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USB介面是誰發明的什麼來歷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通用串列匯流排」,也稱通用串聯介面。也許對於這個稱呼你並不熟悉,直接稱呼「USB」你就應該聽說過吧。那麼USB又什麼功能?它為什麼現在能為人們所青睞呢?
計算機硬體飛速發展,外圍設備日益增多,鍵盤、滑鼠、數據機、列印機、掃描儀早為人所共知,數碼相機、MP3隨身聽接踵而至,要真有了這么多的設備,該接到計算機的哪兒?USB就是基於此產生的。USB是一個使計算機周邊設備連接標准化、單一化的介面。USB的規格是由Intel、NEC、Compaq、DEC、IBM、Microsoft、NorthernTelecom聯系制定的。
USB標准介面傳輸速率為12Mbps。但是請讀者注意,一個USB設備最多隻可以得到6Mbps的傳輸頻寬。因此若要外接光碟機,至多能接六倍速光碟機而已,無法再高。而若要即時播放MPEG-1的VCD影片,至少要1.5Mbps的傳輸頻寬,這點USB辦得到,但是要完成數據量大四倍的MPEG-2的DVD影片播放,USB可能就很吃力了,若再加上AC-3音頻數據,USB設備就很難實現即時播放了。
一個USB介面理論上可以支持127個裝置,但是目前還無法達到這個數字。其實,對於一台計算機,所接的周邊外設很少有超過10個的,因此這個數字是足夠我們使用的。
USB還有一個顯著優點就是支持熱插拔,也就是說在開機的情況下,你也可以安全地連接或斷開USB設備,達到真正的即插即用。
不過,並非所有的Windows系統都支持USB。目前,Windows系統中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在這些版本中,只有Windows98以上版本的系統對USB的支持較好,而其他的Windows版本並不能完整支持USB。例如Windows95的零售版是不支持USB的,只有後來與PC捆綁銷售的Windows95版本才支持USB。
目前USB設備雖已被廣泛應用,但比較普遍的卻是USB1.1介面,它的傳輸速度僅為12Mbps。舉個例子說,當你用USB1.1的掃描儀掃一張大小為40M的圖片,需要4分鍾之久。 這樣的速度,讓用戶覺得非常不方便,如果有好幾張圖片要掃的話,就得要有很好的耐心來等待了。
用戶的需求,是促進科技發展的動力,廠商也同樣認識到了這個瓶頸。這時, COMPAQ、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和PHILIPS這7家廠商聯合制定了USB 2.0介面標准。USB 2.0將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增加到了480Mbps,比USB 1.1標准快40倍左右,速度的提高對於用戶的最大好處就是意味著用戶可以使用到更高效的外部設備,而且具有多種速度的周邊設備都可以被連接到USB 2.0的線路上,而且無需擔心數據傳輸時發生瓶頸效應。
所以,如果你用USB 2.0的掃描儀,就完全不同了,掃一張40M的圖片只需半分鍾左右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USB2.0可以使用原來USB定義中同樣規格的電纜,接頭的規格也完全相同,在高速的前提下一樣保持了USB 1.1的優秀特色,並且,USB 2.0的設備不會和USB 1.X設備在共同使用的時候發生任何沖突。
另外,在軟體方面,Windows是完整的支持USB 1.X,對於USB 2.0,系統可以認出,而且能夠正常工作,但是USB 2.0並不能充分發揮其性能優勢,系統檢測到USB 2.0的設備後,會提示說你的USB設備需要優化。現在還沒有完全支持USB 2.0的WINDOWS系統,而LINUX、MACOS、BEOS到是走到了前面,都有了相關的軟體支持或者系統程序包。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帶有USB 2.0規格的產品出現的時候,Windows會非常快的跟上的。現在WINDOWS XP已經會完全支持USB 2.0設備,不過當系統主板一旦支持USB 2.0的時候微軟將會很快推出USB 2.0的補丁。所以我們可以說,由於得到INTEL和微軟的支持,USB2.0標准已成為下一代周邊設備介面的重要趨勢。
USB2.0兼容USB1.1,也就是說USB1.1設備可以和USB2.0設備通用,但是這時USB2.0設備只能工作在全速狀態下(12Mbit/s)
USB2.0有高速、全速和低速三種工作速度,高速是480Mbit/s,全速是12Mbit/s,低速是1.5Mbit/s
其中全速和低速是為兼容USB1.1而設計的
