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道理論據
就是通過講道理來說明一個問題。
、
比如
具體內容:談勤奮 1、如果你富於天資,勤奮可以發揮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奮可以彌補它的不足。——喬·雷諾茲 2、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陶潛 3、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鋒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也會生銹。——老舍 4、科學的心靈,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現有什麼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麼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有素養的人,給那些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是懶漢。——華羅庚 5、勤奮是生命的靈魂。——狄更斯 6、人類為求取幸福,所不可避免的條件是勤奮。——列夫·托而斯太 7、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郭沫若 8、科學的未來只能是勤奮又謙虛的一代。——巴甫洛夫 9、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在掌握了所讀東西的記憶特徵後唯有勤奮二字了。——茅以升談惜時 1、落日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陳道師 2、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3、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李白 4、少年辛苦終成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5、一己應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應為之事,勿待明日。——孫中山 6、如果有什麼明天做的事,最好現在就開始。——富蘭克林 7、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盲人作家:海倫·凱勒談禮貌 1、禮貌是快樂地做事情的方法。——愛默生 2、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智慧,一切學識都重要。——賀拉斯 3、得饒人處且饒人。——曹雪芹 4、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貝爾奈 5、 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他的愛心往往多於怨恨、他樂觀、愉快、豁達、忍讓,而不悲傷、消沉、焦躁、惱怒。——穆尼爾·納素夫談青春 1、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對我來說,它永遠是鼓舞的源泉。——巴金 2、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青年時代要比其它任何時代更能接受高尚的和美好的東西。誰能把青春保持到老年,不讓自己的心靈冷切、變硬、僵化,誰就是幸福的人。——別從斯基 3、青年是一個美好的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時期,是將來一切光明和幸福的開端。——加里寧 4、如果你浪費了自己的年華,你是挺可悲的。因為你的青春只能持續一點兒時間——很短的一點兒時間。——王爾德 5、人人都有可驚人的潛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和青春,要不斷地告訴自己:「萬事全賴在我。」——紀德 6、我頓時想起我那忘卻的青春歲月……那時,我也是這樣的孤獨,但卻充滿著愜意,富有詩情。——海塞 7、充滿靈魂的青春,是不會那麼快消失的。——卡落莎 8、歲月流逝,青春的美酒並不總是清澈的,有時它會變得渾濁。——萊格 9、春天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節,而人生的新生季節,就是一生中只有一度的青春。——西寒羅談幸福 1、人生幸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賜,也不是聽其自然所能成就的。——陳獨秀 2、人的精神上的忍受力是極強的,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徹底地消滅人們對幸福的希望。——希爾德烈斯 3、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會認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果戈里 4、如果你能夠成功地選擇勞動,並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裡面去,那麼幸福本身就會找到你。——烏申斯基 5、所有的人和一切生物一樣,都希望獲得他們的本性或體質所能容許的最大幸福…… ——歐文 6、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是一顆歌唱的心的和聲。而靈魂的美的音樂是慈悲。——羅曼·羅蘭 7、真正的幸福絕不定居於一處,探尋無著,又無處不在;金錢買不到,卻又唾手可得。——波普 8、在這人世,流淚未必為了絕望,往往為了借自己所流的眼淚,感受自己的幸福。——陀思妥耶夫斯基 9、我學會了尋求幸福的方法:限制自己的慾望,而不是設法滿足他們。——彌爾頓 10、創造,或者醞釀未來的創造。這是一種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於這種必要性得到滿足的時候。——羅曼·羅蘭談天才 1、天才雜逆境中才能顯出,富裕的環境反而會埋沒它。——賀拉斯 2、其實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一樣,決不會就是一首好詩。——魯迅 3、修鑿可以是道路平直,但只有崎嶇的未經修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布萊克 4、有些人是無所事事的天才,有些人是勤勤懇懇的天才。——哈里勃爾頓 5、天才出自勤奮。 6、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魯迅談納諫 1、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我們決不害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們並堅信成功的個人、團體和事業,必定是從錯誤的改正中磨煉出來的。——周恩來 3、我們到不怕承認自身的「弱」,愈知道自身弱在哪裡,愈好來盡力加強它。——聞一多 4、不怕承認自己的錯誤,不怕一次又一次地改正這些錯誤,這樣,我們就會登上山頂。——列寧 5、即使批評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真理,也應該歡迎。