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測體溫小發明

測體溫小發明

發布時間:2021-06-29 22:27:50

『壹』 帶給人類意料之外驚喜的科學小發明

1、機靈鬼玩具來(Slinky)


發明人:美國海軍工程師理查德·瓊斯(Richard Jones)

最初目的:發明一種監控軍艦功率的儀器。

發明過程:瓊斯當時正在測試彈簧,但其中一個掉到地上,開始「行走」,於是「機靈鬼」誕生了。

2、心臟起搏器


發明人:電機工程師約翰·霍普斯(John Hopps)

最初目的:霍普斯當時在開展一項針對低體溫症的研究,並且試圖用無線電加熱來恢復體溫。

發明過程:他在實驗過程中注意到,如果心臟因為低溫停止跳動,可以通過人工刺激的方式來恢復心跳。


3、橡皮泥


發明人:通用電氣工程師詹姆斯·懷特(James Wright)

最初目的:在二戰期間,美國政府需要大量的飛機輪胎以及軍靴等橡膠製品。懷特當時試圖用硅製作一種橡膠替代品,因為這種元素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

發明過程:在對硅油進行測試時,懷特向其中添加了硼酸,結果變成了一種帶有彈性和粘性的物質。盡管沒有人能夠為其找到實際用途,但它卻成為了一種有趣的玩具。


『貳』 有製作簡單的科技小發明的詳細做法有哪些

、設問發明法

設問發明法也稱聰明的辦法、檢核表法。它享有創造技法之母的稱號。

夜光粉是一種用量少用途不大的發光材料,多用於鍾表和儀表。現在有人提出,它能有更大的用途嗎?這個設問,誘人研製成夜光紙,可以裁剪成任何形狀貼在夜間黑暗環境中,指示開關位置所在,既方便,又安全。可貼在火柴盒上、煤油燈座上、山區公路轉彎處、樓梯扶手處等等。

這種發明技法叫設問發明法。設問發明法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創造發明的對象列出有關問題,然後一一核對思考,促進創造發明。可以設問現有的發明有無其他用途?能否引入其他創造性設想,或替代,或借用?現有發明可否改動一下?可否縮小、減輕、分割?可否擴大用途,延長壽命?可否更換型號或順序?可否顛倒過來?有無替代用品?現有的幾種發明是否可以組合一起?……從這段設問中可以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創造發明的設想。

(1)加一加

把一件物品加大一點,加長一點,加高一點,或者把功能增多一點,使物品在形態上、功能上、尺寸上有所變化,有利於使用。

例如,把變通的印刷鉛字加大一點,成為大號字,便於老年人閱覽。把變通雨傘加大一點,成為海濱游泳場的晴雨兩用傘。

鉛筆和橡皮原來是分開的兩件東西,美國威廉發明了橡皮頭鉛筆,這也是加一加的方法。帽子和衣服加在一起,有了帶帽子的風雪大衣。X射線照相裝置同電子計算機加在一起,成為「CT掃瞄器」,使診斷腦內疾病和體內癌變等具有特殊效能。

(2)減一減

把一件物品減小一點、減輕一點、減低一點,使它的形態、功能發生變化。

例如,電子管改成集成塊,體積縮小了。鋼鐵架帆布帳篷改為充氣塑料帳篷,重量大大減輕了。近視眼患者帶上眼鏡很不方便,發明微型隱形鏡片,裝在眼睛內,更方便了。

(3)擴一擴

把一個物品放寬一點,擴大一點,使它的功能產生明顯的變化。

例如,放大鏡、顯微鏡、寬銀幕電影、投影電視,都是運用擴一擴的技法。上珠算課,教師向全班同學演示怎樣撥珠運算,製作一個大算盤,掛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都看得清清楚楚。

(4)縮一縮

使一個物品的體積縮小一點,縮短一點,給人使用帶來方便,或者改變它的功能。

例如,製造壓縮餅干、袖珍收音機、袖珍雨衣等,書籍的縮印本、袖珍詞典等。

一位醫師設想了利用氣球作為疏通血管的工具。把氣球縮得很小(直徑只有幾毫米),把它系在一個特製的導管的一端插入病人的動脈血管,當它探到被脂肪阻塞的地方時,就給小氣球充氣,小氣球膨脹後,就擠壓清除了沉積在那裡的脂肪,使血液正常地疏通。

