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以下哪位攝影家發明了

以下哪位攝影家發明了

發布時間:2021-06-29 16:31:03

㈠ 攝影是誰發明

世界最早的一部電影攝影機是由法國生理學家居勒.馬萊伊在1880年10月發明的

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幾種電影攝影機

1874年,法國的朱爾·讓桑發明了一種攝影機。他將感光膠片卷繞在帶齒的供片盤上,在一個鍾擺機構的控制下,供片盤在圓形供片盒內做間歇供片運動,同時鍾擺機構帶動快門旋轉,每當膠片停下時,快門開啟曝光。讓桑將這種相機與一架望遠鏡相接,能以每秒一張的速度拍下行星運動的一組照片。讓桑將其命名為攝影槍,這就是現代電影攝影機的始祖。

1882年,法國的朱爾·馬雷發明了一種攝影機,用它可以拍攝飛鳥的連貫動作,由此誕生了攝影技術。這種攝影裝置形狀像槍,在扳機處固定了一個像大彈倉一樣的圓盒,前面裝上口徑很大的槍管,圓盒內裝有表面塗有溴化銀乳劑的玻璃感光碟。拍攝時,感光碟作間歇圓周運動,遮光器與感光碟同軸,且不停地轉動,遮斷和透過鏡頭攝入光束。整個機器由一根發條驅動。可以用1/100秒的曝光速度以每秒12張的頻率攝影。馬雷於1888年又發明了一種新的攝影機,他用繞在軸上的感光紙帶代替了固定感光碟,當感光紙帶通過鏡頭的聚焦處時,兩個抓色機構固定住感光紙帶使其曝光。後來,馬雷又用感光膠片代替了感光紙帶。馬雷的攝影機不斷改進,最終可以在9厘米寬的膠片上以每秒60張的頻率拍攝。

1889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一種攝影機。這種攝影機用一個尖形齒牙輪來帶動19毫米寬的未打孔膠帶,在棘輪的控制下,帶動膠帶間歇式移動,同時打孔。這種攝影機由電機驅動,遮光器軸與一台留聲機連動,攝影機運轉時留聲機便將聲音記錄下來。在此基礎上,又發明了一種活動攝影機。攝影機中有一個十字輪機構控制膠片做間歇運動,另有一個齒輪帶動膠片向前移動。攝影機使用帶片孔的35毫米膠片。1891年,愛迪生獲得了這種活動攝影機的專利。

馬雷製造的人類第一架電影攝影機

愛迪生的活動電影觀賞機,內部可裝16米長的膠片,每次供一人觀賞

1879年,麥布里奇設計出這種活動放映機,用它可以放映活動的畫面

愛迪生發明的第一台電影放影機,膠片卷在圓筒上,要從目鏡觀看

㈡ 攝影術最重要的三大創始人和他們的成就

:尼埃普斯
1765年~1833年7月5日)法國發明家。
公認的世界上第一幅照片是法國人尼埃普斯於1827年拍攝出來的,但是現在全世界公認的攝影術的發明者卻是法國的達蓋爾。尼埃普斯,是未被大眾關注的攝影術發明者,他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在那個時期,攝影的產生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人們早在亞里士多德和中國墨子年代就已發現了小孔成像的奧秘,直至今日,小孔成像這一原理仍然適用於攝影術,但當時阻礙攝影產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種將影像保留下來的方法仍然沒有被發明。1825年,法國人尼埃普斯委託法國光學儀器商人查爾斯·塞福爾(Charles Chevalier)為他的照相暗盒(camera obscura)製作光學鏡片。並於1827年(有說1826年)將其發明的感光材料放進暗盒,拍攝和記錄下歷史上第一張攝影作品,作品在其法國勃艮第(Burgundy)的家裡拍攝完成,通過其閣樓上的窗戶拍攝,曝光時間超過8小時.

