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橡膠發明的

橡膠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6-30 09:21:54

A. 橡皮是誰發明

Edward Naime。

英國工程師Edward Naime 在1770年,無意之中拾起一塊橡膠當作麵包屑,但發覺它的效果很好,於是開始生產和售賣橡皮擦。

初期的橡皮擦並不算方便,因為未經加工的橡膠容易腐壞。直至1839年,發明家 Charles Goodyear 發現了硫化可以使橡膠的質素提升,橡皮擦才變得可靠。

(1)橡膠發明的擴展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書寫的是同樣的文字,大家也能分辨出來哪個是鉛筆寫的,哪個是用鋼筆寫的。而且用鉛筆寫的字和用鋼筆寫的字,必須拿不同的橡皮才能把它們擦掉。

用鉛筆寫字,字跡只保留在紙的表面,而不會深入到紙的內部,但是,鋼筆就不同了。用鋼筆書寫的時候,字跡會浸入紙的纖維內部,把紙染成墨水色。

用橡皮擦鉛筆的字跡時,其實是橡皮把鉛筆寫在紙上的字跡(由鉛筆粉末構成)吸附走了。只要用橡皮一擦,沿著橡皮的「足跡」鉛筆字跡就消失了,即橡皮對鉛筆粉末的吸附力,大於紙張對鉛筆粉末的吸附力。

而用鋼筆書寫的時候,要想把紙的表面以及稍微深一點的紙的內部的字跡(進入紙內的墨水)擦掉,在橡皮中就得配入堅硬的細粉末。這種橡皮的工作原理就像用銼刀銼東西一樣,但是用橡皮擦掉鉛筆的痕跡是摩擦力的作用而產生的現象。

B. 人造橡膠 發明者

整段整段的復制粘貼有毛意思 這個問題要問一下樓主 你說人造橡膠就證明你回不懂橡膠 那麼我就必須確認答一下 你說的人造橡膠是指人合成的橡膠嗎?要是的話 最早的發表專利的是英國的馬修斯 是用金屬鈉處理異戊二烯製取合成橡膠!你要是說的是天然橡膠的合成著因該算是德國的霍夫曼 合成的不叫人造橡膠 叫做異戊橡膠 與天然橡膠的成分相同!

C. 橡皮是誰發明的

1770年,英國科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說:「我見到一種非常合適於擦去鉛筆專筆跡的物質。」
屬當時,整個歐洲均採用切成小立方體的橡膠粒來擦走筆跡。這種物質遂稱為橡皮擦。
另一位英國工程師 Edward Naime 則被認為是發明橡皮擦的人,時間也是在1770年。在此之前,人們使用麵包屑來擦去筆跡。 Naime 稱他一次在無意之中拾起一塊橡膠當作麵包屑,但發覺它的效果很好,於是開始生產和售賣橡皮擦。
初期的橡皮擦並不算方便,因為未經加工的橡膠容易腐壞。直至1839年,發明家 Charles Goodyear 發現了硫化可以使橡膠的質素提升,橡皮擦才變得可靠。
1858年一位來自美國費城的人因為把橡皮擦嵌在鉛筆尾部而取得了一項專利,但後來這種附有橡皮擦的鉛筆因為被判定為「只是把兩項已有的東西嵌在一起而不是新產品」而被取消專利。

D. 橡皮的發明者

是1770年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首先發現的

E. 橡膠「硫化法」是怎樣發明的

1839年2月的一天,美國發明家古德伊爾照例將橡膠和硫磺與松節油混合在一起,將混合物倒入帶把的鍋里,他一邊對鍋加熱,一邊和朋友談話。突然,一不小心鍋從手中滑落,瞬間,鍋中的混合物掉在燒得通紅的爐子上,這塊橡膠本應受熱熔化,但它並沒有熔化,而是保持原來的形態被燒焦。

「哦,這是怎麼回事呀?」古德伊爾沒有放過這一不起眼的現象,緊緊抓住不放,「這種燒焦的過程,如在適當的時候能給予控制的話,那一定會形成不粘的橡膠。」

於是,古德伊爾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反復實驗。對摻入橡膠的比例,加硫磺的多少,加熱的溫度,什麼時候停止加熱等具體步驟都一一進行了探索,終於獲得了最佳性質的橡膠,發明了橡膠加硫的新技術,掌握了製造優質橡膠的方法。