(5)變一變

改變物品的形狀、尺寸、顏色、味道、音響等,引起人們新的感覺,更有使用價值,更受消費者歡迎。

例如,服裝的面料、款式、顏色、圖案的變化。圓形鉛筆變為六角形、扁圓形,不易滑手,不易從桌上滾下。圓珠筆從單色變為雙色、三色等。

(6)改一改

改進物品原來的形狀、性能、結構,使之出現新形態、新的功能。例如,對雨傘的改進。為了防止容易拿錯,讓傘布增加顏色和圖案。為了防止風雨時傘布遮住視線,改用透明的塑料作傘布。為了撐傘時拿東西方便,設計成可戴在頭上的帽式雨傘。還有,帶「儲水器」的傘,帶照明的傘,等等。再如,撥環式電話機改為按鍵式電話機;單放機改為收音機;單卡改為雙卡……,使產品朝著自動化、微型化、效率化、輕便化、簡單化、省力化方向發展。

(7)拼一拼

把一個物品與另一個物品拼起來。這和「加一加」有相同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這里指的是一種到多種規律的合並,一種到多種功能的合並。例如,有的小刀把刀、指甲剪、開啤酒瓶的起子合並在一起。有的組合傢具,這樣一並可以坐,那樣一並可以睡,再一種擺弄可作寫字台等等。

(8)學一學

通過學習、模仿別的產品的形狀、結構、顏色、性能、規格、功能、動作來實現新的發明例如,魯班被草劃刮破了手,他模仿茅草邊緣的小齒,發明了鋸。有一位小發明家發明了方便的淘米器。平時淘米時,倒水很麻煩,一不小心,米就會流失。看了米篩做得密不易漏米,學著做個半圓形的鐵絲網,罩在淘米桶上就不會使米流失了。

(9)代一代

代是指代用,材料的代用,方法的代用,商品的代用。工具的代用。例如,以塑料代鋼,以噴塑代電鍍,以集裝代散裝。運用代一代可以生產出許多新的產品。

(10)搬一搬

把物品的某一部件搬動一下,產生一種新的物品。例如,把電視機上的拉桿天線「搬」到圓珠筆上去,發明了可伸縮的「圓珠筆教棒」。在黑板上用三角板畫圖形不方便,一位同學在三角板的三個頂角各裝一個小鐵珠,這樣,當三角板在黑板上移動時,減小了摩擦。

(11)反一反

把某一事物的形態、性質、功能反一反,發明出新的物品。許多新產品往往是上與下、里與外、左與右、前與後、橫與豎反一反例如,皮革里外反一反,成為翻毛製品。平時人們穿拖鞋只能朝一個方向穿進去,如果脫拖鞋時把拖鞋放倒了,那麼,到要穿的時候,又需要把它擺正才能穿。能否做到反方向也能穿呢?日本橫山康子發明了兩面都能穿的拖鞋。這種拖鞋只是把拖鞋的十字搭攀移到中央就行了。

(12)定一定

定指的是規定、約定。為了解決某一問題,或改進某一件東西,為了提高學習、工作效率和防止可能發生的事故或疏漏,需要做出一些規定。 例如,為了使交通有秩序,防止事故發生,發明了信號燈。規定黃燈亮時,車輛停止行駛,已經越過停車線的車輛可以繼續行駛;紅燈亮時,禁止車輛通行;綠燈亮時,車輛通行。再如,醫師測定病人的體溫要用溫度計,溫度計刻度的規定,是瑞典科學家攝爾休斯的一大創舉,他規定水結冰時的溫度(冰點)為零度,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沸點)為100度,中間分為100等分,每一等為1度。這就是攝氏溫度計使用的「溫標」,記為「C」。

