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培養孩子創造力
導讀:所謂創造性指的是能夠為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添加新東西、新想法的智能;而創造力,則是能勝任這種卓越工作的能力。然而,創造力不是絕對與智商的高低成正比的。 美國喬治亞大學教育心理學家E•P•托拉斯博士說:創造力在孩子三歲時突然開始發展,四歲至四歲半達到最高峰,五歲時開始急速衰退。因此,三歲至四歲是最關鍵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里引導得當,將可以培養出極富創造力的孩子。 幾招培養寶寶創造性思維: 贊美寶寶的創造 寶寶的創造潛能表現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用心觀察他的日常表現,就可以發現他的創造力。 教寶寶有趣地解決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寶寶常碰到一些小困難、小問題,這時,不要急於幫他解決,而是讓他自己想想辦法。 給故事編結尾 給寶寶講一個沒有結尾的故事,讓他發揮想像自己編個結尾。 創造想像的條件 給寶寶提供道具,如衛生紙卷芯、帽子、衣服等,通過和寶寶玩游戲的方式,讓他開動腦筋,進行有意想像。 為了培養出具有創造力的孩子,父母須了解周圍孩子擁有創造力特徵。掌握要點,便是為培養出孩子創造能力了。以下列舉大概擁有創造力的孩子所具有的特徵: ⒈有強烈的好奇心; ⒉喜歡實驗; ⒊愛發問,常提一些一般孩子不問的問題; ⒋不滿足於簡單的回答,窮追不舍,直到獲得滿意的答案為止; ⒌不斷提出新的想法; ⒍對於即使是初次嘗試的事情也不膽怯; ⒎經常與小夥伴、父母、老師的想法發生沖突,常被老師視為驕傲的孩子; ⒏由於獨立性強,經常會反抗。這就是擁有創造力的孩子所具有的特徵。 在一般家長眼中的感覺理想孩子,往往是乖乖地聽話,順從不做出格的事情、也不與家長唱反調。但我們必須注意理想形象,事實上與具有創造力的孩子存在著相當大的差別。
② 孩子創造力的提升,對孩子成長會有多大的幫助
創造意識是孩子創造思維的起點,是讓孩子進行新穎、奇思妙想或創造新事物的過程。對孩子來說,游戲是表達意識的最好方法。因為四肢運動和大腦思維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孩子們不僅可以鍛煉四肢,還可以開發大腦的創造力。
論兒童創造力發展的重要性
創造思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貫穿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來說,有創意思維的孩子喜歡探索、評論、嘗試某些東西。創意嘗試給孩子帶來快樂,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③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沒有創造力想像力可能是感統失調了,建議帶孩子去做個感統測評吧,如果進行感統訓練的話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④ 孩子擁有超強創造力的特徵 由哪些方面的表現
創造,是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通過自由的操作、探索、自我表現,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想知道孩子是否擁有創造力,想更好的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先了解下孩子創造力的表現特徵吧!
一、注意力集中
當孩子在進行某項操作,或觀察某件事物、傾聽某些對話時,注意力會高 度的集中,以至於常常忘了時間要吃飯,或聽不到其他的人說話,並不受外界的因素影響。
二、觀察力強
他能發現兩張相似圖畫的不同點,觀察得也非常仔細、認真。假如你把你讀書時的畢業照給他看,他也能找到哪個是曾經的你。
三、想像力豐富
卷著被窩的時候,他會說:「我覺得我像一隻沒有腳的肉蟲子,正在那裡冬眠。」穿著漂亮的衣服,他會說:「我變成了一隻漂亮的蝴蝶。」看見媽媽的新帽子說:「媽媽,你頭上有個飛碟。」
四、問題不斷
「媽媽,我問了很多人,可我還是不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媽媽,為什麼金魚它不怕冷呀?」「電視里的人都跑到哪裡去了?」「雪融化了跑到哪裡去了?」
圖片來源於華蓋
五、敢於挑戰
「我覺得這本書里說得不對,應該......」當你正在對孩子的某件事發表意見時,他能夠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並告訴你他為什麼要這樣的。
六、獨立行動
「媽媽,這件事讓我來完成吧!」不管是做家務,還是玩游戲,遇到困難,他都希望自己一個人解決,父母也要相信他的能力,放手讓他去做。
七、把想法付諸行動
自己有什麼想法的時候,會立即付諸行動。把麵粉和顏料攪在一起,幾天後卻發霉了,「我以為麵粉加顏料能做成橡皮泥。」「我想給小狗洗澡,所以在它身上擦了沐浴露。」
八、主動學習
「我討厭蚊子,所以昨天我在圖書館找了很多關於蚊子的書,並找到如何消滅它們的方法。」無論遇到什麼問題,他總是希望自己能想辦法解決,學習解決的方法。
⑤ 論述家長如何評價孩子的創造力
不管怎麼說,創造能力還是得靠父母老師的培養,12歲前培養最佳!
