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試電筆發明專利說明書範文

試電筆發明專利說明書範文

發布時間:2021-06-29 23:37:15

❶ 2018年實用新型說明書範本是怎麼樣的

背景技術[背景技術:是指對發明的理解、檢索、審查有用的技術,可以引證反映這些背景技術的文件。背景技術是對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說明,它是作出實用技術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此外,還要客觀地指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引證文獻、資料的,應寫明其出處。] 發明內容 [發明內容:應包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及其有益效果。][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指要解決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應當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簡明、准確的語言寫明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也可以進一步說明其技術效果,但是不得採用廣告式宣傳用語。][技術方案:是申請人對其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措施的集合。技術措施通常是由技術特徵來體現的。技術方案應當清楚、完整地說明發明的形狀、構造特徵,說明技術方案是如何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時應說明技術方案所依據的科學原理。撰寫技術方案時,機械產品應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關系;涉及電路的產品,應描述電路的連接關系;機電結合的產品還應寫明電路與機械部分的結合關系;涉及分布參數的申請時,應寫明元器件的相互位臵關系;涉及集成電路時,應清楚公開集成電路的型號、功能等。本例「試電筆」的構造特徵包括機械構造及電路的連接關系,因此既要寫明主要機械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的關系,又要寫明電路的連接關系。技術方案不能僅描述原理、動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稱、功能或用途。][有益效果:是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及積極效果,它是由技術特徵直接帶來的、或者是由技術特徵產生的必然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附圖說明:應寫明各附圖的圖名和圖號,對各幅附圖作簡略說明,必要時可將附圖中標號所示零部件名稱列出。]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是發明優選的具體實施例。具體實施方式應當對照附圖對發明的形狀、構造進行說明,實施方式應與技術方案相一致,並且應當對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徵給予詳細說明,以支持權利要求。附圖中的標號應寫在相應的零部件名稱之後,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實現,必要時說明其動作過程或者操作步驟。如果有多個實施例,每個實施例都必須與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

❷ 簡述試電筆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

驗電筆的應用技巧當測試帶電體時, 工作人員應讓驗電筆的金屬探頭接觸帶電體,同時用手碰觸驗電筆尾端的金屬片,如果帶電體有電流通過並使得電路通暢,則驗電筆的氖泡發光。

使用驗電筆應注意以下幾點:

(1)使用驗電筆之前首先要對驗電筆進行校驗,以確定驗電筆的功能正常。 我們可以在已知電源上進行測試,檢查氖泡是否發光。 我們還要檢查驗電筆是否受潮或進水,以保證我們自身的安全。

(2)使用驗電筆進電場測試之前,檢測所在場所的電壓是否適用。 不要嘗試用驗電筆測試高於適用范圍的電壓,以免發生危險。

(3)用驗電筆時,勿要用手觸及驗電筆前端的金屬探頭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使用驗電筆一定要用手觸及驗電筆尾端的金屬片或者金屬鉤。如果沒有這樣做的話,雖然驗電筆的氖泡沒有發光,但因為帶電體、驗電筆、人體和大地並沒有形成迴路,不能正確判斷帶電體是否帶電,一旦誤判將非常危險。

(4)在明亮的光線下使用驗電筆時要尤其注意判斷驗電筆的氖泡是否真的發亮,很多事故都是由於粗心而誤判造成的,我們一定要對此加以避免。

(2)試電筆發明專利說明書範文擴展閱讀:

驗電筆的判斷口訣:

1、判斷交流電與直流電口訣

電筆判斷交直流,交流明亮直流暗,交流氖管通身亮,直流氖管亮一端。

說明:使用低壓驗電筆之前,必須在已確認的帶電體上驗測;在未確認驗電筆正常之前,不得使用。

判別交、直流電時,最好在「兩電」之間作比較,這樣就很明顯。測交流電時氖管兩端同時發亮,測直流電時氖管里只有一端極發亮。

2、判斷直流電正負極口訣

電筆判斷正負極,觀察氖管要心細,前端明亮是負極,後端明亮為正極。

說明:氖管的前端指驗電筆筆尖一端,氖管後端指手握的一端,前端明亮為負極,反之為正極。

測試時要注意:電源電壓為110V及以上;若人與大地絕緣,一隻手摸電源任一極,另一隻手持驗電筆,電筆金屬頭觸及被測電源另一極,氖管前端極發亮,所測觸的電源是負極。

若是氖管的後端極發亮,所測觸的電源是正極,這是根據直流單向流動和電子由負極向正極流動的原理

專利申請書怎麼寫啊!

