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國創造奇跡原因

中國創造奇跡原因

發布時間:2021-06-30 08:43:56

❶ 中共之所以能創造奇跡的原因

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式真理

新聞來源:廉政瞭望

文/毛昭暉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當我們以現代人的眼光審視萬里長城時,應當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經典史詩。

同樣,建國後「兩彈一星」的政治意義,正如鄧小平所說的:「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換言之,「兩彈一星」是在政治環境異常嚴峻、經濟條件異常艱苦的條件下,舉全國全民之力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歷史豐碑。2008年震驚中外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更充分驗證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在重大危機狀態下的巨大價值。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集中力量辦大事,既是歷史的真實寫照,又是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但是,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的內涵是什麼?能否放之四海而皆準,還是中國式的真理?又如何防範其實施中的理性異化?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究。

有所為,有所不為

集中力量辦大事具有濃厚的政治性和時代性色彩,它迸發於中國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凝聚,又是中華民族治國智慧的濃縮。因此,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立足於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改革路徑,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把握其要義,是有必要的。

「集中」的內涵。一方面,「集中」既包括數量意義上的集中,如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建設三峽工程,也包括公共資源配置意義上的聚集,如有效配置各省資源,構建地震災區「對口支援機制」。另一方面,「集中」的理論層面蘊含著「二八法則」。即集中主要力量解決百分之二十最為重要的問題。對何為百分之二十最重要的問題,將是價值觀引領下的優先權排序問題。

「力量」的內涵。一方面,「力量」既包括財力、物力和人力,也包括人文精神力量,即弘揚人性與構建人格活動的意識與情懷。「力量」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的軟實力,即這個國家的文化、道德、形象和感召力等。另一方面,新的歷史時期集中力量辦大事,不是要把決策主體與實施主體的觀念行為統一化,而是以「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的胸懷,接納融合各種力量。

「大事」的內涵。一方面,「大事」既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治理問題,更是一個民生問題。從政治視角,奧運會是大事;從治理層面,抗震救災是大事;從民生層面,穩定房價、控制物價,縮小貧富差距,當然也是大事。可見,真正意義上的大事,是具有政治、治理和民生等共生價值的「大事」。另一方面,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邏輯起點並非「大事」,而是「應當集中力量」才能辦得了的「大事」。故此,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范圍應當是有限度的,「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尤其應當警惕和防範打著辦大事之名,辦虛事、假事和勞民傷財之事。

中國的路徑選擇

可以說,非均衡發展戰略是鄧小平經濟發展理論的重要構成,同時也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路徑。非均衡發展戰略是在保持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實現有限力量的有效集合和運用,在局部突破和擴大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帶動中國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可見,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核心是力量整合和局部突破。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既是非均衡戰略的重要選擇,同時也是解決非均衡發展問題的有效手段。

政府治理結構的有效性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組織基礎。我國政府治理結構的實質是憲政結構與黨政結構的二元統一。憲政結構,是指以憲法為依據,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中央政府(國務院)、地方人民代表大會與地方政府為核心所構建的施政體系;黨政結構,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黨章為依據,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地方黨的各級代表大會與與黨的常務委員會為核心所構建的施政體系。從表面上看,憲政結構與黨政結構表現出互相鑲嵌與平行的結構形態,但實質上,執政黨掌握著國家重大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問題的最終決策權、各級國家機關的最高領導權、國家強制性機器的最高指揮權和國家重大事項的最終否決權。因此,中國政府治理結構和決策體制,在政治動員、力量整合、政策推進等方面所具有的強大力量,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大一統」政治文化的歷史傳承性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文化基礎。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中國兩千多年的思想「大一統」,與之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的現代語義之一是「統一、服從、集中、秩序和規范」,即「定於一」,這為集中力量辦大事倫理精神的轉化提供了現實沃土。

解決「部門政治」強勢化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法論基礎。當前,「部門政治」強勢化是不容迴避的現實。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者甚至有可能與某些資本集團合謀,以公共利益的名義損害大眾利益,背離社會公平正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治理模式,是一種超常規、動態化的公共利益調適器,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夠有效整合、分化和調整不同的利益訴求,實現利益的再分配,達到削弱強勢利益集團,強化弱勢利益集團的政策目的。