F. 橡膠是誰發明的

1736年,法國科學家康達敏從秘魯帶回有關橡膠樹的詳細資料,出版了《南美洲內地旅行記略》,書中詳述了橡膠樹的產地、採集乳膠的方法和橡膠的利用情況,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1763年,法國人麥加發明了能夠軟化橡膠的溶劑。
1888年,英國人鄧祿變發明汽胎,1895年開始生產汽車,汽車工業的興起,更激起了對橡膠的巨大需求,膠價隨之猛漲。
1897年,新加坡植物園主任黃德勒發明橡膠樹連續割膠法,使橡膠產量大幅度提高。由此,野生的橡膠樹變成了一種大面積栽培的重要的經濟作物。
1493年,偉大的西班牙探險家哥倫布率隊初次踏上南美大陸。在這里,西班牙人看到印第安人小孩和青年在玩一種游戲,唱著歌互相拋擲一種小球,這種小球落地後能反彈得很高,如捏在手裡則會感到有粘性,並有一股煙熏味。西班牙人還看到,印第安人把一些白色濃稠的液體塗在衣服上,雨天穿這種衣服不透雨;還把這種白色濃稠的液體塗抹在腳上,雨天水也不會弄濕腳。由此,西班牙人初步了解到了橡膠的彈性和防水性,但並沒有真正了解到橡膠的來源。

1693年,法國科學家拉康達到南美又看到土著人玩這種小球,科學家和軍人思維和眼光是不同的,追根尋底調查這種小球,才得知這種小球是砍一種印地安人稱為"橡膠"的樹而流出的濃稠液體缺製造的。

1736年,法國科學家康達敏從秘魯帶回有關橡膠樹的詳細資料,出版了《南美洲內地旅行記略》,書中詳述了橡膠樹的產地、採集乳膠的方法和橡膠的利用情況,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1763年,法國人麥加發明了能夠軟化橡膠的溶劑。

1770年,英國化學家普立斯特勒發現橡膠能擦去鉛筆字跡。

1823年,英人馬金托什,像印第安人一樣把白色濃稠的橡膠液體塗抹在布上,製成防雨布,並縫制了"馬金托什"防水斗蓬,這也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雨衣吧。

1852年,美國化學家古特義在做試驗時,無意之中把盛橡膠和硫磺的罐子丟在爐火上,橡膠和硫磺受熱後流淌在一起,形成了塊狀膠皮,從而發明了橡膠硫化法。古特義的這一偶然行為,是橡膠製造業的一項重大發明,掃除了橡膠應用上的一大障礙,使橡膠從此成為了一種正式的工業原料,從而也使與橡膠相關的許多行業蓬勃發展成為了可能。隨後,古特義又用硫化橡膠製成了世界上的第一雙橡膠防水鞋。

1876年,英國人魏克漢九死一生,從亞馬遜河熱帶叢林中採集7萬粒橡膠種子,送到英國倫敦皇家邱植物園培育,然後將橡膠苗運往新加坡、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西亞等地種植並獲得成功。至2004年,世界人工種植天然橡膠成功已有128年歷史。

1888年,英國人鄧祿變發明汽胎,1895年開始生產汽車,汽車工業的興起,更激起了對橡膠的巨大需求,膠價隨之猛漲。

1897年,新加坡植物園主任黃德勒發明橡膠樹連續割膠法,使橡膠產量大幅度提高。由此,野生的橡膠樹變成了一種大面積栽培的重要的經濟作物。

1904年,中國雲南干崖(今盈江縣)傣族土司刀安仁從新加坡購買8000株橡膠苗,帶回國種植於北緯24°的雲南省盈江縣新城鳳凰山,現僅存一株。

1906-1907年,海南瓊海愛國華僑何書麟從馬來西亞引進4000粒橡膠種子,種植於會縣(現為瓊海市)和儋縣。

1915年,荷蘭人赫爾屯在印度尼西亞瓜哇茂物植物園發明橡膠芽接法,使優良橡膠樹無性系可以大量繁殖推廣。

2003年,全世界天然橡膠產量為753.57萬噸。位居世界橡膠生產大國前五位的分別是泰國、印度尼西亞、印度、馬來西亞、中國,五國橡膠總產量為629.25萬噸,佔全球橡膠總產量的83.5%。
20世紀50年代末期,美國Philips公司採用鋰引發陰離子聚合成功地開發了溶聚丁苯橡膠(SSBR),並於1964年實現了工業化生產。SSBR的工業化生產通常使用烷基鋰主要是以丁基鋰作為引發劑使用烷烴或環烷烴為溶劑,醇類為終止劑,四氫呋喃為無規劑。但由於SSBR的加工性能較差,其應用並沒有得到較快的發展。70年代末期,對輪胎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橡膠的結構和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聚合技術的進步,使SSBR得到較快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初期,英國的Duniop公司和荷蘭的Shell公司通過高分子設計技術共同開發了新的低滾動阻力型SSBR產品。荷蘭Shell公司和登錄普輪胎公司共同開發了新型SSBR產品,曰本合成橡膠公司與普利斯通公司共同開發了新型錫偶聯SSBR等第二代SSBR產品,這標志著SSBR的生產技術己進入了新的階段。

