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布斯發明吸塵器是受了母親的啟發嗎這道題選√還是×
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受到思想啟發。
2、通過教學配養和增進學生的自讀自學課文的能力
3、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怨、載、罷、沾、捷、悅。
教學重點:體會「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同上
教法: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法: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具准備:掛圖、生字卡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 今天,我們要學習「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這一課。「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是什麼意思,課文為什麼取了這樣一個題目呢?老師不作解釋,大家也不要去猜,要認真讀課文。你把課文讀好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2、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需要同學們自己去讀去理解。
二、出示讀書提示,鼓勵同學們自讀自學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和人物表現。提示:
1、先要一段一段地讀,認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後再通讀全文。
2、自學生字新詞,認清字形,把字音讀正確。
3、注意了解課文寫的是誰?講了他的什麼事?
三、檢查閱讀情況,了解學生的疑難。
1、抽讀課文。找三個人,每人讀一部分。讀後,請同學們評議,肯定優點,指出不足,糾正錯誤。
2、提問:課文里寫了哪些人物?主要是寫誰的?
布斯是哪裡的人?課文是講他什麼時候的事?(英國人, 1910年的事。) 講了他的什麼事?(研製吸塵器的事——他看到掃地機揚起大量灰塵,給人們帶來危害,下決心要研製不揚起灰塵的掃地機,經過反復試驗,終於成功了。)
3、鼓勵學生質疑,老師對所提問題進行歸納,鼓勵學生思考答案或解決辦法。
四、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學習收獲,加深感受文章中心思想。圍繞的主要問題是:
1、什麼事情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產生了研製掃地機的念頭?(熟悉課文第一部分——「嗚嗚」的響聲,濃濃的塵霧,沾滿了灰塵,灰塵搬運機。)
2、布斯的母親給予了他哪些幫助?(深入理解課文第二部分有關段落——母親很支持布斯的工作,想辦法讓布斯放鬆,幫助布斯動腦筋:「為什麼不可以把木塞壓進去呢」?)
3、布斯的研製工作陷入困境的時候,媽媽說的哪句話對他有很大的啟發?後來他又是怎麼想和怎麼做的?(媽媽說:「為什麼不可以把木塞壓進去呢?」布斯說:「是啊,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呢?」)這時,布斯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把「掃灰塵」變成「吸灰塵」,也許就不會揚起灰塵了。他又想到最近發生的一場龍卷風,把地面上的房屋和樹木都「吸」走的情景。如果把掃地機設計成一種小型的「龍卷風製造器」,不就可以把灰塵吸起來嗎?想到這里,興奮地布斯連忙放下已打開的葡萄酒瓶,找來一塊手帕,蒙住自己的嘴巴和鼻子,然後趴在地上。他猛地一吸氣,緊挨著嘴巴和鼻子的地面變干凈了。取下手帕一看,手帕上沾了不少灰塵。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把地面清掃干凈,而且不會揚起灰塵。)
4、你認為布斯的成功說明了什麼?(做事要有決心,肯動腦筋。布斯「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的念頭,說明了他善於靈活調整自己的思維。)
五、再讀課文,拓展思維
1、讓學生再讀課文,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你從布斯發明掃地機這件事受到什麼啟發?布斯能發明掃地機,你一樣可以發明東西,請想想,你准備發明什麼?
六、教師小結。(略)
七、課後練習
(一)、填詞語,讀句子。
(二)、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選擇正確的答案。
板書設計:
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
母親啟發、幫助布斯
布斯發明吸塵器
㈡ 諾貝爾的發明創造有哪些
據不完來全統計,他一生中因發明源創造而獲得的專利多達255項。其中,有關炸葯的專利有129項。在非炸葯的發明專利中,有氣體測量器、硫酸濃縮器、防爆鍋爐、彈殼無聲退出法、改良電池、改良電話、改良發動機、人造絲噴絲頭,等等。
㈢ 布斯發明了什麼
布斯發明吸塵器
1901年,英國土木工程師布斯到倫敦萊斯特廣場的帝國音樂廳參觀美國一種車箱除塵器示範表演。這種機器用壓縮空氣把塵埃吹入容器內,布斯認為此法並不高明,因為許多塵埃未能吹入容器。後來,他反其道而行之,用吸塵法製成了吸塵器,用強力電泵把空氣吸入軟管,通過布袋將灰塵過濾。1901年8月布斯取得專利,並成立了真空吸塵公司,但並不出售吸塵器。他把用汽油發動機驅動的真空泵裝在馬車上,挨戶服務,把三四條長長的軟管從窗子伸進房間吸塵,公司職工都穿上工作服。
㈣ 發明創造的事例有哪些
發明創造的故事
高跟鞋
15世紀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啟發,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將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裡。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
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追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就很快地盤行起來了。
雨衣
18世紀,在蘇格蘭橡膠廠的麥金托什因生活窘迫,無力購買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不小心將橡膠汁沾滿衣褲,怎麼也擦不掉,只好穿著這身臟衣服回家。室外陰雨綿綿,麥金托什回到家卻驚喜地發現,穿在裡面的衣服一點沒有濕,他索性將橡膠汁塗滿全身衣服。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膠布雨衣。
剃須刀
1828年謝菲爾德製成一邊有保護的刀片,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1895年,美國一位推銷員吉列偶遇發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賺大錢,想發明一種人人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東西。一天,吉列刮鬍子,佩因特發現剃刀的刀片正適合這種構想。他設計出一種安全剃刀夾持柄,但找不到能製造刀片的廠家。到1901年,他遇見機械師卡森,才解決了技術問題,使鋤形刀架與雙刃可換刀片合成一體,並申請了專利。早在1900年,電動剃須刀已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第一種適於商業製造的電動剃須刀是由美國退役陸軍上校希克設計,並於1928年獲得專利的。
鏡子
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鏡」。14世紀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
銀塗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製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
拉鏈
拉鏈是1891年由美國芝加哥機械師賈德森最先發明的。賈德森為了解除每天系鞋帶的麻煩,就發明一種可以代替鞋帶的拉鏈。這種拉鏈是由一排鉤子和一排扣眼構成,用一個鐵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就可使鉤子與扣眼一個個依次扣緊。賈德森把樣品送到1893年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出,得到好評,並因此取得了專利。 如今,拉鏈的品種不斷增多,其應用不只限於日用品,而且已進入科研、醫療、軍事等領域,被某些譽為20世紀科技界的十大發明之一。
冰箱
