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發明與創造》
這本是科技教師指導小發明,我覺得這個對內孩子的啟蒙非常有幫助,容能夠鍛煉孩子的動腦和想像空間,是個不錯的讀物。
---------------------------------------------------------------------------------------------------------------------------------
ps..
另外推薦《少兒愛科學》
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蟬聯中國優秀少兒報刊金獎。
『貳』 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的典型案例
開拓創新 不斷進取
­ ——記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王毅誠同學科技創新事跡
王毅誠同學是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2006年小學畢業的學生,他熱愛祖國,遵守紀律,誠實守信,尊敬師長,樂於助人,團結同學,愛護班集體。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在校學習期間,他曾擔任過班級勞動委員、生活委員、紀律班長協助老師工作。學習中,他善於思考,愛動腦子,熱愛科學,勇於創新,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創新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他訂閱了《動手做》、《少年發明與創造》、《中小學生創新》、《小學科技》、《我們愛科學》、《小哥白尼》、《少兒電腦報》等啟發智力的少兒科技雜志、報刊。通過看書、學習,開闊了思維及想像能力。他曾隨父母參觀過上海天文台、上海浦東少兒科技活動中心、上海氣象台、北京科技館、軍事博物館等科普場館。還觀摩了「第十七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通過觀摩學習,激發了他要動手實踐的勇氣,也使他領悟到:只要自己肯動手、動腦,向著自己制定的目標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在玩各種積木、動手製作、做飛機模型等活動中,他刻意想像,動手嘗試。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探索和實踐,2003年7月他的小發明作品《留言門鈴》問世了,該作品是由普通門鈴和錄音裝置結合而成,能夠通過錄音留言,使普通門鈴功能擴展,頗具實用性。2003年8月他的此項發明作品獲得「烏魯木齊市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03年9月獲「新疆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04年8月他參加了在昆明舉辦的「第四屆全國宋慶齡發明獎」大賽作品獲得銅獎,新疆只有兩位參賽選手獲國家獎(三等獎),他是烏市唯一獲三等獎的參賽小選手;2004年12月他又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少年兒童海爾科技獎」大賽獲得銀獎,他是新疆唯一被國家初選上參加全國競賽的選手,也是新疆唯一獲得二等獎的參賽選手,為新疆爭得了榮譽。中央新聞台、新疆電視台、新疆教育電視台、烏魯木齊大事小事新聞台、新疆日報等新聞媒體,對他進行了采訪和專題報道。2004年12月30日在新疆電視台少兒頻道首次開播現場晚會上,王毅誠同學被自治區團委少工委以「新疆好少年」身份推薦、邀請到晚會直播現場,中央少兒頻道的倪萍主持當晚的節目,並在晚會直播現場上采訪了「新疆好少年」王毅誠同學。