防範治理變異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是中國特色民主制度的生動實踐,是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既定狀態下的靈活運用。這次抗震救災的集中力量辦大事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充分見證了應急狀態下「積極國家」的正當性。美國發生的卡特里娜颶風,反證了自由主義「消極國家」的缺陷,而「有限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公共問題化整為零」和「充分的社會自治」等價值觀,在緊急、非常態化條件下的失靈和失控,印證了最合理的國家應當是「消極角色」與「積極角色」配置均衡的國家。

但是,不可否認,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政治權力的過度使用,必然帶來政治權力結構和運作方式的畸變,從而導致「消極角色」與「積極角色」之間的不均衡加劇。故此,我們必須探索集中力量辦大事公共治理模式下,引發超限度集權和人治慣性的應對之策。簡而言之,應對的路徑有兩條:一是以法治化的手段強化民主決策機制的剛性,使民主決策機制真正成為防範集中力量辦大事公共治理模式濫用的控制閥;二是構建效能型政府,使常態化政府治理模式能夠應對多變的公共管理環境。(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❷ 從創新的角度,分析中國橋梁建設不斷創造奇跡的原因

我個人以為,要談所謂「中國式奇跡」的原因,應該由「中國式奇跡」這個概念的定義者給出,而不能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發表高論,這是不合適的。因為首先對於何謂「中國式奇跡」?算不算是「奇跡」?大家的觀點不一定完全一致。其次,發表高論還要看是誰定義的。假如是中國人定義的,那麼就有自以為是或嘩眾取寵之嫌。若是外國人定義的,那就應該讓他說出理由或原因,我們呢要做到「聽其言,觀其行」!謹防糖衣炮彈或上當受騙!

❸ 創新往往創造奇跡是為什麼

幾年以前,有個人賣一塊銅,喊價是28萬美元,好奇的記者一打聽,方知此人是個藝術家。不過對於一塊只值9美元的銅來說,他的價格是個天價。他被請進電視台,講述了他的道理:一塊銅價值9美元,如果製成門柄,價值就增值為21美元;如果製成工藝品,價值就變成300美元;如果製成紀念碑,價值就應該值28萬美元。他的創意打動了華爾街的一位金融家,在他的幫助下,那塊銅最終製成了一尊優美的胸像——也就是一位成功人士的紀念碑,價值為30萬美元。從9美元到30萬美元之前的差距,恰恰就是創造力的價格。

奧列佛·溫特·懷斯曾經說過:「人的智慧如果滋生為一個新點子時,它就永遠超越了它原來的樣子,不會恢復本來面目。」

創造力本身並不是奇跡,人人都具備它。但大多數人由於受到傳統思維的束縛,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思維定式,因循守舊,缺乏創新意識,這樣,自然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打破常規,不按常理出牌,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突破,也會產生非凡的效果。日本東芝電氣公司的一個小小職員,就因為一個不太起眼的創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實例。

日本東芝電氣公司1952年前後曾一度積壓了大量的電扇賣不出去,7萬名職工為了打開銷路,費盡心機地想辦法,依然進展不大。

有一天,一個小職員向當時的董事長石板提出了改變電扇顏色的建議。在當時,全世界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東芝公司生產的電扇自然也不例外。這個小職員建議把黑色改成淺色。這一建議立即引起了石板董事長的重視。

經過研究,公司採納了這個建議。第二年夏天,東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淺藍色的電扇,大受顧客歡迎,市場上甚至還掀起了一陣搶購熱潮,幾十萬台電扇在幾個月之內一銷而空。從此以後,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電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統一的黑色面孔了。

這個事例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只是改變了一下顏色,就能讓大量積壓滯銷的電扇,在幾個月之內迅速成為暢銷品!誰曾想到這一改變顏色的設想,效益竟如此巨大!而提出它,既不需要有淵博的知識,也不需要有豐富的商業經驗,為什麼東芝公司的其他幾萬名職工就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為什麼日本以及其他國家有成千上萬的電氣公司,以前也沒人想到、沒人提出來?這顯然是因為行業慣例使然。