我國SSBR的開發較晚,1982年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對正丁基鋰-四氫呋喃-環己烷體系的苯乙烯和丁二烯共聚進行了小試研究,1984年進行了放大試驗,1989年研製了一種新型節能SSBR,1kt級的工業裝置開發成功,1996年北京燕山石化公司開發成功10kt級的SSBR生產線,並與有關單位合作,在汽車輪胎、自行車胎、膠鞋、雜品和改性瀝青等方面相繼進行了應用研究。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對SSBR的基本物性、加工性能評價和輪胎胎面配方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21世紀橡膠發展速度更快。汽車工業帶動橡膠工業,資源極缺、環境要求拉動再生橡膠利用,航天科技對橡膠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G. 橡膠的發明主要內容是什麼

Hancock 漢考克1826年發明了用機械使天然橡膠獲得塑性的方法。
天然橡膠發現很早,考古發掘表明,遠在11世紀,南美洲人民就已使用橡膠球做游戲和祭品。1493年,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第二次航行探險到美洲時,看到印第安人手拿一種黑色的球在玩,球落在地上彈的很高,它是由從樹中取出的乳汁製成的。此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征服黑西哥和南美洲的過程中,將橡膠知識陸續帶到了歐洲。
進入18 世紀,法國連續派遣科學考察隊奔赴南美洲。1736 年法國科學家康達明(Charles de Condamine)參加了南美洲科學考察隊,從秘魯將一些橡膠製品及記載橡膠樹的有關資料帶回法國,出版了《南美洲內地旅行紀略》。該書詳述了橡膠樹的產地、當地居民採集膠乳的方法和利用橡膠製成壺和鞋的過程,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1768年,法國人麥加(P. J. Macquer)發現可用溶劑軟化橡膠,製成醫療用品和軟管。1828年英國人馬琴托士(C. Mackintosh)用膠乳製成防雨布,但製品熱天發粘,冷天變脆,質量很差。
天然橡膠的工業研究和應用始於19世紀初。1819年蘇格蘭化學家馬金托希發現橡膠能被煤焦油溶解,此後人們開始把橡膠用煤焦油、松節油等溶解,製造防水布。從此,世界上第一個橡膠工廠於1820年在英國哥拉斯格(GLASGOW)建立。為使橡膠便於加工,1826年漢考克(Hancock)發明了用機械使天然橡膠獲得塑性的方法。1839年美國人固特異(Charles Goodyear)發明了橡膠的硫化法,解決了生膠變粘發脆問題,使橡膠具有較高的彈性和韌性,橡膠才真正進入工業實用階段。因此,天然橡膠才成為重要的工業原料,橡膠的需要量亦隨之急劇上升。
在19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的第二次產業革命過程中,1888年英國醫生鄧錄普(Dunlop)發明了充氣輪胎。隨著橡膠用途的開發,英國政府考慮到巴西野生橡膠樹生產的橡膠終究不能滿足工業的需要,決定在遠東建立人工栽培橡膠樹的基地。1876年英國人魏克漢(H. A. Wickham)把橡膠樹的種子和幼苗從巴西運回倫敦皇家植物園邱園(Kew Garden)繁殖,然後將培育的橡膠苗運往錫蘭(即現在的斯里蘭卡)、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地種植均獲成功,至此完成了將野生的橡膠樹變成人工栽培種植的十分艱難的工作。
此後,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擴種建立膠園。1887年,新加坡植物園主任芮德勒(H. N. Ridley)發明了不傷橡膠樹形成層組織的在原割口上重復切割的連續割膠法,糾正了橡膠樹原產地用斧頭砍樹取膠因而傷樹、不能持久產膠的舊方法,使橡膠樹能幾十年連續割膠。
1904年,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土司刀印生由日本返國,途經新加坡(馬來西亞的一個州,1965年8月9日獨立)時,購買膠苗8000多株,帶回國種植於北緯24度50分、海拔960米的雲南省盈江縣新城鳳凰山東南坡,從此開始了中國的橡膠種植歷史。

