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作品圖片

發明作品圖片

發布時間:2021-07-03 12:54:35

Ⅰ 怎樣製作小發明圖片

一項優秀的小發明應當具備新穎性、先進性、實用性和科學性。這「四性」就是小發明的質量標准。1、 新穎性——小發明的實質 一個優秀的發明,應具備新穎性。新穎性是小發明質量標准中最重要的一條。(1)什麼是新穎性呢? 新穎性指的是在提出這項小發明以前,或是在申請專利以前,沒有出現過同樣功能、構思、技術的東西,或同樣的製作方法。而且這項小發明並沒有以任何形式向公眾公開過。這就叫做具備新穎性。 譬如,1879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白熾燈,從此,在黑夜裡,人們可以不再使用蠟燭、油燈了。白熾燈具有新穎性,是一項大發明。1901年,法國發明家克勞特根據莫爾的實驗,在抽掉空氣的玻璃燈管中,改用充氖、氬、氦各惰性氣體進行實驗,從而發明了「霓虹燈」。霓虹燈也是電燈,但它同白熾燈,也有新穎之處,它使人們相信,可以不走愛迪生的使電轉化為熱,然後再轉換為光的道路。1938年,美國通用電子公司的伊曼發明了節電的熒光燈(日光燈)。這只熒光燈是一根玻璃管,管內充進一定量的水銀,管的內壁有熒光粉。在燈管的管兩端各有一個燈絲做電極。當通電後,首先是水銀蒸汽放電,同時產生紫外線,紫外線激發管內壁的熒光物質而發出可見光。因為這種的成分和日光很相似,所以,熒光燈也稱日光燈。日光燈比霓虹燈又有新穎之處。霓虹燈只能用它五彩繽紛的燈光做廣告使用。而它的亮度遠不足為人們提供照明之用。而日光燈則可用作照明。霓虹燈是高壓熒光燈,日光燈是低壓熒光燈,日光燈又有它的新穎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光燈作為新的照明燈具迅速進入家庭、學校、工廠、醫院……(2)怎樣判斷一項小發明有沒有新穎性呢? 第一、以時間為標准來判斷。在時間上,只要發明者在提出這項發前,沒有出現過功能、構思、製作、技術相同的作品或製作方法,它就具備了新穎性。 譬如,計算器的發明。1642年,法國一位只19歲的、後來成數學家的帕斯卡看到當稅務官的父親計算稅務很辛苦,便決心研製計算的機器,他發明的計算器是利用齒輪轉動的原理製成的,不過只是一台原始的加法器。1671年,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在帕斯卡計算器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歷經23個年頭,但不能准確完成計算。1802年,英國人托納斯發現萊布尼茲的樣機很符合科學要求,經過仔細研究分析,又增加了新內容,終於製成了可以進行加、減、乘、除的計算器。19世紀末,英國的波德文和瑞典的奧德納又發明計算器,並先後取得計算器的專利權,於1892年在德國成批生產,並在市場公開出售,

Ⅱ 科技發明作品

水果電池先拿一個水果和 鋁片,銅片各一個 把他們到水果里在拿到先接到電流表上,電流表會有偏轉。說明有電流通過。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Ⅲ 如果想發明一件簡單的物品發明什麼和它的創意來源和作品圖片還有作品功能。

「它的創意來源」就是,此發明的物品與現有功能相似的物品,也就是需要你闡述發明物品的背景技術。
「作品圖片」就是需要展示發明的構圖,以供大家了解。
「作品功能」需要你的發明功能說明書。

Ⅳ 小發明小創造作品

首先我們要准備材料:一個礦泉水瓶、一根塑料空心管、膠水。然後將礦專泉水瓶的瓶底剪屬掉,在瓶底部分把瓶壁剪成3厘米的片片條狀(四周內折乒乓球不外掉即可),接著在礦泉水瓶口下放剪一個乒乓球可以滾出來的洞,這個洞是用來方便我們取球的。然後我們將塑料空心管插進礦泉水瓶瓶口並用膠水固定。

Ⅳ 小小發明100例的作品目錄

小發明孕育著大發明
要善於聯想——聯想法
還有用嗎?——挖掘潛力法
搬過來用——移植法
抓住不放——偶然發現法
倒過來想——逆向思考法
對准目標——希望點列舉法
找出缺點想辦法——缺點列舉法

Ⅵ 科技小發明作品

將一根火柴和一根縫被的大針並在一起,用包香煙的鋁箔將它們緊緊地包裹起來專,再將有火柴頭的一屬端的鋁箔彎折過來密封捻緊。然後在靠近尾部的地方裝上定向尾翼,把針拔出,就成了一個很簡單的反沖火箭。
實驗時,把小火箭放在鐵絲架上,點燃一根火柴,對准鋁箔筒包有火柴頭的部位加熱。當溫度升高到火柴頭的燃點時,箔里的火柴匣被點燃,使周圍的空氣急劇膨脹,氣體從尾口高速噴出。由於反沖作用,火箭筒便從架上向前飛了出去。
如果在鋁箔中包兩根頭對頭放置的火柴,兩端都不封閉。將它放在上,從中部加熱。當筒內火柴點燃後,氣體從兩頭噴出,鋁箔筒仍停留在架上,從而說明了系統的動量守恆.
廢物是:煙盒,針和火柴等