因此選購USB產品時不能只聽商家宣傳USB2.0,還要搞清楚是高速、全速還是低速設備
USB匯流排是一種單向匯流排,主控制器在PC機上,USB設備不能主動與PC機通信
為解決USB設備互通信問題,有關廠商又開發了USB OTG標准,允許嵌入式系統通過USB介面互相通信,從而甩掉了PC機
❷ type-c手機充電口哪一年出來的
太費心的手機充電口是近兩年才出來的,因為之前的手機充電器一般都是邁克爾USB的介面。大概在2018年的時候就有泰克斯手機充電口的手機了。
❸ usb type c是誰的專利
TYPE-C不屬於哪家的專利,這是一個通用標准,生產電子產品的廠家都能用。
USB介面有三種不同外觀的介面,即Type-A、Type-B、 Type-c,Type-C擁有比Tpe-A及Type-B均小得多的體積,是最新的USB介面外形標准。另外,Type-C是一種既可以應用於PC(主設備)又可以應用於外部設備(從設備,如手機)的介面類型,這是劃時代的。
(3)typec介面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為了數據交換的需要,T電子設備都提供了USB介面,無論是PC、平板點還是手機甚至顯示設備。幾乎無一例外都有USB介面。然而,由於技術標準的限制,使得USB插頭具有「方向性」,插入時如果方向不對,要麼插不進,要麼插壞介面或接頭。
在這種情況之下,蘋果為它的設備設計了lighting介面,由於兩個方向都可以插入,因面用戶不必再擔心插錯問題。面除了蘋果設備外,其實T業界也出台了一個類似的介面標准: USB Type-C 。
USB Type-C的風潮最早是由蘋果所領起的,新macBook的問世將 USB Type-c。這個強大的技術帶入到我們視野當中。 USB Type-C,是一個介面規范,它由Type-C插頭和Type-C插座組成。
在各種移動設備和PC中,Type-C成為發展前景最廣的數據介面。隨著Tpe-C技術的逐漸成熟,2017年各類新上市電子產品也陸續選擇配置全Type-C介面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USB Type-C
❹ 什麼是Type-C介面USB3.1與Type-C有什麼關系
USB Type-C,2013年12月,USB 3.0推廣團隊已經公布了下一代 USB Type-C 連接器的渲染圖,隨後在2014年8月開始已經准備好進行大規模量產。新版介面的亮點在於更加纖薄的設計、更快的傳輸速度(最高10Gbps)以及更強悍的電力傳輸(最高100W)。Type-C雙面可插介面最大的特點是支持USB介面雙面插入,正式解決了「USB永遠插不準」的世界性難題,正反面隨便插。
USB 3.1是最新的USB規范,該規范由英特爾等公司發起。數據傳輸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與USB 3.0技術相比,新USB技術使用一個更高效的數據編碼系統,並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數據吞吐率。它完全向下兼容現有的USB連接器與線纜。
介面規范,usb 3.1有三種連接介面,分別為Type-A(Standard-A)、Type-B(Micro-B)以及Type-C。
❺ 華為,vivo,OPPO,三個品牌最早使用type-c介面的手機是哪些
兩者都是 c 型,可以通用充電,但是快速充電協議不同,不支持快速充電。Oppo 原線,大量的芯,oppo 快速充電必須是 oppo 線。維沃不知道。
❻ 為什麼很多人把Type-c介面稱為華為介面
目前有三種類型的手機介面:微型通用串列匯流排、丙型和蘋果閃電。然而,大多數普通人不知道這些介面叫什麼,甚至不知道如何用英語發音。因此,它們只能根據品牌手機的流行程度進行重命名。前後兩面都有微型USB的叫做安卓埠,閃電的叫做蘋果埠,前後兩面都可以隨意插拔的C型被統稱為華為埠。
說到華為,普通人可以理解你所說的「與華為手機相同的充電介面」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是華為的手機,因為大多數人在網上只知道華為小米,而華為可能會在大規模使用C埠了解更多的人。這種說法通常用於借用充電器的情況。如果你說「c型」或「usb-c型」,普通人會感到困惑。
「大眾參考」是日常交流中的一項關鍵技能。「華為嘴」可能就誕生在這樣一個場景中。
例如,每個人過去都稱所有平板電腦為ipad,超級手機屏幕為三星屏幕,早期的越野車被稱為吉普車。我年輕的時候,看到公眾就說桑塔納,有時簡化,有時直接根據我自己的認知,而最重要的是強者的微妙影響!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稱c型介面為華為介面的原因了!