你如果想來自己來申請專利,可以到自國家知識產權局下載相關的申請文件。
http://www.sipo.gov.cn/sipo/zlsq/
這是下載網址。
如果你想找代理機構來申請的話,你只要提供一些相關的背影就可以了。他們會給你完成剩下的工作。

❹ 電筆是怎樣發明的

這是根椐不同的物體都有不同的阻礙電流的阻值。
電筆里有一個阻值很大的一種電子元件
電流通過那個元件使二極體發光
如果那個阻值元件壞了話可能會出現電人的現象

❺ 那裡有專利申請書例文

你還是給個郵箱,我給你發過去,這個有字數限制,傳不完,還和實際的不一樣了,怕你看不明白啊。

說 明 書(撰寫示例)

試 電 筆

*[實用新型名稱應簡明、准確地表明實用新型專利請求保護的主題。名稱中不應含有非技術性詞語,不得使用商標、型號、人名、地名或商品名稱等。名稱應與請求書中的名稱完全一致,不得超過25個字,應寫在說明書首頁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置。]
[依據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八條的規定,說明書應對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能夠再現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解決其技術問題,並產生預期的技術效果。說明書應按以下五個部分順序撰寫: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 附圖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並在每一部分前面寫明標題。]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指示電壓存在的試電裝置,尤其是能識別安全和危險電壓的試電筆。
[所屬技術領域:應指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屬或直接應用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試電筆構造是由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金屬彈簧和手觸電極串聯而成。將測試觸頭與被測物接觸,人手接觸手觸電極,當被測物相對大地具有較高電壓時,氖管啟輝,表示被測物帶電。但是,很多電器的金屬外殼不帶有對人體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僅表示分布電容和/或正常的電阻感應產生電勢,使氖管啟輝。一般試電筆不能區分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和無危險的感應電勢,給檢測漏電造成困難,容易造成錯誤判斷。
[背景技術:是指對實用新型的理解、檢索、審查有用的技術,可以引證反映這些背景技術的文件。背景技術是對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說明,它是作出實用技術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此外,還要客觀地指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引證文獻、資料的,應寫明其出處。]
發明內容
[發明內容:應包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為了克服現有的試電筆不能區分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和無危險的感應電勢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試電筆,該試電筆不僅能測出被測物是否帶電,而且能方便地區分是危險的觸電電壓還是無危險的感應電勢。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指要解決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應當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簡明、准確的語言寫明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也可以進一步說明其技術效果,但是不得採用廣告式宣傳用語。]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絕緣外殼中,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和手觸電極電連接,設置一分流電阻支路,使測試觸頭與一個分流電阻一端電連接,分流電阻另一端與一個人體可接觸的識別電極電連接。當人手同時接觸識別電極和手觸電極時,使分流電阻並聯在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手觸電極電路測試時,人手只和手觸電極接觸,氖管啟輝,表示被測物帶電。當人手同時接觸手觸電極和識別電極時,若被測物帶有無危險高電勢時,由於電勢源內阻很大,從而大大降低了被測物的帶電電位,則氖管不啟輝,若被測物帶有危險觸電電壓,因其內阻小,接入分流電阻幾乎不降低被測物帶電電位,則氖管保持啟輝,達到能夠區別安危電壓的目的。
