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圍棋的發明者是誰
中國帝堯 相傳,上古時期堯都平陽,平息協和各部落方國以後,農耕生產和人民生活呈現出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但有一件事情卻讓堯帝很憂慮,散宜氏所生子丹朱雖長大成人,十幾歲了卻不務正業,游手好閑,聚朋囂訟鬥狠,經常招惹禍端。大禹治平洪水不久,丹朱坐上木船讓人推著在汾河西岸的湖泊里盪來盪去,高興地連飯也顧不上吃了,家也不回了,母親的話也不聽了。散宜氏對帝堯說:「堯啊,你只顧忙於處理百姓大事,兒子丹朱越來越不像話了,你也不管管,以後怎麼能替你干大事呀!」堯帝沉默良久,心想:要使丹朱歸善,必先穩其性,娛其心,教他學會幾樣本領才行。便對散宜氏說:「你讓人把丹朱找回來,再讓他帶上弓箭到平山頂上去等我。」
這時丹朱正在汾河灘和一群人戲水,忽見父親的幾個衛士,不容分說,強拉扯著他上了平山,把弓箭塞到他手裡,對他說:「你父帝和母親叫你來山上打獵,你可得給父母裝人啊。」丹朱心想:射箭的本領我又沒學會,咋打獵呢?丹朱看山上荊棘滿坡,望天空白雲朵朵,哪有什麼兔子、飛鳥呢?這明明是父親母親難為自己!「哼,打獵我就是不學,看父母能把我怎麼樣!」衛士們好說歹勸,丹朱就是坐著動也不動。一夥人正吵嚷著,堯帝從山下被侍從攙扶著上來了,衣服也被刮破了。看到父帝氣喘吁吁的樣子,丹朱心裡不免有些心軟,只好向父帝作揖拜跪,唱個喏:「父帝這把年紀要爬這么高的山,讓兒上山打獵,不知從何說起?」堯帝擦了把汗,坐到一塊石上,問:「不孝子啊,你也不小了,十七、八歲了,還不走正道,獵也不會打,等著將來餓死嗎?你看山下這么廣闊的土地,這么好的山河,你就不替父帝操一點心,把土地、山河、百姓治理好嗎?」丹朱眨了眨眼晴,說:「兔子跑得快,鳥兒飛得高,這山上無兔子,天上無飛鳥,叫我打啥哩。天下百姓都聽你的話,土地山河也治理好了,哪用兒子再替父帝操心呀。」堯帝一聽丹朱說出如此不思上進、無心治業的話,嘆了一口氣說:「你不願學打獵,就學行兵征戰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學會了,用處也大著哩。」丹朱聽父帝不叫他打獵,改學下石子棋,心裡稍有轉意,「下石子棋還不容易嗎?坐下一會兒就學會了。」丹朱扔掉了箭,要父親立即教他。堯帝說:「哪有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東西,你只要肯學就行。」說著拾起箭來,蹲下身,用箭頭在一塊平坡山石上用力刻畫了縱橫十幾道方格子,讓衛士們撿來一大堆山石子,又分給丹朱一半,手把著手地將自己在率領部落征戰過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進後退的作戰謀略傳授講解給丹朱。丹朱此時倒也聽得進去,顯得有了耐心。直至太陽要落山的時候,帝堯教子下棋還是那樣的盡心盡力。在衛士們的催促下,父子們才下了平山,在乎水泉里洗了把臉,回到平陽都城。
此後一段時日,丹朱學棋很專心,也不到外邊遊逛,散宜氏心裡踏實些。堯帝對散宜氏說:「石子棋包含著很深的治理百姓、軍隊、山河的道理,丹朱如果真的回心轉意,明白了這些道理,接替我的帝位,是自然的事情啊。」誰料,丹朱棋還沒學深學透,卻聽信先前那幫人的壞話,覺得下棋太束縛人,一點自由也沒有,還得費腦子,犯以前的老毛病,終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詭計奪取父帝的位置,散宜氏痛心不已,大病一場,怏怏而終。帝堯也十分傷心,把丹朱遷送到南方,再也不想看到丹朱,還把帝位禪讓給經過他三年嚴格考察認為不但有德且有智有才的虞舜。虞舜也學堯帝的樣子,用石子棋教子商均。以後的陶器上便產生圍棋方格的圖形,史書便有「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記載。今龍祠鄉晉掌村西山便有棋盤嶺圍棋石刻圖形遺跡。(這些是來源,期望採納)
2. 賽璐璐分層動畫製作工藝的發明者是誰
1915年,埃爾·霍德發明了「賽璐珞動畫」:將運動的物體與不運動的背景繪制在不同的透明膠片版上,疊權加後再放置在專用攝影台上進行拍攝。