人的模仿力和創造力有個別差異的!
我覺得,不應該去評價某個孩子的能力,只是對孩子的不尊重,而是去正確引導和鼓勵!
⑥ 孩子的創造力包括哪些方面
創造力包含三來方面的內容源,具體方面如下:
多維能力
這包括視覺空間方面的智力、邏輯數學能力、觀察能力、創造能力等,這些人在以後的發展中有可能會成為設計師、畫家、雕塑家等。
音樂智能
肢體運動和音樂智能強的孩子,具有音樂方面的創造力,這些人的樂感比較好,有可能會發展成為歌唱家、舞蹈家、作曲家等等。
文字語言
語言文字創造能力就是語言智能,另外,還包括了人際交往的智能等,他們會成為演說方面的專家,作假等。
⑦ 培養一個孩子的創造力,應該做到哪些
什麼是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一個人通過學習和實踐產生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發明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通過學習實踐產生的改進.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關注下布魯姆的認知層級理論。從下到上依次是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新。記憶是最基礎的能力訓練,裝入大腦相關的信息,重復的訓練。
⑧ 孩子具有創造力的表現行為
孩子從小就有創造力,比如說孩子在畫畫的時候對物品的市場就有他自己認為的顏色
⑨ 贊美孩子有創造力的句子
贊美孩子有創造力的句子1.每天都會出現一些新的奇跡,戲言變成了真實。那些打算嘲笑別人的人將發現他們自己被人嘲笑。——塞萬提斯
2.人世間有許多奇跡,人比所有奇跡更神奇。——索福克斯
3.成長,畫出他的每分神態,將自己的本性融入作品的,我們就會永遠重復同樣的模式?所以我認為最好的問題可能不是『為什麼人們有創造力,最優美的詩歌還未創作,走進直覺的荒野,而是究竟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有創造力。最美麗的畫兒還沒畫。世上還沒有完美的鐵路?』而是『為什麼人們沒有創造力。」——愛德華·波諾
4.只注意小事,就會失去創造力。只看問題,不看目標。——余世維
5.幸福不在於擁有金錢,而在於獲得成就時的喜悅以及產生創造力的**。——羅斯福
6.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創造力的果實。——米爾
7.使人站起來的不是雙腳,而是理想智慧意志和創造力。
8.感謝自然,賦予人們神奇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人們觀察鳥兒,探索海洋,收獲著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享受著自然。是自然讓生命五顏六色,讓我們保護自然,熱愛自然,感謝自然吧。
9.我能成為一個科學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對科學的愛好;思索問題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搜集事實上的勤勉;一種創造力和豐富的常識。——達爾文
10.創新應當是企業家的主要特徵,企業家不是投機商,也不是只知道賺錢存錢的守財奴,而應該是一個大膽創新敢於冒險,善於開拓的創造型人才。——〖熊彼特〗奧地利經濟學家
⑩ 能舉出一些孩子創造性方面的表現
肌肉動起來,創造力Update 2歲前的嬰幼兒處於探索自己肢體的階段。從學坐、爬、站立到會走路,是每個寶寶必經的基本過程。而手部的精細動作,我們可以看到1、2月大的嬰兒在媽媽餵奶時,無法自己扶奶瓶,但到了3、4個月大,他就漸漸能自己用手去抓握奶瓶;到了1歲半,寶寶就進步到能自己抓握湯匙吃飯、拿蠟筆塗鴉、按壓會發出聲音的有聲書,當媽媽要他幫忙拿東西過來時,他也能達成媽媽的期望。 當寶寶到了3、4歲的階段,在小肢體的精細動作會比嬰幼兒時期更加精細,能做更多難度較高的動作,比如畫畫、玩黏土、玩玩具、拿剪刀、作美勞、能自己進食、自行穿脫衣服等;在大肢體的動作上,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走路走得很穩,還能攀爬、盪鞦韆、溜滑梯,這些都是因為寶寶隨著生理年齡成長,大小肌肉動作也隨之成熟的緣故。 心智技能發展好,創造力上升 除了大小肌肉的發展之外,寶寶的心智認知能力也與創造力緊密相依。寶寶的的心智認知能力包括記憶力、語言能力、對空間與方位的辨識能力、數字能力……等,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增長。 一般而言,嬰幼兒的心智認知發展,會影響到寶寶未來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學習能力,通常1歲多的孩子只能用單字或疊字溝通,3歲的寶寶,就可以講出一連串有組織且有意義的語句;到了4歲,寶寶則已能表達出內容更充實且完整的話語。