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銅雀伎的創造者是誰

銅雀伎的創造者是誰

發布時間:2021-06-30 05:40:57

① 王者榮耀的創造者是誰

游戲《王者榮耀》由騰訊天美工作室製作開發,具體負責人為李旻。
還有騰訊專公司屬的副總裁,姚曉光。 姚曉光在MMO,ACG,移動游戲等多個領域取得成功的製作人,是少有的全能幹將,被譽為中國網遊行業「十大領軍人物之一」
拓展資料:
《王者榮耀》是全球首款5V5英雄公平對戰手游,騰訊最熱門的手游,作為一款MOBA類游戲,《王者榮耀》特色多多,在同類的游戲中可謂是一枝獨秀,艷壓全場。5V5王者峽谷、5V5深淵大亂斗、以及3V3、1V1等多樣模式一鍵體驗。

② 希臘神話中人的創造者是誰

關於創造人類的幾種傳說
一、普羅米修斯創造人類
關於創造人類(Creation of Man)有個重要的概念首先需要明確,那就是一般認為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創造人類並不是最早的。我們知道人類有五個時代: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白銀時代(The Silver Age)、青銅時代(The Bronze Age)、英雄時代(The Heroic Age)和黑鐵時代(The Iron Age),其中黃金時代的人類是克洛諾斯(Cronus)創造的,白銀和青銅時代的人類是宙斯(Zeus)創造的,而我們通常說的「普羅米修斯造人」應該是創造英雄時代的人類。
一般的說法是普羅米修斯用水和泥土塑造了人類,普羅米修斯的好友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給了這個新生物以靈魂(Soul),使人具有了生氣。在德國作家斯威布(Gustav Sorwitz)的《希臘的神話和傳說》里關於普羅米修斯造人一段是這樣描寫的:「天和地被創造出來,大海波浪起伏,拍擊海岸。魚兒在水裡嬉戲,鳥兒在空中歌唱。大地上動物成群,但還沒有一個具有靈魂的、能夠主宰周圍世界的高級生物。這時普羅米修斯降生了,他是被宙斯放逐的古老的神只族的後裔,是地母該亞與烏拉諾斯所生的伊阿佩托斯(Iapetus)的兒子。他聰慧而睿智,知道天神的種子蘊藏在泥土中,於是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把它沾濕調和起來,按照世界的主宰,即天神的模樣,捏成人形。為了給這泥人以生命,他從動物的靈魂中攝取了善與惡兩種性格,將它們封進人的胸膛里。在天神中,他有一個女友,即智慧女神雅典娜;她驚嘆這提坦神之子的創造物,於是便朝具有一半靈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氣,使它獲得了靈性。」
二、普羅米修斯和埃庇米修斯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普羅米修斯沒有造人,他只是和他弟弟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為人類分配了各種能力。這個傳說是這樣的:
最初世界上只有神祗而沒有各種生物的存在,當神造出各種生物(包括人類)後,神命令普羅米修斯和埃庇米修斯為他們分配能力。埃庇米修斯對普羅米修斯說:「讓我來作這項工作吧,我作完後由你來檢查。」
埃庇米修斯為有的生物分配了強壯,為有的生物分配了速度,為有的生物裝備了鎧甲,有的生物雖然沒有裝備但具有其它可賴以生存的本領,為有的生物配備了翅膀以便逃跑,而有的生物可以在地下生存。出於對一年四季的考慮,他為所有生物配備了抵抗冷熱的能力。他讓不同生物有各自適合的食物,有的吃草,有的吃水果,而有的吃肉。
但是埃庇米修斯缺乏智慧和深謀遠慮,他為所有生物都分配了能力而唯獨沒有讓人類具備生存能力。所以當普羅米修斯來檢查弟弟的工作時首先就發現了這一重大紕漏。為了彌補弟弟的這一過失,他從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和雅典娜那裡偷取了工具和火給了人類。從此人類掌握了鍛造工具和武器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傳說里普羅米修斯不是從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的太陽車那裡偷盜的火種。
三、珀耳塞福涅創造人類
第三種傳說是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創造人類。根據希臘神話學家希吉努斯的著述:珀耳塞福涅(農業女神得墨忒耳Demeter的女兒)在過一條河時發現了一些粘土,她於是用這些粘土塑造了人的形象。這時宙斯來了,珀耳塞福涅就請求宙斯給她所塑造的人以生命,宙斯答應了她的請求並給這泥人賦予了活的生命。但當珀耳塞福涅要以自己的名字為這新創造的人命名時,宙斯不同意,因為他也想以自己的名字為這新生命命名。後來地母該亞(一說為得墨忒耳)也加入了爭執的行列,因為她覺得新誕生的生命應該冠以自己的名字。最後天神克洛諾斯裁定:人死以後靈魂歸宙斯,軀體歸該亞,而塑造了人的珀耳塞福涅可以在人或者時支配他的一生。而且決定了人的名字應該是「Homo」,因為人是由土壤(Humus)而來的。
四、丟卡利翁和皮拉