電扇自問世以來就以黑色示人,各廠家彼此仿效,代代相襲,漸漸地形成一種傳統,似乎電扇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能成為電扇。這樣的慣例與常規,反映在人們頭腦中,便形成一種心理定式。時間越長,這種定式對人們的創新思維束縛力就越強,要擺脫它的束縛也就越困難,越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東芝公司這位小職員所提出的建議,從思考方法的角度來看,其可貴之處在於,它突破了「電扇只能漆成黑色」這一思維定式的束縛。

突破思維定式,進行創新思考,這將是你成功的法寶。要想成為一名更加出色的員工,除了具備創新意識,還應該做到以下五個方面:

(1)進行自我能力評估自己評估自己不客觀,你可找朋友和較熟的同事替你分析,如果別人的評估比你還低,那麼你要虛心接受。

(2)檢討能力無法施展的客觀原因是大環境的限制,還是人為的阻礙?如果是機會問題,那隻好繼續等待;如果是大環境的緣故,那隻好去辭職;如果是人為因素,那麼可誠懇溝通,並想想是否有得罪人之處,如果是,就要想辦法疏通。

(3)不妨展示其他專長有時「懷才不遇」是因為專長錯了,如果你有第二專長,那麼可以要求上司給你機會試試看,說不定就此打開一條生路。

(4)開拓人際關系的新局面不要成為別人躲避的對象,應該以你的才幹協助其他的同事。但要記住,幫助別人切不可居功,否則會嚇跑了你的同事。此外,謙虛客氣,廣結善緣,這將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助力。

(5)繼續強化自我能力當時機成熟時,你的才幹就會為你帶來耀眼的光芒。

所以,最好摒棄「懷才不遇」的感覺,因為這會成為你心理上的負擔。勤奮地做你該做的事,就算是大材小用,也把它當成人生一件樂事。也請相信你的老闆,他們是不會讓有用的人輕閑度日的。

❹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為什麼能夠不斷創造奇跡

人們想知道為什麼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年裡發展如此迅速,他們認為這樣的發展速度簡直是一個奇跡。而在我看來,這樣的快速發展是經濟規律的必然結果。 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背後有三個重要的基礎動力,這些動力和二戰後促使日本經濟崛起,以及「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台灣和韓國)在上世紀陸0年代到吧0年代經濟騰飛的原因是一樣的。它們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一套運作良好的市場機制,以及經濟發展正處於早期階段從而給予經濟更多上升的空間。 下面讓我依次詳述這些動力。 一、人力資本的含義是人在社會上的能力,包括勞動者的技術和職業道德水平,以及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整合資源的能力。人力資本的素質是社會歷史和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不是一0年或者二0年能夠塑造的。經濟學家已習慣用受教育的時間來衡量人力資本的中國,但這樣的方法並不準確,因為它未能把職業道德和人的創造智慧考慮進去,而這些是文化傳統熏陶的結果。這些特質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繼承和完善,有一部分是通過家庭教育得以傳承。 對於中國工人的技術,我們通過古代青銅器、絲綢刺綉、瓷器和明代傢具就可見一斑,更不用說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的精妙。中國毫無疑問擁有相當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其他國家如日本、德國、韓國、新加坡和美國也擁有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只不過表現的形式不同。一些國家未能實現經濟快速發展,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人力資本短缺。 二、第二個動力是一套運作良好的市場機制。中國在一9漆吧年改革開放之前有同樣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但還沒有市場機制,因此未能迅速發展起來。市場機制能夠讓優秀的人才通過辛勤工作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從而為自己也為社會創造財富。市場機制使得經濟活動因為勞動有償而得到充分激發,也因為資源根據市場供求原理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而得到有效配置。 中國政府把經濟機制一步一步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在這一點上他們功勛卓著。我在我的書《中國經濟轉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二005年)中詳細記錄了這一轉變。但是,市場機制如果沒有中國的人力資本,也不能成就這樣快速的經濟發展。 有些人指出中國市場機制的許多缺點,如銀行體系和法律制度,但這些制度在不斷改善。必須說明的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市場機制還不完善時,經濟也可以得到迅速發展,這充分表現在中國過去三0年的歷史經驗中。此外,即使政府不採取行動,經濟體制本身也可以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得到改善和發展。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紀吧0年代應國民經濟的需要而興起的鄉鎮企業的成長過程。市場經濟體制也可以生成其他的市場機制。今天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上世紀三0年代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都是在沒有政府參與的情況下誕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人力資本和市場機制的互動。如果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市場競爭,而且能者會勝出,那麼市場機制就能運作良好。但是平等機會往往在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中無法實現,因為成功人士的孩子必然擁有更好的機會。而中國社會在一9漆吧年改革開始時大多數公民有幾乎相等的機會。都能白手起家,沒有人可以繼承財富而得到創業資本。所有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讀大學或研究生,更有能力和更努力工作的人會被選入大學或研究生院。我在上世紀吧0年代還幫一些優秀的研究生進入北美的研究生院,他們中很多人就來自貧窮的家庭和農村。 三、第三個有助於經濟快速增長的因素是發展中國家和最先進國家之間的技術差異。這使發展中國家通過採用先進的技術可以迅速發展起來。 了解了這三個因素,我們可以預言,中國經濟將繼續增長,因為這三個經濟引擎會繼續發力。隨著技術差距縮小,中國增長速度將逐步放緩,但在至少未來一0~一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經濟每年增長速度仍將高於吧%