20世紀50年代,賽璐珞動畫技術已經趨於成熟,並且有一套完整的製作流程。賽璐珞技術不僅使動畫工業化成為可能,也被大量應用在低成本動畫的製作中。例如一個男人坐在椅子上說話,畫面中只有男人的頭部在動。動畫師將男人的頭部單獨分層進行繪制。在有些場合中,動畫師甚至讓頭部不動,只將男人說話的嘴進行分層。這種「能不動則不動」的繪制方式被稱為有限動畫,常常用於電視動畫的製作。
3. 閃客快打的發明者是誰
我們最敬愛我An
Dy
Law大哥,中文名安迪烙,生日8月22日,獅子座,血型A型
4. 沖鋒號的發明者是誰
首先你的問題來就是含糊不清自,沒法回答。
你所說的沖鋒號是指沖鋒號這個號子器具、號聲旋律節拍還是指戰場使用沖鋒號吹出號音這個行為?這幾個內容都可以用「沖鋒號」三個字指代。
現在很明確的告訴你,沖鋒號沒有具體名字的發明者。人類從狩獵開始就是有沖鋒號了,用牛角、羊角、動物骨頭、樹葉、草管都可以吹出特定的號聲以指揮統一行動,到了部落間的戰斗,那是更加會有沖鋒號了。
不需要相互交流技術,非洲人、美洲人、亞洲人自己都有沖鋒號,就像發明弓箭、標槍一樣,相隔萬里的人群不交流發明也都有這個殺傷工具。
5. C++的發明者是誰
美國AT&T貝爾實驗室的本賈尼·斯特勞斯特盧普(Bjarne Stroustrup)博士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發明並實現了C++(最初這種語言被稱作「C with Classes」)。
一開始C++是作為C語言的增強版出現的,從給C語言增加類開始,不斷的增加新特性。虛函數(virtual function)、運算符重載(operator overloading)、多重繼承(multiple inheritance)、模板(template)、異常(exception)、RTTI、命名空間(name space)逐漸被加入標准。
1998年國際標准組織(ISO)頒布了C++程序設計語言的國際標准ISO/IEC 1988-1998。C++是具有國際標準的編程語言,通常稱作ANSI/ISOC++。
6. 無線電的發明者是誰
1894年,20歲的馬可尼從雜志上讀到,赫茲在實驗室里做過電磁波傳送試驗之後斷然否版認了利用電磁波進行通信的可能權。他並沒有迷信權威,而是認為利用電磁波跨越空間傳送通訊將遠遠優於通過電線傳輸。
為了證實自己的設想,馬可尼開始搜集資料進行試驗。結果,馬可尼成功地看到了赫茲所觀察到的現象。第二年,電波信號已經可以發射2.7千米了。這一成功使馬可尼心中產生了一個使無線電網路布滿全球的夢想。
為增大信號接收距離,馬可尼研製了檢波器。他還自製了一個更大的電感線圈,並接上了天線,以使信號傳到更遠的距離。經過試驗,信號傳到了1.6千米以外的地方。就這樣,馬可尼發明了自己的無線電報。
7. 傳說車的發明者是誰
1、相傳早在5000多年前,黃帝時代就已經發明了指南車,當時黃帝曾憑著它在大霧彌漫的戰場上回指示方向,戰勝了蚩尤。答注意,是黃帝時代,不一定是黃帝發明的。
2、據考證,三國魏馬鈞於青龍3年(235年)創造指南車,雖有記載,但造法失傳。
另有汽車發明史。見網路文庫:http://wenku..com/view/c944b4d4b14e852458fb5793.html
8. 兩彈一星的發明者是誰
只要這世界上還有中國人,就會有人記得岳飛文天祥,就會有人記得??鄧稼先!專!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屬些輝煌的名字:
兩彈一星元勛: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院士
兩彈一星元勛:中國核物理泰斗王淦昌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核物理學家錢三強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物理冶金學家吳自良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物理學泰斗錢學森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物理學家彭桓武
同時讓我們也記住一個名字,美國人楊振寧,他為自己的國家(美國)又增加了一個諾貝爾獎.