為了擴大知識面,他還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趣味數學班、作文班、英語班、書法班以及電子琴班的學習。2003年4月他參加了《新疆中小學生數學應用題競賽》獲得了三等獎; 2004年12月他參加新疆中小學生生物論文競賽,他的小論文《關心人類的朋友-天山馬鹿》在競賽中獲得二等獎;2005年4月他在「第三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小學生數學應用問題競賽」中獲得了三等獎。他在《黃波兒童英語》1-6冊學習和考試中,獲得了《黃波兒童英語》六級結業證書。這些成績的取得與輔導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以及他自己平時的勤奮努力分不開。雖然他取得了一點成績,但他還並不滿足,他表示今後還要更加努力,不斷學習和實踐,取得更好的成績,用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為家鄉服務。
除學習以外,他還愛好文體活動,業余時間他喜歡打乒乓球、籃球、跳繩、跑步等體育運動。曾參加過學校組織舉辦的跑步、校園歌手賽等比賽,為班級爭得榮譽。
在校外王毅誠同學尊老愛幼,是個拾金不昧、舉止文明、樂於助人、富有愛心的好少年。他在校門口拾了一個內裝100元的錢包,主動地交給了校門衛。在公交車上,他看見抱小孩的乘客,就主動讓座。住在同一樓道的上下鄰居,無論誰家有事,只要力所能及,他總是很樂意地去幫助,鄰居常誇他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他不進網吧,平時生活簡朴,穿戴整齊。自己常洗襪子、疊被子,在家孝敬父母,體貼家人,幫父母掃地、擦門窗等,有時還主動與父母進行思想交流,暢談自己的看法。他具有較強的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思想道德品質。
他品學兼優、多才多藝、勤於實踐、善於思考、勇於創新、全面發展,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他是該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成功典範。
王毅誠獲獎情況及新聞媒體報道情況:
2003年8月小製作《留言門鈴》參加「新疆烏魯木齊市舉辦的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一等獎;2003年9月參加「新疆自治區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一等獎;2004年4月參加「第二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小學生數學應用問題競賽」獲三等獎;2004年8月參加全國「第四屆宋慶齡發明獎」取得銅獎;2004年12月中旬參加國家少工委舉辦的「中國少年兒童海爾科技獎」大賽獲得二等獎(銀獎);2004年12月生物小論文《關心人類的朋友-天山馬鹿》在參加新疆生物學會舉辦的論文競賽中獲得二等獎;2005年4月參加「第三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小學生數學應用問題競賽」獲三等獎;獲得學校組織的英語朗讀競賽三等獎、個人風采獎以及勞動積極分子獎等榮譽。
王毅誠的小發明《留言門鈴》於2004年8月20日以「驚艷」小發明為題以「放飛想像創造夢想-第四屆宋慶齡少兒發明優秀作品展側記」為題在雲南《春城晚報》和雲南日報網上登出;2004年10月25日在《新疆日報》和天山網上以「烏市小學生發明的『留言門鈴』獲獎發明獎」為題作了報道;2004年10月26日新疆都市消費晨報以「小小發明家」為題作了報道。
2004年10月在《少年發明與創造》雜志第10期、2004年12月在上海《動手報》、2005年3月在北京《中小學生創新》雜志第2期、2005年5月在上海的《小學科技博覽》雜志上刊登了王毅誠的小發明。
2004年10至12月新疆電視台新疆頻道、新疆視電台少兒頻道、新疆教育台、烏市新聞台大事小事頻道、烏市電台婦女兒童頻道、中央新聞台、中央1台等新聞媒體對他進行了采訪和報道。2004年12月30日在新疆電視台少兒頻道首次開播晚會上,並在直播現場上采訪了「新疆好少年」王毅誠同學。
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作為自治區的第一所實驗小學,作為一所自治區直屬、教育學院主管的小學,作為一所有著百年文化歷史的小學,有幸隨著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參加了於2001年春天啟動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