❺ 誰知道烏克蘭:為什麼中國能創造奇跡

近日,烏克蘭外長康斯坦丁·格里先科表示,中國對向我國投資十分感興趣。因此,烏克蘭政府將加強與中國的關系。也就是說,未來烏克蘭將不會向西方,而是向東方尋找投資。筆者希望弄清楚,我們是否可以仿效中國現代化的經驗?是什麼阻礙我們創造經濟奇跡? 中國取得成功主要有5個原因:一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在1991年蘇聯解體時,中國的經濟規模只與俄羅斯相當。20多年過去了,烏克蘭的經濟水平還未達到1990年前的水平,而中國卻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烏克蘭分析中心主任奧赫里梅科表示,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而烏克蘭作為獨立國家存在只有短短20年。因此,烏克蘭人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別。當中國開始實施改革時,烏克蘭還墨守成規,許多人不願從事私有經營活動。是信仰幫助了中國公民,英明的孔子鼓勵人們辛勤勞動。 資料圖:99式主戰坦克 資料圖:中國航母服役想像圖 二是自己的投資者。為建立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吸引大量投資者,海外華僑提供巨大的幫助。奧赫里梅科稱:「中國在海外有大量華僑。因此,第一批投資者主要是來自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華僑,之後大量外國投資者才來到中國。中國僑民發揮了主要作用,正是他們創造了中國的奇跡。而烏克蘭不具備這一條件。居住在國外最富有的烏克蘭人不願向國內投資。」 三是聰明的官員。無論中國華僑多麼愛國,他們仍希望能賺到錢,因此投資者都是十分謹慎的。為此,中國首先要保障他們投資安全。中國政府向他們保證,誰也不會從他們手中搶走生意,這保證外國投資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而烏克蘭卻有大量資金外流。烏克蘭官員腐敗行為嚴重,卻很少有人受到起訴,結果擠走投資者。 四是生意規則。在烏克蘭,做生意一直受到政府更替的影響。因此,投資者不願向現代化生產領域投資。但在中國,投資者遵守一些不成文規定。他們明白,中國人並不擔心外商向現代化領域投資。 五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中國政府明白,投資總有停止的時候,資源也不是無限的,要成為世界強國,應當不斷地學習。中國每年向國外派出大批留學生,這也是中國成功的經驗之一

