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寫攝影理念
攝影就應該是這樣的,用相機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個是創作,不要拿著機器去無為的復制,拍出自己的思想,創作出有思想、厚重感、影調的片子,照片一定要有視覺沖擊力,這樣才是真正在做攝影!
每個人的攝影理念可能是不一樣的。
1. 「對我來說,照相機就是一本寫生簿,捕捉即時靈感的工具,你要在瞬間對你所看到的一切提問並做出決定,通過一個有限的取景器向人們解釋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這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的表達,卻也需要你集中精力、訓練有素、敏感並有幾何構圖的美感。」---布列松
2. 「萬物之中皆有美,能否發現和表現這些美是拍照和攝影的區別。」 —— 馬特;哈迪(Matt Hardy)
3.「攝影沒有什麼不可打破的法則」,或者說,「攝影只有一個法則,你覺得自己應該怎麼拍,那就怎麼拍。」 .——約瑟夫·寇德卡
4.用相機表達出人類心靈最底層的東西,啟開原本在每人內心深處的本性。
「熟悉的事物不可思議面,不可思議事物的熟悉面。」 ——黛安·阿勒絲
5.許多攝影家盲目或被動地接受攝影職業,順從於境遇,缺乏能動的個人秉賦和職業素質,攝影對他們僅是「外在目的」而非「內在需求」,既非「使命」所致,也非「信念」所系,也就很難於歷史境遇中對人類命運和人性價值有所感悟。
6.在攝影中要大膽嘗試,不要為做「對」一切而煩惱。順其自然,不要讓你的腦子被各種攝影「指南」所牽絆,把它們看成是一本字典——只要在需要它們的時候從中獲得幫助就行了。不斷實踐,從其他藝術家那裡獲取靈感的啟迪,但也要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從自己的夢想中尋求靈感是個很好的方法。不要簡單地拍攝人們習以為常的畫面(比如落日的景象),要有不斷創新的意識。敢於打破常規,嘗試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聽取別人的建議,但永遠不要讓別人告訴你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攝影是一門藝術,不是自然科學。——Miss Aniela
7.要記住,相機不過是個工具,無論技術有多先進,都無法取代藝術的眼光。學習技術必不可少的,但真正成為一位偉大攝影師的關鍵是靈活運用技術去表達自己潛意識中的某些東西,用美學的形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換句話說,也就是要用心去拍攝。攝影其實和音樂、詩歌一樣,最高境界是用不斷升華的感覺來創作。讓自己興奮起來,在攝影中充分調動情緒,將感覺融入到你的拍攝對象中去。——Steve Bloom.
❷ 陳萬里的攝影理念是什麼
陳萬里在自己的攝影實踐中,最早體悟到攝影的審美功能,提出了攝影「造美」的觀點,即在「極不美的境界中」,發現並「照成美」,把自然美創作成融入、表現攝影者個性的藝術美。這是攝影藝術理論中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提出這一觀點並在實踐中加以驗證,是陳萬里對我國早期攝影美學的貢獻。
❸ 攝影基礎與作品賞析的作者簡介
劉和海,1973年生,安徽懷寧人。安徽師范大學攝影系教師,碩士研究生。1993年就讀於安徽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系,1997年留校任教、2001年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進修攝影專業。現為中國高校攝影學會、安徽省高校攝影學會會員。主要從事《黑白攝影》、《感光材料》、《彩色攝影》、《攝影基礎》、《現代教育技術》、《攝影基礎與作品賞析》等方面的課程教學和攝影教育與攝影理念研究與創作工作。先後在各種雜志上發表論文幾十篇,作品十幾幅。
❹ 攝影作品簡介怎麼寫(急)
作品簡介應該立足幫助觀者更好了解作品,可以按以下要素形成簡要的簡介:
1、攝影作品的題名,根據作品內容提煉,如果是組片要根據這組照片需共同反映的來提煉個合適的、最好是有點畫龍點睛味道的主題。
2、簡要說明核心內容,背景,可帶上一句拍攝者或編輯擬表達意圖點到為止。
3、拍攝的基本情況,攝影機型,鏡頭,主要參數,作者姓名等。如果是參賽或者參展,作者姓名最好按照比賽或展出的規則。
攝影作品簡介範文:
1、神獸椒圖是中國古代門板上十分典型的裝飾物,九路門釘則是帝王家獨享的裝飾,象徵著權貴與至尊。
2、仙鶴作為神獸頻繁出現在故宮大大小小殿堂前,然而正面的拍攝是在難以避免繁雜的人群。只有另闢蹊徑,走到台階下,避開人群,仰望整片靛藍色的天空,仙鶴也彷彿有了生命,在翹首企盼南方等待故宮主人歸來。
3、開往春天的火車:位於798藝術區的廢舊火車頭是這里的典型性標志。盡管它已不能再次發動,但正如廢舊工廠改造的藝術畫廊一樣,它已被改造翻修,迎來一個又一個春天。
4、陽光燦爛的日子:在意式風情街漫步,偶然經過這間小巷,陽光明媚,如此清新,看著那輛老式28自行車,不禁想起一部夏雨主演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蹲下身來,將窗檯、自行車攬入鏡頭,逆光拍攝形成的彩虹更為整個照片增添了情趣。
