桿的一端裝有一個鐵球。
方案的設計者認為,右邊的球比左邊的球離軸遠些,因此,右邊的球產生的轉動力矩要比左邊的球產生的轉動力矩大。這樣輪子就會永無休止地沿著箭頭所指的方向轉動下去,並且帶動機器轉動。
這個設計被不少人以不同的形式復制出來,但從未實現不停息的轉動。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雖然右邊每個球產生的力矩大,但是球的個數少,左邊每個球產生的力矩雖小,但是球的個數多。於是,輪子不會持續轉動下去而對外做功,只會擺動幾下,便停下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永動機
㈡ 如何用磁鐵製作小發電機
材料:
漆包線、高強度磁鐵、修管道用的生膠帶的盒、發光二極體、透明膠帶、筷子、吸管、曲別針。
步驟:
1、漆包線在生膠帶盒裡繞了500多圈,兩端的漆刮掉,分別纏在發光二極體的兩個管腳上。
4、轉動筷子,帶動磁鐵轉動,這樣線圈裡的磁通量發生變化,產生電流,可以看到發光二極體開始發光。
5、製作完成。
㈢ 磁鐵自製發電機是什麼原理
磁鐵自製發電機是什麼原理
根據磁生電、電生磁的電磁原理,人們可以自製簡易的磁鐵發電機。原理如下:
在每塊磁鐵的周圍都布滿了磁場,磁場的存在常常以大家可見的磁力線表示。在下列圖示中,圖示一表示磁鐵的磁力線,圖示二表示發電機的工作原理。一根導體,或由導線繞成的線圈在磁場中作垂直於磁力線的方向運動時,即導體(導線)切割磁力線,就會在導體(導線)的兩端產生電壓,將導體(導線)的兩端連接電子儀表,或者連接某種電子設備上,就會產生電流效應。
圖示一 幾種磁鐵的磁力線
圖示二發電機工作原理
希望能幫到你
㈣ 磁鐵電池(一塊磁鐵,一些銅線,就能發電你信嗎)這是什麼原理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天線的原理,你知道為什麼收音機能收到廣播嗎,因為空間有電磁波存在,只要天線足夠大,導體就能感應到足夠大的磁場,產生足夠大的電動勢,就可以使圖中的二極體燈亮了,其實目前電能的無線傳播的運用已經很廣了,那個年輕人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讓他的房間里安裝了一個很強的電波發射裝置,和他手中的線圈是配套的,這樣就是我們常說的電能的無線傳播技術,運用很廣,你到網路搜搜,很多應用電路的
㈤ 怎樣用磁鐵做發電機(要圖片)
首先,使用汽車發電機是絕對絕對錯誤的,而且,汽車發電機的一個特點,就是不能遠距離輸電,這個特性你們可以去問那些非常懂汽車的人,你必須把汽車發電機和蓄電池間的線距離拉得很短,汽車發電機本身就是設計成高轉速,只有使用齒輪的情況下才能達到這個轉速,但是這樣是絕對劃不來的。其次,除非是非常特殊情況,否則使用風力發電機是絕對不會給你節省任何客觀費用。再有,3300w的風機,或者如何功率的風機,都不能裝在屋頂,這是非常危險。
12塊磁鐵,按目前的規格來看,是不可能有這么大的輸出。如果你是想自己繞線,自己做電機,那麼你最好要多些磁鐵,然後線圈數量,要根據實際情況,你先繞個20圈,然後就可以大概計算出每圈的電壓,然後推斷出大概需要多少圈等。
但是風力發電機,製作的前提,就是當地風速! 如果當地風速不高,那麼在做發電機除了好玩外實際上是不會給你打來如何有意義的輸出。
㈥ 個小磁鐵真的可以做出一個永動發電機嗎
不可以,現實中沒有永動機
永遠有損耗
但是理論上是可以的
理論就是拋去所有損耗提出的,下面因為這個回答對我人身攻擊的,你素質我真的是比不過
㈦ 與磁鐵有關的小發明小製作
一根縫衣針,用磁鐵把它磁化,然後用棉線拴在針的中間部位,掛在一個支架上,就成為一個指南針了。再做一個浮式指南針:
拿一根磁化了的鋼針,橫向穿過一塊小軟木塞,放在一個盛水的陶瓷碗內,就是一個浮式指南針。
我們還可以做一個更講究的匣式指南針:
找一個小圓紙盒或者塑料盒(不能用鐵盒)。用硬紙剪一個和小盒一樣大小的圓片,上面貼一張白紙,標出S、N等字樣,把一個塑料圖釘從背面摁在圓紙片上,把圓紙片放入盒內,盒中心就有一個直立向上的針柱了。再找一個廢刮鬍子刀片,剪成狹長的菱形,用釘子在中心位置打一個小坑,放在針尖上試一試,如果不能平衡,就用剪刀修理,直到能平衡為止。把它放在強磁鐵上磁化,然後架到盒內的針柱上。在盒口蒙上一層透明玻璃紙(用玻璃更好),把原來的盒蓋開一個大孔再蓋上去,就是一個盒式指南針了。
一個能自由旋轉的磁體,在靜止的時候,總是指向南北方向。人們了解到磁體的這種特性以後,就利用它來製造指示方向的工具——指南針。
