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早使用缸內直噴的汽車品牌
最早出現的缸內直噴發動機是博世公司和Gutbrod公司聯合研發的缸內直噴二沖程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約28馬力,最大扭矩為58牛米,搭載在Guliath GP700車型上。
Guliath GP700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博物館里的文物,或者根本就沒聽說過。那麼緊接著在1954年面世的賓士300SL或許更具代表性,它也是早期使用搭載了缸內直噴技術汽油發動機的車型之一。
2. 缸內直噴發動機技術是大眾還是奧迪發明的
不是德國人發明的
是三菱最先發明
大眾也燒機油
TSI是簡單的缸內直噴,沒有分層燃燒
3. 燃油直噴技術是哪家公司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直噴式汽油發動機則是直接在氣缸裡面噴射汽油。從而可知,世界上三種形式的汽油發動機的重大區別在於汽油出口的位置,位置不同,技術也不同。
現在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直噴式發動機的原理:直噴式發動機(缸內噴注式汽油發動機)與一般汽油發動機的主要區別在於汽油噴射的位置,目前一般汽油發動機上所用的汽油電控噴射系統,是將汽油噴入進氣歧管或進氣管道上,與空氣混合成混合氣後再通過進氣門進入氣缸燃燒室內被點燃作功;而缸內噴注式汽油發動機顧名思義是在氣缸內噴注汽油,它將噴油嘴安裝在燃燒室內,將汽油直接噴注在氣缸燃燒室內,空氣則通過進氣門進入燃燒室與汽油混合成混合氣被點燃作功,這種形式與直噴式柴油機相似,因此有人認為缸內噴注式汽油發動機是將柴油機的形式移植到汽油機上的一種創舉。
這種缸內噴注式汽油發動機是由日本三菱汽車公司創制的,這種稱為1.8升頂置雙凸輪軸16氣門4G93型發動機最早安裝在三菱HSR-V型概念車上,並在96年6月北京國際車展上廣泛做了宣傳,但當時許多人認為這種發動機只是一種「概念」而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但隨著這幾年美日歐等國大汽車廠商豐田、本田、賓士、通用等對這種汽油發動機都產生了興趣,紛紛修改了原來的方案研究起缸內噴注式汽油發動機,認為這種發動機很可能會成為下世紀初汽油發動機的主要機型,人們又重視起來缸內噴注汽油發動機的發展狀況了。而現在三菱的GDI發動機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無論是先進性還是實用性都滿足市場的需要,三菱還將在2007年推出新一代的GDI發動機。
所以,非常遺憾的說小日本還是很厲害的,我們中國不要動不動的SB式的上街遊行,要學習小日本刻苦拼搏的精神,早日造出我們自己的先進技術。
4. 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1893年,德國的魯道夫·狄塞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蒸汽機發明以後,魯道夫·狄塞爾在慕尼黑技術大學上學時就對「蒸汽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1892年,年僅34歲的魯道夫·狄塞爾就取得了將空氣壓進容器並且和煤粉充分混合直至被壓燃而提供動力的機械裝置的發明專利。次年,位於德國奧古斯堡的MAN公司根據這一專利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發動機的原型機,並將它命名為「狄塞爾」發動機。
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樣,狄塞爾發動機從誕生到完善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幸的是,狄塞爾在他55歲那年逝世了,他沒能親眼見到他發明的發動機裝在汽車上。10年之後,MAN公司終於在柏林的汽車展覽會上推出了第一台裝在卡車上的狄塞爾發動機。
後來,設在曼海姆的賓士公司製造出了帶預燃室的狄塞爾發動機,並且將它裝在了自己的卡車上。1936年,梅塞德斯—賓士公司製造出了第一台裝有狄塞爾發動機的轎車。一直到今天,柴油機的英文名稱依然是「DIESEL ENGINE」,即「狄塞爾」引擎。
發動機技術:
1、渦輪增壓
增壓中冷——空氣冷卻和水冷。
渦輪增壓是提高升功率的最有效的方法。由於再次利用了廢氣能量,使發動機的熱效率也有一定提高。
2、可變渦輪截面
增壓壓力閉環控制方法,廢氣放氣閥控制,可變渦輪截面控制。
3、缸內直噴
