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經濟價值

創造經濟價值

發布時間:2021-06-29 22:52:16

㈠ 企業在實際中,如何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創造經濟效益的關鍵是要培養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本來就是體現在特定的能力上。而這種能力本身又可以視為多種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從其具體體現形式分析,可大體分解為十個內容,稱之為十大競爭力。
(1)決策競爭力。
這種競爭力,是企業辨別發展陷阱和市場機會,對環境變化作出及時有效反應的能力。不具有這一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屍。決策競爭力與企業決策力是一種同一關系。決策頻頻失誤的企業,肯定沒有決策競爭力。沒有決策競爭力的企業,也就是企業決策力薄弱。
(2)組織競爭力。
企業市場競爭,最終得通過企業組織來實施。也只有當保證企業組織目標的實現必須完成的事務工作,事事有人做,並且知道做好的標准時,才能保證由決策競爭力所形成的優勢不落空。並且,企業決策力和執行力也必須以它為基礎的。沒有強有力的組織明確而恰當地界定企業組織成員相互之間的關系,保障決策力和執行力的活動,沒有恰當的人承擔並完成,企業的決策力和執行力從何而來?
(3)員工競爭力。
企業組織的大小事務,必須有人來承擔。也只有當員工的能力充分強,做好工作的意願充分高,並且具有耐心和犧牲精神時,才能保證事事都做到位。否則,企業的決策力和執行力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的空話。保障企業決策力和執行力的活動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證活動的主體——員工具備與之相適應的能力、意願、耐心和犧牲精神。
(4)流程競爭力。
流程就是企業組織各個機構和崗位角色個人做事方式的總和。它直接制約著企業組織運行的效率和效益。企業組織各個機構和崗位角色個人做事方式,沒有效率和效益,企業組織的運行,也就不會有效率和效益。如果一個企業組織的做事方式沒有效率,也就企業組織運行沒有效率和效益,這直接是企業沒有執行力。
(5)文化競爭力。
文化競爭力就是由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構成的一種整合力,它直接起著協調企業組織的運行,整合其內、外部資源的作用。蒙牛的二十五個法則,之所以能夠成為蒙牛的核心競爭力,其原因就在於這二十五個法則都變成了蒙牛人的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為准則。因而企業的決策力和執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於它。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思維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統一,並且腐朽落後,決策就不免頻頻不失誤,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
(6)品牌競爭力。
品牌需要以質量為基礎,但僅有質量卻不能構成品牌。它是強勢企業文化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的折射體現。因而它也直接構成企業整合內、外部資源的一種能力。沒有品牌競爭力,企業組織內部和外部都不認同企業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結果,企業也就談不上有什麼競爭力,更談不上有核心競爭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種資源。因而它是構成企業支持力的一個重要內容。
(7)渠道競爭力。
企業要賺錢、贏利、發展,就必須有充分多的客戶接受他的產品和服務。如果沒有寬闊有效的渠道,溝通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企業與客戶隔離,也就必然會慘敗無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種資源,渠道競爭力也就直接構成企業支持力的一個內容。
(8)價格競爭力。
便宜是客戶尋求的八大價值之一,沒有不關注價格的客戶。在質量和品牌影響力同等的情況下,價格優勢就是競爭力。沒有價格優勢,最終都會被消費者淘汰。因而這一競爭力也就直接構成企業支持力的一個內容。
(9)夥伴競爭力。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萬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為過去,要為客戶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務和價值滿足,也就必須建立廣泛的戰略聯盟。如果一個企業失去了合作夥伴的支持,也就無法適應客戶價值滿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強,也就直接是企業支持力和和執行力的提升。
(10)創新競爭力。
一招先,吃遍天,這是市場競爭中的不二法門。要一招先就必須有不斷的創新。誰能不斷地創造出這一招先來,誰就能在這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它既是企業支持力的一個重要內容,又是企業執行力的一個重要內容。
這十大競爭力,作為一個整體,就體現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從整合企業資源的能力的角度進行分析,這十個方面的競爭力,任何一個方面的缺乏或者降低,又都會直接導致這種能力的下降,即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降低。但這十種競爭力又各自相對獨立。任何一個企業,擁有了這其中任何一種競爭力,也都是市場競爭一個制高點的佔領。

㈡ 文化是如何創造經濟價值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重要。
-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
-文化產業的迅速崛起,文化消費更加豐富,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㈢ 什麼是價值以及怎麼創造價值

價值是人類對於自我本質維系與發展,為人類一切實踐要素本體,包括任意的物質形態。價值是定義人本身存在的核心概念,其是人這一存在與發展的本質。

人類一切自我解放行為,即本質規律(人性)下對於自我的創造及再創造並最終達成對於這一規律的本質以維持及發展。

簡單的表述就是人類一切實踐中具有對於自我的維持及發展所在的本質,一切價值形態都脫離不了此范疇,不能脫離此范疇。

價值在很多領域有特定的形態,如社會價值,個人價值,經濟學價值,法律價值等等。

這些價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領域發展中范疇性規律性本質存在。同時由於意識上存在一些概念化的維系與發展人類的思想沒有形成實際的物理力量,此類價值單獨定義為名義價值。

