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交通發明作品

交通發明作品

發布時間:2021-06-29 08:34:15

⑴ 現代科學技術有哪些創作的交通工具

現代交通工具:汽車、飛機、輪船、火車、地鐵、動車、輕軌、磁懸浮、摩托車、自行車、電動車、火箭。
蒸汽階段、內燃階段、電氣階段、自動化階段。
蒸氣階段為英國產業革命時期,代表性的交通工具為蒸氣火車、蒸氣輪船等,現在已經基本淘汰。中國的蒸氣火車於2009年十月正式退出歷史舞台,當時中央電視台的社會記錄阿丘還對此有所報道。柴油機、汽油機等均為內燃機階段的產物,交通工具體現為汽車、摩托車、拖拉機等,2009年以前大部分的機動車輛的動力都是內燃機。蒸氣、內燃階段的理論基礎為能量轉化定律。
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轉化為電動車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電動機、發電機等均為這階段的基礎設備。電動車的發明及迅速的商品化使得電動車站在了汽車、摩托車等現有交通工具的肩膀上,造就了電動車無與倫比的歷史使命,並最終成為上述產品的升級換代產品是歷史的必然。

⑵ 有關未來交通工具的小發明,急!

未來的交通工具會是什麼樣子的?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遇到外星人,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人類能到月球定居,或者不久的將來....以後,不確定的因素太多,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未來我們的交通工具會是什麼樣子的?會不會像《未來警察》里那樣,天空中到外開著飛船,還是像現在一樣,我想大家都會認為第一種,現在的科技水平可謂一日千里,誰又能說得准呢,好了,我們不要在討論這些無聊的話題,我們能否想像一下未來的交通工具樣子呢?
未來公共交通系統將呈現出怎樣的面貌?是否是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人們都搭乘甜甜圈形金屬結構飛行器往返於住處與公司之間?藉助於圖片呈現的這款概念交通工具,我們絕大多數人縮短通勤時間的願望便可成為現實。如果未來交通系統均由類似這樣的飛行器構成,我們便可在眨眼之間穿行相當遙遠的距離,前往任何我們想去的地方。

Sydpelin是一款時尚而亮麗的飛行器,靈感來自於經典的齊柏林飛艇和概念藝術家米德的標志性設計作品。與最初齊柏林飛艇設計有所不同的是,Sydpelin採用等離子束作為動力,在為內部供暖的同時驅動發動機運轉。一些人認為,使用氫氣填充一艘巨大的飛船幾乎就等於讓自己置身險地。

Halo 49單人交通工具與米德設計的一款運輸設備非常類似,但它也提出了一個極為獨特的新概念。坐在這款吃豆人造型的概念交通工具裡面,駕駛者可以藉助兩個無線盤進行導航,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垃圾收集車------假設我們在未來並未培育出用於降解垃圾的「可編程」細菌,我們仍需藉助傳統的垃圾回收方式使用車輛完成垃圾收集工作。正如圖片所呈現的那樣,這款垃圾收集卡車設計雖然簡單,但在未來世界,簡單的設計也能給人一種望而生畏的感覺。

2112年,月球上發現一種新礦物。這一新發現讓研發新型高能激光成為一種可能。新激光能量巨大,可用於驅動圖片呈現的「綠色」城市列車。在未來世界,可以發射激光的特殊建築將遍布城市各個角落,所發射的激光在必要時還可改變路線。

⑶ 運用交通領域知識發明製造的專利,類似於小發明

登陸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在專利檢索欄目,填入關鍵詞,交通 和 資源

結果有333件,隨便摘錄2條如下:

CN201020155738.2 太陽能和風能互補發電為電源的交通信號控制裝置

CN201020014817.1 公路清潔護欄

⑷ 1830年發明了哪些交通工具

世界第一台以蒸汽為動力的火車。

⑸ 交通工具的發明者

1791年,法國人西弗拉克發明了最原始的自行車。

汽車發明車:卡爾·本茨 1844-1929 他是一版個德國機械技師權,很多人說他是汽車的真正發明者。在1885年本茨製成了三輪汽車。這領先於戴姆勒的四輪汽車1年。但是戴姆勒在本茨的三輪汽車間世前1年造出了第一輛兩輪摩托車。

火車的發明者英國的史蒂芬遜。
史蒂芬孫在1814年研製出第一台蒸汽機車,被稱為「火車之父」。

飛機發明者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設計製造的飛機進行了成功的飛行,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重於空氣航空器的有動力、可操縱飛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已用於作戰,當時飛機的速度已達180~220千米/時,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轟炸機載彈量1000~2000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飛機的速度達到750千米/時,轟炸機載彈量可達10噸左右。

輪船發明者:美國人 富爾敦 Fulton, Rober

⑹ 一種關於交通形式的發明創新

我也有你的這種想法,也是一種新式的交通模式,為此還提交了專利申請,專門找過交通部領導反應情況,但是人家認為只是廣告手段,沒有回應。

⑺ 二十世紀中國交通發明

駕駛汽車必須有駕駛證,趕馬車的也考執照,此事聽起來有些新鮮。近日,本市漢沽區李瑞林先生向快報記者提供了兩張照片,是1950年河北省天津專員公署公路局為趕馬車的馭手們頒發的「河北省膠輪大車工人執照」。此照片印證了1950年在漢沽趕馬車也需要有「駕照」。