兩彈元勛——鄧稼先
9. 電影的發明者是誰
電影是嚴重依賴技術的藝術。而它的實現媒介,到目前為止,仍舊是電影膠片。而電影膠片的發明人是一個美國人,他叫伊斯曼,就是靠著這個發明,他成了對電影的誕生產生了最重要影響的人之一。而如果沒有他的發明創造,電影的誕生顯然是一個未知數。
我們現在非常喜歡使用的柯達膠卷,就是伊斯曼所注冊的--他是柯達公司的創始人,現在柯達公司生產的膠卷在全世界流通和被人們使用,而伊斯曼,就是這個古老帝國的締造者。
要是說起來電影成像的歷史就更加久遠了。早在11世紀,有科學家就發現,可以通過一個小孔,讓外面的形象在內部顯現出來。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達.芬奇就提出了一個"黑箱"理論,他的理論的的意思是通過一個黑箱子射出的光線,可以看到放大在對面牆上的顛倒的影像。此外,還有一些發明家發明了"魔燈",這是一種通過蠟燭和透鏡放映畫面的方法,來展現變動的影像。
而在電影誕生之前,照相技術是首先問世的,照相技術是電影攝影藝術之母。法國人尼埃浦斯是照相術的發明人,那個時候人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面容會固定顯影出來.從此,人們可以十分神奇地通過照相技術把人和景物留在金屬版上.但是,當時的膠片是十分原始的。稍後,法國人路易.達蓋爾發明了銀版照相術,這樣,照相技術就穩定和前進了一大步。而法國人馬萊則發明了攝影槍,這樣,在攝影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有突破,為電影的誕生創造著新的條件.
與此同時,美國人在沿著另外的思路在前進,大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電影視鏡,通過他的視鏡,人們可以看到活的影像,而且驅使他發明這個東西的原因就是為了追求財富,他認為這個發明將會給他帶來財源滾滾.後來,愛迪生確實從早期的電影技術發明中發了財,享有著一些關鍵技術的專利.這樣,這個時候,由於攝影技術和媒介本身的發展變化,就非常接近電影的誕生了。
伊斯曼出生在美國,19世紀是一個發明創造特別茂盛的時期,伊斯曼24歲的時候,就對攝影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而這個時候關於各種成像技術的發明更是方興未艾。當時攝影用的感光材料是濕片,必須要在攝影前,臨時在玻璃上塗抹感光層,並且必須在它干之前拍攝和沖洗。而更麻煩的是,外出攝影時還要帶上帳篷和各種葯水,這樣才能夠在室外的環境中拍攝照片。
這太麻煩了,伊斯曼下決心改變這個面貌,於是就從感光材料入手,開始了他的決定性的發明創造。有一天,他從一家英國的雜志上看到,攝影家們正在研究一種可以在乾燥之後使用的明乳膠劑,這個時候,他的眼睛一亮,於是自己立即動手,直接根據文章中的化學配方,開始製作明膠乳劑,不期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880年,他就租了一間閣樓,開始生產和銷售他自己製作的照相干版,他的這個手工作坊,就成了後來世界最大並且現在仍舊佔領著膠片的巨大市場的柯達公司的誕生地。
技術進步的原動力就是不斷使發明創造使用起來更加方便.當時他製作的照相干版十分笨重,又容易破碎,不好攜帶,1884年,他發明了一種塗抹在紙上照相卷紙,拍攝之後加工沖洗,從玻璃上印製,就可以見到照片了,這一下子使照相技術的水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這一年,也是他的伊斯曼柯達公司正式成立的時間。
伊斯曼把柯達膠卷投放市場,使照相技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1888年,他把這種在賽璐璐片基上使用的膠片乳劑申請了專利,兩年以後,愛迪生發明了活動電影放映機,可以在機器上放映影像了。1889年,伊斯曼研究發明了新型的感光膠片,為電影的最後誕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加上愛迪生的發明,很快,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就在1895年發明了手提式的電影放映機,促進了電影的誕生。