在這六年的課改實驗中,該校本著「全員參與、全員學習、全員感悟、全員實踐、全員提高」的理念,在學習中實踐,在收獲中反思,不斷推進新課程改革。在校長的帶領下加強新課程實驗教學常規管理,做了大量具有實效性和創造性的工作,使該校課改實驗穩步健康地發展,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該校在課改中的主要舉措如下:
一、加強課改培訓,提升師資隊伍素質。
(1)層層培訓,促觀念轉變。
該校作為國家基礎課程改革實驗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實驗園地的一員,一年級的老師按照規定全員、全程參加了上級組織的所有課程改革培訓活動。該校領導積極向內地專家學習,使全校的老師有了一種全新的感受。實驗小學每一次的課改培訓都是全員參與,同時還不斷送各年級的老師到校外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
(2)課程改革,教師是關鍵。
為了培養教師,我們先後啟動青藍工程、明星工程、名師工程。開展外培、校培、組本培訓以及組內研討活動、實驗杯競賽活動。在教師隊伍建設上,我們需要「領頭羊」,我們追求「1+1﹥2」的群體效果,力求「整體更優」。此次課改,該校全員跟進;每個年級、每位老中青教師都積極參與課程改革,都學習課改理念,都實踐課改理念。我們要求老師,用新教材的要用新理念駕馭新教材,沒有用新教材的班級,也要用新理念駕馭老教材,力求做到老課新上,常上常新。我們還克服困難大批量送老師到內地培訓學習(僅是2005和2006兩年,我們學校就派送了40名教師赴內地學習)。
(3)破學科界限,由「單一」變「綜合」。
倡導教師由「單科專家」向「一專多能」型轉變。
二、積極推行課程課時改革。
1、 大小課合理搭配。
在進行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結合該校的實踐需要,我們對原有課時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每天的七節課由原來的每節課40分鍾變為大小課兼有:第1——2節課為40分鍾,第3——7節課分別變為30——35分鍾,在上午四節課中間穿插了近40分鍾的「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這樣,既考慮到小學學生年齡幼小的生理特點,給了孩子更多的活動時間,更多的自由空間,更多的可以身體力行的實踐機會,更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同時又使學校課時安排具有一定靈活性,便於推進課程課時改革。
2、積極拓展有效教學新空間。
在該校現有辦學基礎上,充分利用該校多媒體計算機等硬體設施,把課堂使用多媒體上課變為鼓勵各門學科的教學走進多媒體教室,讓現代生活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以拓展更大的教學空間。該校語文學科的老師們嘗試著在多媒體教室里上閱讀教學課,師生人手一機(電腦),在網路的世界裡理解課文內容,捕捉更多的學習資源;師生共同在多媒體教室進行網路作文教學,品評精彩文章,校外人士通過網路參與課堂教學的評價。外語老師、美術教師的教學也走進網路教室。除此之外,我們的各學科老師還結合課本單元學習主題,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如:五年級的語文綜合性學習:走向街頭找錯字;三年級的「詩歌王國」;科學學科的「水源污染小調查」等等。學校特為藝術學科(音樂、美術學科)、科學學科設立了藝術層、科學層,還建成了體育層。這樣,學生學習的空間擴大了,師生交流的渠道多元化了,老師教學、學生學習已不僅僅停留在課堂那狹小的范圍,而是走出了原始意義的教室,走近現代生活,走向社區,走向自然,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真正實現多種資源、多門學科相互整合,提升辦學品質,以全面培養學生素養,為學生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英語課程設置新舉措。
我們學校已掛牌為「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外語實驗學校」。
該校開設的英語課時數為5+3節(每班每周5節英語課,我們利用網路平台,於2007年開始。
4、嘗試進行計算機課時改革。