單噴,雙噴,更好地組織燃燒過程。
4、可變進氣歧管長度
又分為非連續可變和連續可變進氣管長度,提高各轉速下的充氣效率。
5. 汽車燃油缸內直噴啥時候出現的具體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柴油機不是一直缸內直噴嗎,汽油發動機應用直噴技術是最近幾年的技術。
6. 發動機是誰發明的,在那年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誕生於1893年的德國。一位德國皮革商的兒子,在慕尼黑技術大學上學時對「蒸汽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他34歲那年(1892年)取得了把空氣壓進容器並且和煤粉充分混合直至被壓燃而提供動力的機械裝置的發明專利。
第2年,位於德國奧古斯堡的MAN公司根據這一專利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發動機的原型機,並取名叫『狄塞爾(DIESEL)』發動機。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樣,狄塞爾發動機從誕生到不斷完善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狄塞爾先生在他55歲那年不幸逝世了,沒有能夠見到他發明的發動機裝在汽車上。10年之後,MAN公司終於在柏林的汽車展覽會上推出了第一台裝在卡車上的狄塞爾發動機。後來,設在曼海姆的賓士公司製造出了帶預燃室的狄塞爾發動機。
(6)誰發明的缸內直噴擴展閱讀:
約1679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在觀察蒸汽逃離他的高壓鍋後製造了第一台蒸汽機的工作模型。約與此同時薩繆爾·莫蘭也提出了蒸汽機的主意。
1698年托馬斯·塞維利、1712年托馬斯·紐科門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製造了早期的工業蒸汽機,他們對蒸汽機的發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1807年羅伯特·富爾頓第一個成功地用蒸汽機來驅動輪船。瓦特運用科學理論,逐漸發現了這種蒸汽機的毛病所在。
從1765年到1790年,他進行了一系列發明,比如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使蒸汽機的效率提高到原來紐科門機的3倍多,最終發明出了現代意義上的蒸汽機。
7. 缸內直噴的技術
缸內直噴又稱FSI,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燃料分層噴射技術代表著傳統汽油引擎的一個發展方向。傳統的汽油發動機是通過電腦採集凸輪位置以及發動機各相關工況從而控制噴油嘴將汽油噴入進氣歧管。但由於噴油嘴離燃燒室有一定的距離,汽油同空氣的混合情況受進氣氣流和氣門開關的影響較大,並且微小的油顆粒會吸附在管道壁上,所以希望噴油嘴能夠直接將燃油噴入汽缸。FSI就是大眾集團開發的用來改善傳統汽油發動機供油方式的不足而研製的缸內直接噴射技術,先進的直噴式汽油發動機採用類似於柴油發動機的供油技術,通過一個活塞泵提供所需的100bar以上的壓力,將汽油提供給位於汽缸內的電磁噴射器。然後通過電腦控制噴射器將燃料在最恰當的時間直接注入燃燒室,其控制的精確度接近毫秒,其關鍵是考慮噴射器的安裝,必須在汽缸上部留給其一定的空間。由於汽缸頂部已經布置了火花塞和多個氣門,已經相當緊湊,所以將其布置在靠近進氣門側。由於噴射器的加入導致了對設計和製造的要求都相當的高,如果布置不合理、製造精度達不到要求導致剛度不足甚至漏氣只能得不償失。另外FSI引擎對燃油品質的要求也比較高,目前國內的油品狀況可能很難達到FSI引擎的要求,所以部分裝配了FSI的進口高爾夫出現了發動機的水土不服。
此外,FSI技術採用了兩種不同的注油模式,即分層注油和均勻注油模式。發動機低速或中速運轉時採用分層注油模式。此時節氣門為半開狀態,空氣由進氣管進入汽缸撞在活塞頂部,由於活塞頂部製作成特殊的形狀從而在火花塞附近形成期望中的渦流。當壓縮過程接近尾聲時,少量的燃油由噴射器噴出,形成可燃氣體。這種分層注油方式可充分提高發動機的經濟性,因為在轉速較低、負荷較小時除了火花塞周圍需要形成濃度較高的油氣混合物外,燃燒室的其它地方只需空氣含量較高的混合氣即可,而FSI使其與理想狀態非常接近。當節氣門完全開啟,發動機高速運轉時,大量空氣高速進入汽缸形成較強渦流並與汽油均勻混合。從而促進燃油充分燃燒,提高發動機的動力輸出。電腦不斷的根據發動機的工作狀況改變注油模式,始終保持最適宜的供油方式。燃油的充分利用不僅提高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和發動機的輸出而且改善了排放。