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機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發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闆,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鉛字時,他發現乙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乙醚是一種沸點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蒸發吸熱現象。哈里森經過研究研製出了使用乙醚和壓力
泵的冷凍機,並把它應用在澳大利亞的一家釀酒廠,供釀酒時製冷降溫用。 第一台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一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於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1.根據海豚的定位系統發明了聲納~ 2.根據鳥巢的結構建造的北京2008奧運會主場管(名字就叫鳥巢) 3.根據變色龍遇到危險變色逃生的啟示人們發明了用與不同地理環境的特種軍服
通過蜻蜓發明了直升機
1907年,世界上第一架像晴蜒一樣的直升機由法國工程師伯雷格和黎歇才研製成功。這架飛機沒有機翼,第一個機臂頭上有兩副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轉的四葉螺旋槳。在試飛時發現飛機振動厲害,安全性能差。直到1932年以後,前蘇聯工程師布拉圖欣才設計製造出了一架名為「歐米加號」的高性能直升機。從此,直升機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飛行工具。
通過魚的身體發明了水下動力學
人類的發明——來自動物的靈感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科學家根據火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hang)。人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
現代的雷達
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科學家研究發現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組成的回聲定位系統。因為蝙蝠魔在飛行時發出超聲波,又能覺察出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科學家據此設計出了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 …科學家通過對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發明了能提高魚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運動形式的無輪汽車(跳躍機)等。 前蘇聯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企鵝王的啟示下,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汽車--「企鵝王」牌極地越野汽車。這種汽車的寬闊的底部,直接貼在雪面上,用輪勺撐動著前進,行駛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
㈤ 世界上第一台吸塵器是布斯發明的,它告訴我們凡事可以什麼
雙重否定句:
看著母親便捷地使用吸塵器,布斯心中不能不充滿了喜悅。
㈥ 發明創造的事例有哪些
發明創造的故事
高跟鞋
15世紀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啟發,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將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裡。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
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追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就很快地盤行起來了。
雨衣
18世紀,在蘇格蘭橡膠廠的麥金托什因生活窘迫,無力購買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不小心將橡膠汁沾滿衣褲,怎麼也擦不掉,只好穿著這身臟衣服回家。室外陰雨綿綿,麥金托什回到家卻驚喜地發現,穿在裡面的衣服一點沒有濕,他索性將橡膠汁塗滿全身衣服。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膠布雨衣。
剃須刀
1828年謝菲爾德製成一邊有保護的刀片,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1895年,美國一位推銷員吉列偶遇發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賺大錢,想發明一種人人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東西。一天,吉列刮鬍子,佩因特發現剃刀的刀片正適合這種構想。他設計出一種安全剃刀夾持柄,但找不到能製造刀片的廠家。到1901年,他遇見機械師卡森,才解決了技術問題,使鋤形刀架與雙刃可換刀片合成一體,並申請了專利。早在1900年,電動剃須刀已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第一種適於商業製造的電動剃須刀是由美國退役陸軍上校希克設計,並於1928年獲得專利的。
鏡子
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鏡」。14世紀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
銀塗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製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
拉鏈
拉鏈是1891年由美國芝加哥機械師賈德森最先發明的。賈德森為了解除每天系鞋帶的麻煩,就發明一種可以代替鞋帶的拉鏈。這種拉鏈是由一排鉤子和一排扣眼構成,用一個鐵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就可使鉤子與扣眼一個個依次扣緊。賈德森把樣品送到1893年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出,得到好評,並因此取得了專利。 如今,拉鏈的品種不斷增多,其應用不只限於日用品,而且已進入科研、醫療、軍事等領域,被某些譽為20世紀科技界的十大發明之一。
冰箱
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機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發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闆,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鉛字時,他發現乙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乙醚是一種沸點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蒸發吸熱現象。哈里森經過研究研製出了使用乙醚和壓力
泵的冷凍機,並把它應用在澳大利亞的一家釀酒廠,供釀酒時製冷降溫用。 第一台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一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於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1.根據海豚的定位系統發明了聲納~ 2.根據鳥巢的結構建造的北京2008奧運會主場管(名字就叫鳥巢) 3.根據變色龍遇到危險變色逃生的啟示人們發明了用與不同地理環境的特種軍服
通過蜻蜓發明了直升機
1907年,世界上第一架像晴蜒一樣的直升機由法國工程師伯雷格和黎歇才研製成功。這架飛機沒有機翼,第一個機臂頭上有兩副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轉的四葉螺旋槳。在試飛時發現飛機振動厲害,安全性能差。直到1932年以後,前蘇聯工程師布拉圖欣才設計製造出了一架名為「歐米加號」的高性能直升機。從此,直升機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飛行工具。
通過魚的身體發明了水下動力學 ??