身處現代社會中的學生,每天都在接觸現代社會的多種信息,網路、電腦作為現代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對生活、對學生的成長發該校36個教學班,一至六年級同時開計算機課,保證每星期兩節課,教師、學生在計算機教室進行學習活動,做到學計算機從娃娃抓起。
5、努力探索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途徑。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出現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標志。
實驗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運作辦法
(試行)
1、綜合實踐活動的分解:
2、實施人選及時間安排
用於課堂引領的課時也可積攢起來用於社區實踐活動。
3、綜合實踐活動的檢測與評價
信息技術教育按有關規定達標,另外,該校學生要掌握盲打。
專題活動要有安排、有檢查、有展示。
小課題研究要有選題、有研究過程、有研究成果展示。
每一項改革都需要時間來檢驗,當新課程實驗如火如荼地開展時,我們的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繼承傳統精華上,更需要我們不斷地改革創新,當斯賓賽追問究竟是誰拿走了我的乳酪時,我們則在想,如何讓教師在「享受教育,享受生命」中工作,如何讓孩子在「享受學習,享受童年」中學習。如何才能在教育改革的路上,走出一條屬於我們實驗小學的課改之路,我們一直在努力,這將是實驗小學教育科研道路上永恆的主題。
『叄』 關於青少年的發明創造
可以到青少年宮找輔導員幫忙看看,或直接找市科協。
『肆』 實習記者怎樣寫新聞
經過高三的努力,終於考上了大學,現在回憶一下,仍感到幸福。選擇中文這個專業,是因為我對寫作的愛好和對文學的愛好。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寶貴的大學生活就要走到盡頭了。因為種種原因我沒有選擇繼續求學,但這並不代表我的學習之路就走到盡頭了。所謂 活到老,學到老 嗎,在自己的身邊,總會有一些東西自己從未接觸過,總有一些東西需要自己從頭學起。
像編輯這一職位,對於一個文科出身的學生而言,是很誘人的。編輯的工作也總是透露了那麼一絲神秘。既然不再讀書,當然要面臨工作。對工作,處出茅廬的我還真是不知怎樣選擇。只是覺得,自己畢竟是學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經掌握了一些文學知識語言知識。所以,將來的工作最好還是能與自己所學的專業有關,能進一步發展自己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編輯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選工作。
在徐老師的幫助之下,我順利地進入了《少年發明與創造》雜志社實習。這是一家報道中小學生動手動腦、開發智力,積極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實驗、小製作活動的刊物。單位很小,但從社長到社員都很友善。能走進這家雜志社實習,能有機會讓我近距離接觸文化傳媒工作,讓我很興奮,也很珍惜。
這次實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從約稿到出版發行的全過程。充分了解雜志社各項工作的操作,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實際操作知識,以期達到或是說基本具有編輯的能力。
『伍』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科幻/奇幻作家獎獲獎劉慈欣
韓松 入圍獎王晉康
星河 最佳科幻/奇幻編輯獎獲獎姚海軍《科幻世界》入圍獎楊楓《科幻世界》
阿豚《九洲幻想》
楊實誠《原創兒童文學網》
屈暢《科幻世界》譯文版 最佳科幻/奇幻翻譯獎獲獎張秋早入圍獎馬驍 最佳科幻/奇幻社團獎獲獎42工作組 聯系人:老左入圍獎幻通社 社長 李兵
重慶金源科幻公園管理團隊
浙江省科幻創作研究所 最佳科幻/奇幻長篇獎獲獎《十字》王晉康著 重慶出版社
《人形軟體》譚劍(香港)香港天行者出版社 入圍獎《功夫米老鼠》楊鵬著 童趣出版社
《24格每秒天堂》潘海天 九洲幻想