2、聯想發明法

瑞士工程師喬治.德梅斯特拉爾很喜歡打獵。每次打獵回來總發現有一種大薊花粘在他的衣服上,粘得很緊,不易摘下。他逐漸對這種長有倒刺的野花發生了興趣。有一次,他摘下一朵花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花上長有許多小鉤子。原來是這種小鉤子緊緊地粘住了布料!由此,他聯想到,假如在布上放置一些類似的小鉤子,不就能夠將兩片布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嗎?經過反復思索,德梅斯特拉爾認為自己的設想是符合實際的。於是,他採取分析和類比的方法,經過8年的研究實驗,終於製造出由兩條尼龍帶組成的尼龍搭扣。具體結構是:在一條尼龍帶上布滿小鉤,另一條上布滿小圈,將二者相對擠壓就能牢牢地粘合一起了。這項發明是在1957年完成的,相繼在許多國家獲得專利權。 這種創造發明技法叫聯想發明法,也叫想像法。它是把與發明對象不同領域中的事物與發明聯系起來的思考方法。所謂聯想,就是把頭腦中不相關的事物重新進行組合。

3、組合發明法

橡皮和鉛筆是兩項不同的技術成果。一位貧窮的畫家威廉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發明了把橡皮包在鉛筆頭上的鉛筆。他獲得了專利。他把這個專利和專利權賣給了拉巴地布鉛筆公司,使該公司每年僅專利費一項收入,達50萬美元。有一家音樂工業公司的技術員豪斯菲爾德,把超聲檢查儀與計算機圖像識別兩項技術組合起來,發明了能夠進行人體內探測的CT掃描儀器,因而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這項發明技法叫組合法。它是在創造發明中,把多種技術成果綜合在一起,構思出新穎的設計和獨特的功能的方法。

『叄』 自己製作一個仿生學小發明

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13。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明了尼龍搭扣。
14。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貝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牢固,這樣一種膠體可應用在從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一切事情上。
17.烏賊和魚雷誘餌烏賊體內的囊狀物能分泌黑色液體,遇到危險時它便釋放出這種黑色液體,誘騙攻擊者上當。潛艇設計者們仿效烏賊的這一功能讀者設計出了魚雷誘餌。魚雷誘醋似袖珍潛艇,可按潛艇的原航向航行,航速不變,也可模擬噪音、螺旋節拍、聲信號和多普勒音調變化等。正是它這種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敵潛艇或攻擊中的魚雷真假難辯,最終使潛艇得以逃脫。
18.蜘蛛和裝甲生物學家發現蜘蛛絲的強度相當於同等體積的鋼絲的5倍。受此啟發,英國劍橋一所技術公司試製成猶如蜘蛛絲一樣的高強度纖維。用這種纖維做成的復合材料可以用來做防彈衣、防彈車、坦克裝甲車等結構材料。
19.長頸鹿和「抗荷服」 長頸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動物,其大腦和心臟的距離約3米,完全是靠高達160~260毫米汞柱的血壓把血液送到大腦的。按一般分析,當長頸鹿低頭飲水時,大腦的位置低於心臟,大量的血液會湧入大腦,使血壓更加增高,那麼長頸鹿會在飲水時得腦充血或血管破烈等疾病而死。但是裹在長頸鹿身上的一層、厚皮緊緊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壓,飛機設計師和航空生物學家依照長頸鹿皮膚原理,設計出一種新穎的「抗荷服」,從而解決了超高速殲擊機駕駛員在突然加速爬升時因腦部缺血而引起的痛苦。這種「抗荷服」內有一裝置,當飛機加速時可壓縮空氣,也能對血管產生相應的壓力,這比長頸鹿的厚皮更高明了。
20.鯨魚和潛艇的「鯨背效應」 當代核潛艇能長時間潛航於冰海之下,但若在冰下發射導彈,則必須破冰上浮,這就碰到了力學上的難題。潛舴專家從鯨魚每隔10分鍾必須破冰呼吸一次中得到啟迪,在潛艇頂部突起的指揮台圍殼和上層建築方面,作了加強材料力度和外形仿鯨背處理,果然取得了破冰時的「鯨背效應」。
21.蝴蝶和衛星控溫系統遨遊太空的人造衛星,當受到陽光強烈輻射時,衛星溫度會高達200攝氏度;而在陰影區域,衛星溫度會下降至零下200攝氏度左右,這很容易烤壞或凍壞衛星上的精密儀器儀表,它一度曾使航天科學家傷透了腦筋。後來,人們從蝴蝶身上受到啟迪。原來,蝴蝶身體表面生長著一層細小的鱗片,這些鱗片有調節體溫的作用。每當氣溫上升、陽光直射時,鱗片自動張開,以減少陽光的輻射角度,從而減少對陽光熱能的吸收;當外界氣溫下降時,鱗片自動閉合,緊貼體表,讓陽光直射鱗片,從而把體溫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科學家經過研究,為人造地球衛星設計了一種猶如蝴蝶鱗片般的控溫系統.