2:1838年,法國物理學家、畫家、攝影家達蓋爾(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發明了銀板攝影法,
這標志著攝影真正進入到實用階段
達蓋爾發明的銀板照相機也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實用相機
1839年8月19日,達蓋爾向外界介紹了銀板攝影術,轟動一時

全世界一般將這一天作為攝影術的誕生日(去年是攝影術誕生170周年)

達蓋爾拍攝的《Boulevard Temple(林蔭道寺院)》(1838 or 1839)是世界上第一張銀板照片,也是第一張有人物出現的照片
《Boulevard Temple》的出現雖然稍晚於尼埃普斯那張著名的《窗外的風景(鴿子窩)》(被認為是世界第一張照片),

但是《Boulevard Temple》只曝光了10分鍾,相比《窗外的風景(鴿子窩)》8個小時的曝光,已經是很驚人的進步了
而且達蓋爾的相片清晰銳利,比尼埃普斯的方法要先進很多
所以也有很多人認為《Boulevard Temple》才是歷史上第一張攝影作品
畫面左下角那個擦鞋的男子站立了10分鍾以上,使得達蓋爾拍到了他的身影,

3:塔爾博特
(180—187)英國化學家,卡羅攝影術的發明者.最早用硝酸銀將紙敏化,後改用光敏度更好的氯化銀.1840年,對原有的攝影法進行改進,使用有碘化銀和顯影液,使曝光時間更加縮短,影像也更為牢固.1841年,改進後的方法被確認,命名為「卡羅式攝影法」。

㈢ 攝影之父是誰

幫你收集的一些資料 中西方攝影藝術文化差異 攝影術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誕生於法國,數年後由西方傳入中國。一個半世紀以來,攝影藝術在中國文化的土籃里生長,許多攝影家在攝影藝術創作中追求民族形式和東方神韻。中國傳統美學的養分使中國攝影藝術根深葉茂。我們既應當看到攝影的本體特徵是紀實,其瞬間的長駐性和紀實的逼其性的特徵,表現在中國攝影家與西方攝影家的藝術創作時的方式上是相同的。但也應當看到由於中國與西方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不同、歷史發展進程不同以及文化傳統的不同,因而中國與西方攝影藝術的審美意識、藝術理論產生了差異性。中國傳統哲學、美學理論對中國攝影家的審美意識、攝影藝術的表現手法和美學理想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用,因而呈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 一、由於中西方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認識的差異,造成藝術攝影中佔主要地位的攝影題材的不同:人體與風景? 當今中國藝術攝影的題材非常廣泛。可以說,西方藝術攝影的所有題材,幾乎都有中國攝影家在拍攝。然而,在對中西方攝影藝術史上各佔主要地位的題材進行審視時,我們會驚奇地發現,二者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西方攝影主要內容是拍攝人(肖像、人體、紀實)。特別是人體攝影有其藝術傳統。西方攝影史上,在攝影術發明不久,達蓋爾銀版照片就有人體題材。被譽為『吃術攝影之父」、《人生的兩條道路》的作者奧斯卡·雷蘭德堪稱人體攝影領域的先驅。盡管人體攝影藝術的風格和流派的更迭、流變,但其勢常盛不衰。[1] 而在中國,人體攝影長期以來一直不能成為攝影家創作的主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有駱伯年拍攝的《汲瓮》、郎靜山的《凝思》,此後人體攝影潮漲潮落。而社會上對人體攝影的理解程度,固然與中國特有的文化背景、民族傳統有關,更與時代的風氣有關。另一方面,在中國,風光攝影在藝術攝影活動中,成為數量最為龐大、地位最為顯赫的攝影主流。與此產生反差的,西方攝影史上,風光攝影卻從未佔有過重要的地位。鮑昆認為:『哪使是被公認為風景攝影大師的安塞爾·亞當斯,在其攝影實踐中,恐怕對他最為重要的還是對於『區域曝光法』的研究,和如何利用這種方法更好地表達自我與自然的溝通。對於攝影技術特性的痴迷和膜拜,使他的藝術明顯地區別於我們現在所談的風光攝影。」[2] 造成題材巨大反差的原因,我們可以從社會、政治、歷史等多方面去探求。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西方對人與自然關系問題存在著重大差異。 在西方,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對立的。西方人認為,人既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又是大自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尖端產物。作為自然尖端的人與一般自然相對立。他們強調人對客觀自然的主宰地位。他們自古以來就養成了征服自然的民族性格。反映在審美意識上,往往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容體處於分裂與對立的關系中,進入「天人相勝」之境。因此,西方藝術的主要表現對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西方藝術家竭力表現人的肉體和精神完美的統一。在西方古典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人體藝術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這種傳統必然體現藝術攝影上。 在中國,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和諧統一。中國人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傾向於人是自然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人與自然合二為一。反映在審美意識上是審美主體投入審美客體,客體融於主體,達到物我兩忘的「天人合一」境界。因此,中國古代藝術主要表現對象是山水。中國的山水詩畫成熟得早,出現在晉宋之際,即公元4世紀、5世紀之交。在西方,自然被當作獨立的審美對象,17世紀出現於荷蘭繪畫,18世紀才在英國、德國的浪漫主義詩歌中確定下來。反映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的中國文化傳統,至今影響巨大,激勵著中國攝影人踏破鐵鞋去渴拜名山大川,為祖國山河寫照傳神。旅美風光攝影藝術家李元也深深感到傳統文化對他的熏陶,一直影響到他對大自然的感情。他說:,「三十年來,當我每次拿著相機走向山林湖海,我的生命似乎變得更充實。慢慢地,我開始領悟到我對於大自然的這份感情,和我自幼受到文化傳統的熏陶有著必然的關聯。正因為中國文化傳統講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使得司馬遷會覺得,唯有『究天人之際』才能『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確,大自然給我的啟發使我充分領悟到,大自然是師,是友,執著地探討和追求,天人之際的距離似乎就愈來愈短了。」[3] 林語堂有一段話論述了中西方藝術表現對象的差別,很有趣,對於理解攝影題材的差異會有幫助,茲錄十下:「中國藝術的沖動,發源於山水;西洋藝術的沖動,發源於女