——斯大林 6、君之群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王符 7、批評和呼吸一樣,是人類少不了的東西。——艾略特 8、對可恥行為的追悔是對生命的拯救。——德謨可利特談改革創新 1、科學所以叫做科學,正是因為它不承認偶像,不怕推翻過時的舊事物。——斯大林 2、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舊迎新。因為人類最高的欲求是創造新生活。——李大釗 3、沒有沖破一切傳統思想和手法的闖將,中國是不會有真的新文藝的。——魯迅 4、師古人,師造化,求獨創。——張大千 5、踩著前人的腳印前進,最佳結果也只能是「亞軍」。——李可染 6、新手永遠應當憑獨創的作品開始他的事業。——契訶夫 7、推陳出新是我的無上訣竅。——莎士比亞 8、藝術總是喜新厭舊的。任何重復必然使人產生疲倦。——劉湛秋 9、隨人作計終後人, 自成一家始逼真。——黃庭堅談環保 1、人只能按大自然所啟示的經驗來生活。——叔本華 2、大自然不會欺騙我們,欺騙我們的往往是我們自己。——盧梭 3、我們違背大自然的結果是,我們破壞了自然景觀的美,自然動態的美和天籟的美。——諾曼·卡曾斯 4、自然不摻雜半絲人情。誰抵抗它,誰就被一腳踢開,誰順從它,誰就承受其恩典。 ——長岡半太郎 5、非但不能強制自然,還要順其自然。——埃斯庫羅斯 6、沒有一個清潔美好的環境,在優裕的生活條件也無意義。——曲格平談求實 1、真實是人所持有的最高級的東西。——喬叟 2、我們對待任何問題,都必須堅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老實態度。——周恩來 3、我們應該老老實實地辦事;在世界上要辦成幾件事,沒有老實態度是根本不行的。——毛澤東 4、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漢書》 5、不踏實的人就像水上浮萍。——中國諺語 6、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班固 7、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麼來的,它終將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魯迅 8、一個事實,抵得上整船的裝飾品。——英國諺語談清正廉潔 1、 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謙矣。——《呂氏春秋》 2、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毛澤東 3、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略,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周恩來 4、好官必不愛錢。——吳汝綸 5、勿貪意外之財。——朱柏廬 6、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王通 7、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蘇軾談愛國主義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2、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徐特立 3、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4、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司馬遷 5、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陶行知 6、一個人只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有一個愛國之心,就什麼事情都能解決,什麼苦楚,什麼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7、我們要把心靈的美麗的激情獻給祖國。——普希金 8、對於人和國民來說,最偉大最神聖的東西是自己的祖國。——哈里斯 9、真正的愛國主義不應表現在漂亮的話上,而應表現在為祖國和為人民謀福利的行動上。——杜勃羅留波夫 10、人類最高的道德是什麼?那就是愛國心。——拿破崙 11、連祖國都不會愛的人,是什麼也不會愛的。——拜倫 12、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巴甫洛夫 13、愛國高於一切。——肖邦 14、沒有祖國,就沒有幸福,每個人必須植根於祖國的土壤里。——屠格洛夫 15、能夠獻身於自己祖國的事業,為實現理想而斗爭,這是最光榮不過的事情了。——吳玉章談尊師重教 1、尊師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曲嘯 2、教師是太陽底下無法再優越的職業。——誇美紐斯 3、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工程師。——斯大林 4、師者,人之模範也。——楊雄 5、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師。——陳雲 6、教師——他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盞指路明燈。——蘇霍姆林斯基 7、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範。——布魯納 8、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振興,在開學校。——梁啟超 9、輕視教育的人是唯一的不學無術之輩。——賀拉斯 10、為孩子們建立課堂,勝於為成年人建造監獄和絞台。——庫克 11、教育是人類文明的傳遞。——杜蘭談管理 1、威與信並行,德與法相濟。——蘇軾
⑵ 有關發明創造的事例
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9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同步發報機
早期的電報機,一次只能傳遞一個訊息,而且不能同時交換信號,由於愛迪生本身是電報技師,便著手改良傳統發報機,製造出二重發報機,1974年又研發出四重發報機,也就是同步發報機。在無線電還沒有發展的當時,同步發報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改良電話機
我們都知道,現代電話是由貝爾所發明的,事實上,電話能夠清晰的接收與發話,要歸功於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突破傳統的窠臼,製造出碳粉送話器,一舉提高了電話的靈敏度,音量,接收距離,否則,我們現在打電話時還是會常常:喂!喂!聽不到啊,聽不清楚啦。
留聲機誕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隻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裡,小羊總在她身旁……這項偉大的發明,不用小罐子老師多作介紹,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廣。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呢!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喔!