❻ 為什麼說制度成功創造中國奇跡

中國的制度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

❼ 中國一共創造了哪些驚人的奇跡

陝西的秦始皇兵馬俑
洛陽龍門石窟
萬里長城
北京故宮平面圖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從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修建的一座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大型水利工程。該工程採取「引水灌田,分洪減災」的辦法,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因勢利導,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保證了大約三百萬畝良田得到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2000年11月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眾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7,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萬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之稱。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過清、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敦煌石窟
中國甘肅敦煌一帶的石窟總稱。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東千佛洞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五個廟石窟等。有時也專指莫高窟。莫高窟在今甘肅省敦煌市中心東南25千米的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 ,保存著歷代彩塑2400多尊,壁畫4.5萬余平方米,唐宋木構窟檐5座。洞窟最大者高 40 余米、30 米見方,最小者高不過幾十厘米。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構走廊與棧道相連。壁畫有佛像和佛經故事、佛教史跡、神話等題材,構圖精美,栩栩如生。造像均為泥制彩塑,敦煌石窟始自十六國,至清代1000餘年中不斷修建,其塑像、壁畫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歷代佛教藝術的發展,形成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敦煌石窟藝術體系。其中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❽ 為啥中國經濟總是能創造奇跡

中國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度,中國人的優點很多,比如吃苦耐勞,聰明等優點,你看看漢唐盛世,前朝末年的戰亂那麼嚴重,經濟破壞嚴重,為啥經過幾十年的修生養息,就成了盛世呢?很重要一點—輕徭薄役,就是不給老百姓增加多少負擔,給老百姓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讓老百姓自己自然發展,黃金就在地上,關鍵看人去不去挖,去不去發現黃金。中國人還很善於發現機會和學習(樓主不要拍磚,中國的山寨能力其實很強大的,清末北洋時期,中國的科技人才極其缺乏,但是依然能仿造出諸如ZB26機槍,毛瑟手槍,克虜伯山炮之類的具有當時先進水平的武器,引進專利固然有幫助,但是專利技術需要消化。很多中國人在蘇聯解體後往俄羅斯賣東西,或者是在內地和香港之間倒賣日用品,當倒爺,發了大財。)中國的經濟奇跡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的,說明只要給老百姓一個發財的機會,他們自然會去努力創造財富,即使機會不大。(現在很多華人富商當時都是冒著極大風險起家的)還有,中國人多,中國13億人,每人賺一塊錢,總量就抵得上美國每人賺三塊錢(美國4億多人),在80,90年代,西方產業結構調整,將紡織,日化,造船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挪到了中國,這些產業門檻低,容易賺錢,溫州很多大老闆都是靠著賣皮鞋,衣服等輕工業產品起家的,從現在世界各地都可見到的「中國製造」就可以看出來,中國就算啥都缺,就不缺人!美國人,德國人穿的衣服,鞋子都是中國工廠生產的,很多發達國家都買中國的民用船隻。中國產品的性價比高,非洲很窮,阿富汗戰亂,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就因為價廉物美而廣受歡迎。最後用一句話總結:中國的經濟奇跡,離不開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中國人堅韌,吃苦耐勞,聰明等優點!

❾ 為什麼中國總能在生死戰創造奇跡

一,是因為技術.二,是因為運氣.三,是因為配合.四,是因為我們有一種堅持到底的精神.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而中國男籃繼承了我們中國傳統永不放棄的精神,當然運氣也是贏球的一個因素,但是試問有哪支球隊完全是靠技術贏球的,即使夢七隊有時候也要靠運氣來贏球,所以運氣也是其次,而配合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們——中國男籃心中有這樣的一團火,一種精神,所以我們總能在生死戰中創造奇跡。

❿ 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創造了哪些奇跡

創造了以佔世界7%耕地解決佔世界22%人口吃飯問題
研製了"兩彈一星"

抗美援朝戰爭,一國抵抗內聯容合國軍,戰之能勝!使美軍【第一次在非勝利協議上簽字】。

從一窮二白到今天的世界第二經濟體

從幾乎沒有鐵路到全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

閱讀全文

與中國創造奇跡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