還有這些:
生物學家通過對蛛絲的研究製造出高級絲線,抗撕斷裂降落傘與臨時吊橋用的高強度纜索。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
響尾蛇導彈等就是科學家模仿蛇的「熱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著一種似照相機裝置的天然紅外線感知能力的原理,研製開發出來的現代化武器。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
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
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
白蟻不僅使用膠粘劑建築它們的土堆,還可以通過頭部的小管向敵人噴射膠粘劑。於是人們按照同樣的原理製造了工作的武器—一塊干膠炮彈。
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
我國紡織科技人員利用仿生學原理,借鑒陸地動物的皮毛結構,設計出一種KEG保溫面料,並具有防風和導濕的功能。
根據響尾蛇的頰窩能感覺到0.001℃的溫度變化的原理,人類發明了跟蹤追擊的響尾蛇導彈。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人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科學家根據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1、球型宮殿:非洲文鳥用喙和腳巧妙編織而成的圓巢,它從一個圓支架做起,形成一個圓球最後再將其懸掛在樹枝上。
2、穩定的輕質結構:田蜂築造的紙盒型巢十分精緻,它雖然是一種輕質結構,但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穩定性。
3、完美的膠合:織網蟻的巢是用樹葉粘合而成。它們的幼蟲能夠吐出粘合劑,是理想的"膠水瓶"。
4、樹上圓塔住宅:樓群居雀的居所看起來就像架在樹上的一個搖搖欲墜的柴草堆,但其結構十分牢固,能夠維持幾十年,經常是到樹不堪重負被壓斷為止。
5、樹杈上的"灶"灶:鳥的巢是用粘土砌成的,一般選在較為安穩的樹杈上。一個巢大約需要2500粒粘土,都是灶鳥用喙銜來的。
6、平台建築群:熱帶無刺蜂用蜂蠟建築蜂巢,層層疊疊結合在一起,通常有40層,外表看起來就像是電影《星球大戰》中的航天飛船,能夠安置10萬戶"居民"。
7、帶空調的古堡:白蟻能夠通過一種匪夷所思的管道系統改善巢內的溫度狀況,白天製冷,夜裡供暖。
水母幾乎全部由水構成,它身體中的水分實際上佔到了百分之九十八,組成它身體的分子之間,有著大量的液體,經過提煉就能從中獲得日常用的聚合膠
我國古代著名工匠魯班,上山伐樹時,被絲矛草割破了手。他覺得奇怪,一棵小草怎麼會這樣厲害?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絲茅草葉子的邊緣長著許多鋒利的細齒。於是魯班發明了木工用的鋸子。
蒼蠅並沒有「鼻子」,它靠什麼來充當嗅覺的呢? 原來,蒼蠅的「鼻子」——嗅覺感受器分布在頭部的一對觸角上。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這種儀器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也可測量潛水艇和礦井裡的有害氣體。利用這種原理,還可用來改進計算機的輸入裝置和有關氣體色層分析儀的結構原理中。
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了日光燈,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後來又分離出了熒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19世紀初,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以電魚發電器官為模型,設計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電池。因為這種電池是根據電魚的天然發電器設計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電器官」。
建築上模仿貝殼修造的大跨度薄殼建築,模仿股骨結構建造的立柱,既消除應力特別集中的區域,又可用最少的建材承受最大的載荷。軍事上模仿海豚皮膚的溝槽結構,把人工海豚皮包敷在船艦外殼上,可減少航行揣流,提高航速;
在搞清森林害蟲舞毒蛾性引誘激素的化學結構後,合成了一種類似有機化合物,在田間捕蟲籠中用千萬分之一微克,便可誘殺雄蟲;