世界橡膠工業百年發展史:大體劃分為形成時期、發展時期、繁榮時期及穩定發展時期四個階段。
形成時期 早在11世紀,南美洲人民即已開始利用野生天然橡膠。1736年法國人C.孔達米納參加法國科學院赴南美考察隊,觀察到三葉橡膠樹流出的膠乳可固化為具有彈性的物質。後來,亞馬孫河流域的野生三葉橡膠樹的膠樣被寄回巴黎,開始引起了歐洲人的注意。1823年C.麥金托什在英國建立了第一家防水膠布工廠。在同一時期,英國人T.漢考克發現橡膠通過兩個轉動滾筒的縫隙反復加工,可以降低彈性,提高塑性。這一發現奠定了橡膠加工的基礎。他被公認為世界橡膠工業的先驅。1839年美國人C.固特異發現橡膠與硫磺共熱可以大大增加橡膠的彈性,不再受熱發粘,從而使橡膠具備良好的使用性能。橡膠硫化方法的發現對推動橡膠的應用起了關鍵的作用。19世紀中葉,橡膠工業已開始形成。它已能生產膠布、膠鞋、膠管、膠板及一些日用品等。
發展時期 19世紀末期,汽車及汽車輪胎的出現推動了橡膠工業的蓬勃發展。1845年英國人R.W.湯姆森首次提出了充氣輪胎專利。1888年英國人J.B.鄧錄普製造出第一條充氣自行車胎。1895年第一條充氣汽車輪胎問世。不久,汽車輪胎開始了商品生產。為了改進輪胎及其他橡膠製品的使用性能,1893年J.F.帕爾默將簾布(見簾子線)用於自行車胎。1900年簾布開始在汽車輪胎上應用。1906年,美國人G.厄諾拉格用苯胺作硫化促進劑。1912年S.C.莫特發現了炭黑的補強效果。不久,防老劑也應用於橡膠加工。1916年F.H.班伯里提出了橡膠密煉機(見塑煉)專利,橡膠加工機械相應得到了完善和發展。橡膠加工技術在這一時期中有了很大的進步。
隨著橡膠工業的迅速發展,原用野生的天然橡膠在性能和產量方面已不能滿足需要,19世紀中後期開始了天然橡膠的人工栽培。到20世紀20~30年代人工栽培的天然橡膠已經逐步取代野生橡膠,成為天然橡膠的主要來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天然橡膠供不應求,德國開始了甲基橡膠的小批量生產,主要用於製造硬質橡膠製品。這種合成橡膠質次價高,戰後即停止了生產。30年代開始了合成橡膠商品化的生產,聚丁二烯橡膠(即丁鈉橡膠)、氯丁橡膠、丁苯橡膠、 丁腈橡膠、丁基橡膠等相繼投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對戰略物資的需求,合成橡膠及與戰爭相關的橡膠製品如汽車輪胎、飛機輪胎、各種軍車用輪胎的生產均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繁榮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達國家中的汽車等工業蓬勃興起,推動了世界橡膠工業的大發展。1943年鋼絲簾布輪胎問世,1948年,法國米什林公司試製成功子午線輪胎。同年,無內胎輪胎也問世。1953年有規立構合成橡膠研製成功。1956年,有規立構合成橡膠開始在輪胎中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部分天然橡膠使用。1965年,熱塑性橡膠開始應用於膠鞋及膠粘劑。1970年,首批澆注輪胎(用聚氨酯橡膠)誕生。1972年,芳綸簾子線開始投產。這一系列重大的技術突破,為橡膠工業的大發展提供了原料和技術基礎。70年代初期,橡膠加工及橡膠合成的生產技術達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從橡膠的耗量看,1950年世界耗膠量為2.3Mt,1973年達到了10.89Mt。1950年世界輪胎總產量為1.4億套,而1973年猛增到6.5億套。其他各類橡膠製品的生產量在 70年代初期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是世界橡膠工業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
穩定發展時期 70年代中期,石油漲價,嚴重沖擊汽車工業及石油化學工業,橡膠工業隨之出現了危機,不景氣的局面一直持續到80年代初期。世界耗膠量1979年為13.0Mt,1982年下降到11.6Mt,1982年以後開始緩慢回升。世界橡膠工業開始進入了較為緩慢的增長時期。橡膠企業的主要注意力由擴大產量轉移到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及技術水平,努力開發新產品、新技術。隨著世界范圍內新技術革命的興起,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橡膠生產的技術水平。橡膠製品的電子計算機輔助設計促進了橡膠應用技術從技藝向科學的過渡。輪胎澆注工藝突破了原有的輪胎製造技術。熱塑性橡膠的廣泛應用促進了傳統橡膠工藝的根本性變革。