如:3歲的孩子在幼稚園放學後,能向爸媽簡單表達他今天在校園里聽到且記得的內容,在數字能力方面,能從1數到3;到了4歲的孩子,除了講述今天發生過的事情之外,還能與父母進行討論,在數字能力方面,也進步到能從1數到5,對於前、後、上、下、左、右的空間感基本概念,也較3歲時來得好。 生活能自理,創造力加分 在生活中,寶寶在食、衣、住、行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影響日後發展創造力的要點之一。自寶寶4~6個月大開始,在飲食方面,父母可以開始為他補充副食品,到1歲半,則開始讓寶寶嘗試完全固體的食物,這都能提高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 其他如如廁、穿衣等,寶寶出生後,從包尿布到1歲多,聽話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逐漸發展,漸漸減少孩子包尿布的時間,固定每隔幾小時如廁,或要寶寶想上廁所時,要告訴大人等,這都是寶寶學習生活自理的一環;3歲的孩子可能在上廁所時,能自己脫褲子,但卻需要大人幫忙穿好褲子,但到了4歲,他就能自己穿脫自如,在生活行為中,各方面都愈來愈成熟、精準。 同樣地,在幼稚園里的寶寶,3歲時自己吃點心,可能會吃得滿地都是,到了4歲,他拿湯匙的技巧變好了,能夠自行吃得很乾凈,並遵守用餐禮儀。 社會化行為,寶寶創造力大跨步 創造力的涵蓋范圍非常廣泛,因此寶寶的社會化行為,也與之相關。嬰兒在4~6個月大時,就能辨識大人的臉部表情,並隨之作出情緒反應,若有人對他表現出很兇悍的臉,寶寶可能就會感到害怕並哭泣,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發展。 在情緒發展方面,通常愈小的孩子自我意識愈強。以2歲前的寶寶來說,在此階段仍尚未社會化,慢慢地,當他3歲上幼稚園後,踏入團體生活,雖然開始和別人接觸,但仍比較自我,例如玩玩具時,會自己玩自己的,不想和別人一起玩,也較少和他人有互動、討論;然而到了4歲之後的孩子,他們開始會喜歡和別人互動與分享、討論、輪流、等待,過程中當然也可能伴隨著爭執,例如:玩具互不相讓、破壞別人完成的成品……等,但在爭執中,孩子就會有社會化的情緒發展,這時,老師與家長或照顧者,就應該扮演引導的角色,讓孩子學習如何處理這樣的狀況,如:讓孩子討論是否能一起玩,或是輪流玩等概念,讓寶寶在同儕中互動關系更加良好,也能促進激發孩子的創造力。22種特徵表明孩子創造力高 1.在傾聽、觀察或做事時,精神高度集中,以至聽不見別人的說話或忘了吃飯等。如「哦,我沒聽見你叫我吃飯。」 2.異常的活躍、難以安靜。例如他會說:「我正在思考問題,我不能坐下。」 3.說話時喜歡用比喻,而且比喻又很別致。如「我覺得自己像一條即將變成蝴蝶的毛毛蟲。」 4.有向權威思想挑戰的傾向。如「為什麼書上說的都對呢?」 5.有追根究底的傾向。如「媽媽,我查看了所有的參考書,也看了電視的特別節目,而且問過老師,可我還是不知道上帝在哪裡!」 6.觀察事物很仔細。如「嗨,這只蜈蚣只有41條腿。」 7.渴望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別人。 8.即使在閑暇的時間也不放棄創造性活動。如他會說「休息時,我做了樣東西。」 9.把兩個毫無關系的東西聯系起來。如「嘿,媽媽,你的新帽子簡直像個飛碟。」 10.堅持把自己的某種想法付諸實施。 1 1.對各種事情表現出好奇,並渴望了解它們。如「我就是想知道從這個院子的房頂上看出去是什麼樣子的,所以我就爬上了房頂。」 1 2.自發地運用實驗檢驗自己的想法。如「我以為麵粉加顏料就能做成橡皮泥,結果都發霉了。」 1 3.有做各種試驗的習慣。如「我往洗鳥池裡放過清潔劑,可是沒有一隻鳥來洗。今天我想試試泡沫洗衣粉。 1 4.忠實於真理並強烈地探求真理。如「我覺得世界上真的不存在什麼妖精。」 1 5.有獨立的行為。如「讓我一個人想一會兒可以嗎?」 1 6.敢於提出新觀點。如:「我覺得應該允許兒童投票表決。」 1 7.不易分散注意力。如「我還不能出去,我必須等我的試驗做完了才能和你出去。」 1 8.善於獲得物體間的新組合。如「就用線和鉛筆做圓規吧。」 1 9.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的提出問題的能力。如「雪融化後,白色到哪兒去了呢?」 20.有尋求變通辦法和探究新的可能性的傾向。如「這只舊皮鞋可以做個花盆。」 2 1.能自覺地獨創性地學習。如「昨天我去圖書館把所有關於蚊子的書都查過了。」 2 2.樂於思考或提出一些調皮的問題。如「如果狗是主人而人是寵物,會怎樣呢?」 雖然,家長不能指望以上22個特徵會在同一個孩子身上表現出來,但只要經常細心地注意孩子的表現,就能不失時機地發現孩子身上隨時閃現的創造性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