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gif的發明人stevewilhite

gif的發明人stevewilhite

發布時間:2021-06-30 02:38:11

『壹』 iphonesx怎麼拍攝表情包

說起互聯網對話聊天,表情包已成為人人必備的神器,「一天不鬥圖,渾身不舒坦!」或許你熟知所有最流行的表情包,但你一定不知道表(G)情(I)包(F)已經存在30年了!多種多樣的表情包,其實都屬於Gif圖,早在1987年就誕生了。 在這個7x24小時的信息時代,生活壓力尤為突出,人們的閑暇時間完全碎片化,對於新鮮事物與各型各色的新聞,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去閱讀長篇闊論,如何簡明扼要地表達意思,同時易於傳播擴散,甚至充滿趣味性?為此我們用上了Gif圖片。 Gif圖在現代媒體中無處不在而且形式多樣,比方說華麗的品牌logo和電子節日賀卡。最重要的,Gif圖現在是動圖的同義詞:一小段有趣的動畫剪輯,用以表達特定的情感。這些Gif圖可能剪輯於電影片段、音樂明星、動畫片甚至是一隻貓,而且由於社交媒體的普及,他們中很多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表達的一部分:翻白眼、捂臉、黑人問號臉。這些就像有趣的情景劇,而Gif圖就是它的大本營。Gif圖看上去就像00後一樣光鮮明亮,所以當你得知Gif圖已經30歲時是不是很吃驚?! 時光回到1987年6月,Gif圖最初是由美國軟體工程師Steve Wilhite率領的CompuServe團隊發明的。該格式使用Lempel-Ziv-Welch無損數據壓縮技術,這意味著圖片文件(尤其是色彩)在尺寸上減小而質量並不降低。在網速很慢的時代,這是一項重大變革;早期的網站設計都喜歡用Gif圖,尤其是「開發中」的網站。隨著數字文化的蓬勃發展,便攜設備越來越流行,Gif圖的個性化發展也隨之起飛。雖然如今網速飛快,但是相信大家依然是「勒緊流量過日子「,Gif圖相比普通圖片視頻耗費更少的流量,也讓我們可以盡情地斗圖。 Gif圖擁有跨越不同時代的主題(例如白蘭度、夢露、碧昂絲的經典剪輯,或者80年代風格的動圖)和不同的用戶群體。一位4歲的小女孩可能還沒法給她60多歲的奶奶寫信,但是她們卻可以通過Gif圖自由溝通。 Gif有助於提高聊天對話參與度和娛樂性。同一個笑話,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Gif圖降低了聊天的門檻,所有人都能參與進來,並且推動對話進行下去。Gif圖的直白、有趣和耐人尋味,幫助我們在聊天中直截了當地表達。使用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Gif圖,能夠讓其他人更快的找到與我們的身份認同。 燃鵝,在大多數人還在收集表情包時,高端玩家已經開始使用專屬的私人訂製表情包了,有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甚至是這樣的: 竟然還有這種操作?自拍常見,Gif動圖也很常見,但是Gif自拍動圖可從沒見過!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華為全景相機 原來,這是使用了華為全景相機拍攝的360全景照片,並使用其APP編輯生成的Gif動圖。我們可能經常遇到一些尷尬的時候,外出旅遊想來張全景照片,拍攝麻煩而且自己無法入鏡;聚會來張合影,拚命擠進屏幕還看不到環境背景;紀念珍貴時刻,畫面里卻總是少了拿手機拍照的那個人…有了華為全景相機,所有這些煩惱都能迎刃而解,一鍵拍攝360°全景照片和視頻,人、景、物完美自然的結合,不再糾結取景問題,就算是攝影小白,也能瞬間變身創意達人。 華為全景相機怎麼玩?很簡單,你可以把它直接插在華為nova 2系列的Type-C介面上。搭配華為nova 2系列的華為全景相機,以前後雙1300萬像素的全景攝像頭,錄制FHD全高清視頻,支持30幀拍攝;更有多種預覽模式:透視、魚眼、小行星、水晶球、全景、Gif一鍵生成,一鍵分享至社交網路,讓你變身朋友圈攝影大師!獨有的Gif動圖生成功能,將每張全景照片一鍵轉化為Gif圖,用戶可以盡情地定製自己專屬的表情包,在聊天斗圖中技高一籌,獨樹一幟! 機身小巧便攜,操作即插即用,這樣一款小而全的華為全景相機,卻擁有親民的價格。它的官方售價是899元,在華為商城上即可購得此款強大的全景相機。再搭配熱門新機「高顏值愛自拍」的華為nova 2系列,便成了一款「全能拍照神器」。想成為高端Gif玩家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了!