不知道是否能幫助你,雖說我也是復制的。。。但是找了好久的說

『肆』 科學小發明,說明利用了什麼原理

先把罐頭瓶蓋子取下,里裝上大約三分之一的清水,放在微波爐里加熱至沸騰。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加入開水,這樣能夠縮短加熱的時間,沒有微波爐的話也可以在煤氣灶上面加熱。只是要注意,這種玻璃罐頭瓶本來不是裝熱水的,要防止炸裂。
等罐頭瓶里的水劇烈沸騰之後,帶上防燙的棉手套,把它從微波爐裡面取出來,迅速蓋上瓶蓋。因為不再有熱源,這時瓶里的開水已經不再沸騰了。
把擰緊蓋子的罐頭瓶放進水盆里,往鐵蓋上澆涼水,這時你會發現,原本已經平靜了的熱水,重新劇烈沸騰起來,就是說,我們用冷水把它重新「燒開」了!
這個實驗利用的科學原理是:水的沸點隨氣壓變化。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當氣壓低於一個大氣壓後,水的沸點隨著降低。請看下面這個實驗視頻,往後拉動針管的活塞,使得裡面的氣壓變低,原本溫度不到100攝氏度,在常壓下達不到沸騰狀態的熱水,在低壓下劇烈沸騰起來:
這個實驗我們也可以自己做,從醫療用品商店買到20毫升的針管,裡面抽進一些剛燒開的熱水,再把針頭一端堵住,用力抽活塞就可以了。
在0.7個大氣壓下,水的沸點降低到90攝氏度,0.5大氣壓變為80度。因為高海拔地區氣壓比標准大氣壓低,所以登山隊員們鍋里沸騰的開水溫度不到100度,很難煮熟食物。
可是在開始的實驗中,我們是怎樣利用冷水,使罐頭瓶里的氣壓變低的呢?
原來,罐頭瓶里的水剛剛燒開過,裡面充滿了水蒸氣。我們往瓶蓋上澆冷水,使得瓶內的溫度降低,水蒸氣遇冷變成水,體積一下子縮小了1700多倍,瓶內空間幾乎變成真空,氣壓迅速降低。瓶里的水的沸點跟著氣壓降低,當沸點低於熱水的溫度時,熱水就劇烈沸騰起來。
關於罐頭瓶內氣壓降低的問題,請參考:科技小製作網>>實驗教具>>大氣壓壓扁易拉罐
現實生活中,利用水的沸點隨氣壓變化的原理,我們製成了高壓鍋。普通高壓鍋內氣壓能夠達到2個標准大氣壓,水的沸點達到120攝氏度,當然比100度的沸水更容易煮熟食物了。
如果利用沸騰的方法蒸發牛奶中的水分,來製造奶粉,則需要把牛奶放在一個低壓的容器中。這樣牛奶在低於100度的條件下沸騰,水份蒸發了出來,還不會破壞裡面的蛋白質。
警告:
1、該實驗存在受傷的風險,未成年人需在成年人指導下完成;
2、在加熱和移動裝了熱水的罐頭瓶時,要防止燙傷,且防止玻璃瓶加熱不均造成的炸裂;
3、罐頭瓶內部低壓時,可能會在大氣壓下爆裂,因此實驗時要帶護目鏡,且保持頭部遠離玻璃瓶;
4、實驗結束後罐頭瓶蓋可能難於開啟,可先用鐵釘在鐵蓋上開孔,平衡壓力,且防止內部熱水燙傷;

『伍』 急求一科技小發明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

『陸』 求一個實際生活中能運用溫度感測器的小發明,希望能有圖

可以消防報警呀

『柒』 科技小發明的做法

1、設問發明法

設問發明法也稱聰明的辦法、檢核表法。它享有創造技法之母的稱號。

夜光粉是一種用量少用途不大的發光材料,多用於鍾表和儀表。現在有人提出,它能有更大的用途嗎?這個設問,誘人研製成夜光紙,可以裁剪成任何形狀貼在夜間黑暗環境中,指示開關位置所在,既方便,又安全。可貼在火柴盒上、煤油燈座上、山區公路轉彎處、樓梯扶手處等等。