光明的使者
19世紀初,人們開始使用煤氣燈(瓦斯燈),但是煤氣靠管道供給,一但漏氣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們對於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實上,愛迪生為自己訂定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除了改良照明之外,還要創造一套供電的系統。
於是他和夢羅園的夥伴們,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鍾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終於推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 泡。 美國來客兄弟--飛機
中國袁隆平--雜交水稻
俄科學家發明隱身衣
據悉,奧萊格·加多姆斯基教授是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立大學量子和光電子學系的一名知名教授,在過去許多年中,加多姆斯基教授一直在進行著黃金納米粒子的實驗研究。通過多年的研究,加多姆斯基教授發現,一個物體只要覆蓋上一種由黃金膠體粒子製造的「特殊外衣」,就可以從肉眼前消失,也就是達到了隱形的效果。
加多姆斯基教授發明的「隱身衣」利用了光的特性和物體的光反射原理。加多姆斯基教授說:「現在,我們只能使靜止的物體隱形,因為物體移動時,光的輻射頻率會發生改變,所以我們目前無法使移動的物體保持隱形。然而,我相信科學家不久就會製造出類似哈利·波特魔法斗篷之類的移動隱身衣。」
事實上,加多姆斯基教授不是第一個在「人造隱形」領域取得成功的科學家。2005年3月,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科學家阿魯和英奎特曾宣布他們發明了使物體「隱形」的理論方法。研究使用的是等離子體激光。
俄羅斯科學家的發明與美國科學家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基於銳減散射光的概念。人類能看到物體是因為光射到物體上後,物體又反射了光。只要中斷這個過程,人就看不到物體。
加多姆斯基教授的「隱身衣」發明已經申請了科學專利。研究人員相信,像飛機和太空船這樣的大型物體,只要塗上了這種特殊物質,將能夠從雷達屏幕前「消失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
⑶ 關於創造的論據
2008-02-09 10:42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
——歌德
獨辟蹊徑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業績,在街道上擠來擠去不會有所作為。
——布萊克
非經自己努力所得的創新,就不是真正的創新。
——松下幸之助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
——愛因斯坦
知識本身不會使一個人具有創造力。……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活用知識。活用知識和經驗來尋找新點子、新創意,就是培養創造性思考所需的態度。
——羅傑·馮·伊庄(美國)
創造力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展的一種能力。把創造力限制在少數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多產創作上是一種陳腐的觀念。……創造性是每一個人作為人類的一員都具有天賦潛能,它和心理健康的發展密切相關,在心理健康發展的條件下,人人都可以表現出創造性。
——馬斯洛(美國)
知道事物應該是什麼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知道事物實際是什麼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狄德羅
【相關論據】
1、姚明進軍NBA:2002年6月27日7點30分,2002年NBA選秀大會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進行,中國球員姚明被擁有頭號選秀權的休斯頓火箭隊選中,成為亞洲球員獲NBA「狀元秀」殊榮第一人。從宋濤到馬健、胡衛東,從王治郅、巴特爾到姚明,中國人代表亞洲越來越接近世界最高水平籃球聯賽——NBA的頂峰。
2、不迷信傳統的地質理論:許多年來,中國被認為一個貧油國家。因為傳統的地質理論認為,大油田一般都生長在海相地層中,而中國大部分是陸相地層,因而不可能有儲量大的油田。但是,我國傑出的地質學家李四光不迷信傳統的理論,他根據自己多年來的地質實踐和前人的經驗教訓,深入思考,反復研究,最終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論,即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理論。根據這一理論,我國先後發現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漢油田等大型油田,終於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