㈣ 哪位攝影家發明了"中途曝光法

中途曝光是一種暗房技術,用底片顯影時中途曝光,也可以照片顯影時中途曝光。它是法國醫生兼攝影愛好者阿爾.薩巴蒂發明的。

㈤ 中石油12秋 攝影藝術賞析作業1 答案

1、1839年發明了「攝影術」的法國人是(達蓋爾)
2、 標志著繪畫主義攝影藝術走向成熟的作品是(《兩種生活方式》)
3、主張攝影創作必須發揮它本身的特性,更強調攝影語言的獨立性,淡化攝影對繪畫的依附感的攝影門類是(純粹派攝影)
4、 戴維森拍攝的《洋蔥田》是以下哪種攝影流派的經典代表作品(畫意派攝影)
5、提出著名的「區域曝光理論」的攝影家是(安塞爾.伊士頓.亞當斯)
6、促使美國國會通過國家公園法並開辟約塞密提為國家公園,有「約塞密提大師」美譽的攝影家是( 安塞爾.伊士頓.亞當斯)
7、製作環保紀錄片《家園》並因此當選「2009《時代》年度環保英雄」的攝影家是(揚.阿爾蒂斯.貝特朗)
8、 日本頂級攝影大師——竹內敏信的作品主要集中於(風景)
9、亞當斯1932年在內華達山區的西奎亞國家公園拍攝的經典風光作品是(《冰湖與石崖》)

㈥ 誰發明了攝影術

達蓋爾 法國 1839年

1787年達蓋爾出生在法國北方的科梅伊鎮,年青時是位藝術家,他約在三十五回歲時設計出西洋答鏡,用特殊的光效應展示全景畫。在從事這項工作的同時,他對一種不用畫筆和顏料自動再現世界的景色裝置——換句話說就是照相機——發生了興趣。 先前達蓋爾為發明可使用的照相機作出了努力,但沒能獲得成功。1827年他遇見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他也一直在努力發明照相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獲得了成功。兩年後他們成為合作人。1833年涅普斯逝世,但是達蓋爾仍在繼續努力。1837年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實用的攝影術,叫做達蓋爾攝影術(銀版攝影術)。 1839年八月十九日,達蓋爾把他的技術公布於世,但未獲得專利權,然而法國政府為達蓋爾和涅普斯的兒子提供終生恩給金作為酬謝。達蓋爾發明的宣布在公眾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達蓋爾成了一代英雄,享盡了榮華富貴,與此同時達蓋爾攝影術迅即得以廣泛的使用。達蓋爾本人不久就隱退了,1851年他在巴黎附近的家鄉去逝。

㈦ 攝影術是誰發明的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末期,路易·雅克·芒戴·達蓋爾首次成功地發明了實用專攝影術。