[技術方案:是申請人對其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措施的集合。技術措施通常是由技術特徵來體現的。技術方案應當清楚、完整地說明實用新型的形狀、構造特徵,說明技術方案是如何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時應說明技術方案所依據的科學原理。撰寫技術方案時,機械產品應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關系;涉及電路的產品,應描述電路的連接關系;機電結合的產品還應寫明電路與機械部分的結合關系;涉及分布參數的申請時,應寫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關系;涉及集成電路時,應清楚公開集成電路的型號、功能等。本例「試電筆」的構造特徵包括機械構造及電路的連接關系,因此既要寫明主要機械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的關系,又要寫明電路的連接關系。技術方案不能僅描述原理、動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稱、功能或用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測試被測物是否帶電的同時,方便地區分安危電壓,分流支路中僅採用電阻元件,結構簡單。
[有益效果:是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及積極效果,它是由技術特徵直接帶來的、或者是由技術特徵產生的必然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圖2是試電筆第一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3是圖2的I--I剖視圖。
圖4是試電筆第二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中1.測試觸頭 ,2.絕緣外殼,3.彈簧 ,4.同心電阻,5.限流電阻,6.分流電阻 ,7.識別電極 ,8.氖管,9.彈簧,10.後蓋,11.手觸電極,12.絕緣隔離層,13.彈簧。
[附圖說明:應寫明各附圖的圖名和圖號,對各幅附圖作簡略說明,必要時可將附圖中標號所示零部件名稱列出。]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測試觸頭(1)、限流電阻(5)、氖管(8)與手觸電極(11)串聯,測試觸頭(1)與分流電阻(6)一端相連,分流電阻(6)另一端與識別電極(7)相連。通常限流電阻阻值為幾兆歐,為保證人身安全,分流電阻阻值不小於限流電阻阻值,最好取限流電阻阻值1-2倍。
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測試觸頭(1)在絕緣外殼(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與彈簧(3)接觸,彈簧(3)另一端與同心電阻(4)相接觸,同心電阻(4)是縱剖面為E形,其中間圓柱部分限流電阻(5)高於作為分流電阻(6)的圓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與限流電阻(5)接觸時不碰到分流電阻(6),彈簧(9)一端與氖管(8)相接觸,另一端與後蓋(10)上的手觸電極(11)相接觸,彈簧壓力保證各元件間可靠電連接。如圖3所示的環狀彈性金屬片狀識別電極(7)其邊緣向中心伸出的接觸爪卡住圓管狀分流電阻(6)外表面,其外邊緣伸出並附於絕緣外殼外表面。
在圖4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測試探頭(1)在絕緣外殼(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時與平行設置的限流電阻(5)和分流電阻(6)的一端相接觸,限流電阻另一端通過氖管(8)、彈簧(9)與手觸電極(11)電接觸,分流電阻通過彈簧(13)與識別電極電接觸,兩電極之間設置一絕緣隔離層(12)。
[具體實施方式:是實用新型優選的具體實施例。具體實施方式應當對照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形狀、構造進行說明,實施方式應與技術方案相一致,並且應當對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徵給予詳細說明,以支持權利要求。附圖中的標號應寫在相應的零部件名稱之後,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實現,必要時說明其動作過程或者操作步驟。如果有多個實施例,每個實施例都必須與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

❻ 專利名稱為什麼都加一種,比如一種試電筆

因為一件發明只能只能是一個技術方案。
《專利法》 第三十一條 一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應當限於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
一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應當限於一項外觀設計。同一產品兩項以上的相似外觀設計,或者用於同一類別並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產品的兩項以上外觀設計,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

❼ 求一個發明專利申請書範文 有模版的 最好附圖的 有的請無私奉獻 不勝感激

網路搜索 「試電筆專利撰寫實例」

網路文庫里就有。

這個是初學專利比較好的參考範文,還有講解。

❽ 實用新型專利範本

一種繩、帶耐切割性能檢測裝置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繩帶產品的耐切割性能檢測裝置,尤其適用於纖維繩帶產品的耐切割性能的檢測。