『貳』 關於手機傳送GIF的問題

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的原義是「圖像互換格式」,是CompuServe公司在 1987[1]年開發的圖像文件格式。GIF文件的數據,是一種基於LZW演算法的連續色調的無損壓縮格式。其壓縮率一般在50%左右,它不屬於任何應用程序。GIF格式可以存多幅彩色圖像,如果把存於一個文件中的多幅圖像數據逐幅讀出並顯示到屏幕上,就可構成一種最簡單的動畫。
GIF格式自1987年由CompuServe公司引入後,因其體積小、成像相對清晰,特別適合於初期慢速的互聯網,而大受歡迎。
中文名
圖像互換格式
外文名
GIF
出品公司
CompuServe
開發時間
1987年
發明者
Steve Wilhite

━來源於網路

『叄』 是誰發明了行動電話,可視電話,互聯網,微信。

發明行動電話的人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
發明可視電話的人
可視電話技術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當時AT&T的工程師發明了最原始的可視電話,這種電話如同一個大盒子,裡面有一個極小的顯示屏幕,它每兩秒鍾傳輸一個圖像。1964年,參觀紐約世貿會的遊客排起長隊使用經過改進的可視電話,在皇後露天場所和迪斯尼娛樂城之間進行通話

發明互聯網的人
史蒂夫·威爾海特(Steve Wilhite)
GIF的全稱是「圖形交換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長期以來一直是互聯網的一種標准圖片格式。我們怎能忘記網頁上那些活靈活現的動態圖片呢?這種圖片格式是由威爾海特1987年發明的,他當時供職於Compuserve。盡管GIF已經基本被JPG和PNG代替,但仍有很多人認為,GIF或許還將復活。
發明微信的人
微信最早的提出者是騰訊公司的一個總裁,叫做張小龍,他是一個孤獨者,從小的夢想就是一個孤獨者站在地球上,所以這個是微信軟體的開始圖標。
微信是由QQ騰訊公司在2011年所推出的一款集語音、簡訊、適配、文章、圖片於一體的網路溝通交流工具。微信的版本從最早的1.0演變為現今的6.1;微信從之前的簡單聊天工具已經開始演變成為了營銷人員嚴重的營銷工具。
微信提供公眾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台,同時微信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肆』 互聯網的關鍵發明和技術有哪些

1、GIF:史蒂夫·威爾海特(Steve Wilhite)
GIF的全稱是「圖形交換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長期以來一直是互聯網的一種標准圖片格式。我們怎能忘記網頁上那些活靈活現的動態圖片呢?這種圖片格式是由威爾海特1987年發明的,他當時供職於Compuserve。盡管GIF已經基本被JPG和PNG代替,但仍有很多人認為,GIF或許還將復活。
2、RSS:戴夫·溫納(Dave Winer)
這個問題存在一些爭議,所以我們斗膽自作主張。RSS也就是「簡易信息聚合」(Real Simple Syndication)的簡稱,有一些資料顯示,該技術源於RDF,而第一版RSS是由網景公司的丹·利比(Dan Libby)和拉瑪那森·古哈(Ramanathan V. Guha)於1999年發明的。但我們認為,具體到RSS的普及,沒有一個人的貢獻比溫納更大,所以我們將他選作RSS的發明人。
3、Ping:麥克·穆斯(Mike Muuss)
Ping是穆斯1983年發明的一個非常簡單的工具,僅包含1000行代碼。但這個工具如今幾乎被所有的操作系統採用,對於全世界所有的網路管理員而言,這都是一款非常有價值的工具。
4、IE1.0:托馬斯·里爾登(Thomas Reardon)