❼ 中國什麼時候實行type c
2015年CES大展上將會出現首批支持USB 3.1介面規范的設備。在CES大展上,Intel聯合USB實施者論壇向公眾展示了USB 3.1的威力,具體搭配的介面是USB Type C,也就是傳說中能夠正反隨便插那種。
從測試視頻來看,通過兩款三星840 EVO SSD組建RAID 0之後,實測USB 3.0 Type C埠的讀寫速度都能達到800MB/s以上。也就是說,2015年的大部分固態盤都無法跑滿USB 3.1 Type C介面的帶寬。[1]
當然,這只是展示,2015年除了諾基亞N1平板、小米4C智能手機[3] 以及新推出的macbook的USB-C介面,其餘很少有產品配備USB 3.1 Type C介面,想要普及還遙遙無期。
❽ Type-C為什麼被大家稱之為「華為介面」
之前出差忘記帶手機數據線隨即問前台小姐姐是否有type-c介面數據線,小姐姐說這邊只有華為、蘋果、和安卓數據線,沒有我說的那種。那麼小姐姐說的這三種到底是什麼數據線呢!為什麼都這么叫,而不是叫其本身的名字呢?
首先簡單介紹下現在手機主要的三種介面。第一種micro-usb介面,第二種為lightning介面,第三種為type-c介面。
相信通過這樣解釋大家也就明白了吧。
❾ type-c介面是什麼
typec介面是USB介面的一種類型。
type-c是最新的USB介面外形標准,這種介面沒有正反方向區別,可以隨意插拔。另外Type-C是一種既可以應用於PC(主設備)又可以應用於外部設備(從設備,如手機)的介面類型,這是劃時代的。
理論上,USB-C埠的最高傳輸速率為每秒10GB。但是蘋果表示新款MacBook的USB-C埠最高傳輸速率為5GBps。最大輸出電壓為20伏,可以加快充電時間。 而USB-A型,極限傳輸速率為5GBps,輸出電壓為5伏。
注意事項:
C母座長時間在高溫的工作環境運行,因為其高溫的工作環境會容易導致加快其usb母座介面內部的端針元件氧化反應,從而出現一些老化腐蝕等情況發生。那麼後置是會大大影響到其usb插座的使用壽命等問題。
C母座拆解出來,以避免容易造成其它微小元件的損壞。可用一些吹風機直接對著usb母座的介面處進行吹風,可解決一些塵埃以及雜物的清理等維護工作。
❿ 什麼是Type-C介面USB3.1與Type-C有什麼關系
USB Type-C(簡稱USB-C),它具有全新的介面尺寸和略顯酷炫的名稱,非常容易使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的小夥伴以為這是一種全新的USB標准,但實際上並不是。Type-C 只是USB 3.1標準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新的標准。
其實USB3.1標准有Type-A、Type-B、Type-C三種介面,Type-C的規范是按照USB3.1標准制定的,因此USB3.1可以製作成Type-C、Type-A等類型,但Type-C不等於USB3.1。
例如說,現在很多手機都採用的Type-C介面,但是它們很多都還是USB 3.0、甚至是USB2.0介面,真正使用USB3.1標準的Type-C介面並不多,其中名氣最大的就是蘋果的12英寸New Mac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