這種發明技法叫設問發明法。設問發明法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創造發明的對象列出有關問題,然後一一核對思考,促進創造發明。可以設問現有的發明有無其他用途?能否引入其他創造性設想,或替代,或借用?現有發明可否改動一下?可否縮小、減輕、分割?可否擴大用途,延長壽命?可否更換型號或順序?可否顛倒過來?有無替代用品?現有的幾種發明是否可以組合一起?……從這段設問中可以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創造發明的設想。

(1)加一加

把一件物品加大一點,加長一點,加高一點,或者把功能增多一點,使物品在形態上、功能上、尺寸上有所變化,有利於使用。

例如,把變通的印刷鉛字加大一點,成為大號字,便於老年人閱覽。把變通雨傘加大一點,成為海濱游泳場的晴雨兩用傘。

鉛筆和橡皮原來是分開的兩件東西,美國威廉發明了橡皮頭鉛筆,這也是加一加的方法。帽子和衣服加在一起,有了帶帽子的風雪大衣。X射線照相裝置同電子計算機加在一起,成為「CT掃瞄器」,使診斷腦內疾病和體內癌變等具有特殊效能。

(2)減一減

把一件物品減小一點、減輕一點、減低一點,使它的形態、功能發生變化。

例如,電子管改成集成塊,體積縮小了。鋼鐵架帆布帳篷改為充氣塑料帳篷,重量大大減輕了。近視眼患者帶上眼鏡很不方便,發明微型隱形鏡片,裝在眼睛內,更方便了。

(3)擴一擴

把一個物品放寬一點,擴大一點,使它的功能產生明顯的變化。

例如,放大鏡、顯微鏡、寬銀幕電影、投影電視,都是運用擴一擴的技法。上珠算課,教師向全班同學演示怎樣撥珠運算,製作一個大算盤,掛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都看得清清楚楚。

(4)縮一縮

使一個物品的體積縮小一點,縮短一點,給人使用帶來方便,或者改變它的功能。

例如,製造壓縮餅干、袖珍收音機、袖珍雨衣等,書籍的縮印本、袖珍詞典等。

一位醫師設想了利用氣球作為疏通血管的工具。把氣球縮得很小(直徑只有幾毫米),把它系在一個特製的導管的一端插入病人的動脈血管,當它探到被脂肪阻塞的地方時,就給小氣球充氣,小氣球膨脹後,就擠壓清除了沉積在那裡的脂肪,使血液正常地疏通。

(5)變一變

改變物品的形狀、尺寸、顏色、味道、音響等,引起人們新的感覺,更有使用價值,更受消費者歡迎。

例如,服裝的面料、款式、顏色、圖案的變化。圓形鉛筆變為六角形、扁圓形,不易滑手,不易從桌上滾下。圓珠筆從單色變為雙色、三色等。

(6)改一改

改進物品原來的形狀、性能、結構,使之出現新形態、新的功能。例如,對雨傘的改進。為了防止容易拿錯,讓傘布增加顏色和圖案。為了防止風雨時傘布遮住視線,改用透明的塑料作傘布。為了撐傘時拿東西方便,設計成可戴在頭上的帽式雨傘。還有,帶「儲水器」的傘,帶照明的傘,等等。再如,撥環式電話機改為按鍵式電話機;單放機改為收音機;單卡改為雙卡……,使產品朝著自動化、微型化、效率化、輕便化、簡單化、省力化方向發展。

(7)拼一拼

把一個物品與另一個物品拼起來。這和「加一加」有相同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這里指的是一種到多種規律的合並,一種到多種功能的合並。例如,有的小刀把刀、指甲剪、開啤酒瓶的起子合並在一起。有的組合傢具,這樣一並可以坐,那樣一並可以睡,再一種擺弄可作寫字台等等。