《海穹英雌傳》 李五薰 蓋亞文化公司(台灣) 最佳科幻/奇幻中篇獎獲獎空缺最佳科幻/奇幻短篇獎獲獎《趕在陷落之前》程婧波 人民文學入圍獎《有關時空旅行的馬龍定律》王晉康 《科幻世界》
《噩夢再現》 蘇貝妮 《科學畫報》
《達爾文的夜鶯》 甘泉 《科幻世界》
《我是漂亮女生》郝天曉 《少年發明與創造》小學版 最佳科幻/奇幻劇目獎獲獎三T
《少林海寶》 王是 簡梅梅 央視動畫、河南動畫
《土星之謎》 台灣太極影音有限公司
《太空俠》 神舟傳媒 最佳科幻/奇幻期刊獎獲獎《科幻世界》入圍獎《科幻世界》譯文版
《科幻大王》
《今古傳奇》奇幻版
《九洲幻想》 最佳科幻/奇幻美術片獎獲獎《科幻世界》2009.2封面 梁科棟入圍獎《太空豆豆》神州傳媒最佳科幻/奇幻網站獎獲獎《科幻網》 站長 星際浪子入圍獎《科幻理論網》 站長 李廣益
《幻想USB》站長 薛明
《難攻博士的搧胡椒秘密》 站長 鄭運鴻 最佳科幻/奇幻評論獎獲獎《科幻類型學》楊鵬
《尋找「幻」氏家族的榮耀》黃海 入圍獎《劉慈欣科幻作品中的科學形象研究》 郭凱特別貢獻獎獲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特別貢獻獎(活動贊助者)
董仁威(世界華人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付勝(成都奇影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金獎《三體3:死神永生》 作者:劉慈欣銀獎《地鐵》作者:韓松
《神的平衡器》作者:陳奕璐
《卡勒米安墓場》作者:遲卉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作者:今何在 最佳中篇科幻小說獎金獎《人生不相見》作者:何夕銀獎《下載記憶》 作者:陳天中
《神的平衡器》 作者:陳奕璐
《孿生巨鑽》 作者:王晉康
《斑鳩》 作者:墨熊
《三界》 作者:萬象峰年 最佳短篇科幻小說獎金獎《再生磚》作者:韓松銀獎《行星風暴》 作者:鄭重
《滄浪之水》 作者:飛氘
《昔日玫瑰》 作者:王晉康
《斑鳩》 作者:長鋏
《百鬼夜行街》 作者:夏笳 最受手機讀者歡迎科幻小說入圍獎金獎空缺銀獎《間客》作者:貓膩
《喪屍圍城》作者:李多
《時空觀察者》作者:世間一元素
《數字生命》作者:格子里的夜晚
《天外來軍》作者:鐵血戰士 最佳科幻圖書獎金獎《星潮》作者:董仁威主編 重慶出版社出版 銀獎《三體3:死神永生》 劉慈欣著 重慶出版社出版
《神的平衡器》陳奕璐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地鐵》韓松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蟻巢里的甲蟲》斯特魯伽茨基兄弟著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最佳科幻期刊獎金獎《科幻世界》雜志銀獎《科幻世界譯文版》
《新科幻》 最佳科幻影視作品入圍獎金獎空缺銀獎《嘻哈游記》重慶帝華廣告傳媒有限公司
《走馬燈》 夢想街、DREAM STREET團隊
《閃光的生命》四川師范大學電影電視學院劉凱等
《全城戒備》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科幻作家金獎劉慈欣
王晉康 銀獎韓松
何夕
譚劍 最佳科幻編輯金獎楊楓銀獎張立武
唐海濤
楊實誠
成全 最佳科幻傳播獎金獎吳岩銀獎科幻世界
果殼微科幻
科幻網
新幻界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金獎《與吾同在》 作者:王晉康,重慶出版社銀獎《銀河之心·天垂日暮》 作者:江波,四川科技出版社,2012年1月《上海:最後時刻》 作者:鍾拓奇,新星出版社,2012年3月《雪城》作者:龔鈷爾,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年5月1日《小城市》作者:葉覆鹿(陳栢青);台北:九歌出版社,2011年6月最佳中篇科幻小說獎金獎《多餘的世界》作者:台灣旅美作家:張系國(洪範書店2012)銀獎《高維度滲透》作者:碎石,《新科幻》,2012年4月