Ⅶ 小學生小發明 製作方法 圖片

星空燈

所需材料:玻璃罐或者廣口瓶、一張小錫紙

製作步驟:

1、把錫紙剪成內剛好能放入玻璃罐中的大小容,在錫紙背面用筆畫出各星座的點陣圖

2、然後用錐子或者尖針按照星座點陣在錫紙上戳出小洞

Ⅷ 小學生獲獎科技製作作品 要圖片和製作方法+材料

要想做出獲獎科技作品,不能從網上找的。應該從身邊的事物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或者缺陷,加以創新,這樣才能做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科技作品,這樣才有可能獲獎。

常見的方法有:
1.加一加:學習中常用的文具許多就是「加一加」的產物。如鉛筆+橡皮」就成了橡皮頭鉛筆。在圓珠筆桿上加上裁紙刀,可以隨手把寫好的紙條裁下來。在圓珠筆桿上加上小木梳,外出旅行的人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2.減一減:能在某件東西上減去什麼嗎?把它降低一點,減輕一些行不行?「減一減「後,變成什麼新東西?它的功能、用途起了什麼變化?在操作過程中,減少時間,減少次數可以嗎?這樣做又有什麼效果?生活中用「減一減」的方法發明新事物或解決問題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3.縮一縮: 縮一縮」的思路是這樣的:把某件東西壓縮、縮小、它的功能、用途會發生什麼變化?有如袖珍收音機、微型電視機、袖珍手電筒、手掌式游戲機、濃縮醬油、壓縮餅干、濃縮魚肝油等等,都是「縮「出來的。有時某一件東西縮一縮後就成了一件新東西。如把一般的保溫瓶縮小。就成了新東西——保溫杯了。
4.聯一聯: 某件事情的結果跟它的起因有什麼聯系呢?能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嗎?把兩樣或幾樣事物聯系起來,會發現什麼規律?把幾樣東西聯系起來,或幾件事情聯系起來,能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5.仿一仿 :「仿一仿」是人們進行創造發明的一條有效的途徑。如科學家研究了蝙蝠的飛行、學習其中的原理發明了雷達;研究了魚在水中的行動方式,發明了潛水艇;研究了大袋鼠跳躍的方式後,造出了會跳躍的越野汽車;研究了大鯨在海中游動的情形,把船體改成了流線形,大大地提過了輪船航行的速度。人們模仿某些貝殼製成了堅固的坦克,模仿了一些大樹、脈稈的性能建造了高聳入雲的塔與摩天大廈。
6.變一變: 「變一變」就是這樣想:改變一下事物的形狀、顏色、音響、氣味、位置、方向會產生什麼結果?改變一下事情的次序或操作的順序又會產生什麼結果? 如我們常見的鉛筆,一般是圓的,放在桌上容易滾落。於是,人們就把圓的變成六角形的,克服了容易滾動這個缺點,後來又有人把六角形變成三角形,就更方面低年級的小朋友把握,為了方面木工的使用,又把鉛筆做成扁圓形。
7.「改一改」也是創造發明中常見的方法。所謂「改一改」就是這樣思考:這個東西在使用過程中,還有哪些缺點或不足,把這些缺點或不足排一排,再分析一下,看看哪個缺點是主要的或必須馬上解決的。怎樣改進才能克服或盡量減少缺點,給人帶來方便。「改一改」就是不斷發現缺點,不斷克服缺點,永不滿足,不斷改進,精益求精。
8.「反一反」的思維方法又叫逆向思維,它一般是指從已有事物或現象的相反方向進行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方法。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把一件東西的正反、里外、上下、左右、前後、橫豎、顛倒一下會有什麼結果?

Ⅸ 創意作品(小發明,小創造)

製作意圖:

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鉛筆很多,但媽媽告訴我,最適合剛開始學習專寫字的兒童使用的鉛筆,還是屬六面立柱體的木質鉛筆。一年級上學期,我用了二十多支這樣的鉛筆。我望著一堆鉛筆頭,想想要把它們扔掉有點可惜,還有點浪費木頭和鉛芯,不太環保。過了一陣,阿姨送給我兩塊橡皮。這兩塊橡皮的中心是一個用塑料做的直徑1厘米的圓形,外面一周包裹著橡皮。這種環保橡皮即使只剩下一點點,也還能捏著中間的塑料圓形繼續擦。我突然想到,鉛筆也可以照橡皮的樣子做成不浪費的環保鉛筆啊。只要把鉛筆的一段做成5厘米長的塑料,剩下的一段還是原來的鉛筆,使用時,鉛筆塑料的一段握在手裡,就可以把鉛筆有鉛芯的一段全部用完,一點也不浪費了。

製作材料:

鉛筆、棒形塑料、膠水

製作方法:

先把塑料小棒裁成5厘米長,再把塑料小棒和用剩的鉛筆頭緊緊用膠水粘在一起。

閱讀全文

與發明作品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