昨日,記者見到了這兩張照片。本執照持有人是當時只有21歲的漢沽的張貴豐,現在已經過世。執照上除有持照人情況登記外,還登有嚴格的二十條「規范」和每
年的例檢情況及蓋章。據張家人介紹,解放前有車頭把持漢沽的私有馬車搞運輸,每一車頭控制幾輛、幾十輛車不等。1948年12月漢沽解放,新政權廢除了車
頭,組建了馬車同業公司。1949年12月又組建漢沽馬車運輸隊,也吸收周圍農村部分馬車共計135輛從事運輸。十幾歲就趕車的張貴豐也加入了馬車運輸
隊。
為了規范馬車運輸行業,1950年2月,河北省天津專員公署公路局專門組織培訓,對駕車人嚴格考核,為考核合格人員頒發了「河北省膠輪大車工人
執照」。馬車運輸隊經常組織馭手學習執照中的二十條「規范」:隨身攜帶執照;在過路口和人多的路段時,手牽韁繩與騾馬同行;接受每年的例檢等等。由於當時
剛剛解放,每個趕車人都懷著報恩、當家做主人思想,非常自覺、認真地執行「規范」。在張貴豐的這本執照中,沒有一次「交通事故」的記錄。當時漢沽沒有汽
車,天津化工廠的貨物運輸和漢沽鹽場冬仨月的鹵、硝運輸任務全靠馬車拉運,趕車人一年四季和騾馬在路上,沒年沒節,整天頂著星星出車,黑天沒日頭才回家。
漢沽有了解放牌的汽車後,漢沽馬車運輸隊更名為「漢沽運輸公司」,張貴豐也轉到該公司工作,趕車人才把鞭子換成了方向盤。

⑻ 陸路交通工具都有哪些發明

我國古代陸路交通工具主要是車、馬、轎。《史記》中的「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是對古代幾種主要交通工具性能的總結。

春秋戰國時期,畜力坐騎和人、畜力運輸工具,已在境內廣泛使用。輿轎是一種獨特的代步工具。輿轎經歷朝歷代的發展,先後出現了「肩輿」、「步輦」、「轎子」、「禮輿」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車的國家之一,相傳黃帝時已知做車。夏代還設有「車正」之職,專司車旅交通、車輛製造。

輪是車上最重要的部件,《考工記》中說「察車自輪始」,因此,輪轉工具的出現和使用是車子問世的先決條件。

古人運送物品,最初主要靠背負肩扛或手提臂抱,進而採用繩曳法。後來利用所謂橇載法,進而把圓木墊在木橇之下,借其滾動而移動木橇。

這種圓木與木橇的結合,可以說是車的雛形,裝在木橇下的圓木可以視為一對裝在車軸上的最原始的特殊形式的「車輪」。

利用車輪滾動而行,減少了車與地面的摩擦,省人力,又可多載重物,還可以長途運輸。而當這個發明輪子被安裝上軸時,人們就開始利用輪子把一個物體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

車的問世,標志著古代交通工具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我國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車形象和實物均屬商代晚期。繼商車之後,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的車實物在考古中也多有發現。

比如:西漢時期的雙轅車和東漢的獨輪車;兩晉南北朝時期至唐代的牛車;兩宋時期的太平車與平頭車;明清時期的騾車。

駕馬車的工具分為鞍具和挽具。鞍是鞍轡的統稱,挽具則是指套在牲畜身上用以拉車的器具。

鞍具與挽具在漢代以後多有變化,或增或減,或同為一物而異名,或同為一名而異物。如清代轎車的鞎挽具就極為復雜,有夾板兒鞍子、套包、搭攀、後A、套靷、滾肚、嚼子、前靷、韁繩等。

馬是人在陸路上的代行工具之一。我國古代單騎的馬具也和馬車的鞍具挽具一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一套完備的馬具,是由絡頭、銜、鑣、韁繩、鞍具、鐙、胸帶和鞧帶幾部分所組成。

馬鐙,是馬具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件。馬鐙的產生和使用,標志著騎乘用馬具的完備,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義。1976年甘肅省武威南灘一座魏晉墓中,出土一件鐵馬鐙,時間為3世紀左右。

這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

蹄鐵是為了不使馬蹄受傷,用鐵片製成圓的馬蹄形,分兩股釘在馬蹄上,蹄釘像蓮子形,頭尖尾大,每蹄8個,在冰上行走可防滑,從此以後,「有馬者均用此」,一年四季不除。

輿轎也是代步工具。《史記》曾記載,大禹治水「山行乘檋」,檋就是橋。這是古文獻中對輿轎類的最早記載,只是遠古的事,荒邈難稽,人們已無從考證夏代輿轎的形制了。

至今,人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輿轎實物屬春秋戰國時期。1978年從河南省固始侯古堆一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陪葬坑中,發掘出3乘木質輿轎,由底座、邊框、立柱、欄桿、頂蓋、轎桿和抬杠等部分組成。

在我國歷史上出現的輿轎,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肩輿」或「平肩輿」,盛唐之世的「步輦」、「步輿」、「檐子」、「舁床」,宋代的「顯轎」與「暖轎」,清代的禮輿、步輿、輕步輿和便輿等。

⑼ 科學家仿照哪些動物發明了哪些交通工具或物品

有很多,例如:
仿造鳥類翅膀的原理發明了飛機;
仿照魚類身體造型發明了潛艇;
仿照蝙蝠和海豚回聲定位的本領發明了聲吶

⑽ 中國誰發明了交通工具

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是需要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進行溝通交流的,但由於地理距離及勞動力等因素影響制約著,所以人們就發明了交通工具。有時這種溝通交流非常的迫切並且這種交通工具不適應當時社會環境的變化,那就要想方設法進行改進。交通工具的發展是人類進步的一個象徵,它促進了社會的科技、政治尤其是經濟的交流與發展及社會的交流與融合,在今時它的作用更是明顯。但它所給人類帶來的環境問題也造成了煩惱甚至是災難。 呃!理論水平較差,只能總結一點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交通發明作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