《移魂有術》作者:江波,《科幻世界》,2012年5月《汪洋戰爭》作者:何夕,《科幻世界》,2012年2月《鍾聲》作者:鄭軍,《新科幻》,2012年2月 最佳短篇科幻小說獎金獎《G代表女神》作者:陳楸帆,《文藝風賞》,2011年11月銀獎《在冥王星上我們坐下來觀看》作者:寶樹,《科幻世界》2012年1月《時間畫廊》作者:台灣黃海,《新科幻》2011年9月《殺死一個科幻作家》作者:夏笳,《科幻世界》2011年12月《回到原點》作者:陳奕潞,《最幻想》,2011年9月最佳新銳科幻作家獎金獎江波,中國銀獎陳楸帆,中國寶樹,旅歐華人李伍薰,中國台灣夏笳,中國最佳科幻傳播獎金獎董仁威,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和全球華語星雲獎發起人之一銀獎《科幻世界》《科幻世界》譯文版《科幻網》姬少亭,新華社記者最佳科幻編輯獎金獎張兆晉,人民郵電出版社編輯銀獎楊楓,《科幻世界》副主編趙曉旭,《新科幻》雜志編輯成全,百花文藝出版社編輯劉維佳,《科幻世界》編輯最佳科幻圖書獎金獎《西方科幻文論經典譯叢》吳岩、舒偉主編,安徽文藝出版社,2011年11月銀獎《流浪地球——中國科幻星雲獎奠基作品選》作者:董仁威、劉慈欣、韓松、王晉康、何夕等,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年12月《薄碼》作者:陳楸帆,百花文藝出版社(科幻文學館書系),2012年1月《人生不相見》作者:何夕,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年9月《天堂的噴泉》作者:(英)阿瑟·克拉克,陳經華,江昭明 譯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4月最佳科幻影視作品獎金獎空缺銀獎《超蛙戰士之威武教官》導演:(小)徐克,上海河馬動畫設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5月23日北京首映《孤者定律》北京電影學院 導演:錢添添,2012年5月最佳科幻美術作品獎金獎《陶偶》鯊魚丹,科幻世界雜志社,2012年3月銀獎《薄碼》李濤,百花文藝出版社(科幻文學館書系)2012年1月《永恆的雕塑》於光遠,科幻世界雜志社,2012年1月《最後的艦隊》趙國棟,科幻世界雜志社,2011年11月《未來城市》李雙躍,科幻世界雜志社,2011年9月最佳網路原創科幻作品獎金獎《烤肉自助星》,梁清散,《新幻界》,2011年12月銀獎《始盜霸王龍》,柯夢蘭,起點網《冒牌大英雄》,起點中文網 2011年7月《星碎記》,《看書網》,黑特喜馬,首發時間2012年2月,更新日期2012年5月《機械帝國》《幻劍書盟》,葛勇,首發時間2005年11月,更新日期2012年8月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長篇科幻小說金獎《荒潮》陳楸帆銀獎《高鐵》韓松
《決戰同溫層》鄭軍
《彩羽俠》趙蕊蕊
《異海》蛇從革 最佳中篇科幻小說金獎《開膛手在風之皮爾城》程婧波銀獎《量產超人》陳茜
《起風之城》張冉
《綠海覓蹤》 墨熊
《太陽知道答案》謝雲寧 最佳短篇科幻小說金獎《以太》張冉銀獎《安琪的行星》寶樹
《外面的宇宙》 謝雲寧
《雲端站》遲卉
《動物觀察者》陳楸帆 最佳科幻圖書金獎《奇點科幻叢書第一輯》 希望出版社 銀獎《穿越2012-中國科幻名家評傳》(珍藏本)人民郵電出版社
《古老的地球之歌》新星出版社
《37-柳文揚科幻小說選本》百花文藝出版社
《愛的演算法》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美 劉宇昆著) 最佳原創少兒科幻圖書金獎《超時空大戰》楊鵬銀獎《幻影魔盒》伍劍
《少年冒險俠第一季》超俠
《雪人》 程婧波
《決戰動物星球》陸楊 最佳少兒科幻引進圖書金獎《安德的流亡》百花文藝出版社銀獎《疾速天使第二季》 接力出版社
《貓武士:四部曲之6-群星之戰》 未來出版社
《別的國家都沒有》新星出版社
《鋼鐵俠3終極檔案》 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最佳科幻編輯金獎趙曉旭 《新科幻》雜志社銀獎李重民:上海科普出版社
陳虹羽: 《科幻世界》雜志社
於倩:清華大學出版社
成全:百花文藝出版社 最佳新銳科幻作家金獎陳楸帆銀獎李伍薰(台灣)
寶樹
遲卉
艾天華 特別貢獻金獎(組委會授獎)金獎楊建雲(希望出版社)
網路貼吧興趣大師養成計劃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科幻長篇小說獎金獎《時間之墟》(寶樹) 銀獎《逃出母宇宙》(王晉康)
《銀河之心·暗黑深淵》(江波)
《零地點》(伊格言)
《去年在阿魯吧》(賀景濱) 最佳科幻中篇小說獎金獎空缺銀獎《晉陽三尺雪》(張冉)
《再見黃鶴樓》(綾綾)
《搬運海洋》(王尚)
《天國之門》(葉星曦)