青銅時代的人類殘忍而粗暴,只知道戰爭,總是互相廝殺;每個人都要千方百計地侮辱其他人。世界的主宰宙斯不斷地聽到這代人的惡行,決定根除這一代可恥的人。宙斯原想用閃電懲罰人類,但又擔心天國會被殃及。於是,宙斯決定向地下降下暴雨,用洪水滅絕人類。由於普羅米修斯的兒子丟卡利翁(Deucalion)預先得到了普羅米修斯的警告,他預先造好了一個大木箱。當洪水來臨後,丟卡利翁和妻子皮拉(Pyrrha),埃庇米修斯的女兒,兩人一起鑽入木箱,才得以躲過災難。他們倆隨洪水漂流到帕那薩斯山(Parnassus,希臘南部山峰名)後上岸,這時宙斯讓他許願一件事,丟卡利翁說想要再創造人類。宙斯(另一說是正義女神忒彌斯Themis)命令他們拿起地上的石頭向後扔過自己的頭頂,於是丟卡利翁扔的石頭落地後變成了男人,皮拉扔的石頭變成了女人。

③ 七言歌行的創造者是誰

南朝詩人終有能發揚「左思風力」者,這就是鮑照(?~466)。他繼左思之後,對士族制度再度抨擊,其《擬行路難》十八首中的某些作品抒發了他所說的「才之多少,不如勢之多少遠矣」的感慨,悲憤地呼號道:「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能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他還寫了許多邊塞詩,對詩歌題材的開拓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詩體方面,他又是七言歌行的創造者。他善於學習漢魏樂府,能於雜言中條理出以七言為主的規律,又變曹丕《燕歌行》的句句押韻為隔句押韻,或有規律的換韻,使七言體走向成熟。

④ 我國四大發明的創造者分別是誰

我國四大發明的創造者:
1、造紙術

西漢初年我國發明了造紙術。1986年,甘回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答的漢景帝時的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紙。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稱「蔡侯紙」。造紙術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2、印刷術
隋唐時出現了雕版印刷。868年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11世紀初,北宋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發明早四個多世紀。東傳朝鮮、日本,西傳埃及、歐洲,印刷術的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保存,是一個重大貢獻。
3、火葯
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唐中期書籍記載了製成火葯的方法。唐末運用於軍事。南宋時發明「突火槍」,13世紀傳入阿拉伯和歐洲。火葯的發明和傳播,改變了中世紀的戰爭模式,是軍事上劃時代的一件大事。
4、指南針
戰國時人們製作出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後來用磁石指南原理製成指南針。北宋指南針運用於航海。13世紀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指南針的發明和傳播,為歐洲航海家探索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條件。

⑤ 大型舞劇《銅雀伎》的創造者是下面哪一位

.中國歌劇舞劇院 (1985年) 創作者編導:孫穎。作曲:張定和、張以達。舞美設計:沈忱、黃振亞(布景),董淑芳(服裝),張羅(燈光),馮玉明、劉德山(道具),劉衛(化妝)。
演出者主要演員:夏麗蓉、蓋一坤(飾鄭飛蓬A、B),翟傑明、海燕(飾少年鄭飛蓬A、B),於健、葉建平(飾鼓手衛斯奴A、B),方伯年(飾曹操),潘景生(飾曹丕),關天秦(飾銅雀令)。導演助理:關天秦、洪文莉、張明娟。樂隊:中國歌劇舞劇院管弦樂隊。指揮:王恩悌

⑥ 誰是靈魂的創造者

每個人都是自己靈魂的創造者。

⑦ 背水陣的創造者是誰

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齊王?楚王?上大將軍,後貶為淮陰侯?公元前3世紀世界上最傑出的大軍事家?大戰略家?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他的評價?

韓信的背水陣,前無古人,後來者,也很少有人能再效仿?這表明,背水陣只是一時一地之作,並不具有普遍性?

韓信的背水陣大獲全勝後,諸將前來祝賀,問到:「兵法上說,布陣應是『右背山陵,左對水澤』,如今將軍卻背水為陣,還說破趙軍之後會餐,當時我們不服,然而取勝了,這是什麼戰術?」

韓信說:「此在兵法,顧諸君弗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乎?」

諸將聽了都自嘆不如,更加佩服韓信的用兵之術了?