路易·雅克·曼德·達屬蓋爾(Louis Jacques Mand Daguerre,1787年11月18日出生於法國瓦勒德瓦茲省Cormeilles-en-Parisis,1851年7月10日逝世於巴黎附近)是一名法國發明家、藝術家和化學家。他原為舞台背景畫家,後發明達蓋爾銀版法,又稱達蓋爾攝影法。

1839年8月19日法國科學與藝術學院購買了其攝影法專利,並公布與世,宣告攝影的誕生。

(7)以下哪位攝影家發明了擴展閱讀:

重要意義:

沒有幾項發明象達蓋爾照相有那麼多的用途,實際上它被廣泛地運用於每一個科研領域,在工業和軍事上都有著許許多多的應用。它對一些人來說是一種嚴肅的藝術形式,對更多的數以百萬計的人來說是一種快樂的愛好。

照片能夠傳遞教育、新聞和廣告等方面的真實信息(或錯誤信息),由於照片能栩栩如生地再現過去,因此它成為最常見的珍藏品和紀念物。當然電影攝影術是一項補充發明,除作為一種主要的娛樂手段外,實際上也和一般攝影術的用途一樣多。

㈧ 請問攝影誕生於哪一年

1826年,法國科學家 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 在他的家中拍攝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
1839年8月19 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於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台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
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膠卷」。
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
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機。
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羅萊、蔡司等公司研製生產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從1939年之後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此階段的前半期即本世紀六十年代之前,黑白、彩色膠片的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出現了變焦、徽距、折反射式、廣角等多種攝影鏡頭。鏡頭單層鍍膜得到普遍推廣。

從本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今為第三階段的後期。鏡頭向系列化發展,由焦距幾毫米的魚眼鏡頭到焦距長達2米的超攝遠鏡頭。電子技術逐漸深入到照相機內部。

㈨ 哪位科學家發明照相機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經》中已有針孔成像的記載;13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映像暗箱,人走進暗箱觀賞映像或描畫景物;1550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1558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 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 ,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60年,英國的薩頓設計出帶有可轉動的反光鏡取景器的原始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1862年,法國的德特里把兩只照相機疊在一起,一隻取景,一隻照相,構成了雙鏡頭照相機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國的貝克製成了雙鏡頭的反光照相機。

隨著感光材料的發展,1871年,出現了用溴化銀感光材料塗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現了用硝酸纖維(賽璐珞)做基片的膠卷。

隨著放大技術和微粒膠卷的出現,鏡頭的質量也相應地提高了。1902年,德國的魯道夫利用賽得爾於1855年建立的三級像差理論,和1881年阿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學玻璃 ,製成了著名的「天塞」鏡頭,由於各種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質量大為提高。在此基礎上,1913年德國的巴納克設計製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膠卷的小型萊卡照相機。

不過這一時期的35毫米照相機均採用不帶測距器的透視式取景器。1930年製成彩色膠卷;1931年,德國的康泰克斯照相機已裝有運用三角測距原理的雙像重合測距器,提高了調焦准確度,並首先採用了鋁合金壓鑄的機身和金屬幕簾快門。

1935年,德國出現了埃克薩克圖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調焦和更換鏡頭更加方便。為了使照相機曝光准確,1938年柯達照相機開始裝用硒光電池曝光表。1947年,德國開始生產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鏡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顛倒,並將俯視改為平視調焦和取景,使攝影更為方便。

1956年,聯邦德國首先製成自動控制曝光量的電眼照相機 ;1960年以後,照相機開始採用了電子技術,出現了多種自動曝光形式和電子程序快門;1975年以後,照相機的操作開始實現自動化。

㈩ 被公認為第一個發明攝影術的人是誰

攝影技術是法國物理學家達蓋爾發明的。1838年,這位法國物理學家正在研究令影像保留在物體上的方法,但研究多時,仍不得要領。突然有一天,他發現有一個影像留在了物體上。他於是將附近的化學物品逐一挪開,看看究竟是什麼東西造成了這個現象,最後,他發現,大功臣原來是一支溫度計打破後遺下的水銀。攝影技術便從此誕生了,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1839年8月19日,在法國科學院與美術學院的聯合集會上,公布了法國畫家和物理學家達蓋爾的銀版攝影術,法國政府放棄對這項發明的專利,並公之於眾。人們通常以這一天作為攝影術的開端。這是達蓋爾的銀版肖像。

閱讀全文

與以下哪位攝影家發明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