《二時代》(谷第) 最佳科幻短篇小說獎金獎《智能型人生》(平宗奇)銀獎《與機器人同居》(阿缺)
《造像者》(陳楸帆)
《2044年春節舊事》(夏笳)
《北京折疊》(郝景芳) 最佳少兒科幻原創圖書獎金獎《校園三劍客》(楊鵬)銀獎《魔科傳奇》(黃文軍)
《少年奇境探險》(陸楊)
《白鯨傳奇》(周志勇)
《亞特蘭蒂斯四號》(趙華) 科幻文學最具潛力新作者獎金獎陳茜銀獎阿缺
吳霜
平宗奇
顧適 最佳科幻編輯獎金獎劉維佳銀獎李克勤
雒華
成全
古火拉茲 最佳科幻評論獎金獎《科幻文學解構》(黃海)
《科幻六講》(吳岩) 銀獎《科幻出版四大發展趨勢》(成全)
《<自然>(Nature)雜志科幻作品考——Nature實證研究之一》(穆蘊秋、江曉原)
《從小鎮到天堂——劉維佳的科幻烏托邦想像與9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心態》(郭凱) 最佳科幻圖書獎金獎《中國科幻大片》(清華大學出版社)銀獎《盲視》(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阿西莫夫:機器人短篇全集》(江蘇文藝出版社)
《安德的禮物》(百花文藝出版社)
《愛、生命與希望——簡明銀河社會分析史》(中國戲劇出版社) 最佳科幻迷獎金獎小姬銀獎孫悅
北星
劉清風
王侃瑜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長篇小說獎金獎空缺銀獎《光柵謀殺案》譚劍(中國香港)
《終極失控》蕭星寒
《3.5:強迫升級》李伍薰(中國台灣)
《偽人2075:意識重組》 遲卉
《人形武器》 鄭軍 最佳中篇小說獎金獎《大飢之年》 張冉銀獎《機器之道》江波
《人人都愛查爾斯》寶樹
《出巴別記》 索何夫
《脫島者》唐澄暐(中國台灣) 最佳短篇小說獎金獎《開光》陳楸帆銀獎《金陵十二區》桂公梓
《桃源驚夢》 江波
《中國網路全書——黑屋》夏笳
《我講我爺爺的故事》 阿缺 最佳少兒圖書獎金獎《最後三顆核彈》左煒銀獎《納米魔幻兵團》 黃海(中國台灣)
《紅帆船科幻館——奇奇怪怪史前海洋大冒險》超俠
《未來拯救》唐哲
《星隕:叢林中的十字架》周敬之 最佳新秀獎金獎張冉銀獎阿缺
王侃瑜
索何夫
平宗奇(中國台灣) 最佳原創圖書獎金獎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三體〉中的物理學》銀獎長江文藝出版社《吹笛者與開膛手》
長江少兒出版社《凱旋門下科技史卷》(科幻中的科學叢書)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時間移民》
清華大學出版社《星紀原》 最佳引進圖書獎金獎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殺敵演算法》
新星出版社《新日之書》 銀獎清華大學出版社《思維的形狀》
百花文藝出版社《如何創作科幻小說與奇幻小說》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海伯利安》四部曲 最佳評論獎金獎《散聊科幻之晚清科幻的草創風雲》梁清散銀獎《20世紀科幻愛好者綜述》劉健
《科幻電影之熊噴2015》墨熊
《「後三體時代」的中國科幻》夏笳
《〈逃出母宇宙〉:人類文明史的宏大象徵》張懿紅、王衛英 最佳編輯獎金獎李克勤銀獎林苡安
王維劍
超俠
糖糖 最佳科幻迷獎金獎孫悅銀獎王侃瑜
王文
薛輝
我的三體製作組 最佳短片獎金獎空缺銀獎《倫敦魅影》華誼新媒體
《酈語一微秒》王宇豪
《地鐵大逃殺》宋尚 最佳科幻電影創意獎金獎《雲霧》(電影劇本大綱,王侃瑜原作)吳霜、王侃瑜銀獎《永不孤獨之天語者》(電影劇本)熊偉(總編劇)
《濕婆之舞》(科幻小說)江波
《啟蒙時代的神話》(科幻小說)北星(旅美華僑)
《去死的慢慢旅途》(科幻小說)飛氘 組委會特別獎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劉慈欣最佳長篇小說人氣獎《病毒紀元》銀河行星特別貢獻獎成都祥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微象文化傳播公司
上海竺燦投資文化有限公司
『陸』 少年發明與創造的書在哪裡買
可以給雜志社打電話郵購呀,0311-86693478
『柒』 發明與創新雜志和少年發明與創造雜志哪個更適合中學生看
發明與創新雜志和少年發明與創造雜志,都適合中學生看,因為都分有
小學、初中、高中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