⑧ 殿試的創造者是誰

1、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皇帝親臨殿廷,發策會試中式的貢士,稱殿試。也叫「廷試」、「廷對」。源於西漢時皇帝親策賢良文學之士,始於武則天天授二年於洛陽殿前親策貢舉人,但尚未成定製。宋開寶八年,太祖於講武殿策試貢院合格舉人,並頒定名次,自此始為常制。太平興國八年,將殿試後的進士分為五甲。元無殿試。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2、原指參加殿試的貢士,後泛用為對士人的敬稱。《宣和遺事》前儀式:「俺姐姐有命,請殿試相見。」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胭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張殿試。」

宋代是我國科舉考試走向正規化、制度化的朝代。就進士考試而言,宋初大抵沿襲隋唐五代的做法,幾乎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只是錄取人數很少,且不舉行殿試。自太祖開寶六年(973年)宋准榜開始確立殿試及唱名制度,到淳化三年(992年)孫何榜時採用糊名考試的辦法,科考制度遂逐步完善。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又確立了3年一次會試,並嚴格執行,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南宋滅亡。
科舉考試是封建帝王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但這一制度一開始就有失公允。宋初在沒有殿試時,一般情況下一切程序均由禮部主持,最後只是將結果告知太祖趙匡胤。自有殿試以來,每科狀元的確定,也並非公平競爭的結果,有的只是取決於皇帝的一人的意志或者說是迎合了當權者的政治需要,這在宋代科舉制度產生、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中都有所反映。

一、 殿試始於宋准榜
開寶六年(973年)三月初七,新錄取的進士宋准等10人及其它諸科錄取的28人一起到講武殿謝恩。通過當面對話,趙匡胤覺得進士中的武濟川、「三傳」學究中的劉睿知識淺陋,回答問題時張皇失措,牛頭不對馬嘴,就下令將他們刷掉了。這科是翰林學士李昉擔任權知貢舉(即臨時負責科舉考試之事),而武濟川是他的家鄉人,因此趙匡胤很不高興。

事後,未被錄取的徐士廉等人又擊登聞鼓(古代帝王為了表示聽取臣下的冤情或諫議,懸鼓於朝堂之外,允許臣民擊鼓直接向皇帝反映問題),狀告李昉賣人情,取捨不公允。趙匡胤就這個問題征詢翰林學士盧多遜的意見,盧說:「我也聽到不少議論。」趙匡胤就命令貢院將考完了3場而落選的人造冊上報,結果進士及諸科共報上來360人。

三月十九日,將這些人全部召見,選了195人,其中包括徐士廉。加上宋准等已經錄取的38人都發給卷紙,另外再考一場詩賦,並另委考官主持其事。兩天後,趙匡胤親自到講武殿批閱試卷,共錄取進士26人,其他「五經」、「三禮」諸科共101人,都賜及第。宋准、徐士廉均在進士科錄取之列,仍以宋准為榜首。並且,賜給宋准制錢20萬以舉辦慶祝宴會。李昉則被貶為太常少卿,和他一起主持試事的其他官員也都受到了處罰。

從此,殿試就成了科舉考試的一道必須經過的程序。

二、 黜快手孫何成「三元」
自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太宗端拱二年 (989年),頻頻舉行科舉考試,且多以最先交卷者為狀元。這種方式有意無意地沿用了30年,共產生了22位狀元。楊礪、宋准、王嗣宗、胡旦、蘇易簡、王世則、梁灝、陳堯叟等都是北宋前期著名人物,他們皆因搶先交卷而成了狀元。其中楊礪、王嗣宗、蘇易簡、陳堯叟後來還成了頗有政績的掌權人物。

文思敏捷、下筆千言固然是人的才氣的一種體現,但僅以此確定名次高下,終究有失偏頗。再說,一榜接一榜地都是先交卷者成了狀元,而一當了狀元,不僅名氣大、入仕起點高,而且以後陞官也比別人快得多。這樣,繼起的讀書人准備考試就只在寫作速度上下功夫,而忽略了文章的質量,更不肯認真在積累知識上下功夫。有的士人甚至相互吹捧,哄抬那些草率成篇者的身價,以製造知名度。已經有了應試資格的舉子以此為榮,准備應試的學童也群起仿效,逐漸形成一種華而不實的文風,影響十分惡劣。一些有見識的朝臣看出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就一再向太宗上奏章。太宗還算是個勇於納諫的君主,很快就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危害性,便立即改變做法,決定不再以行文的遲速作為決定名次的標准。

淳化三年(992年)二月,又要舉行會試了,太宗還採納了莆田人陳靖的建議,制定了「糊名考校」的辦法。這科應試者共1.3萬人,這不但是宋代開國以來的空前盛況,也是隋唐五代300多年來所未曾有過的。太宗深感這是個扭轉風氣的好機會,就命令考官們仔細閱卷,認真治一治爭先交卷、草率成文的浮華之徒。