背景技術
目前,對於繩帶類產品人們更多的是關注其強力、斷裂伸長率、沖擊性能等而對繩帶產品的耐摩擦等性能重視不夠。國際上,只有UIAA(國際登山聯合會)推出了有關登山繩的耐摩擦性能的檢測,並有相應的檢測儀器,但是
目前,公知的試電筆構造是由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金屬彈簧和手觸電極串聯而成。將測試觸頭與被測物接觸,人手接觸手觸電極,當被測物相對大地具有較高電壓時,氖管啟輝,表示被測物帶電。但是,很多電器的金屬外殼不帶有對人體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僅表示分布電容和/或正常的電阻感應產生電勢,使氖管啟輝。一般試電筆不能區分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和無危險的感應電勢,給檢測漏電造成困難,容易造成錯誤判斷。
[背景技術:是指對發明的理解、檢索、審查有用的技術,可以引證反映這些背景技術的文件。背景技術是對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說明,它是作出實用技術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此外,還要客觀地指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引證文獻、資料的,應寫明其出處。]
發明內容
[發明內容:應包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為了克服現有的試電筆不能區分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和無危險的感應電勢的不足, 本發明提供一種試電筆,該試電筆不僅能測出被測物是否帶電,而且能方便地區分是危險的觸電電壓還是無危險的感應電勢。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指要解決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應當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簡明、准確的語言寫明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也可以進一步說明其技術效果,但是不得採用廣告式宣傳用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絕緣外殼中,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和手觸電極電連接,設置一分流電阻支路,使測試觸頭與一個分流電阻一端電連接,分流電阻另一端與一個人體可接觸的識別電極電連接。當人手同時接觸識別電極和手觸電極時,使分流電阻並聯在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手觸電極電路測試時,人手只和手觸電極接觸,氖管啟輝,表示被測物帶電。當人手同時接觸手觸電極和識別電極時,若被測物帶有無危險高電勢時,由於電勢源內阻很大,從而大大降低了被測物的帶電電位,則氖管不啟輝,若被測物帶有危險觸電電壓,因其內阻小,接入分流電阻幾乎不降低被測物帶電電位,則氖管保持啟輝,達到能夠區別安危電壓的目的。
[技術方案:是申請人對其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措施的集合。技術措施通常是由技術特徵來體現的。技術方案應當清楚、完整地說明發明的形狀、構造特徵,說明技術方案是如何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時應說明技術方案所依據的科學原理。撰寫技術方案時,機械產品應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關系;涉及電路的產品,應描述電路的連接關系;機電結合的產品還應寫明電路與機械部分的結合關系;涉及分布參數的申請時,應寫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關系;涉及集成電路時,應清楚公開集成電路的型號、功能等。本例「試電筆」的構造特徵包括機械構造及電路的連接關系,因此既要寫明主要機械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的關系,又要寫明電路的連接關系。技術方案不能僅描述原理、動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稱、功能或用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測試被測物是否帶電的同時,方便地區分安危電壓,分流支路中僅採用電阻元件,結構簡單。
[有益效果:是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及積極效果,它是由技術特徵直接帶來的、或者是由技術特徵產生的必然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電路原理圖。
圖2是試電筆第一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3是圖2的I--I剖視圖。
圖4是試電筆第二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中1.測試觸頭 ,2.絕緣外殼,3.彈簧 ,4.同心電阻,5.限流電阻,6.分流電阻 ,7.識別電極 ,8.氖管,9.彈簧,10.後蓋,11.手觸電極,12.絕緣隔離層,13.彈簧。
[附圖說明:應寫明各附圖的圖名和圖號,對各幅附圖作簡略說明,必要時可將附圖中標號所示零部件名稱列出。]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測試觸頭(1)、限流電阻(5)、氖管(8)與手觸電極(11)串聯,測試觸頭(1)與分流電阻(6)一端相連,分流電阻(6)另一端與識別電極(7)相連。通常限流電阻阻值為幾兆歐,為保證人身安全,分流電阻阻值不小於限流電阻阻值,最好取限流電阻阻值1-2倍。
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測試觸頭(1)在絕緣外殼(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與彈簧(3)接觸,彈簧(3)另一端與同心電阻(4)相接觸,同心電阻(4)是縱剖面為E形,其中間圓柱部分限流電阻(5)高於作為分流電阻(6)的圓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與限流電阻(5)接觸時不碰到分流電阻(6),彈簧(9)一端與氖管(8)相接觸,另一端與後蓋(10)上的手觸電極(11)相接觸,彈簧壓力保證各元件間可靠電連接。如圖3所示的環狀彈性金屬片狀識別電極(7)其邊緣向中心伸出的接觸爪卡住圓管狀分流電阻(6)外表面,其外邊緣伸出並附於絕緣外殼外表面。
在圖4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測試探頭(1)在絕緣外殼(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時與平行設置的限流電阻(5)和分流電阻(6)的一端相接觸,限流電阻另一端通過氖管(8)、彈簧(9)與手觸電極(11)電接觸,分流電阻通過彈簧(13)與識別電極電接觸,兩電極之間設置一絕緣隔離層(12)。
[具體實施方式:是發明優選的具體實施例。具體實施方式應當對照附圖對發明的形狀、構造進行說明,實施方式應與技術方案相一致,並且應當對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徵給予詳細說明,以支持權利要求。附圖中的標號應寫在相應的零部件名稱之後,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實現,必要時說明其動作過程或者操作步驟。如果有多個實施例,每個實施例都必須與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