與其他很多微軟產品相同,IE的起源同樣來自公司外部。IE1.0是對Spyglass Mosaic的改版,後者是微軟1994年從Spyglass處授權而來的一款產品。當時就職於微軟的里爾登利用Spyglass的代碼開發了IE1.0,並於1995年推出了這款產品。盡管IE最近的市場份額有所下滑,但根據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Statcounter的數據,該產品仍然被全球40%以上的電腦使用。
5、@符號:雷·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
1971年,湯姆林森需要一個字元來區分電子郵件地址中的主機名和用戶名。於是,他看了看鍵盤,發現了@符號,並將此作為「顯而易見的」選擇。如今,這個符號已經超出了電子郵件的范疇,而被廣泛應用於社交網路和論壇等領域。
6、笑臉表情:斯科特·法爾曼(Scott Fahlman)
我們或許應當稱之為「笑臉表情」,但只需要用「笑臉」兩個字就足以表明它在我們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法爾曼1982年9月19日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留言板上建議,可以用「:-)」代表開玩笑,如果不是開玩笑則使用「:-(」。這一風潮隨後一發而不可收拾,如今的多數文本數字交流形式都會用到這些表情。
7、智能數據機:戴爾·海瑟靈頓(Dale Heatherington)
在很長時間內,智能數據機都是人們上網的必備設備。即使是在寬頻已經普及的今天,仍有很多人需要通過撥號才能上網。第一台智能數據機誕生於1981年,處理速度為每秒1比特。他的發明人是當時供職於賀氏電腦製品公司(Hayes Microcomputer Procts)的海瑟靈頓。
8、BIND:特里、潘特、里格和周松年
BIND全稱是「伯克利互聯網域名」(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它很可能是你每天都在使用,但卻對其一無所知的、最重要的軟體之一。這是一款被廣泛應用的DNS伺服器軟體。在互聯網性能檢測公司The Measurement Factory 2010年8月的調查中,BIND在將近80萬個受訪的主機中占據34.2%的份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道格拉斯·特里(Douglas Terry)、馬克·潘特(Mark Painter)、大衛·里格(David Riggle)和周松年(Songnian Zhou,音譯)共同發明了BIND。
9、PHP:拉斯姆斯·勒多夫(Rasmus Lerdorf)
PHP如今在TIOBE Programming Community Index編程語言排行榜上位居第五,但無論排名如何,都不可否認這已經成為一種無比熱門的腳本語言,被很多網站採用。勒多夫於1995年發明了最初的PHP,後來又編寫了第二版。
10、英特爾4004:法金、霍夫、馬澤爾和Masatoshi Shima
英特爾4004與互聯網並沒有直接關系,但卻對網路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作為全球首個單晶元微處理器,我們如今在PC、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都可以找到它的直接和間接後裔。
這款晶元是由英特爾的費德里克·法金(Federico Fagin)、泰德·霍夫(Ted Hoff)和斯坦利·馬澤爾(Stanley Mazor)以及Busicom的Masatoshi Shima共同設計的。4004於1971年推出,內置2300個晶體管。相比而言,英特爾將於2012年推出的Ivy Bridge處理器將內置14億個晶體管。
致敬
過去40年來,很多全球最聰明的人一直都在從事炫酷而令人振奮的互聯網技術。這些人或許並不像他們的同行一樣頻頻見諸於報端,但我們卻希望能夠告訴你一些你或許並不知道的事情,讓你對每天都在使用的這些技術有更多的了解。

閱讀全文

與gif的發明人stevewilhite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