8. 到底什麼叫缸內直噴
1、汽車缸內直噴,是指發動機噴油嘴上噴出的燃油直接進入氣缸內部,2、缸內直噴的發動機其燃油壓力比一般的不是缸內直噴發動機的燃油壓力要高很多,3、以前常見的缸內直噴都是柴油發動機,而現在很多汽油發動機都採用了缸內直噴技術,好處是噴油量計算更精確、霧化更好、燃燒更完全。
9. 什麼叫缸內直噴技術
缸內直噴又稱FSI,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燃料分層噴射技術代表著傳統汽油引擎的一個發展方向。傳統的汽油發動機是通過電腦採集凸輪位置以及發動機各相關工況從而控制噴油嘴將汽油噴入進氣歧管。但由於噴油嘴離燃燒室有一定的距離,汽油同空氣的混合情況受進氣氣流和氣門開關的影響較大,並且微小的油顆粒會吸附在管道壁上,所以希望噴油嘴能夠直接將燃油噴入汽缸。FSI就是大眾集團開發的用來改善傳統汽油發動機供油方式的不足而研製的缸內直接噴射技術,先進的直噴式汽油發動機採用類似於柴油發動機的供油技術,通過一個活塞泵提供所需的100bar以上的壓力,將汽油提供給位於汽缸內的電磁噴射器。然後通過電腦控制噴射器將燃料在最恰當的時間直接注入燃燒室,其控制的精確度接近毫秒,其關鍵是考慮噴射器的安裝,必須在汽缸上部留給其一定的空間。由於汽缸頂部已經布置了火花塞和多個氣門,已經相當緊湊,所以將其布置在靠近進氣門側。由於噴射器的加入導致了對設計和製造的要求都相當的高,如果布置不合理、製造精度達不到要求導致剛度不足甚至漏氣只能得不償失。另外FSI引擎對燃油品質的要求也比較高,目前國內的油品狀況可能很難達到FSI引擎的要求,所以部分裝配了FSI的進口高爾夫出現了發動機的水土不服。
此外,FSI技術採用了兩種不同的注油模式,即分層注油和均勻注油模式。發動機低速或中速運轉時採用分層注油模式。此時節氣門為半開狀態,空氣由進氣管進入汽缸撞在活塞頂部,由於活塞頂部製作成特殊的形狀從而在火花塞附近形成期望中的渦流。當壓縮過程接近尾聲時,少量的燃油由噴射器噴出,形成可燃氣體。這種分層注油方式可充分提高發動機的經濟性,因為在轉速較低、負荷較小時除了火花塞周圍需要形成濃度較高的油氣混合物外,燃燒室的其它地方只需空氣含量較高的混合氣即可,而FSI使其與理想狀態非常接近。當節氣門完全開啟,發動機高速運轉時,大量空氣高速進入汽缸形成較強渦流並與汽油均勻混合。從而促進燃油充分燃燒,提高發動機的動力輸出。電腦不斷的根據發動機的工作狀況改變注油模式,始終保持最適宜的供油方式。燃油的充分利用不僅提高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和發動機的輸出而且改善了排放。
10. 什麼是缸內直噴技術,哪些車的發動機是缸內直噴發動機
缸內直噴的廣泛運用 在近來各廠採用的發動機科技中,最炙手可熱的技術非缸內直噴莫屬。這套由柴油發動機衍生而來的科技目前已經大量使用在包含VAG、BMW、Mercedes-Benz、GM以及Toyota(Lexus)車繫上。 缸內直噴技術在VAG集團中被廣泛運用,由Audi RS4和R8共享的4.2升FSI發動機即是其中性能強悍的代表作。 其中VAG集團可以算是導入缸內直噴科技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目前包含Audi和VW都已將名為FSI的缸內直噴發動機列為旗下車款的高階動力來源,而且在Audi和VW車系的頂級車上,甚至更以FSI結合上渦輪增壓以增大動力。 供油系統採用缸內直噴設計的最大優勢,就在於燃油是以極高壓力直接注入於燃燒室中,因此除了噴油嘴的構造和位置都異於傳統供油系統,在油氣的霧化和混合效率上也更為優異。加上近來車上各項電子系統的控制技術大幅進步,計算機對於進氣量與噴油時機的判讀與控制也愈加精準,因此在搭配上缸內直噴技術以使得發動機的燃燒效率大幅提升下,除了發動機得以產生更大動力,對於環保和節能也都有正面的幫助。『採用缸內直噴的發動機除了材質上的講究,就連活塞、燃燒室也都經過特別設計』 但是缸內直噴科技也並非無敵,因為從經濟層面來看,採用缸內直噴的供油系統除了在研發過程必須花費更大成本,在部品構成復雜且精密的情況下,零組件的價格也比起傳統供油系統來得昂貴,因此這些也都是未來缸內直噴發動機尚待克服的要素。
缸內直噴又稱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即燃料分層噴射技術,將燃油由噴嘴直接噴入缸內。該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汽油機熱效率與降低汽油機排放。這套由柴油發動機衍生而來的科技目前已經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