說 明 書 附 圖(撰寫示例)

[說明書附圖:應按照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九條的規定繪制。每一幅圖應當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圖號。附圖中的標記應當與說明書中所述標記一致。有多幅附圖時,各幅圖中的同一零部件應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附圖中不應當含有中文注釋,應使用制圖工具按照制圖規范繪制,圖形線條為黑色,圖上不得著色。]

權 利 要 求 書(撰寫示例)

1.一種試電筆,在絕緣外殼中,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和手觸電極順序電連接,其特徵是:測試觸頭與一個分流電阻一端電連接,分流電阻另一端與一個人體可接觸的識別電極電連接。
[一項發明應當只有一個獨立權利要求。獨立權利要求應從整體上反映發明的技術方案,記載解決的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徵。獨立權利要求應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前序部分,寫明要求保護的發明技術方案的主題名稱及與其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特徵部分使用「其特徵是」用語,寫明發明區別於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技術特徵,即發明為解決技術問題所不可缺少的技術特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電筆,其特徵是:分流電阻與限流電阻是一個一體的同心電阻,同心電阻中間圓柱部分為限流電阻,其外部圓管部分為分流電阻,圓柱部分高於圓管部分;識別電極為環狀彈性金屬片,其邊緣向中心伸出的接觸爪卡住圓管狀分流電阻外表面,其外邊緣伸出並附於絕緣外殼外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電筆,其特徵是分流電阻與限流電阻平行設置,其間為絕緣隔離層。
[從屬權利要求(此例中權利要求2、3為從屬權利要求)應當用附加的技術特徵,對所引用的權利要求作進一步的限定。從屬權利要求包括引用部分和限定部分。引用部分應寫明所引用的權利要求編號及主題名稱,該主題名稱應與獨立權利要求主題名稱一致(此例中主題名稱為「試電筆」), 限定部分寫明發明的附加技術特徵。從屬權利要求應按規定格式撰寫,即「根據權利要求(引用的權利要求的編號)所述的(主題名稱),其特徵是……。」]
[依據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和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至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說明要求保護的范圍。權利要求書應使用與說明書一致或相似語句,從正面簡潔、明了地寫明要求保護的發明的形狀、構造特徵,如:機械產品應描述主要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關系;涉及電路的產品,應描述電路的連接關系;機電結合的產品還應寫明電路與機械部分的結合關系;涉及分布參數的申請,應寫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關系;涉及集成電路,應清楚公開集成電路的型號、功能等。權利要求應盡量避免使用功能或者用途來限定發明;不得寫入方法、用途及不屬於發明專利保護的內容;應使用確定的技術用語,不得使用技術概念模糊的語句,如「等」、「大約」、「左右」……;不應使用「如說明書……所述」或「如圖……所示」等用語;首頁正文前不加標題。每一項權利要求應由一句話構成,只允許在該項權利要求的結尾使用句號。權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徵可以引用附圖中相應的標記,其標記應置於括弧內。]

