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我國專利法規定的發明專利的新穎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重點有以下幾點:
1、現有技術。從時間是講是自申請日前公開的技術內容,均屬於現有技術,申請日當天公開的則不包含其內。從地域上講,屬於出版物公開的,該地域指全世界范圍;屬於使用公開和以其他方式公開的,則僅限於國內。
2、 審查新穎性時,應當根據以下原則進行判斷:
(1) 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
被審查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與現有技術或者申請日前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申請並在申請日後(含申請日)公布的(以下簡稱申請在先公布在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相關內容相比,如果其技術領域、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預期效果實質上相同,則認為兩者為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新穎性判斷時,審查員首先應當判斷被審查專利申請的技術方案與對比文件的技術方案是否實質上相同,如果專利申請與對比文件公開的內容相比,其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技術方案與對比文件公開的技術方案實質上相同,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兩者的技術方案可以確定兩者能夠適用於相同的技術領域,解決相同的技術問題,並具有相同的預期效果,則認為兩者為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
(2) 單獨對比
判斷新穎性時,應當將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各項權利要求分別與每一項現有技術或申請在先公布在後的發明或實用新型的相關技術內容單獨地進行比較,不得將其與幾項現有技術或者申請在先公布在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內容的組合、或者與一份對比文件中的多項技術方案的組合進行對比。即,判斷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新穎性適用單獨對比的原則。這與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創造性的判斷方法有所不同。
B.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下列各選項中,可以授予專利權的是: (4分)
A啊。動植物新品種;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不能授予專利權。
C. 選擇題:16.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年
16、c20年
17、B
18、A《物權法》按份共有
19、A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人身損內害,
它的所容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的,應責令其承擔民事責任。
20、B
2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20條規定:「公民下落不明2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
由此可見,宣告失蹤的法定條件有三條:(一)須下落不明滿2年、下落不明的時間應從最後得不到公民的消息之日起算。戰爭時下落不明,則從戰爭結束起算。(二)須經利害關系人申請。利害關系人包括被宣告失蹤者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及其他與被申請人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三)須經人民法院宣告。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請後應發出尋找失蹤公民的公告,公告期滿後,人民法院可宣告。
D.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 )的內容為准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書為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為准,簡要說明可以用於解釋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
第六十二條在專利侵權糾紛中,被控侵權人有證據證明其實施的技術或者設計屬於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不構成侵犯專利權。
(4)根據我國專利法規定確定發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十條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E. 我國專利法規定的發明創造包括哪些
我國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1)發明:回發明是指對答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我國專利法規定,可以取得專利權的發明有兩類,一灰是產品發明,一類是方法發明。(2)實用新型:所謂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其組合提出的合於實用的新方案。實用新型專利只適用於產品,不適用於工藝方法。例如:關於機床外型的新設計是產品形狀的設計;把舊式電話中分開的受話筒和送話筒合為一體,是對產品結構的新設計;把改革電話機外型和撥號鍵盤的設計結合起來,就是對電話機形狀和構造的結合作出的新設計。(3)外觀設計:它是指對產品的外型、圖案、色彩或它們的結合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用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必須附著在產品上,如果離開產品而單獨存在,就不成其為專利法上的外觀設計;外觀設計只限於產品外觀的藝術設計,而不涉及產品的技術性能。
F.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獲准授權的專利申請應符合什麼條件
第二章 授予專利權的條件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第二十三條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於現有設計;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外觀設計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告的專利文件中。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與現有設計或者現有設計特徵的組合相比,應當具有明顯區別。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不得與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本法所稱現有設計,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設計。第二十四條 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六個月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喪失新穎性:(一)在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展出的;(二)在規定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上首次發表的;(三)他人未經申請人同意而泄露其內容的。第二十五條 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一)科學發現;(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四)動物和植物品種;(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G. 依照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可以授予專利權的有什麼
《專利權質押合同初探》這篇精彩文章由範文搜收集於網路或會員供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範文搜將堅持免費到底,每日為您更新更多與《專利權質押合同初探》一樣優秀的免費精品文章,請隨時關注範文搜!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以下簡稱「擔保法」)自1995年10月1日起實施,該法第2條第2款規定的擔保方式有五種,即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和定金。它擴大了《民法通則》第89穿規定的擔保形式,使得我國的擔保制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國際慣例。《擔保法》規定的質押分為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兩種形式。所謂動產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經債權人佔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的規定以該動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的價格優先受償。」該法第75條又規定:「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可以質押。」由此可見,專利權可以作為質押標的,訂立專利權質押合同,以擔保債務的履行,保證債權人的債權得以實現。由於質押是一種新的擔保形式,且專利權質押合同是一種新的擔保合同,有許多問題需要進行研究,所以,本文將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對專利權質押合同談一點粗淺的意見,以供大家參考。