3、哥倫布豎雞蛋: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後,人們紛紛向他祝賀,也有不少人不以為然。他們說:這件事很簡單,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到。有一次集會,他們又這樣嘲笑哥倫布,哥倫布不動聲色地拿出一隻雞蛋,說道:「在座諸位,誰能把這只雞蛋在桌子上立起來?」沒有一個人敢響應。哥倫布說:「我立給你們看。」言畢把雞蛋使勁往桌子上一插,雞蛋碰到桌子後破了,牢牢地立在桌子上。眾人恍然大悟,說道:「這很簡單。」哥倫布氣憤地說:「一件事情做成之後,你們當然知道它簡單。但是事先你們怎麼沒想到要這樣去做呢?」
4、化腐朽為神奇:美國歷經百年的自由女神銅像翻新後,現場存有200噸廢料,難以處理。一個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奮勇,主動承包清理。他將廢料分類整理,把廢銅皮改鑄成紀念塔,廢鉛改鑄紀念幣,水泥碎塊整理做成小石碑裝在玲瓏透明的小盒子里,讓大家選購。結果,本來無人問津難以處理的一堆垃圾,頓時化腐朽為神奇,身價百倍,人們爭相購買,200噸垃圾被很快一搶而空。正是由於斯塔克不拘泥於傳統方法,標新立異的思維方式,便別出心裁想出了多種處理辦法,由此而獲得大利。
5、善於創新的李公麟:北宋畫家李公麟不僅擅長畫馬,他的人物故事畫,也是出類拔萃,善於創新。他曾經畫過一幅《陶潛歸去來兮圖》。對於表現晉代詩人陶淵明掛冠歸隱的畫,歷代畫的不少,但畫來畫去,無非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通常是把他放在田園秋菊之中來表現。但李公麟卻一反過去的陳套,把這位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士」畫在江上,一條清澈透底的江水坦盪東流,構圖別致,立意新穎。
時代要求開拓創新。
【相關論據】
1、張瑞敏的開拓精神:張瑞敏,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2000年6月,海爾進一步和國際接軌,總裁改任首席執行官,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第一位CEO。一系列國際化運作使海爾在全球的銷售大增,目前,已在海外發展了62個海爾經銷商,張瑞敏因此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海外。國際、國內多次高品質的演講令張瑞敏和海爾的聲譽與日俱增,其全球化戰略使海爾向世界500強又邁進了一步。如果他在登陸美利堅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並取得成功,那麼他將贏得更多喝彩。
2、不斷創新的海爾:創新是海爾發展的不竭動力。海爾集團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作為發展的手段和依託,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從引進技術到整合國內外資源、自主創新,堅持「技術創新
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1.asp?pid=57182&pgid=116107
12.革新
(1)引言
革新
改革創新,社會才能發展,人類才能進步。革除舊弊就要具備與舊事物斗爭的勇氣;開創未來就要有勇於探索的精神。
革新者是披荊開路的勇士,是浪尖上的弄潮兒,是時代的精英。
(2)事實論據
商鞅變法強秦
商鞅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改革家。他幫秦孝公進行兩次重大改革,「開阡陌封疆」,廢止井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而創立按丁男征賦辦法;獎勵農戰,凡從事耕織繳納糧食布帛多者,可以改變原來身份,有軍功者還可以受爵位;實行郡縣制,由秦王直接委任官吏。此外他還「燔詩書而明法令」強調法治。
商鞅後來雖被守舊的反動勢力車裂而死,但他的改革,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
魯迅剪辮明志
清政府強迫所有男人都要留一條長辮。在日本,中國清朝留學生也要拖一條長辮子,處處受日人的譏笑甚至侮辱。魯迅決心率先剪掉辮子,以表示對清政府的抗爭和在外國人面前洗刷恥辱的決心。並特地到照相館拍照片,在照片背面,寫下一首憂國憂民的詩:「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琴納試種牛痘
1796年,美國人琴納試種牛痘獲得成功。猖獗於世的可怕的傳染——天花。終於有了剋星。
但要推廣這種療法卻遇到重重阻力。英國皇家醫學雜志拒絕刊登琴納的論文。有人散布謠言:「種牛痘,人頭上會長出牛角,身上長出牛毛,會發出牛的叫聲。」對琴納進行人身攻擊。
琴納不怕威脅,勇敢捍衛科學真理。自費刊印自己的論文,宣傳新事物新思想。
接種牛痘戰勝天花的預防醫療活動,迅速在全世界展開,新事物終於戰勝了舊觀念。
