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口鐵罐頭是哪國人發明的。
1810年 世界上第一個馬口鐵罐由英國人發明的 並且取得專利
B. 罐頭是誰發明的
被譽為「罐頭之父」的尼古拉·阿培爾,揭開了科技史上食品保
鮮新的一頁。
阿培爾1750年出生於法國瑪恩河畔的夏龍鎮,從小沒有受過
正規的教育,在一家糖果鋪當學徒。
18世紀末19世紀初,正是拿破崙攻城掠地,銳不可擋之時,
然而令拿破崙最為頭痛的,就是軍隊食品的供應問題。由於遠途興師
動眾,加上天氣炎熱,食品很快就會變質,加上士兵水土不服,因此,
部隊的戰鬥力大大受挫,拿破崙不得不下令尋求食品保鮮辦法。
就在拿破崙為食品問題煩惱的時候,食品工人出身的阿培爾發現,
密封在容器中的食品,只要經過適當加熱,便可長期保管而不壞。阿
培爾由此受到啟發。他從1795年開始,歷經10年研究,將洗凈
的食品放於瓶中塞上軟木塞密封,分別在沸水中加熱30-60分鍾
後,再在另一沸水池中作更長時間的加熱,這就是密封高壓滅菌保鮮
——食品罐裝技術。
1806年,阿培爾的第一批罐頭食品送上了拿破崙遠征軍的戰
艦,從此,前方將士獲得了可靠的保鮮食品。阿培爾也發表了食品保
鮮論文,並於1809年獲得了獎賞。
由於阿培爾在罐裝技術上開了先河,人類解決了生存的一大難題。
從此,各種密封高壓保鮮食品源源誕生,並且成為當今食品市場的主
流。
C. 鐵皮罐頭是怎樣被發明出來的
能不能用更好的材料來取代玻璃瓶做罐頭呢?英國罐頭商丟蘭特想到了這個問題。版一天,他在喝茶權時看到了茶葉罐,心裡不由一動。當時英國人用的茶葉都是從遙遠的中國運去的,最早茶葉是用木箱或竹筒盛裝的,後來中國人也用錫罐來裝茶葉,使茶葉不易受潮變味。19世紀初,人們發明了在鐵皮上鍍上一層錫的馬口鐵後,就改用馬口鐵來裝茶葉了,既輕巧,又密封,還不易碰壞,便於運輸。
能不能用馬口鐵來代替玻璃瓶密封食品呢?想到這里,丟蘭特一躍而起,跑到工場里試了起來。他將食品裝入馬口鐵罐,經過高溫加熱之以,趁熱用焊錫把罐口焊好。世界上第一隻鐵皮罐頭就這樣製成了。
1823年,丟蘭特在英國申請了發明專利,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家馬口鐵罐頭廠。可由於這種罐頭完全用手工生產,成本非常高,直到1847年發明了專門壓制罐頭的機器後,罐頭食品的成本才降了下來。
鐵皮罐頭在風行了100年後,美國人萊依諾爾茨想到試用其他材料來製作罐頭。1947年,世界上第一隻鋁罐在萊依諾爾茨手中誕生,它用薄如紙片的鋁箔製成,十分輕巧。以後,人們將它發展成了易拉罐。今天,我們幾乎可在任何一家食品超市的貨架上見到它。
D. 是誰發明了罐頭
1804年的一天,法國有個叫尼古拉·阿佩爾的糖果點心匠在整理物品時,發現一版瓶放置了很長時間的權果汁沒有變質。為什麼這瓶果汁經久不壞呢?納悶中,他細心地察看著這瓶不尋常的果汁,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這是一瓶經過煮沸又密封很好的果汁。看來食品用這種方法可以得到長期保存。於是他將一些食品裝入廣口瓶,在沸水中加熱半小時以後,趁熱將軟木塞塞緊,並用蠟封口,果然可使食品長時間地保鮮。罐頭就是這樣發明的。尼古拉·阿佩爾為長期貯藏食品做出了貢獻,獲得了兩萬法郎的獎金。不久以後,他就在巴黎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罐頭廠
E. 馬口鐵的發展簡史
1810年:世界第一隻馬口鐵罐由英國人發明,並取得專利。當時一位制罐專家一天可做60隻空罐。
1900年:發明電焊機。
1947年:美國發明制罐機器,代替人工。
1965年:鋁易開蓋開始使用於制罐。
1973年:鐵易開蓋開始使用於制罐。
1990年:制罐技術提升到每分鍾生產 1,000罐以上。
F. 第一批馬口鐵罐頭是誰發明的
只知道起源地是波西米亞
G. 馬口鐵罐頭是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英國布萊恩·唐金和約翰·霍爾開辦馬口鐵罐頭食品之後 ,馬口鐵製造才大規模發展起來。如今全世界每年產錫約25萬噸,三分之一以上用來製造馬口鐵,其中大部分用於罐頭食品業。