一、專利權質押合同
《擔保法》第79條規定:「以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在此,出質人與質權人所訂立的書面合同為專利權質押合同。具體而言,專利權質押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中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了擔保合同的履行而以自己依法享有的或者持有的專利權作為出質標的與合同債權人訂立的質押合同。專利權質押合同中的專利權所有人或者持有人(以下統稱」專利權人「)稱為」出質人「,專利權質押合同中的債權人稱為」質權人「,被質押的專利權稱為」質押標的「。
因此,我們發現專利權質押合同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一)專利權質押合同是一種從合同,它從屬於債權人與債務人訂立的主合同。《擔保法》第5條規定:「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專利權質押合同屬於一種擔保合同,所以,專利權質押合同是一種從合同。
(二)專利權質押合同是一種要式合同。《擔保法》第79條規定:「以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其管理部門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於1996年9月16日頒布的《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為《登記辦法》,1996年10月1日起生效)第3條也規定:「以專利權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中國專利局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顯然,以口頭形式、電話、電報或者其他形式所訂立的專利權質押合同無效。
但是,專利權質押合同既可以是單獨訂立的書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合同中的擔保條款。例如,《擔保法》第93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保證合同、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定金合同可以是單獨訂立的書面合同,包括當事人之間的具有擔保性質的信函、傳真等,也可以是主合同中的擔保條款。」
(三)專利權質押合同以向管理部門登記為生效要件。這里所指的「管理部門」,在《登記辦法》第2條作了明確規定:「中國專利局是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的管理部門」。即專利權質押合同必須向中國專利局專利工作管理部申請登記,經登記後才能生效。《登記辦法》第3條規定:「以專利權出質的,出質人與質權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中國專利局辦理出質登記,質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未經專利局登記的專利權質押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四)專利權質押合同與一般的專利權轉讓合同、專利權許可合同不同。作為一種擔保行為,質押過程中一般不發生專利權的轉移,即在專利權質押合同生效後,專利權不發生轉移,仍屬於出質人所有;而專利權轉讓合同生效後,即發生專利權的轉移。另一方面,專利權轉讓合同是一種獨立的主合同,而專利權質押合同是一種從合同,它依附於主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法》第「條規定:」出質人和質權人在合同中不得約定在債務履行期滿質權人未受清償時,質物的所有權轉移為質權人所有。『,因此,專利權質押合同不能導致專利權向質權人轉移。另一方面,在專利權質押合同生效後,質權人雖然能夠限制出質人的專利權,但質權人也不得實施該專利權。因此,專利權質押合同與專利權許可合同也不同。
二、專利權質押合同標的之分析
專利權質押合同的標的,實際上指的就是「出質的專利權」。作為質押合同標的的專利權必須為一項有效的權利。而判斷其是否有效,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查:
1.作為質押合同標的的專利權,首先必須是一項中國專利權,即是由中國專利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授予的專利權。
眾所周知,專利權具有地域性,即一項專利權只能在授予該專利權之法律的地域效力范圍內有效,在該法律地域效力范圍以外的任何國家或者地區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具體來說就是:只有中國專利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授予的專利權才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效;反之,任何外國或者地區依據其國家或者地區的專利法所授予的專利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不具有法律效力。這樣的外國或者地區的專利權對我國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來說不是一項有效的專利權,因此,它不能作為質押合同的標的。當然,如果某外國人依照我國專利法的規定由中國專利局授予的專利權,仍然是一項有效的專利權,可以作為專利權質押合同的標的。
2.作為質押合同標的的專利權,必須仍處於法律規定的專利權保護期限內,超過了法律規定保護期限的專利權,就不能作為質押合同的標的了。
我國1985年4月1日生效的《專利法》第45條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15年,自申請日起計算。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5年,自申請日起計算,期滿前專利權人可以申請續展3年。『,但是,1993年1月1日生效的修訂的《專利法》第45條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因此,一項作為質押合同標的的專利權是否仍處於專利權的保護期限內,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第一,我國專利法所指的專利權有三種:一是發明專利權,二是實用新型專利權,三是外觀設計專利權。這三種專利權的保護期限分兩種:一種是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限,另一種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第二,作為質押合同標的的專利權是根據1993年1月1日以前的專利申請取得的,還是根據1993年1月1日以後的專利申請取得的。如果是根據1993年1月1日以前的專利申請取得的專利權,那麼,其專利權的保護期限適用修改前的《專利法》;如果是根據1993年1月1日以後的專利申請取得的專利權,則其保護期限適用修改後的《專利法》。而修改前的《專利法》和修改後的《專利法》所規定的保護期限是不相同的。
3.作為質押合同標的的專利權,必須是一項真實的專利權。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可知,只有經中國專利局審查批准授予專利權以後,一項發明創造才能享有專利權。正在申請審查階段的發明創造,還不能享有專利權,因此,這樣的發明創造不能作為質押合同的標的。另一方面,在專利局發布授予專利權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任何人認為專利局授予的專利權不符合專利法有關規定的,可以請求專利局撤銷該專利權。《專利法》第44條規定:「被撤銷的專利權視為自始不存在『,。因此,被撤銷的專利權不能作為質押合同的標的。
再者,自專利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滿6個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該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專利法有關規定的,都可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專利法》第50條規定:「宣告無效的專利權視為自始不存在。」所以,已經被宣告無效的專利權不能作為質押合同的標的。
最後,被放棄或者被視為放棄的專利權,也不能作為質押合同的標的。《專利法》第47條第1款第2項規定:「專利權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其專利權的」,自專利局公告之日起,其專利權終止。同條第1款第1項還規定:「沒有按時繳納年費的」,其專利權被視為放棄。被視為放棄的專利權在恢復以前不具有法律效力。
H. 2.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職務發明一般需要滿足以下哪兩個條件。
《專利法》第六條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
(1)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做出的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I. 我國專利法規定的發明創造包括哪些
我國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1)發明: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我國專利法規定,可以取得專利權的發明有兩類,一灰是產品發明,一類是方法發明。 (2)實用新型:所謂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其組合提出的合於實用的新方案。實用新型專利只適用於產品,不適用於工藝方法。例如:關於機床外型的新設計是產品形狀的設計;把舊式電話中分開的受話筒和送話筒合為一體,是對產品結構的新設計;把改革電話機外型和撥號鍵盤的設計結合起來,就是對電話機形狀和構造的結合作出的新設計。 (3)外觀設計:它是指對產品的外型、圖案、色彩或它們的結合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用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必須附著在產品上,如果離開產品而單獨存在,就不成其為專利法上的外觀設計;外觀設計只限於產品外觀的藝術設計,而不涉及產品的技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