說 明 書 摘 要(撰寫示例)

一種能夠識別安全和危險電壓的試電筆。它是在絕緣外殼中,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手觸電極順序電連接,並加有一分流電阻支路,使分流電阻一端與測試觸頭電連接,另一端與識別電極電連接。人體僅與手觸電極接觸測試被測物是否帶電,人體同時與手觸電極、識別電極接觸測試被測物是否帶有危險電壓。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說明書摘要應寫明發明的名稱、技術方案的要點以及主要用途,尤其是寫明發明主要的形狀、構造特徵(機械構造和/或電連接關系)。摘要全文不超過300字,不得使用商業性的宣傳用語,並提交一幅從說明書附圖中選出的附圖作摘要附圖。]

*注釋:示例中中括弧(「[ ]」)里的內容僅為撰寫說明,不屬於申請文件的內容。申請文件應使用專利局規定的規格為297mm×210mm(A4)的表格用紙,文字應打字或者印刷,字高應在3.5mm至4.5mm之間,

❾ 申請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我想自己寫你們有沒有樣本

已經上傳樣本。

剩餘表格,可以到國家知識產權局下載,

需要的表格包括,1、實用新型請求書或發明專利請求書,2、說明書摘要、3摘要附圖、4權利要求書、5說明書、6說明書附圖、7費用減緩請求書。如果是發明,還需要8實質審查請求書,如果是實用新型則不用。

為了切實保護自己權利,建議找正規專利代理機構代為辦理。

❿ 實用新型專利請求書,權利要求書 說明書 說明書附圖 說明書摘要 的範文 要求是範文(也就是示例)

說 明 書(撰寫示例)