這其中,伊斯曼的膠片技術顯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伊斯曼很快就獲得了"膠片大王"的稱號,他的柯達膠卷佔領了絕大部分市場。20世紀初,電影剛剛誕生的幾個年頭里,電影放映競爭十分激烈,很多人以為這是一個新的生財之道。而愛迪生甚至還成立了一個托拉斯,來壟斷美國的市場,發財心切的愛迪生當時說動了伊斯曼,叫他答應了只把膠片提供給愛迪生的托拉斯。但是這個時候,伊斯曼也給競爭對手、另外一家膠片公司提供了機會,競爭對手開始搶占別的市場,於是伊斯曼又把目光放到了當時的歐洲,而歐洲的電影膠片的使用,比美國要多得多,很多國家都把電影當作新的工業。他的膠片很快地四面開花了。
當時還有"不燃性膠片"與他為敵,但是後來證明那隻是一個假設,他的膠片製造十分順利。在伊斯曼逝世之後,柯達公司也沒有停止發展,而是成為了一個擁有10萬人以上的雇員的跨國大公司,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膠片帝國。
而柯達公司對電影的貢獻也沒有停止,因為不存在停止的技術,只有更好更完美的技術,1948年,柯達公司發明了專門用於專業電影的不容易燃燒的安全片基,1950年,公司的科學家發明了可以穩定彩色影象質量的成色劑,這兩項發明都獲得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技術大獎。1985年,柯達公司正式宣布參加視頻的市場競爭,與電子視覺藝術的關系越來越近了。
10. 賽璐珞的發明史
賽璐珞是塑料的老祖宗,賽璐珞是英文「celluloid」的譯音,它有兩個意思,一是假象牙;二是叫電影膠片。你也許會奇怪,賽璐珞和這兩種東西有什麼關系?但一查歷史還真有點關系。愛好體育的人都知道檯球,過去的檯球大多是有錢階層的娛樂活動,到19世紀,在美國已非常盛行。那時的檯球是用象牙做的,顯得很高雅。但當時非洲的大象不斷減少,美國差不多完全得不到象牙來製作檯球,這可愁壞了檯球製造廠的老闆。於是宣布:誰能發明一種代替象牙做檯球的材料,誰就能得到1萬美元的獎金。這在當時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有句話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雖不完全符合事實,但的確有點兒刺激性。1868年,在美國的阿爾邦尼地方有一位叫約翰·海厄特的人,他本是一位印刷工人,但對檯球也很感興趣,於是他決定發明出一種代替象牙製作檯球的材料。他夜以繼日地冥思苦想。開始他在木屑里加上天然樹脂蟲膠,使木屑結成塊並搓成球,樣子倒像象牙檯球,但一碰就碎。以後又不知試了多少東西,但都沒有找到一種又硬又不易碎的材料。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他發現做火葯的原料硝化纖維在酒精中溶解後,再將其塗在物體上,乾燥後能形成透明而結實的膜。他就想把這種膜凝結起來做成球,但在試驗時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要說海厄特真是個不屈不撓的人,他並不灰心,仍然一如既往地進行探索,終於在1869年發現,當在硝化纖維中加進樟腦時,硝化纖維竟變成了一種柔韌性相當好的又硬又不脆的材料。在熱壓下可成為各種形狀的製品,當真可以用來做檯球。他將它命名為「賽璐珞」,叫雲石膜。據說海阿特並沒有得到1萬美元的獎金。但對他來說這是小事一樁,因為這時他已成了一個大發明家,他准備用自己的發明獲得更多的效益。1872年,他在美國紐瓦克建立了一個生產賽璐珞的工廠,除用來生產檯球外,還用來做馬車和汽車的風擋及電影膠片,從此開創了塑料工業的先河。1877年,英國也開始用賽璐珞生產假象牙和檯球等塑料製品。後來海厄特又用賽璐珞製造箱子、紐扣、直尺、乒乓球和眼鏡架。
從此,各種不同類型的塑料層出不窮,已經工業化的塑料就有300多種,常用的有60多種,至於用這些塑料生產出的形形色色的產品,那就數都數不清,遍及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