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了地質力學概論

誰發明了地質力學概論

發布時間:2021-06-29 21:02:47

❶ 地質力學概論的介紹

《地質力學概論》是李四光編寫,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該書共分內四章,約20萬字容,簡潔系統地論述了地質力學的研究內容、任務、學術思路、理論體系、方法步驟、存在問題、發展方向、地殼運動問題起源,以及在地質勘查工作的應用。

❷ 李四光在什麼時候正式創立地質力學

1947年7月,他代表中國出席第 18屆國際地質大會,第一次應用他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作了題為《新華夏海之起源》的學術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從此,地質力學這一由中國人創立的新學科正式載入史冊。

❸ 誰有《地質力學概論》--李四光著

我有兩本資料,給你發的是第一本,注意查收。須安裝的閱讀器已經附帶在壓縮包里了。

《地質力學概論》
作者:李四光
頁數:140 出版日期:1973年07月第1版
主題詞:地質力學 概論

《地質力學概論:地質力學的方法與實踐 第一篇》
作者:李四光著
頁數:228 出版日期:1999年10月第2版
主題詞:地質力學
簡介:地質礦產部「八五」重要基礎研究項目

❹ 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資料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回家和為新中國發展答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中國地質大學第一任校長,湖北黃岡人,蒙古族[1],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並獲博士學位。首創地質力學。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之後李四光的著名事跡也被翻拍為電影。1932年任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代理校長,之後又任重慶大學教授。為中國甩掉「貧油」帽子,創立地質力學理論和中國「兩彈」的研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文名: 李四光
別名: 字仲拱,原名李仲揆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黃岡
出生日期: 1889年10月26日
逝世日期: 1971年4月29日
創立地質力學理論
為中國氫彈的研製作出重大貢獻
代表作品: 《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地質力學概論》

❺ 誰有《地質力學概論》--李四光著的書籍,哪位朋友有電子版的呢我的郵箱是[email protected] 很想要看看

通俗講:「它的一條腿站在地質學方面,另一條腿站在力學方面。反映地殼運動的一切現象是地質力學考察和研究的對象」。
地質力學是地質學和力學的結合。地質力學理論認為,地殼上任何一種構造形跡,都反映了地應力的作用。這種地應力作用是研究地質力學、分析構造形跡特徵以及它們之間內在聯系的基礎。李四光運用地質力學的原理,建立了「構造體系」這一地質力學的基本概念。

❻ 李四光什麼著作是世界科學史上第一部由中國人撰寫的闡述中國地質的傑出著作

您好,非常榮幸能在此回答您的問題。以下是我對此問題的部分見解,若有錯誤,歡迎指出。展開全部
李四光的科普名著包括:《東亞一些典型構造型式及其對大陸運動的意義》、《中國地質學》、《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旋卷構造及其他有關中國西北部大地構造體系復合問題》、《地質力學概論》等。
20世紀20年代中葉,有關大陸運動起源的討論正值高潮之際,李四光發表了《地球表面形象變遷之主因》一文,提出了「大陸車閥」自動控制地球自轉速度變化作用的假說。地質學中的一個新的理論體系——地質力學就從這里萌芽產生了。

(6)誰發明了地質力學概論擴展閱讀:
李四光的主要成就
李四光的科學成就,大致可分兩個階段,1949年前由於舊中國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側重地質基礎學科的研究;1949年後,在繼續重視基礎研究的同時,根據國家需要集中精力,積極開拓應用研究領域。
1923年,李四光提出了蜓科鑒定方法,創立了十項標准,將蜓科主要特性,用若干曲線表示出來,使之既有定性概念,也有定量概念,並可以減少文字描述的繁瑣,從而提高了鑒定的標准性科學性。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❼ 李四光是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發現了什麼

李四光,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回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答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
主要著作:李四光代表作有《冰期之廬山》《中國北部之蜓科》《地質力學概論》和《天文、地質、古生物》等。

❽ 誰是我國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它應發現了中國第四冰川遺跡而震驚了全世界。

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必然是李四光先生了,地質力學概論就是他寫的。錢學森是物理的,童第周是生物的。