試 電 筆

*[實用新型名稱應簡明、准確地表明實用新型專利請求保護的主題。名稱中不應含有非技術性詞語,不得使用商標、型號、人名、地名或商品名稱等。名稱應與請求書中的名稱完全一致,不得超過25個字,應寫在說明書首頁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置。]
[依據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八條的規定,說明書應對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能夠再現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解決其技術問題,並產生預期的技術效果。說明書應按以下五個部分順序撰寫: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 附圖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並在每一部分前面寫明標題。]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指示電壓存在的試電裝置,尤其是能識別安全和危險電壓的試電筆。
[所屬技術領域:應指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屬或直接應用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試電筆構造是由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金屬彈簧和手觸電極串聯而成。將測試觸頭與被測物接觸,人手接觸手觸電極,當被測物相對大地具有較高電壓時,氖管啟輝,表示被測物帶電。但是,很多電器的金屬外殼不帶有對人體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僅表示分布電容和/或正常的電阻感應產生電勢,使氖管啟輝。一般試電筆不能區分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和無危險的感應電勢,給檢測漏電造成困難,容易造成錯誤判斷。
[背景技術:是指對實用新型的理解、檢索、審查有用的技術,可以引證反映這些背景技術的文件。背景技術是對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說明,它是作出實用技術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此外,還要客觀地指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引證文獻、資料的,應寫明其出處。]
發明內容
[發明內容:應包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為了克服現有的試電筆不能區分有危險的觸電電壓和無危險的感應電勢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試電筆,該試電筆不僅能測出被測物是否帶電,而且能方便地區分是危險的觸電電壓還是無危險的感應電勢。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指要解決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應當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簡明、准確的語言寫明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也可以進一步說明其技術效果,但是不得採用廣告式宣傳用語。]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絕緣外殼中,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和手觸電極電連接,設置一分流電阻支路,使測試觸頭與一個分流電阻一端電連接,分流電阻另一端與一個人體可接觸的識別電極電連接。當人手同時接觸識別電極和手觸電極時,使分流電阻並聯在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手觸電極電路測試時,人手只和手觸電極接觸,氖管啟輝,表示被測物帶電。當人手同時接觸手觸電極和識別電極時,若被測物帶有無危險高電勢時,由於電勢源內阻很大,從而大大降低了被測物的帶電電位,則氖管不啟輝,若被測物帶有危險觸電電壓,因其內阻小,接入分流電阻幾乎不降低被測物帶電電位,則氖管保持啟輝,達到能夠區別安危電壓的目的。
[技術方案:是申請人對其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措施的集合。技術措施通常是由技術特徵來體現的。技術方案應當清楚、完整地說明實用新型的形狀、構造特徵,說明技術方案是如何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時應說明技術方案所依據的科學原理。撰寫技術方案時,機械產品應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關系;涉及電路的產品,應描述電路的連接關系;機電結合的產品還應寫明電路與機械部分的結合關系;涉及分布參數的申請時,應寫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關系;涉及集成電路時,應清楚公開集成電路的型號、功能等。本例「試電筆」的構造特徵包括機械構造及電路的連接關系,因此既要寫明主要機械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的關系,又要寫明電路的連接關系。技術方案不能僅描述原理、動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稱、功能或用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測試被測物是否帶電的同時,方便地區分安危電壓,分流支路中僅採用電阻元件,結構簡單。
[有益效果:是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及積極效果,它是由技術特徵直接帶來的、或者是由技術特徵產生的必然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圖2是試電筆第一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3是圖2的I--I剖視圖。
圖4是試電筆第二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圖。
圖中1.測試觸頭 ,2.絕緣外殼,3.彈簧 ,4.同心電阻,5.限流電阻,6.分流電阻 ,7.識別電極 ,8.氖管,9.彈簧,10.後蓋,11.手觸電極,12.絕緣隔離層,13.彈簧。
[附圖說明:應寫明各附圖的圖名和圖號,對各幅附圖作簡略說明,必要時可將附圖中標號所示零部件名稱列出。]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測試觸頭(1)、限流電阻(5)、氖管(8)與手觸電極(11)串聯,測試觸頭(1)與分流電阻(6)一端相連,分流電阻(6)另一端與識別電極(7)相連。通常限流電阻阻值為幾兆歐,為保證人身安全,分流電阻阻值不小於限流電阻阻值,最好取限流電阻阻值1-2倍。
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測試觸頭(1)在絕緣外殼(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與彈簧(3)接觸,彈簧(3)另一端與同心電阻(4)相接觸,同心電阻(4)是縱剖面為E形,其中間圓柱部分限流電阻(5)高於作為分流電阻(6)的圓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與限流電阻(5)接觸時不碰到分流電阻(6),彈簧(9)一端與氖管(8)相接觸,另一端與後蓋(10)上的手觸電極(11)相接觸,彈簧壓力保證各元件間可靠電連接。如圖3所示的環狀彈性金屬片狀識別電極(7)其邊緣向中心伸出的接觸爪卡住圓管狀分流電阻(6)外表面,其外邊緣伸出並附於絕緣外殼外表面。
在圖4所示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測試探頭(1)在絕緣外殼(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時與平行設置的限流電阻(5)和分流電阻(6)的一端相接觸,限流電阻另一端通過氖管(8)、彈簧(9)與手觸電極(11)電接觸,分流電阻通過彈簧(13)與識別電極電接觸,兩電極之間設置一絕緣隔離層(12)。
[具體實施方式:是實用新型優選的具體實施例。具體實施方式應當對照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形狀、構造進行說明,實施方式應與技術方案相一致,並且應當對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徵給予詳細說明,以支持權利要求。附圖中的標號應寫在相應的零部件名稱之後,使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實現,必要時說明其動作過程或者操作步驟。如果有多個實施例,每個實施例都必須與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

說 明 書 附 圖(撰寫示例)