5、在故宮拍照的老外比比皆是,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拍攝者又稱為了被拍攝者。遠處的景山與北海的白塔是與故宮金燦燦的房頂疊在一起,使圖片更具縱深的美景。
❺ .什麼是觀念攝影請論述其定義及創作方法
觀念攝影的定義
其實質是觀念藝術在媒介上的一種延伸與演變,是從藝術中抽離出來的一種相對獨立的創作手段與形式。
觀念攝影的主旨
觀念攝影的主旨在於通過攝影所傳遞的某種觀念,擺脫淺層次無意味糾纏的探索過程,試圖通過攝影的媒介,展現對人類生存狀態的剖析,並且提出一些有意味的話題,引發更多的、更深層次的思考。因此,觀念攝影往往不是給出一個答案,而是有多種可能性的指向,讓觀眾自己去悟會。從接受美學的角度出發,這也符合審美的需求。
觀念攝影的意義
觀念攝影的出現顛覆了傳統藝術攝影標准不可動搖的地位,提供了攝影揭示當代生活的新的諸多可能性。觀念攝影以其對傳統藝術攝影的偏離,發展了攝影藝術的新空間。許多藝術家在攝影方式本身的開拓方面不斷努力,把不同的視覺經驗融合在觀念攝影中。正因為觀念攝影的新,使得觀念攝影不能像傳統藝術攝影那樣建立起刻板的判斷標准,也使得觀念攝影更具有實驗性。實驗性藝術潛在的決定因素是嶄新的生活體驗和生命體驗,好的藝術永遠不會是技術的附庸,而應該是思想與生活的創造者。21世紀的今天,觀念攝影正在成為這樣的創造者。
❻ 簡述攝影藝術創作觀念的發展脈絡
隨著的發展,人們在攝影中不斷地增加藝術的元素,開始產生藝術攝影。它與記錄攝影的區別在於藝術性的多少與高低,而無絕對的界限。中鵬
❼ 本人要為攝影作品寫主題簡介和創作過程,從來沒寫過,望各位幫幫忙,應該怎麼寫。
如果是建設題材,那麼以正在創建的物體作為照片拍攝主題比較符合主題。還有,通過分層曝光,拍攝HDR的照片比較好。你這照片,天空曝光過了。
❽ 拍攝理念是什麼意思
拍攝理念強調的是「藝術准則」 。不管是從作品的外表還是內在涵義,好的圖片都是需要遵守一些「藝術准則」,或者說是一些攝影和讀者心理的小竅門。能完整、清晰地表達自己想要說的,盡量加強圖片的視覺沖擊力。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好!
有問題可以追問或者直接聯系我。
工作順利,學習進步哦!
滿意請及時採納,謝謝。
❾ 攝影作品說明範文
《明眸》是一幅很有特色的照片,畫面上,是一個用布圍住頭部的女孩,她只露出一雙眼睛和上半個鼻子。但正是這雙眼睛,透出了撼人心魄的眼光。
作品的趣味中心,就是她的兩隻眼睛。觀眾只看一眼,就好像被她看到了內心世界,完全暴露在她的眼前。她的眼神讓你無法拒絕,那逼視的眼神好似無時無刻不在看著你。這就是它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作品的構思很奇特。畫面上,只有露出的眼睛、眉毛,而其餘的通通不表現。這就使畫面更簡練,不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作者只讓她露出兩隻眼睛,除對生活的感觸外,還有較好的造型手段。在整幅作品中,觀眾能與之交流的只有這兩隻眼睛。它是感情交流的橋梁,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力。
作品的影調是低調。畫面上,深色調佔了三分之一,高調只在左邊的上下兩角,這就產生了強烈的對比。在深色調中,並不是一深到底,而是閃爍出兩只逼視的眼睛,這就使眼光亮度在深色調中脫穎而出。當然這幅作品的用光並非十全十美,右耳處有一絲線光,它削弱了眼光,與整個畫面明顯不協調。如果把這絲線光處理得暗一點,眼光的感染力就會更強。
作品的光線是適度的。作者運用了左側光來表現被攝體,使畫面產生了對比,並且有一定的空間透視感。布在這種側光下產生了一定的質感,女性臉的膚色感很真實。但被攝入的右耳邊處的光線顯然有點過多。
這幅照片的景別是特寫。想要把一個人的眼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運用特寫鏡頭是最合適的。整幅作品雖然看不到她的面部表情,但可以從那兩只逼視的眼睛看出情感,這就為作品增添了想像
這幅作品表現的對象是人。作者在人像攝影中做到「以形寫神,神形兼備」,作者之情和觀眾之情相互密切配合.達到內在真實和外在真實的統一。攝影以現實生活和景物作為表現對象,只有對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深切的感受,從司空見慣的東西中發現不平常的美,才能激起人們的感情,陶冶人們的情操,啟迪人們對生活的認識,才有審美價值。這幅作品正是把人類隱藏的感情通過拍攝表現在觀眾面前,與觀眾產生直接的交流。
❿ 正確的攝影理念是什麼
一般我會把我拍攝的照片歸為3類,第一類是隨手拍的照片,純粹的路過到此一游類的;第二類是稍微用點心思拍的照片,構圖和用光都還算過得去的,攝影技術的表達沒問題;第三類是帶著想法去拍的照片,照片具有感染與打動人的一些「想法」在裡面,這類照片就可以稱之為「作品」了。
按照專業攝影的要求,第一類照片基本就是廢片了,第二類照片大概只會看一段時間就會被遺忘,第三類照片才會被長久保存、記憶猶新。
拍攝的「想法」很重要,平常的多看多思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發現身邊的細節,我們都喜歡看好照片,但是好照片的拍攝過程需要你的一點「想法」,哪怕在攝影技術方面有些不足,只要照片本身具有感染力,也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