(3)理論論據
改革之任,人人有責。
孫中山《建國方略》
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魯迅《中國語文的新生》
變法則民富。
譚嗣同《仁學二》
大變則大效,小變則小效。
梁啟超《論科舉》
能從原蟲到人類,從野蠻到文明,就因為沒有一刻不在革命。
魯迅《革命代的文學》
新笤帚掃得干凈。
[英]海伍德《諺語集》
人的天性渴求新廳事物。
[古羅馬]老普林尼《博物志》
人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服從老配的東西,而是為了創造新的,有理智的,光輝的東西。
俄羅斯諺語
所有的保守派都是由於自身有著缺陷。他們因為地位或本性而是優柔怯懦的……只能像殲疾人那樣地採取守勢。
[美]愛默生《處世之道》
有些人會錯誤地教導我們說,墨守成規就是始終如一,是一種美德,而擺脫成規就是不始終如一,是一種惡行。
[美]馬克•吐溫《始終如一》
保守派是一個長著完好雙腿的人,但他從來沒學過向前走。
[美]羅斯福《1939年10月26日廣播演說》
當一個國家的青年人都因循守舊時,它的喪鍾便已經敲響了。
[美]比徹《出自普利茅斯佈道壇箴言》
自古以來一切文明的進步,最初無一不是從所誤用的異端邪說開始的。
[日]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
人們處境舒適的時候,自然就敵視革新。
[英]艾迪生《保有權主》
請君莫奏前朝英,聽唱新翻《楊柳枝》
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今美於昨,明日復勝於今。
清•李漁《〈笠翁余集〉自序》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只有創新才能推動歷史的前進。
貝弗里奇
許多偉大的真理開始的時候都被認為是褻瀆行為。
[英]蕭伯納
瓦礫場上還不足悲,在瓦礫場上修補老便是可悲的。
魯迅《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⑷ 創新的事實論據
關於創新的名言 1、「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 2、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 ——歌德 3、獨辟蹊徑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業績,在街道上擠來擠去不會有所作為。 ——布萊克 4、非經自己努力所得的創新,就不是真正的創新。 ——松下幸之助 5、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 ——愛因斯坦 6、知識本身不會使一個人具有創造力。……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活用知識。活用知識和經驗來尋找新點子、新創意,就是培養創造性思考所需的態度。 ——羅傑·馮·伊庄(美國) 7、 創造力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展的一種能力。把創造力限制在少數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多產創作上是一種陳腐的觀念。……創造性是每一個人作為人類的一員都具有天賦潛能,它和心理健康的發展密切相關,在心理健康發展的條件下,人人都可以表現出創造性。 ——馬斯洛(美國) 8、知道事物應該是什麼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知道事物實際是什麼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狄德羅 【相關事實論據】 1、姚明進軍NBA:2002年6月27日7點30分,2002年NBA選秀大會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進行,中國球員姚明被擁有頭號選秀權的休斯頓火箭隊選中,成為亞洲球員獲NBA「狀元秀」殊榮第一人。從宋濤到馬健、胡衛東,從王治郅、巴特爾到姚明,中國人代表亞洲越來越接近世界最高水平籃球聯賽——NBA的頂峰。 2、不迷信傳統的地質理論:許多年來,中國被認為一個貧油國家。因為傳統的地質理論認為,大油田一般都生長在海相地層中,而中國大部分是陸相地層,因而不可能有儲量大的油田。但是,我國傑出的地質學家李四光不迷信傳統的理論,他根據自己多年來的地質實踐和前人的經驗教訓,深入思考,反復研究,最終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新的找油理論,即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理論。根據這一理論,我國先後發現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漢油田等大型油田,終於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 3、哥倫布豎雞蛋: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後,人們紛紛向他祝賀,也有不少人不以為然。