人類的發明——來自動物的靈感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科學家根據火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hang)。人
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
現代的雷達
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科學家研究發現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組成的回聲定位系統。因為蝙蝠魔在飛行時發出超聲波,又能覺察出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科學家據此設計出了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 …科學家通過對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發明了能提高魚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運動形式的無輪汽車(跳躍機)等。 前蘇聯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企鵝王的啟示下,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汽車--「企鵝王」牌極地越野汽車。這種汽車的寬闊的底部,直接貼在雪面上,用輪勺撐動著前進,行駛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
㈦ 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 課文講了布斯發明什麼事 他的成功說明了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本課會認的6個生字,理解它們在詞語中的意思。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和增進學生的自瀆自學課文的能力。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發明創造的興趣與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這句話。
難點:談談自己對「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這句話的體會。
三、教學安排:1課時
四、預習: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思考:媽媽說的話對布斯有什麼啟發。
五、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激趣引入:
1、板書課題。
2、引導學生讀課文,了解文章意思。鼓勵學生自讀自學課文,參考提示要求全面了解文章意思。
(1)課文寫的是誰?主要講了他的什麼事?
(2)一段一段地讀認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後再通讀全篇。
(二)、自學生字,初步感知:
1、自學生字新詞,認清字形,把讀音讀正確。
2、抽讀字詞。
3、檢查朗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讀准字音。
(1)學生自讀課文,然後指名朗讀。要求讀准字音,不加註音或查字典,不會的生字也可以問同學。
(2)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3)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交流討論,感悟理解:
學習第一部分:
1、出示第一幅圖,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
2、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描述的是這個自然段的內容?
3、分角色讀讀。
4、思考:車廂里的乘客會怎樣想?
5、假如你就是一名乘客,你會怎樣做?布斯是怎樣想的?
6、小結:正是這件事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產生了研製掃地機的念頭?
學習第二部分: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應該怎樣學習?(依據課後提示自學課文)
2、根據課後的默讀提示自學課文:
布斯的研製工作陷入困境的時候,媽媽說的話對他有什麼啟發?後來他又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再說說自己對「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這句話的體會。
3、全班交流:
(1)、理解句子:「為什麼不可以把木塞壓進去呢?」
(2)、媽媽在什麼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①、讀讀這段內容,體會布斯的執著精神,媽媽對兒子的關心。
②、小小的木塞在別人眼裡那麼不起眼,為什麼給布斯那麼大的啟示?
③、體會「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
④、從「木塞」——「龍卷風」——「吸灰塵」,這一連串的想法,對你有什麼啟發?
(3)、教師小結:媽媽無意中說的一句話,卻給了布斯巨大的啟示。
(4)、如果是我,也只能想到如何把木塞壓進去,怎麼也不會和「龍卷風」聯繫到一起,布斯不但想到了這些,還聯想到了什麼?
①、讀讀這部分,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②、出示第二幅圖,看看布斯在干什麼?文章中是怎樣把它寫具體的?
③、默讀這個自然段,畫出描寫布斯動作的詞語,體會人物的品質。
④、放聲朗讀,體會布斯的執著精神。
(5)、你覺得布斯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三部分:
1、齊讀課文。
2、讀了這個小故事,你想對布斯說些什麼?
四、總結全文,歸納板書。
1、這件事對你思考問題有什麼啟發?
2、把你的想對布斯說的話寫在書上。
五、布置作業:
1、積累「詞語花籃」。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六、板書設計:
反過來試試
掃灰塵-------------------------------------------吸灰塵
善於觀察 善於思考
㈧ 你認為布斯為什麼會成功
那個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