磁針靜止以後,為什麼總是指向南北呢?因為地球是個大磁體,它的兩個磁極接近於地球的兩極,在地磁力的作用下,磁針就被吸到南北方向上了。我們知道,異名磁極是相吸的,地磁的S極在北端,N極在南端,因此,磁針的N極總是指向北方,S極總是指向南方。磁針的磁極和地球的磁極並沒有接觸,它們卻能互相吸引,這表明磁體的周圍存在一種看不見的東西,人們把它叫做「磁場」。地球磁場的存在是磁針能夠指示南北的原因。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要算我國戰國時期製造的「司南」了。它是把天然磁鐵琢磨成勺子的形狀,勺柄是S極,使重心落在圓而光滑的勺頭正中,然後把勺子放在一個光滑的盤子上。使用的時候,把勺頭放平,用手撥動它的柄,使它轉動。等司南停下來,它的長柄就指向南方。那時候,有的人到山裡去采玉,怕迷失方向,就帶上司南來辨別方向。
發明司南以後,人們不斷地研究和改進指南的工具。到了北宋初年,又製造出了指南魚。它是用一塊薄薄的鋼片做成的,形狀很象一條魚。魚的肚皮部凹下去一些,象小船一樣,可以浮在水面上。把它磁化以後,放到盛水的瓷碗里,就能指示方向了。因為水的摩擦力比固體小,指南魚轉起來比較靈活,所以它比司南更靈活更准確了。
當時還有用木頭做的指南魚,就是用一塊木頭刻成魚的樣子,象手指那麼大。從魚嘴往裡挖一個洞,裡面放上條形磁鐵,使它的S極朝魚頭,用蠟封住口。另外用一根針插到魚嘴裡,指南魚就做好了。把它放到水面上,魚嘴裡的小針就指著南方。
我國不但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指南針的國家,而且是最早把指南針用在航海事業上的國家。據記載,南宋的時候,航海的人已經用「羅盤」來指示航向了。這是把指南針和羅盤結合起來的指南工具。羅盤的盤有用木頭做的,也有用銅做的,盤的周圍刻上東南西北等方位,盤中央放一個指南針。只要把指南針所指的方向,和盤上的正南方位對准,就可以很方便地辨別航行方向了。
在軍事上也用到指南針,行軍作戰的時侯,如果遇到陰天黑夜,就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㈧ 一個環形磁鐵可以自製發電機嗎
可以的,圓形磁鐵的磁場分布也是對稱的。磁力線只是人們為了方便描述磁場而人為規定的,是不存在的。磁場是具有物質性的。
理論上可以,將銅線繞製成多匝矩形線圈,磁鐵置於中間,旋轉線圈或磁鐵,讓線圈的兩條邊切割磁感線,即可製成小型發電機。
(8)一塊磁鐵發電小發明擴展閱讀:
磁場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磁場不是由原子或分子組成的,但磁場是客觀存在的。磁場具有波粒的輻射特性。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就是以磁場作為媒介的,所以兩磁體不用在物理層面接觸就能發生作用。
電流、運動電荷、磁體或變化電場周圍空間存在的一種特殊形態的物質。由於磁體的磁性來源於電流,電流是電荷的運動,因而概括地說,磁場是由運動電荷或電場的變化而產生的。用現代物理的觀點來考察。
物質中能夠形成電荷的終極成分只有電子(帶單位負電荷)和質子(帶單位正電荷),因此負電荷就是帶有過剩電子的點物體,正電荷就是帶有過剩質子的點物體。運動電荷產生磁場的真正場源是運動電子或運動質子所產生的磁場。例如電流所產生的磁場就是在導線中運動的電子所產生的磁場。
磁場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磁力的作用的物質叫做磁場,磁場的基本特徵是能對其中的運動電荷施加作用力,即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磁場的作用力。磁場對電流、對磁體的作用力或力距皆源於此。而現代理論則說明,磁力是電場力的相對論效應,受到磁性影響的區域,顯示出穿越該區域的電荷或置於該區域中的磁極會受到機械力的作用。
當施加外磁場於物質時,磁性物質的內部會被磁化,會出現很多微小的磁偶極子。磁化強度估量物質被磁化的程度。知道磁性物質的磁化強度,就可以計算出磁性物質本身產生的磁場。創建磁場需要輸入能量。當磁場被湮滅時,這能量可以再回收利用,因此,這能量被視為儲存於磁場。
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磁體間的相互作用就是以磁場作為媒介的。電流、運動電荷、磁體或變化電場周圍空間存在的一種特殊形態的物質。由於磁體的磁性來源於電流,電流是電荷的運動,因而概括地說,磁場是由運動電荷或變化電場產生的。
磁感應強度是用來表示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單位:(T),1T=1N/A?m。對放入其中的小磁針有磁力的作用的物質叫做磁場。磁場是一種看不見,而又摸不著的特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