(8)學一學

通過學習、模仿別的產品的形狀、結構、顏色、性能、規格、功能、動作來實現新的發明例如,魯班被草劃刮破了手,他模仿茅草邊緣的小齒,發明了鋸。有一位小發明家發明了方便的淘米器。平時淘米時,倒水很麻煩,一不小心,米就會流失。看了米篩做得密不易漏米,學著做個半圓形的鐵絲網,罩在淘米桶上就不會使米流失了。

(9)代一代

代是指代用,材料的代用,方法的代用,商品的代用。工具的代用。例如,以塑料代鋼,以噴塑代電鍍,以集裝代散裝。運用代一代可以生產出許多新的產品。

(10)搬一搬

把物品的某一部件搬動一下,產生一種新的物品。例如,把電視機上的拉桿天線「搬」到圓珠筆上去,發明了可伸縮的「圓珠筆教棒」。在黑板上用三角板畫圖形不方便,一位同學在三角板的三個頂角各裝一個小鐵珠,這樣,當三角板在黑板上移動時,減小了摩擦。

(11)反一反

把某一事物的形態、性質、功能反一反,發明出新的物品。許多新產品往往是上與下、里與外、左與右、前與後、橫與豎反一反例如,皮革里外反一反,成為翻毛製品。平時人們穿拖鞋只能朝一個方向穿進去,如果脫拖鞋時把拖鞋放倒了,那麼,到要穿的時候,又需要把它擺正才能穿。能否做到反方向也能穿呢?日本橫山康子發明了兩面都能穿的拖鞋。這種拖鞋只是把拖鞋的十字搭攀移到中央就行了。

(12)定一定

定指的是規定、約定。為了解決某一問題,或改進某一件東西,為了提高學習、工作效率和防止可能發生的事故或疏漏,需要做出一些規定。 例如,為了使交通有秩序,防止事故發生,發明了信號燈。規定黃燈亮時,車輛停止行駛,已經越過停車線的車輛可以繼續行駛;紅燈亮時,禁止車輛通行;綠燈亮時,車輛通行。再如,醫師測定病人的體溫要用溫度計,溫度計刻度的規定,是瑞典科學家攝爾休斯的一大創舉,他規定水結冰時的溫度(冰點)為零度,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沸點)為100度,中間分為100等分,每一等為1度。這就是攝氏溫度計使用的「溫標」,記為「C」。

2、聯想發明法

瑞士工程師喬治.德梅斯特拉爾很喜歡打獵。每次打獵回來總發現有一種大薊花粘在他的衣服上,粘得很緊,不易摘下。他逐漸對這種長有倒刺的野花發生了興趣。有一次,他摘下一朵花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花上長有許多小鉤子。原來是這種小鉤子緊緊地粘住了布料!由此,他聯想到,假如在布上放置一些類似的小鉤子,不就能夠將兩片布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嗎?經過反復思索,德梅斯特拉爾認為自己的設想是符合實際的。於是,他採取分析和類比的方法,經過8年的研究實驗,終於製造出由兩條尼龍帶組成的尼龍搭扣。具體結構是:在一條尼龍帶上布滿小鉤,另一條上布滿小圈,將二者相對擠壓就能牢牢地粘合一起了。這項發明是在1957年完成的,相繼在許多國家獲得專利權。 這種創造發明技法叫聯想發明法,也叫想像法。它是把與發明對象不同領域中的事物與發明聯系起來的思考方法。所謂聯想,就是把頭腦中不相關的事物重新進行組合。

3、組合發明法

橡皮和鉛筆是兩項不同的技術成果。一位貧窮的畫家威廉把它們組合在一起,發明了把橡皮包在鉛筆頭上的鉛筆。他獲得了專利。他把這個專利和專利權賣給了拉巴地布鉛筆公司,使該公司每年僅專利費一項收入,達50萬美元。有一家音樂工業公司的技術員豪斯菲爾德,把超聲檢查儀與計算機圖像識別兩項技術組合起來,發明了能夠進行人體內探測的CT掃描儀器,因而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這項發明技法叫組合法。它是在創造發明中,把多種技術成果綜合在一起,構思出新穎的設計和獨特的功能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測體溫小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