❾ 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有哪些

1、劉東生

劉東生,中國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1917年11月22日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南開大學學籍)地質地理氣象系,後來又旁聽生物系的課程。

2、李捷

(1894~1977),中國地質學家。號月三。1894年4月29日生於河北成安縣,1977年1月30日卒於寧夏銀川。1916年畢業於農商部地質研究所。

3、張宏仁

高級工程師。江蘇鎮江人。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畢業於蘇聯第聶伯羅波得羅夫斯克礦業學院地質系。

4、趙金科

地質學、古生物學家。河北曲陽人。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 30年代,提出震旦紀地槽呈環狀分布於極區泛大陸周圍和內部的理論。30年代後期對廣西西部開展區域地質調查,證實地質力學理論闡述的廣西山字型構造的位置及形跡。

5、李四光

(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市(今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的一個貧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❿ 地質力學系列著作

隨著地質力學研究的進展,1982年起相繼出版了《地質力學與地殼運動》、《地殼運動問題》、《隱伏礦產預測》等6部專著,及數十篇論文(均含合著),共計100餘萬字。其中《地質力學與地殼運動》被評為「是繼李四光教授之《地質力學概論》(1962年內部刊印)之後,全面總結近20年來廣大地質工作者運用地質力學觀點進行生產實踐和理論研究的重大成果」。

(一)主要著作

[1]孫殿卿,高慶華.地質力學與地殼運動.北京:地質出版社,1982

[2]孫殿卿,高慶華.隱伏礦床預測.北京:地質出版社,1987

[3]高慶華等.地殼運動問題.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

[4]高慶華等.地殼運動整體觀在自然災害綜合研究與減災中的應用.北京:氣象出版社,2008

[5]高慶華,畢子威.學習地質力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局地質科學研究所印製,1973

(二)重要論文

[6]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論構造體系(執筆高慶華).見:國際交流地質學術論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78,57~68

[7]高慶華.試論構造體系復合的幾種現象.地質科技,1978,(1):16~20

[8]高慶華.地質力學在煤田地質工作中應用的幾點意見.煤田地質與勘探,1979,(3):1~14

[9]高慶華.試談侵入岩的原生構造和岩相分帶與構造體系的關系.中國地質科學院報562綜合大隊分刊,1980,(1):第1號:82~93

[10]孫殿卿,高慶華.地球自轉與全球構造.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562綜合大隊分刊,1980,(1):第1號:1~17

[11]Sun Dianqing Chen Qingxuan and Gao Qinghua.Geomechanics its application in petroleum Geology.GeoJournal,1980,4(6):499~505

[12]高慶華.試談地殼運動與地質建造之關系.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562綜合大隊分刊,1981,(2):第1號:1~10

[13]高慶華.序次的辨別與實踐意義.中國地質科學院562綜合大隊集刊,1982,第3號:79~94

[14]高慶華.構造體系對鉻鐵礦分布的控製作用及找礦實踐.中國地質科學院562綜合大隊集刊,1982,第3號:1~13

[15]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地質力學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寧學質,高慶華執筆).1982,28(2):170~175

[16]孫殿卿,高慶華,鄧乃恭.中生代以來中國大地構造體系與構造運動程式.地質學報,1982,(3):200~211

[17]高慶華.試談地質力學的發展方向.中國地質科學院562綜合大隊集刊,1983,第4號:45~55

[18]高慶華.談談西北地區的石油地質工作.中國地質,1984,(11):21~23

[19]高慶華.地球自轉與地質體系論.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985,第11號.1~14

[20]高慶華.新疆薩爾托海岩體地質構造與育礦預測.見:國際地質力學討論會論文匯編.1986,21~22

[21]高慶華.地球運動對海平面變化的控制———從地質系統論的觀點分析海平面變化之主因.西安地質學院院報,1986,9(1):37~48

[22]高慶華.板塊地質力學與地質系統論探討.河北地質學院院報,1986,9(3~4):265~273

[23]高慶華.地球自轉與全球斷裂體系.中國地質科學院562綜合大隊集刊,1987,第6號:89~95

[24]高慶華.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的啟蒙與地質力學.地質力學學報,1996,2(3):77~80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了地質力學概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