H. 橡膠製品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世界橡膠工業百年發展史:大體劃分為形成時期、發展時期、繁榮時期及穩定發展時期四個階段。
形成時期 早在11世紀,南美洲人民即已開始利用野生天然橡膠。1736年法國人C.孔達米納參加法國科學院赴南美考察隊,觀察到三葉橡膠樹流出的膠乳可固化為具有彈性的物質。後來,亞馬孫河流域的野生三葉橡膠樹的膠樣被寄回巴黎,開始引起了歐洲人的注意。1823年C.麥金托什在英國建立了第一家防水膠布工廠。在同一時期,英國人T.漢考克發現橡膠通過兩個轉動滾筒的縫隙反復加工,可以降低彈性,提高塑性。這一發現奠定了橡膠加工的基礎。他被公認為世界橡膠工業的先驅。1839年美國人C.固特異發現橡膠與硫磺共熱可以大大增加橡膠的彈性,不再受熱發粘,從而使橡膠具備良好的使用性能。橡膠硫化方法的發現對推動橡膠的應用起了關鍵的作用。19世紀中葉,橡膠工業已開始形成。它已能生產膠布、膠鞋、膠管、膠板及一些日用品等。
發展時期 19世紀末期,汽車及汽車輪胎的出現推動了橡膠工業的蓬勃發展。1845年英國人R.W.湯姆森首次提出了充氣輪胎專利。1888年英國人J.B.鄧錄普製造出第一條充氣自行車胎。1895年第一條充氣汽車輪胎問世。不久,汽車輪胎開始了商品生產。為了改進輪胎及其他橡膠製品的使用性能,1893年J.F.帕爾默將簾布(見簾子線)用於自行車胎。1900年簾布開始在汽車輪胎上應用。1906年,美國人G.厄諾拉格用苯胺作硫化促進劑。1912年S.C.莫特發現了炭黑的補強效果。不久,防老劑也應用於橡膠加工。1916年F.H.班伯里提出了橡膠密煉機(見塑煉)專利,橡膠加工機械相應得到了完善和發展。橡膠加工技術在這一時期中有了很大的進步。

I. 是誰發明了橡膠輪胎

早在1836年,比利時人迪埃茲就曾提出過充氣輪胎的看法。1845年,英國米德爾塞克斯的土木工程師羅伯特·W·湯姆遜發明了用皮包裹,內充空氣或馬毛的輪胎,但沒有實際使用。1888年居住在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蘇格蘭獸醫約翰·伯德·鄧洛普,看到自己兒子自行車的實心橡膠輪在石頭路上顛簸很厲害,於是用一根通過活門充氣的管子,外面塗上橡膠作保護層,做了一個氣胎。這種氣胎纏在車輪上,要修補內管的的刺孔,必須首先用苯把塗的橡膠泡下來,修好後再塗上橡膠。這種新輪胎一開始受到人們的嘲笑,但他的兒子騎此車參加比賽獲得了第一名,於是此項發明受到人們的重視。鄧洛普為他的發明申請了專利,放棄了獸醫職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輪胎製造廠,開始生產橡膠輪胎。從1894年起,早期大批量生產的「希爾德布蘭德」和「沃爾米勒」牌摩托車正式使用了鄧洛普輪胎。 法國的安德烈·米許林和愛德華·米許林兩兄弟的米許林公司1892年發明了一種可以拆卸的充氣橡膠輪胎,過去只有專門修理工才能處理的爆胎事故,現在一般人一刻鍾就可以修理好了。這一發明影響了整個世界。1895年,米許林兄弟第一次派裝有可拆裝輪胎的「閃電」號小汽車參加巴黎—波爾—巴黎汽車塞。輪胎汽車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並迅速普及到全世界。 1908年,米許林公司研製出了雙式車輪,有效地解決了重型汽車的輪胎負荷問題。1937年,米許林公司又研製出了子午線輪胎,這種命名為「蠅籠」的輪胎胎面,由多層簾布層加強,並用分層鋼絲簾線層箍緊。這些簾線層均與輪胎鋼絲垂直排列,極大地改善了輪胎行駛方向的穩定性。1981年,英國鄧洛普公司又發明了一種新型輪胎,在穿孔的情況下汽車仍可繼續行駛,而輪胎不會從輪輞上脫出。胎冠內表面塗有聚凝膠,既是密封劑,又是潤滑劑。這種輪胎的安全壽命僅為2.5萬千米。

閱讀全文

與橡膠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