[說明書附圖:應按照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九條的規定繪制。每一幅圖應當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圖號。附圖中的標記應當與說明書中所述標記一致。有多幅附圖時,各幅圖中的同一零部件應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附圖中不應當含有中文注釋,應使用制圖工具按照制圖規范繪制,圖形線條為黑色,圖上不得著色。]

權 利 要 求 書(撰寫示例)

1.一種試電筆,在絕緣外殼中,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和手觸電極順序電連接,其特徵是:測試觸頭與一個分流電阻一端電連接,分流電阻另一端與一個人體可接觸的識別電極電連接。
[一項實用新型應當只有一個獨立權利要求。獨立權利要求應從整體上反映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記載解決的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徵。獨立權利要求應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徵部分。前序部分,寫明要求保護的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主題名稱及與其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徵。特徵部分使用「其特徵是」用語,寫明實用新型區別於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技術特徵,即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所不可缺少的技術特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電筆,其特徵是:分流電阻與限流電阻是一個一體的同心電阻,同心電阻中間圓柱部分為限流電阻,其外部圓管部分為分流電阻,圓柱部分高於圓管部分;識別電極為環狀彈性金屬片,其邊緣向中心伸出的接觸爪卡住圓管狀分流電阻外表面,其外邊緣伸出並附於絕緣外殼外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電筆,其特徵是分流電阻與限流電阻平行設置,其間為絕緣隔離層。
[從屬權利要求(此例中權利要求2、3為從屬權利要求)應當用附加的技術特徵,對所引用的權利要求作進一步的限定。從屬權利要求包括引用部分和限定部分。引用部分應寫明所引用的權利要求編號及主題名稱,該主題名稱應與獨立權利要求主題名稱一致(此例中主題名稱為「試電筆」), 限定部分寫明實用新型的附加技術特徵。從屬權利要求應按規定格式撰寫,即「根據權利要求(引用的權利要求的編號)所述的(主題名稱),其特徵是……。」]
[依據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四款和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條至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說明要求保護的范圍。權利要求書應使用與說明書一致或相似語句,從正面簡潔、明了地寫明要求保護的實用新型的形狀、構造特徵,如:機械產品應描述主要零部件及其整體結構關系;涉及電路的產品,應描述電路的連接關系;機電結合的產品還應寫明電路與機械部分的結合關系;涉及分布參數的申請,應寫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關系;涉及集成電路,應清楚公開集成電路的型號、功能等。權利要求應盡量避免使用功能或者用途來限定實用新型;不得寫入方法、用途及不屬於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內容;應使用確定的技術用語,不得使用技術概念模糊的語句,如「等」、「大約」、「左右」……;不應使用「如說明書……所述」或「如圖……所示」等用語;首頁正文前不加標題。每一項權利要求應由一句話構成,只允許在該項權利要求的結尾使用句號。權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徵可以引用附圖中相應的標記,其標記應置於括弧內。]

說 明 書 摘 要(撰寫示例)

一種能夠識別安全和危險電壓的試電筆。它是在絕緣外殼中,測試觸頭、限流電阻、氖管、手觸電極順序電連接,並加有一分流電阻支路,使分流電阻一端與測試觸頭電連接,另一端與識別電極電連接。人體僅與手觸電極接觸測試被測物是否帶電,人體同時與手觸電極、識別電極接觸測試被測物是否帶有危險電壓。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說明書摘要應寫明實用新型的名稱、技術方案的要點以及主要用途,尤其是寫明實用新型主要的形狀、構造特徵(機械構造和/或電連接關系)。摘要全文不超過300字,不得使用商業性的宣傳用語,並提交一幅從說明書附圖中選出的附圖作摘要附圖。]

*注釋:示例中中括弧(「[ ]」)里的內容僅為撰寫說明,不屬於申請文件的內容。申請文件應使用專利局規定的規格為297mm×210mm(A4)的表格用紙,文字應打字或者印刷,字高應在3.5mm至4.5mm之間,

閱讀全文

與試電筆發明專利說明書範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