他們說:這件事很簡單,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到。有一次集會,他們又這樣嘲笑哥倫布,哥倫布不動聲色地拿出一隻雞蛋,說道:「在座諸位,誰能把這只雞蛋在桌子上立起來?」沒有一個人敢響應。哥倫布說:「我立給你們看。」言畢把雞蛋使勁往桌子上一插,雞蛋碰到桌子後破了,牢牢地立在桌子上。眾人恍然大悟,說道:「這很簡單。」哥倫布氣憤地說:「一件事情做成之後,你們當然知道它簡單。但是事先你們怎麼沒想到要這樣去做呢?」 4、化腐朽為神奇:美國歷經百年的自由女神銅像翻新後,現場存有200噸廢料,難以處理。一個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奮勇,主動承包清理。他將廢料分類整理,把廢銅皮改鑄成紀念塔,廢鉛改鑄紀念幣,水泥碎塊整理做成小石碑裝在玲瓏透明的小盒子里,讓大家選購。結果,本來無人問津難以處理的一堆垃圾,頓時化腐朽為神奇,身價百倍,人們爭相購買,200噸垃圾被很快一搶而空。正是由於斯塔克不拘泥於傳統方法,標新立異的思維方式,便別出心裁想出了多種處理辦法,由此而獲得大利。 5、善於創新的李公麟:北宋畫家李公麟不僅擅長畫馬,他的人物故事畫,也是出類拔萃,善於創新。他曾經畫過一幅《陶潛歸去來兮圖》。對於表現晉代詩人陶淵明掛冠歸隱的畫,歷代畫的不少,但畫來畫去,無非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通常是把他放在田園秋菊之中來表現。但李公麟卻一反過去的陳套,把這位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士」畫在江上,一條清澈透底的江水坦盪東流,構圖別致,立意新穎。 6、張瑞敏的開拓精神:張瑞敏,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2000年6月,海爾進一步和國際接軌,總裁改任首席執行官,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第一位CEO。一系列國際化運作使海爾在全球的銷售大增,目前,已在海外發展了62個海爾經銷商,張瑞敏因此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海外。國際、國內多次高品質的演講令張瑞敏和海爾的聲譽與日俱增,其全球化戰略使海爾向世界500強又邁進了一步。如果他在登陸美利堅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並取得成功,那麼他將贏得更多喝彩。 7、不斷創新的海爾:創新是海爾發展的不竭動力。海爾集團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作為發展的手段和依託,在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從引進技術到整合國內外資源、自主創新,堅持「技術創新
⑸ 關於創造力的道理論據最好是關於伽利略
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同時拋下兩件材料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體,以駁倒亞里士多德認為的物體下落速度和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觀點。實驗證明不同重量的物體在空氣中自由降落時,它的下降速度與重量無關,不同重量的物體會以同樣的速度落地。不輕易相信權威;要能大膽想像;勤於思考;不斷實驗 。回溯科學史,沒有對托勒密宇宙體系的背叛,哪來偉大的哥白尼變革?沒有對亞里斯多德物理理論的懷疑,哪來伽利略在運動學上的重大變革?沒有對牛頓經典力學的超越,又怎會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⑹ 可以作為道理論據的名人名言
1、一個人要先經過困難,然後踏入順境,才覺得受用,舒服。——愛迪生
凡事勤則易,凡事惰則難。——富蘭克林
許多事情想起來困難,做起來容易。——塞·約翰生
往往最容易的權宜之計能解決最難以克服的困難。——毛姆
最大的困難在於我們不去尋找困難。——歌德
集中群眾的力量,就可以化難為易,化險為夷。——葉劍英
以上可作為苦難、困難、挑戰等方面的論據。
2、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老子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菽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呂不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司馬遷
累累的創傷,就是生命給你最好的東西,因為在每個創傷上都標志著前進的一步。
——羅曼·羅蘭
每一種挫折或者不利的突變,是帶著同樣或較大的有利的種子。——愛默生
以上可作為得失方面的論據。