價值創造是指企業生產、供應滿足目標客戶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的一系列業務活動及其成本結構。在價值創造的物理過程中,價值就是成品的使用價值。

影響價值創造的因素主要有: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它們是影響財務戰略選擇的主要因素。

(3)創造經濟價值擴展閱讀:

價值創造能力:

企業根據顧客的需求和偏好創造優異顧客價值能力,它是整合研究開發能力、產品生產能力以及員工能力等要素的核心能力。

在新的競爭環境下,企業試圖構建堅實和持久的競爭地位以獲得持續發展,必須擁有一系列的短期競爭優勢 ,並持續地改變和破壞它們。

企業的生存發展歷程,就是價值創造能力不斷遷移,持續獲得短期競爭優勢的過程。

在動態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競爭優勢是短期的,建立在原有價值創造能力基礎之上的競爭優勢經常會受到削弱。

為獲得持續發展,在開發利用原有能力的基礎上,克服認知惰性並防止認知對立,適時主動地構建新能力,並在開發利用原有能力和構建新能力之間保持均衡協調。

以平衡企業的現時生存與未來發展,順利平穩地實現價值創造能力的遷移, 獲得新的短期競爭優勢,這種短期競爭優勢的持續獲得保障企業的持續發展。

㈣ 一帶一路創造多少經濟價值

一帶一路戰略目標是要在歐亞大陸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是包括歐亞大陸在內的世界各國,構建一個互惠互利的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並不是創造多少經濟價值可以計算的。
一帶一路是中國與絲路沿途國家分享優質產能,共商項目投資、共建基礎設施、共享合作成果,內容包括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政策溝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負著三大使命:
一、探尋經濟增長之道;
二、實現全球化再平衡;
三、開創地區新型合作。

㈤ 馬雲為浙江省創造多少經濟價值

一是截至2007年6月,有7000餘家浙江民營企業撤離上海,把總部或重要部門遷往杭州、寧波、香港。2007年上半年,有超過100家的江蘇企業申請到香港投資,相當於2006年全年的份額,江浙企業投資方向的轉移,表明上海投資環境的影響力正在下降。二是上海民營企業戶數達57萬家,比浙江多10萬多家,注冊資本8000多億元,超過浙江1000多億元,而其創造的GDP為1700億元,注冊資金產出率僅為浙江的12.6%,表明上海民營企業在實體經濟領域的競爭力遠遠落後於浙江,也說明上海民營企業總體生存質量不高。

㈥ 經濟學中,人們創造的價值是用什麼來衡量的呢

前者是0,後者是490
前者的實質是把人的勞動轉化為價值,或者說把勞動異化為價值,所謂的勞動創造價值是一種誤讀
後者體現的這是價值增值現象,價值的增值只能通過交換實現,你舉得例子就很形象

㈦ 什麼叫創造價值

生價值,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著許多勤於思考的人去探索人生價值問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現實問題。正確理解和評價人生價值,對於我們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價值」是一個社會實踐的概念,它產生於人們的需要之中。一個東西是否有價值,就看它能否滿足人們的社會需要和社會成員對它評價如何。人們對那些能滿足它們需要的東西給予肯定的評價,反之便給以否定的評價。正如馬克思所說: 「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這種關系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外界物對人們需要滿足,二是人們對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評價。
人既然是現實中的人,一刻也離不開社會,他的價值就應該體現在他與社會發生關系的過程中。歷史和現實郡說明,一個人的尊嚴地位,意義,榮譽,是同他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只有那些為社會,為人民幸福付出辛勤勞動的人,才會在人民中獲得崇高的價值。
每個人能力有大有小,職位有高有低,但只要盡自己的力量發光發熱,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同樣可以作出巨大貢獻。戰斗在老山前線的將士們,以「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作為他們的價值觀,他們深知「沒有奉獻便沒有幸福」, 「沒有軍人的犧牲,不會有一輪明月下的萬家燈火,不會有億萬人民的合家歡聚。」因此,當祖國和人民需要自己獻身時,他們表現得何等從容鎮靜。一切鼓吹「人的本質都是自私」的人,一切爭名逐利,不惜踐踏他人幸福和生命的人,將在這種無私的價值觀面前無地自容。這就是我國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人生價值觀念。

㈧ 春節給中國創造經濟價值多少

1.節日消費。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6107億元,同比增長13.3%。
2.交通運輸。交通部統計,2014年全國春運發送旅客36億人次。
3.旅遊。國家旅遊局發布《2014年春節黃金周旅遊統計報告》,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接待遊客2.31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263.9億元,同比增長16.4%。中國公民團隊出境旅遊達472.5萬人次,同比增長18.1%。
從上面幾組數據分析,春節為中國的國民經濟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保守估計也有1萬億元以上。

㈨ 做什麼的人可以創造最大的經濟價值

做什麼的人可以創造最大的經濟價值?這個方面有很多的,比如做房地產的,當然,鼬佐一些小生意的,它的經濟價值也是創造的比較大的

㈩ 人一生能創造多少經濟價值

回答這個問題不能站在單指賺多少錢的角度來想,
一個人一生能創造的價值大概是一個人能養活五個人,也就是說地球上有83.5的人是廢物,在靠別人養活!
如果這個比率不成立,這個社會就在進步!呵呵

閱讀全文

與創造經濟價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