會試考3場,第一場考官們就來了個下馬威,出的題目冷僻。出題之後,許多考生都模不著頭腦,紛紛要求考官們加以說明。這在以前歷次都是允許的,可這次卻得不到回答。不少一向自詡「才思敏捷」的考生,這次竟也遲遲不能下筆。

不過,人那麼多,總還有快手。年僅17歲的江南考生錢易,不到中午已經做完答卷,第一個出了場。這次,他可撞在槍口上了。考官們心照不宣、矯枉過正地連卷子都不看,用紅筆一抹,當作廢卷子拋棄在一旁,並取消了他參加第二、三場考試的資格。

會試的結果是:一位已經頗有些名氣但文思相對遲澀的河南舉子孫何當了「省元」(「省」,乃唐宋時中央部門的名稱;唐宋會試由尚書省主持,故又稱省試,第一名稱 「省元」)。快手錢易被黜落,而速度較慢的孫何反而受重視,一些向來以快為榮的考生都還只當是偶然現象,根本沒有料到這是太宗有心要懲治單純求快的人。因此,以李庶幾為首的一批通過了會試的快手們對孫何奪取省元很不服氣。他們特意聚集在京城一個著名的餅子店裡進行寫作比賽。揚言誰在廚師烙好一張大餅的時間內完成一韻詩,誰就是高手。吵吵嚷嚷,呼呼叫叫,旁若無人。

他們哪裡知道,這件事很快就傳到朝臣們耳朵里了。大臣們對這些人更加厭惡。待到殿試時,太宗親自擬了一道更為冷僻的題目,從《莊子·寓言》中摘出「卮言日出」四個字作為賦題,決心再給快手們一點厲害瞧瞧。

殿試開場了。李庶幾還沒有完全弄明白題意,就急急忙忙胡亂湊了一篇,別人還在冥思苦想之時,他已搶先交了卷。他的同夥們一見,也就不敢細想,一個個隨意亂扯,紛紛成篇出場。李庶幾滿以為這回狀元是穩拿了。他的崇拜者也跟著一味地吹捧,更使他自我陶醉。還沒等傳臚(宣布殿試名次的儀式)、張榜,他就讓僕人大肆張羅,為慶賀自己狀元及第做准備。在確定名次時,朝臣們將他們在餅店搞比賽的事一五一十對太宗說了。太宗大怒,下令將他黜落,並且罰他兩科之內不許參加殿試。最後的結果是:搶先交卷者紛紛落榜,「文思苦遲」而「文理可觀」的孫何又中了狀元,而且在宋代狀元中首創了連中「三元」的奇跡。從此,以答卷的遲速決定名次的辦法也就取消了,這一改革是合理的。

李庶幾咸平元年、二年接連兩科都未能參加殿試(此前有5年停止科舉),直到咸平三年(1000年)陳堯咨榜才以省元及第。

錢易雖被黜落,卻因此出了大名。他後來重新參加開封府的選拔考試,又想爭第一而引起一場大爭論,驚動了朝廷。經過反復討論與復試,結果排名第三。這時蘇易簡在太宗面前極力稱贊他的才華,太宗很驚喜,打算招他為 「白衣卿相」,但很快因繁雜的政務而淡忘了。咸平二年(999年),他終於進士及第,在真宗朝很受重視,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負責起草朝廷文告、命令等)。

殿試,金元明清四代科舉考試之一。又稱御試、廷試,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金代及第者分上、中、下三甲。元工分一、二、三甲,兩榜。蒙古、色目為一榜,漢人、南人為一榜。前三人賜進士及第,為一甲;余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為二、三甲。明清沿元制分三甲,但不分二榜。

其程序大體如下:試前須復試,在紫禁城內的保和殿應試。復試畢,於四月二十一日應殿試,也在保和殿。殿試只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制策題目,清初用時務策一道,題長二、三百字,所詢一二事;康熙以後,題長達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乾隆二十六年(1761) ,改由讀卷大臣密議八條中圈出四道為題。策文不限長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制,特別強調書寫,必須用正體,即所謂「院體」、「館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殿試只一天,日暮交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至閱卷日,分交讀卷官8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各加「○」、「△」、「\」、「1」、「×」五種記號,得「○」最多者為佳卷,而後就所有卷中,選○最多的十本進呈皇帝,欽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幹人,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若幹人,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後由填榜官填寫發榜。一甲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⑨ 大型舞劇《銅雀伎》的創造者是下面哪一位

是北舞的 孫穎教授 創立了漢唐舞的研究室

閱讀全文

與銅雀伎的創造者是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