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天下無易事,只怕粗心人。——袁枚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里得。——馮夢龍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淵明
黑發不識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以上可作為勤奮方面的論據。
4、我的生活經驗使我深信,沒有缺點的人往往優點也很少。——林肯
要愛一個人,不光要愛她的優點,也要愛她的缺點。——韓美林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先王之為天下也公,故務治事;後世之為天下也私,故各防弊。務治事者,雖不免小弊,而利之所存,恆足以相掩。——梁啟超
以上可作為利弊方面的論據。
5、成功需要成本,時間也是一種成本,對時間的珍惜就是對成本的節約。——張瑞敏
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丁肇中
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席勒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及時當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以上可作為惜時方面的論據。
⑺ 創新的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這個建議你去「爭鳴口才網」看看,我剛剛看了,02年全國大專辯論賽題目是「知識創新比知識積累重要」,你可以看看,還有很多切入的角度.關鍵是針對你的題目找准理論,創新這個題目太大了,要去把它化小,思路要打開,論點要立好,確定了完美的立論,其實事實和道理論據就很好找啦.
⑻ 誰有關於創造的論據啊
這論據說多 多了去了~但是語言表達可不容易~
你這是做什麼用的?作業?論文..答辯..辯論、?==..
這東西太抽象了~
你不說的清楚明白點~無法解決.
⑼ 勞動創造中國夢的道理論據
實現抄中國夢,還要大力倡導誠實勞動襲,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工人階級職業道德的重要根基。誠實勞動是職工職業道德的根基。黨的十八大提出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勞動法》規定了勞動者「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的法律責任。我國工業戰線上先後涌現的鐵人精神、「三老四嚴」等優良作風都詮釋了「誠實勞動、誠信從業」的豐富內涵。更為重要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是「天上掉的餡餅」,不能靠投機取巧和弄虛作假,只能靠廣大勞動者腳踏實地的勞動,否則再美的夢想也只能淪為「水中月」、「鏡中花」。
⑽ 小的靈感形成大的創造力的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畢升與活字印刷術的故事
早先印書,都是把書刻在整塊整塊的木板上印。聽說師兄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幾十倍,師弟們紛紛向師兄取經。
畢升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發明介紹給師弟們。
他先將細膩的膠泥製成小型方塊,一個個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燒硬,按照韻母分別放在木格子里。然後在一塊鐵板上鋪上粘合劑(松香、蠟和紙灰),按照字句段落將一個個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圍上鐵框,用火加熱。待粘合劑稍微冷卻時,用平板把版面壓平,完全冷卻後就可以印了。印完後,把印版用火一烘,粘合劑熔化,拆下一個個活字,留著下次排版再用。
師弟們禁不住嘖嘖贊嘆。一位小師弟說:「《大藏經》5000多卷,雕了13萬塊木板,一間屋子都裝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師兄的辦法,幾個月就能完成。師兄,你是怎麼想出這么巧妙的辦法的?」
「是我的兩個兒子教我的!」畢升說。
「你兒子?怎麼可能呢?他們只會『過家家』。」
「你說對了!就靠這『過家家』。」畢升笑著說,「去年清明前,我帶著妻兒回鄉祭祖。有一天,兩個兒子玩過家家,用泥做成了鍋、碗、桌、椅、豬、人,隨心所欲地排來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當時我就想,我何不也來玩過家家:用泥刻成單字印章,不就可以隨意排列,排成文章嗎?哈哈!這不是兒子教我的嗎?」
師兄弟們聽了,也哈哈大笑起來。
「但是這過家家,誰家孩子都玩過,師兄們都看過,為什麼偏偏只有你發明了活字印刷呢?」還是那位小師弟問道。
好一會,師傅開了口:「在你們師兄弟中,畢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哦——!」師兄弟們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