H. 馬口鐵的起源
馬口鐵是電鍍錫薄鋼板的俗稱,英文縮寫為SPTE,是指兩面鍍有商業純錫的冷軋低碳薄鋼板或鋼帶。錫主要起防止腐蝕與生銹的作用。它將鋼的強度和成型性與錫的耐蝕性、錫焊性和美觀的外表結合於一種材料之中,具有耐腐蝕、無毒、強度高、延展性好的特性。
馬口鐵是表面鍍有一層錫的鐵皮,它不易生銹,又叫鍍錫鐵。這種鍍層鋼板在我們國家很長時間稱為「馬口鐵」,有人認為由於當時製造罐頭用的鍍錫薄板是從光東省澳悶(英文名Macao可讀若馬口)進口的,所以叫「馬口鐵」。也有其他說法,如我們國家過去用這種鍍錫薄板製造煤油燈的燈頭,形如馬口,所以叫「馬口鐵」。「馬口鐵」這個名稱不確切,因此,1973年我們國家鍍錫薄板會議時已正名為鍍錫薄板,正式文件不再使用「馬口鐵」這個名稱。
【馬口鐵-起源】
馬口鐵起源於波希米亞(今捷克和斯洛伐克境內)。該地自古就盛產金屬工藝先進,且懂得利用水力從事機器製造,從14世紀起就開始生產馬口鐵。在很長一般時期內,這里一直是世界上馬口鐵的主要產地。當時馬口鐵主要用來製造餐具和飲具。
【馬口鐵-工業發展】
17世紀,英、法、瑞典都曾希望建立自己的馬口鐵工業,但由於需要大筆資金。所以遲遲未得到發展。直到1811年,布萊恩•唐金和約翰•霍爾開辦馬口鐵罐頭食品之後,馬口鐵製造才大規模發展起來。如今全世界每年產錫約25萬噸,三分之一以上用來製造馬口鐵,其中大部分用於罐頭食品業。
【馬口鐵-發展簡史】
1810年:世界第一隻馬口鐵罐由英國人發明,並取得專利。當時一位制罐專家一天可做60隻空罐。
1900年:發明電焊機。
1847年:美國發明制罐機器,代替人工。
1965年:鋁易開蓋開始使用於制罐。
1973年:鐵易開蓋開始使用於制罐。
1990年:制罐技術提升到每分鍾生產1,000罐以上。
參考資料:
鋼 鐵 e 站 通
這些夠詳細了,他的歷史,發展,由來都有,希望對你有幫助
I. 那個知道馬口鐵的起源啊
馬口鐵最早起源於波希米亞(今捷克和斯洛伐克境內),當時主要用來製造餐具和飲具。馬口鐵在中國早年被稱為「洋鐵」,近些年因為在罐頭、飲料、月餅、茶葉等食品包裝中大量使用,而被普通民眾熟知
馬口鐵(SPTE)是兩面鍍有錫的鐵皮,即冷軋低碳薄鋼板,可防銹、耐腐蝕、無毒、又名鍍錫鐵。主要用於製作金屬包裝,包括罐頭食品、飲料、化工、醫葯、衛生、塗料、油漆、噴霧劑、化妝品瓶蓋等。馬口鐵是表面鍍有一層錫的鐵皮,它不易生銹,又叫鍍錫鐵。這種鍍層鋼板在中國很長時間稱為「馬口鐵」,有人認為由於當時製造罐頭用的鍍錫薄板是從澳門(英文名Macao可讀作馬口)進口的,所以叫「馬口鐵」。也有其他說法,如中國過去用這種鍍錫薄板製造煤油燈的燈頭,形如馬口,所以叫「馬口鐵」。「馬口鐵」這個名稱不確切,因此,1973年中國鍍錫薄板會議時已正名為鍍錫薄板,正式文件不再使用「馬口鐵」這個名稱。
早在14世紀波希米亞就開始生產馬口鐵,主要用來製造餐具和水杯。1800年,英國人製造了長期保存食物的馬口鐵罐,1847年,美國人發明了制罐機器,從此馬口鐵的需求不斷擴展,目前全世界每年生產的錫有約1/3以上用來製造馬口鐵。
馬口鐵早期稱洋鐵 (Tin Plate),正式名稱應為鍍錫鋼片。因為中國第一批洋鐵是於清代中葉自澳門 (Macau)進口,澳門當時音譯「馬口」,故中國人一般稱之為「馬口鐵」。
J. 罐頭是誰發明的
1795年,法國受到鄰國的圍攻,拿破崙緊急調動部隊,准備征服他們。俗話說:「兵馬版未動,權糧草先行。」軍隊的食品供應問題尖銳地擺到人們面前,必須找到一種貯存食品的好方法,才能適應戰爭的需要。於是,法國政府在全國懸賞1.2萬金法郎,徵求貯存食品的新發明。一位叫阿佩爾的工人潛心研究,歷經十餘年時間研究出罐頭,得到這筆優厚的賞金。阿佩爾用這筆錢開辦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上第一家罐頭工廠。阿佩爾最初制罐頭的方法與現代人們制西紅柿醬的方法基本相同。先把食品加熱,隨即放進玻璃瓶里,蓋好蓋,放進沸水煮幾小時,趁熱密封好就行了。經這樣處理,瓶子里是個無菌又缺少空氣的環境,食品可以長時間保存。由於玻璃瓶不好攜帶,以後人們又改用馬口鐵做罐頭筒,封火、殺菌的方法也做了改進,罐頭才漸漸成為現在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